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2074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60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4页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

大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

 

前言

编制说明: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主要论述了施工总体策划部署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部署、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方法和措施等要素文件。

建设单位:

林州市华鹏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上海大境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河南恒大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地质勘察单位:

河南省有色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红旗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

2、国家及河南省、当地相关工程建设政策、法规。

3、本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和技术装备状况。

4、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图集及规范

5、本企业有关施工标准和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等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环境概况

本工程位于林州市红旗渠大道与东环路丁字口处,施工现场周围无原有建筑物,施工用水、用电供应条件良好,交通便利。

第二节、建筑与结构概况

本工程为林州建设大厦二期洒店及裙房地库工程,地下二层,地上18层,建筑高度87.5m,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加筏板基础。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3类(50年)抗震设防:

按7度设防。

第三节水文地质概况

1、地质概况

拟建场地地貌上处于太行山南段深大断裂带东侧的林州断陷盆地东部的低山丘陵坡地上,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东区的东部区域现已被人工用建筑垃圾填平),地形高差较大,地质构造上处于华北拗陷与山西地台隆起的过渡地带,深部构造形迹以隐伏断裂为主,新构造运动多具继承性,比较活跃,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活动断层通过拟建场地。

2、地层结构及分层描述

该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填土、第四系冲洪积物、中奥陶统地层(O2)及燕山期侵入岩(δ)组成。

场地内所揭露的地层按其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可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单元层,现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第①层填土(Q4ml)

主要由粘性土、砂土、砖块、石块、砼块等组成,成分复杂且分布无规律,稍湿~湿,松散~稍密,不均匀。

主要为人工堆积而成。

层底埋深0.50~10.80m,层底高程310.69~323.28m,层厚0.50~10.80m,平均层厚1.91m。

第②层粉质粘土(Q3al+pl)

黄褐色,灰褐色,红褐色,可塑,局部硬塑,见白色钙质条纹,夹杂少量砂粒,具铁锰质氧化物浸染现象。

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局部夹粉土。

层底埋深2.00~12.70m,层底高程310.67~322.40m,层厚0.70~3.40m,平均层厚1.84m。

第②-1层粉质粘土(Q3al+pl)

黄褐色,灰褐色,红褐色,可塑,见白色钙质条纹,夹杂少量砂粒,具铁锰质氧化物浸染现象。

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局部夹粉土。

该层仅在场地南部揭露到。

层底埋深2.50~4.40m,层底高程308.17~314.37m,层厚0.70~3.10m,平均层厚2.04m。

第③层粉质粘土(Q3al+pl)

黄褐色,灰褐色,红褐色,可塑,局部硬塑,见白色钙质条纹,局部夹杂较多砂粒,具铁锰质氧化物浸染现象。

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局部夹粉细砂及粉土。

层底埋深3.60~15.00m,层底高程307.65~320.19m,层厚1.00~3.60m,平均层厚2.21m。

第③-1层粉土(Q3al+pl)

灰黄色,灰褐色,湿,中密,见白色钙质条纹,具铁锰质氧化物浸染现象,偶见姜石。

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

该层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

该层仅在场地南部揭露到。

层底埋深4.80~7.50m,层底高程305.99~311.74m,层厚1.50~4.10m,平均层厚2.73m。

第④层粉质粘土(Q3al+pl)

黄褐色,灰褐色,可塑,见白色钙质条纹,局部夹杂较多砂粒,具铁锰质氧化物浸染现象。

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局部夹粉细砂及粉土。

层底埋深6.10~19.50m,层底高程302.13~317.37m,层厚1.70~9.50m,平均层厚5.41m。

第④-1层粉质粘土(Q3al+pl)

黄褐色,灰褐色,红褐色,可塑~硬塑,见白色钙质条纹,局部夹杂较多砂粒,具铁锰质氧化物浸染现象。

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局部夹粉细砂及粉土。

该层仅在场地南部揭露到。

层底埋深6.40~22.00m,层底高程298.99~311.41m,层厚1.50~9.30m,平均层厚5.77m。

第⑤层粉质粘土(Q3al+pl)

黄褐色,灰褐色,红褐色,可塑~硬塑,见白色钙质条纹,夹杂少量砂粒,具铁锰质氧化物浸染现象。

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底部局部夹少量闪长岩或泥岩、灰岩碎屑。

该层局部夹粉土。

层底埋深5.50~26.80m,层底高程291.37~318.69m,层厚0.40~13.70m,平均层厚3.98m。

第⑥层泥岩夹石灰岩(O2)

泥岩呈浅黄色,青灰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石灰岩呈青灰色,隐晶质结构,呈团块状(一般直径在0.30—3.00m间)嵌于泥岩中。

该层裂隙较发育。

层底埋深12.00~17.00m,层底高程307.55~312.70m,层厚1.50~12.40m,平均层厚7.54m。

第⑦层闪长岩(δ)

浅黄色,灰绿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长石及角闪石为主,其次为黑云母。

岩芯破碎,裂隙发育。

该层呈全风化状。

层底埋深16.90~30.50m,层底高程287.87~307.82m,层厚3.50~14.50m,平均层厚8.93m。

第⑧层闪长岩(δ)

浅黄色,灰绿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长石及角闪石为主,其次为黑云母,岩芯较破碎,裂隙较发育。

该层呈强风化状。

该层未揭穿。

揭露最大深度35.0m,揭露最低高程282.41m,揭露最大厚度18.10m。

3、气象、水文资料

林州地区属半干旱暖湿性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气象部门气象资料:

该区历年平均气温为13.6℃,极端最低气温-21.7℃,极端最高气温41.7℃;年平均无霜期212天。

历年平均降水量688.8mm,最大年降雨量为1182.8mm,最小年降雨量271.9mm,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两月。

历年最高蒸发量2335.3mm,最小蒸发量1584.3mm,平均1989.9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风向:

冬季以北风、东北风为主,频率12%,最大风速22.4m/s;夏季以南、东南风为主,频率14%,最大风速22.0m/s;历年最大积雪深度为23cm;标准冻结深度为0.50m。

场地附近无河流及渠道通过。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现场组织机构的建立

我公司作为总承包商,将组建精明强干的项目管理班子,实施总承包全过程、全范围工程施工管理。

并将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国家一级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同时选派我公司优秀的工程师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及一名年富力强的优秀工程师担任项目副经理,共同组成项目经理部领导层。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项目管理由三个层次组成:

指挥决策层---工程指挥部、项目管理层---项目经理部和施工作业层。

具体现场管理机构详见管理机构体系图。

同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具体见附图。

A、指挥决策层---工程指挥部

指挥部是项目施工决策和保障机构,在我单位整个范围内,对项目所需要的人员、机械、材料、资金等进行统一调配,为项目施工提供可靠的保障(对工程进展中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B、项目管理层

按照公司相关体制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组成施工项目经理部,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合同履约全面向业主负责,组织土建、安装及各专业分包队伍的协调,确保工程按质量目标交付使用。

项目经理部由一名项目经理、一名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等组成。

下设:

综合办、技术部、安全部、工程部、物资部、机电部等部门,具体实施项目部的职能。

项目组织机构见附图。

综合办的职能:

协调土建、各专业之间的搭接;协调土建、安装和各专业分包之间的进度、场地、交叉作业的相互配合,负责临建安全、安全标识及安全文明的宣传。

技术部由各专业工程师和技术员、资料员组成,其职能是:

施工技术管理;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交底、施工质量计划;指导劳务层按施工图进行施工,并按标准进行验收。

安全部设有专职质检员、安全员,其职能是:

编制质量、安全技术措施,对工人进行质量、安全教育;督促劳务层按照质量、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检查现场质量、安全情况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消灭和处理质量、安全隐患和事故。

工程部设预算员、计划员,其职能是:

制定施工计划、完成统计报表;总分包合同及材料、设备采购供应合同的签定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及项目预决算。

物资材料部设专职材料员,负责工程的材料设备的采购。

机电部负责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

C、施工作业层

选择公司高素质施工队伍,特殊岗位人员均持有效上岗证。

第二节、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架图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架图见附图。

第三节、施工组织设计总体策划部署

一、工程施工指导思想

管理方针:

遵循法律法规,实施过程监控;

营造绿色环境,创建优质工程;

坚持持续改进,满足相关需求。

我公司一贯以追求卓越管理,创造完美品质,奉献至诚服务为宗旨,按ISO9001标准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实行目标管理;以合同为依据,组织工程项目施工,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确保能够按时保质完成所有工程项目。

指导思想:

为了确保工期和施工质量,组织管理将实施施工总承包系统管理,统筹部署自有完成项目、指定分包商完成项目及各专业工种工程的施工,把各专业工种/分包纳入总承包计划管理。

严格把握各施工工序的综合协调关系,确保实现本工程的总体战略目标。

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公司将全力以赴采取以下措施:

1、为使工程能够按时保质完成、保证交付使用,我公司将把该工程列为近两年的重点项目,从人、财、物各方面对该项目实行倾斜政策。

公司直接进行协调,以保证该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等目标按合同要求完成。

2、以大投入确保工期,充分作好材料、机具、施工现场、劳动力、技术、管理等六方面的施工准备,保证在以后的各分部分项工程中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3、在常规建筑施工管理的基础上,还将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保证措施,在领会设计意图与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主动和设计、建设、监理等有关单位配合联系,不断完善设各项施工,使工程达到良好的使用功能和观赏效果。

4、公司将在必要时根据施工需要,上足人、备足料,安排连续作业,并周密部署、精心管理和不断地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本工程工期目标的实现。

5、各工序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控制管理,合理组织,施工采用立体交叉施工。

以土建为龙头,组织协调好各配套专业,杜绝事后打凿修补,确保一次成活,保证各工种逐步顺利进展,将施工工期牢牢控制在预定目标期限内,以科学管理、精心组织,确保高质量、高速度,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二、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

基本质量标准:

确保合格工程。

工期目标:

确保按施工合同要求工期完成相关内容,既保证整体完工日期又保证施工关键工序工期完工日期正常完成。

安全目标: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杜绝重大安全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内。

文明施工目标:

按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安阳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规定布置整个施工现场,创建一流的施工现场,确保达到安阳市双优工地标准的要求,争创河南省双优工地。

环境保护目标:

遵守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符合GB/T24001-1996ISO14001:

1996标准。

三、施工部署原则

为保证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公司在充分考虑工程量、劳动力、材料、工期、成本及施工工作面后,按如下原则规划本工程的施工安排:

时间部署的原则

根据施工合同要求,工程开工后565日内完成合同规定所有工程的施工任务并竣工验收,土建配合其它工种工期目标,及早为机电安装工程及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工作面和工作环境。

空间部署的原则

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围绕混凝土结构主体这条主线,采取平面分段、立面分层组织流水施工,保证总控制计划实现。

四、施工阶段划分

施工阶段划分原则

1、按主要分部工程项目划分:

本工程主要包括地基与基础、混凝土结构主体、装饰装修工程、幕墙工程、屋面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等。

2、按项目建设工期先后顺序划分:

在本工程项目建设工期的关键施工线路上,随着时间的进展及空间工作面的逐步展开,上述的几大分部工程先后插入施工,相互间既有时间上的搭接,又有空间工作面上的穿插。

综合以上特点,既考虑各专业施工的独立,又兼顾项目工期的合理安排,拟将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地下结构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此阶段为工程开工至地下混凝土结构主体全部完成阶段。

包括基础土方开挖,垫层施工,筏板施工,地下结构的梁、板、墙、柱施工,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层,水电预留预埋工程施工等。

2、第二阶段:

地上砼结构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此阶段从地上施工的施工区段开始到最后完成地上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区段。

包括各楼层的混凝土结构梁、板、墙、柱施工,屋面工程施工、水电预埋工程、部分区域开始装饰及电气安装施工等。

3、第三阶段:

装饰及电气安装施工阶段:

此阶段包括砌体工程、幕墙工程、楼地面工程、外墙涂料工程、水电安装工程、消防工程、室外工程以及设备安装工程等。

由于本工程涉及的专业施工多,所以以上各施工阶段之间在施工时间上的相互搭接、交叉较大,这正是本工程的一个特点。

五、施工区段划分及劳动力组织

土建施工段划分:

土建施工阶段工程量较大,根据现场特点、结构平面布置特点及劳动力合理安排的需要,地下部分及地上部分按主楼、裙房、地库将整个混凝土结构分为三个施工段,由一个土建施工队施工。

装饰施工段划分

装饰施工区段划分同土建施工。

机电安装施工段划分

由于机电安装各专业工程在平面及竖向上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无法人为地加以分割,所以在平面上不宜分区,而在竖向上分层施工。

劳动力组织

土建施工由一个施工队完成,负责两个施工段。

六、施工顺序、流向

总体施工工序:

土方开挖→基础、地下室→±0.00以上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二次结构工程→幕墙工程→电气安装→内、外装饰施工→室外工程→清场、竣工验收

结构施工工序:

基础部分: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验槽→做垫层→地下室结构主体。

主体部分:

放线→柱墙筋绑扎→验收、支模→浇柱墙混凝土→搭满堂架支梁板模→梁板钢筋绑扎→验收→浇混凝土→养护→拆模。

给排水工程施工阶段施工顺序:

给排水施工总体安排大体为由外至内、由下至上的施工顺序。

具体如下:

(1)为了满足地下室给水、排水,屋面形成后屋面雨水排水的需要,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等临时堆放和材料、设备运输等相关因素,室外给、排水管网必须在室内工程安装前,先行施工完成。

(2)±0.00米下的污水排水和雨水排水管道先行安装,与室外排水管道接通,该部分管道的施工是为了给给排水管道及消防管道内部临时排水,及屋面雨水排水做好准备工作。

排水管道的施工顺序为:

 

雨水管道的施工顺序为:

给水管道的施工顺序为:

七、施工准备

组织准备

1、公司将依照“信守合同、规范施工、确保质量、用户满意”的宗旨,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层,选派精兵

强将,设立项目部,承担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工期、安全、成本以及文明施工等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施工管理体系和以项目工程师为主的技术管理体系。

3、合理安排施工力量。

4、协调我方与各分包商的工作关系,搞好我方与驻地派出所、城管、环卫等部门的关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技术准备工作

1、设计交底及图纸预审和会审:

(1)各专业项目抽专人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核查,对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审并汇总,参考由设计院相关专业设计人员进行的设计技术交底,然后由设计方、勘察单位、业主和监理参加进行图纸会审,图纸会审应形成图纸会审记录,经各方签字后与正式图纸具有同等效力,力求通过图纸会审把图纸中的问题基本解决。

(2)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图纸预审和会审,进行设计交流,使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对施工工艺流程、工艺条件、施工顺序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进行编制施工预算、材料计划、成品半成品加工和订货计划、施工机具计划,做好进场工人的技术培训以及特殊工种的培训工作,做好安全交底、施工安全教育。

2、做好施工图技术交底及施工方案(组织设计)编制工作:

(1)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措施,编制供施工现场使用的具体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等。

(2)编制供施工现场使用的主要分项和关键工序的详细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等,对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实施细则和施工技术标准交底。

(3)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制,各专业工程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组长,技术交底均用书面文字及图表的形式,级级交底签字,工程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交底,应组织工人进行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

(1)工程开工前后及时收集与设计图纸相关的规范、标准、图集,并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及时将资料发放给各部门,由技术部门检查落实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将设计变更、工程联系单等及时反馈到原有施工图上,作好标注与标记。

每次发生变更由技术部门监督检查图纸标记情况,保证现有施工图纸都能够反映实际施工要求。

(3)建立技术文档室,按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的要求,做好图纸等技术文件的收发、传递、保存等工作。

4、测量仪器等计量器具提前做好计量鉴定,保证在本工程使用的所有器具均在检定有效期内,并作好台帐记录。

5、进行工程测量及有关施工技术资料交接、审核、确认。

测量基准交底之后要进行复测及验收

6、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由预算部门根据施工图、预算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定额等文件,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以便为施工作业计划的编制、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签发提供依据。

7、技术工作计划

(1)方案编制工作计划

1)试验检验方案

A、本工程所需试验均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情况下取样,于三方共同确定的试验室内完成。

B、工程现场设试验取送样人员1名。

C、取样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过程试验(检测)控制程序》执行。

D、本工程主要进行的试验:

回填土取样试验、钢筋复试试验、水泥复试试验、钢筋接头试验、砂浆、混凝土试块试验、砌体材料复试试验、砂、石试验、其它试验等,及基础及主体的结构检测等试验。

施工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制订的机械设备计划,机电部门提前进行维护保养,落实好设备、配件的配置,使所有机具处于良好的待命状态。

对须采购的施工机具要提前落实采购计划,以满足施工的需要,为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具体施工机械的型号及数量详后面相关章节。

施工材料准备

1、物资部门作好前期工程的工程材料和周转材料的计划和供应工作,一旦收到开工通知,能够迅速组织有关材料进场。

2、根据工程施工要求准备足够的钢管、脚手架模板等周转材料。

3、根据材料需要计划,按月提出计划表,根据计划提前落实材料的订货,按计划组织进场。

劳动力准备

1、劳动力组织准备

1)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要求,确定工作队,并抽调公司的精兵强将建立队伍领导体系,使队组内工人技术工种比例要合理,并满足劳动力优化组合的要求,以确保工期和质量。

2)根据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安排好工人进场后的生活,然后组织上岗前的培训,重要工种和特殊工艺要提前进行,作到持证上岗。

对全体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2、劳动力组织计划

详见相关章节。

施工现场准备

进场后尽快安排现场控制测量网,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工作,搞好平面布置,搭设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

1、生产设施

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砂浆大部分在工地现场搅拌.

现场设钢筋堆放场地、周转材料堆放场地,具体详见平面布置图。

2、生活设施

按施工高峰期人员需要设置生活区,设住宿、办公、食堂、卫生间等。

3、工程测量控制网

1)工程轴线控制网的测设及控制桩、控制点的保护

2)工程轴线控制网的测设控制点桩为素混凝土桩,桩顶预埋钢板,用刻刀刻注控制点的位置,并在控制点处画一圆圈,在圆圈内标明轴线编号。

3)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

4)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对现场已经施工的部分进行检测验收;测设上部结构施工所需的控制网,经业主与监理复测及验收后,测设细部施工定位控制网。

5)施工区域内地面方格网的测定。

4、施工现场水电供应规划

将现场提供的主供水接口,就近接入施工现场,按照用水量敷设主管和支管,形成完整的供水、消防网络。

5、临时排水

在施工场地有排水管道,在排水管道尽头设置污水二级沉淀池,工地污水经沉淀池过滤后排入现场已经设置好的市政排水管网。

防雨、防汛和消防设施准备工作

1、应提前与气象部门联系,注意气象预报情况,采取主动措施。

2、在进场前,准备足够的防雨、风及防火材料和设施,以便防患于未然。

3、制定详细的防灾害措施,以便在灾害突发时能立即行动。

第三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第一节、土方、桩基工程

一、土方工程

根据现场勘察,本工程地质情况较好,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土机在坑内开挖至基础顶200mm,人工清底。

放坡,由于降水和护坡,留1m宽工作面。

槽边土方回填,选用素土或设计要求土质进行回填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250mm,回填土的干密度取样试验合格率不小于90%。

回填土方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填密实。

①填土前应检查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或换土等措施,如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湿润等措施。

②回填土应分层铺摊和夯实。

每层铺土厚度和夯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确定。

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分层夯实时,要求一夯压半夯。

基坑回填土应在结构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二、桩基工程

(一)、挖孔

a.施工前清除桩位杂物,平整场地,挖孔顺序依据土质、桩孔布置形状及工程进度而定。

井口在高出地面300mm设护圈(砖护圈:

240厚,M7.5水泥砂浆砌MU10页岩砖,表面抹1:

2水泥砂浆厚25),防止杂物及地表水流入孔内,每孔均设防雨棚,便于雨天作业,出土采用人工,用人力将土石提运至孔边1m以外,再集中运至弃渣场。

b.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及孤石用锤、钎破碎和风镐开挖,挖土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按设计桩直径控制开挖截面,弃土装入吊桶内(土桶用旧汽油桶制作)。

少量地下水采取随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大量积水用软轴水泵或潜水泵Φ50抽出。

土层部分和比较松散石渣每节开挖的高度为1m,必须作砼护壁。

c.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每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的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