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2219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高校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高校20__年度院(系)工作目标绩效考核

实施方案

为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高院(系)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推动学校内涵建设步伐,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坚持“目标管理,两级考核”的原则,形成以工作目标和绩效评价为主要依据的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各院(系)年度目标任务书为基础,分模块进行绩效考核;各院(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制订各类职工具体考核标准。

二、考核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高校校本部各院(系)。

三、考核内容

以各院(系)年度目标任务为基础,将院(系)年度工作量分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国际化办学、社会服务六大模块,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各模块考核办法为依据,对院(系)年度工作分类进行绩效考核。

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附件1)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附件2)为依据,主要考核院(系)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教研方面的工作绩效。

科研工作业绩考核以《自然科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附件

3)和《社会科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附件4)为依据,综合考核院(系)科研工作在项目经费、成果形式及进展情况等方面的工作绩效。

人才队伍建设考核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考核办法》(附件5)为依据,重点考核院(系)在人才引进、人才队伍培养、人才队伍结构、人才队伍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绩效。

学科建设考核以《高校学科建设考核办法》(附件6)为依据,主要考核院(系)在学术队伍、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条件、学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绩效。

国际化办学考核以《高校国际化办学考核办法》(附件7)为依据,主要考核院(系)在国际学术交流、国际人才培养、国际科研合作、重大国际活动组织和参与等方面的工作绩效。

社会服务考核以《高校社会服务考核办法》(附件8)为依据,主要考核院(系)在校市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横向经费、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孵化企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绩效。

考核结果最终以分值形式体现,各模块分值均为100分。

四、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绩效考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校长担任委员会主任,成员由全体校领导组成。

委员会下设绩效考核办公室(以下简称考核办),成员由校长办公室、人事处、学科与重点建设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产业开发与科技合作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财务处等单位主要

负责人组成。

根据考核内容不同,考核办成立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小组、科研工作业绩考核小组、人才队伍建设考核小组、学科建设考核小组、国际化办学考核小组、社会服务考核小组。

五、考核时间及程序

院(系)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工作于年底进行,业绩考核时间按上年度计算,其中教学工作业绩按两学期计算。

程序如下:

1.各院(系)根据各考核办法将工作量分模块提交各考核小组。

2.各专门考核小组依据各类考核办法实施考核评价。

3.考核小组将考核结果提交考核办,考核办汇总各模块考核结果并计算总体绩效。

4.考核办将绩效考核情况,交校长办公会审议。

六、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实施,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附件:

1.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2.高校研究生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3.高校自然科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

4.高校社会科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

5.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考核办法

6.高校学科建设考核办法

7.

高校国际化办学考核办法

8.

高校社会服务考核办法

附件1

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为切实加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化教师教学的职责和质量意识,建立健全本科教学工作业绩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使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高校院系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草案)

一、考核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有利于学生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原则;重在引导、激励原则;量化考核、操作简捷原则。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教学业绩考核和教学管理业绩考核。

教学业绩考核包括理论教学业绩考核、实践教学业绩考核及教学研究业绩考核,教学管理业绩考核包括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考核、学校安排的其他教学工作考核及教学事故考核。

三、核算方法

(一)对象界定

1.理论课教学工作包括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等教学环节,工作量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教学时数为计算依据。

全校课程按学科性质分为文科类(含文、史、哲、教、

经、法、管)、理工类、医学类和艺术类。

2.实践教学工作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教学的先期准备、相关环节的指导、实验实习报告批改、总结、答辩考核等教学环节。

3.教学研究工作包括教研论文、教材、教学改革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教学奖励及指导学生竞赛等。

(二)计算原则

1.理论、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原则

(1)各类课程班级规模由院系提出,教务处核准确定。

公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思想政治理论课、计算机基础课程等公共基础平台课程授课班级规模一般不得低于120人;公修大学英语、外语类专业课程班级规模以40人为计算基数,体育课班级规模以30人为计算基数;PBL教学及艺术类课程以班级实有人数为计算基数;其余各类课程一般以60人为班级规模计算基数。

(2)主讲教师应符合主讲教师资格要求,其教学量化核算不区分职称。

(3)不区分课程的考核形式(考试或考查)和课程类型(平台课、模块课、课程群课)。

2.教学研究工作量计算原则

(1)教学研究工作量只核算第一完成单位为高校的,计算周期为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当年不能提供实证材料者,可在下一年度由教务处进行确认。

(2)教学研究项目及成果均以批准文件、正式发表(出版)的论文(教材)、奖励证书等为依据。

(3)专业及课程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从批准年度起按三年建设期计算教研工作量,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按照批准年度一次性计算教研工作量,同一项目(含鉴定、结项)在首次计分后,又获更高一级奖励者,只补足差额。

(4)多人参加的项目只计算本校教职工工作量,其分值按主持人和参与人分别计分,各占50;课题组成员(取前5名,国家级重大合作项目取前7名)分属不同单位者,按其所占分值划拨到相应单位。

3.教学管理工作量计算原则

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只计算由教授主讲的一学期不少于36学时的理论课及系列专题报告。

日常管理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依据日常教学工作组织落实情况及学校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情况进行分级考核。

(三)计算办法

院系教学业绩H1=(W1+W2+W3)/n

其中,W1为理论教学工作量、W2为实践教学工作量、W3为教学研究工作量,n为本院系在编教职工人数。

1.

理论课教学工作量W1

W1=∑=n

iW

1

1i

W1i=Ti×iK

其中W1i为某门课程工作量,iT为某门课程授课学时数,iK为某门课程授课班级规模系数。

K取值见下表(表内R为听课学生数):

注:

¢ù艺术类课程班级规模系数K=1;招生规模不足规定人数下限的专业,专业课阶段课程班级规模按专业招生规模;专业选修课程以选修课程实有人数(≥20人)为班级规模;

¢ú建筑学类理论设计课程,班级规模系数K=×班级学生人数;

¢经学校批准的教学改革班,试行期间班级规模系数K提高;

¢ü经院系负责人批准,教务处备案需配备辅导教师的课程,其辅导教师补=。

贴教学工作量W

2.实践教学工作量W2

W2=W21+W22+W23

其中W21为实习实训教学工作量,W22为实验教学工作量,W23为导师制培养工作量。

1)实习实训教学工作量W21

某实习实训教学工作=RZS

R为某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学生人数;Z为该实实训教学环节实践周数;S为实践类型系数。

S取值表:

2)实验教学工作量W22

某实验教学工作量=L_R

_为某实验计划学时数;R为某个实验教学环节学生人数;L为该实验类型系数。

L取值表:

3)导师制培养工作量W23

3.教学研究工作量W3

W3=(W31+W32+W33)/2

其中W31为年成果分;W32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分;W33为指导竞赛分

1)成果分W31核算

2)本科教学工程项目W32核算

专业及课程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类

教学名师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类

4)指导竞赛分W33核算

(四)教学管理业绩

H2=ma_(H21+H22+H23+H24,0)

其中:

H21为教授上课情况分;H22为日常管理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分;H23为学校安排的其他教学工作完成情况分;H24为教学事故处理情况分。

H21=[教授为本科生上课门数/本院(系)教授人数-1]×J

当教授上课人均不足一门时,J=5;当教授上课人均不少于一门时,J=。

H22、H23、H24取值见下表

(五)教学工作绩效M的计算

Mi=H1+H2×H0/600(i为教学院系顺序号,下同)其中H0为全校教师平均教学工作量。

最终量化得分为全校所有教学院系教学考核结果的比较分,最高100分,最低为60分。

量化公式为:

四、本办法由教务处解释。

?

---------?

+=),,,min,,,ma_

,,min(4060212121nnniiMMMMMMMMMM_

附件2

高校研究生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为充分调动教师从事研究生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高校院系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院系研究生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一、研究生工作绩效考核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原则。

二、研究生工作绩效考核内容

研究生教学绩效分为研究生教学计划内绩效,研究生教学计划外绩效,研究生教学管理绩效三部分,分别考核研究生教学业绩、研究生培养质量业绩、研究生管理业绩三方面内容。

三、研究生工作绩效核算方法

研究生工作业绩点H=W1+W2+W3,其中W1为研究生教学工作业绩点,W2为研究生培养质量业绩点,W3为研究生管理工作业绩点。

(一)研究生教学工作业绩点W1核算办法

1)计算原则

根据《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__版)有关规定,博士、硕士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管理,因此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业绩按学分及招生人数核算,计算结果称为研究生教学工作

业绩点W1。

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量业绩点按32学分计算:

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英语)共计7学分;学位基础课8学分,每学分18个学时;学位专业课8学分,每学分18个学时;选修课7学分,每学分36学时。

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2学分,每学分72学时。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量业绩点按32学分计算:

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英语)共计4学分,学位基础课8学分,学位专业课6学分,每学分18个学时;选修课8学分,每学分36学时;专业实践课6学分,每学分72学时。

3.博士课程教学工作业绩点按20学分计算:

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英语)共计7学分;学位课程11学分,每学分18学时。

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2学分,每学分72学时。

4.指导论文工作量业绩点按每指导一个硕士生60个业绩点,一个博士生120个业绩点计算。

5.课程教学工作业绩的班级人数以当年入学全日制研究生人数为准;指导论文工作业绩的学生人数以当年毕业全日制研究生人数为准。

2)研究生教学工作业绩点核算办法

研究生教学工作业绩点W1=学位基础课业绩点+学位专业课业绩点+选修课业绩点+指导论文业绩点+公共必修课业绩点+社会实践业绩点。

1.公共必修课业绩点=计划学时数×班级个数×K1

K1是班级规模系数,取值如附表一,以下相同。

2.学位基础课业绩点=学位基础课学分×18×K1×K2

K2是课程类别系数,取值如附表二,以下相同。

3.学位专业课业绩点=学位专业课学分×18×K1×K2

4.选修课业绩点=选修课学分×36×K1×K2

5.指导论文业绩点=Y1×60+Y2×120

其中:

Y1是当年毕业硕士生人数,硕转博按毕业硕士生计算;Y2是当年毕业博士生人数。

6.社会实践及学术活动业绩点=72×2×K1×K2

3)计算说明

1.研究生教学工作业绩点按六大类分别计算,公共必修课和学位基础课业绩点划归授课教师所在院系。

2.考虑到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实际开课情况,其业绩点权重相应减小。

3.院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业绩点按每学期向研究生院提供课程表为依据,课程表上没有的课程不计算工作业绩点。

附表一:

班级规模系数

附表二:

课程类别系数

(二)研究生培养质量业绩点W21)培养质量考核奖惩业绩点W21

2)其他教改项目W22、研究生教学成果奖W23、教学质量工程W24等计算办法同本科教学业绩点计算办法一致。

本办法未涵盖的奖项,由研究生院研究决定奖项的业绩点。

3)研究生培养质量业绩点W2=W21+W22+W23+W24

(三)研究生教学管理业绩点W3

根据《高校教学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相关文件规定,每出现一级教学事故一次,扣除300个业绩点;每出现二级教学事故一次,扣除100个业绩点;每出现三级教学事故一次,扣除50个业绩点。

(四)研究生工作绩效M的计算

Mi=Hi/Hma__

100分,其中Hi为院系具体研究生工作业绩点,Hma_为研究生工作业绩点最高院系的研究生工作业绩点,终量化得分Mi为院系研究生工作绩效。

四、研究生工作绩效实施办法

学校对研究生工作绩效的核算对象为各院系,不对教师个人;业绩点的核算由各院系自行计算,研究生院审核;研究生工作绩效每年核算一次,于当年12月底前完成。

五、附则

1.本计算办法适用于计算全日制研究生教学业绩点。

2.本计算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研究生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