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2279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0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副卷解析版

2020年无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将待测材料样品置于坚硬的基座上,用竖直的空心管压住,从空心管的顶部同一高度处释放同一钢钉,比较钢钉在不同材料表面留下的凹痕大小和深度。

这是在研究物质的(  )

A.硬度B.磁性C.导热性D.弹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控制高度和铁钉相同,只改变了下方材料,硬度大的凹痕浅,硬度小的凹痕深,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同学们听到上课的铃声后,立即安静下来,关于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铃声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铃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铃声不能通过教室的墙壁传播D.这里的“安静”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人们周围充满空气,铃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们耳朵里的,故A错误;

B.铃的振动发出声音,铃声是由铃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铃声能通过教室的墙壁传播,故C错误;

D.“安静”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用蜡烛和茶色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用光屏可以呈现蜡烛A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

C.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会变大

D.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以增强蜡烛亮光的对比度,故A正确;

B.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用光屏不可以呈现蜡烛A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则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保持不变,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中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则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靠近玻璃板,故D错误。

故选A。

4.在人类交通工具发展的历程中,减小阻力一直是重要的技术创新课题,如图所示是我国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青铜战车,将车轮装在战车上,以减小摩擦力。

这种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  )

A.变滑动为滚动B.使接触面脱离接触

C.减小接触面间的压力D.减小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车轮装在战车上,把原先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5.如图所示,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在水平地面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地迎面吹来,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

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汽车模型上方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提高风速,汽车模型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错误;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

C.汽车模型上方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故C错误;

D.提高风速,上方空气的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向上的升力变大,汽车模型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6.小明和小红在家自制量筒。

如图所示,他们分别选择了玻璃杯和塑料瓶作为材料,经过测量发现,玻璃杯最多可以装200g水,塑料瓶最多可以装350g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杯量程大,刻度不均匀B.玻璃杯量程小,刻度均匀

C.塑料瓶量程大,刻度均匀D.塑料瓶量程小,刻度不均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玻璃杯容积小,所以量程小,塑料瓶量程大,玻璃杯是柱体,刻度均匀,塑料瓶刻度不均匀,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放一小团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观察到硝化棉燃烧。

在下压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筒内空气温度降低

B.筒内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C.改变筒内空气内能的方式是热传递

D.能量转化过程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棉絮燃烧起来,筒内空气温度升高,这是因为压缩筒空气做功,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该实验中,压缩筒内空气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内能,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

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是为了使沙子和水受热均匀

C.水和沙子的初温相同,加热时间相同,记录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D.实验中我们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判断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控制变量法思想,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实验中应控制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沙子的流动性不好,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是为了使沙子和水受热均匀,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通过控制水和沙子的初温相同,加热时间相同即吸收的热量相同,记录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可以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我们通过加热时间判断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选用质量较小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钩码,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选择小卡片进行实验,目的是可忽略卡片的重力

B.改变钩码的个数可改变卡片所受拉力的大小

C.卡片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钩码

D.实验中需将两侧滑轮调整至同一高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选择小卡片进行实验,目的是可忽略卡片的重力,使两个方向上的拉力在同一直线上,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卡片所受拉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改变钩码的个数可改变卡片所受拉力的大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卡片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与其接触的线,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实验中需将两侧滑轮调整至同一高度,使二力在同一直线上且大小相等,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导体棒AB向右运动。

根据该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  )

A.指南针B.电磁铁C.电动机D.发电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导体棒AB向右运动,这一现象表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电动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如图所示,在“比较两个灯泡的亮暗”的活动中,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图甲和图乙中白炽灯L1和L2发光,L1的规格为“2.5V0.3A”,L2的规格为“3.8V0.3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白炽灯越亮,表明

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越多

②图甲可“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压大小的关系”

③图乙可“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④甲和乙中,L1均比L2亮

A.只有①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①白炽灯越亮,表明其实际发光功率越大,即在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越多,故①正确;

②图甲中两灯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可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压大小的关系,故②正确;

③图乙中两灯并联,两端电压相同,可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故③正确;

④L1和L2的电阻分别为

甲中两灯串联,根据

可知L2更亮,故④错误。

故选C。

1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0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R一

图像,如图乙所示。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2V

B.定值电阻R0为4Ω

C.当电流为0.3A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0.9W

D.当电流为0.5A时,R与R0的功率之比为3:

7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B.由图可知R0和R串联,利用串联电路得电压规律

U=

并结合乙图可列式

U=

------①

U=

------②

由①②可解得

U=2.5V

R0=3.5

故AB错误;

C.当电流为0.3A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P=UI=2.5V

故C错误。

D.当电流为0.5A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

=

=5

变阻器的电阻

R=

=5

串联电路得功率之比为各用电器的电阻之比,R与R0的功率之比为

=

=

=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同时在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该现象说明_____;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该现象说明______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

(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温度

【解析】

【分析】

【详解】[1][2]同时在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14.通过现代观测技术,我们发现星系正在离我们而去。

为了模拟这一现象,我们可用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类比宇宙,小塑料粒可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两颗小塑料粒之间的距离都在_____,模拟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它提供了宇宙______(膨胀/塌缩)的证据。

【答案】

(1).变大

(2).膨胀

【解析】

【分析】

【详解】[1][2]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在膨胀,将一个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看成宇宙,小塑料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两颗小塑料粒之间的距离都在变大,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这个事实提供了宇宙膨胀的证据。

15.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其年发电能力相当于一座每年消耗5×1010kg标准煤的火力发电站的年发电量。

5×1010kg标准煤完全燃烧后会放出________J热量,水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属于________能源。

(标准煤的热值为2.9×107J/kg)

【答案】

(1).1.45×1018

(2).可再生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热值计算公式可知

[2]水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根据能源的定义与分类可知属于可再生能源。

16.小红、小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小红观察到烧杯中的水现象如图甲所示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她所测得的水的沸点是______℃;而小华所测得的水的沸点是100℃,她们所测得水的沸点不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当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杯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成的小水珠,该过程要______热。

【答案】

(1).99

(2).温度计测量误差不同(3).液化(4).放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99℃,她所测得的水的沸点是99℃,小华所测得的水的沸点是100℃,她们所测得水的沸点不同,可能是温度计测量误差不同。

(2)[3][4]“白气”是小水珠组成的,是杯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液化放出热量。

17.小明在做“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他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是否发生变化,其目的是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金属盒进入水中的深度越深,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_________;将金属盒从水中移至浓盐水中同一深度处,可以探究___________。

【答案】

(1).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2).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3).液体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

【解析】

【分析】

【详解】[1]做“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是否发生变化,如液面发生变化则说明气密性良好,因此目的是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2]金属盒进入水中的深度越深,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越大,高度差是因液体压强造成,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故说明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3]将金属盒从水中移至浓盐水中同一深度处,是在同一深度处,比较不同液体的压强变化,故可以探究液体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

18.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1)安装好杠杆,发现杠杆右端高、左端低,应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悬挂3个、4个钩码,调节悬挂点至A、B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如图甲所示。

取下左侧的1个钩码,调节左侧悬挂点至C点,杠杆平衡。

此时再将取下的钩码挂在右侧钩码下方,调节右侧悬挂点至D点,杠杆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

则两侧悬挂点移动距离AC与BD之比为______。

【答案】

(1).右

(2).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安装好杠杆,发现杠杆右端高、左端低,说明左端更重,要使杠杆在水平的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调节平衡螺母遵循“左高左调,右高右调”的原则,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如图甲所示,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取下左侧的1个钩码,调节左侧悬挂点至C点,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将取下的钩码挂在右侧钩码下方,调节右侧悬挂点至D点,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根据数学几何关系

由①②③④⑤⑥⑦可得,两侧悬挂点移动距离AC与BD之比

19.小华用电子式电能表测量家中电热水器的热效率,他断开家中的其他用电器,仅让电热水器工作,40min把质量为4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45℃,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J;此过程中标有“3000imp/(kW·h)”字样的电能表闪烁了4000次,则该热水器的效率为______。

[c水=4.2×103J/(kg·℃)]

【答案】

(1).4.2×106

(2).87.5%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吸热公式可知

[2]该热水器消耗的电能为

则该热水器的效率为

20.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

某运动员站立在地面上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他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他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他在_____(t1/t2/t3/t4)时刻获得向上的最大速度。

【答案】

(1).1×104

(2).t3

【解析】

【分析】

【详解】[1]他站立时与下蹲后蹬伸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为500N,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2]蹬伸过程中,向上的力先变大后变小,运动员加速向上运动,在t3时刻向上的力等于静止时所受的重力,此时向上的速度达到最大。

21.为了“探究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

实验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控制在1.5~2.5V之间的某一值,将阻值分别为15Ω、10Ω和5Ω的三个定值电阻依次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并分析所得到的三组I、R数据。

(1)为完成上述实验,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__Ω。

(2)分别将15Ω和10Ω两个定值电阻接人电路,正确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接入阻值后,两次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之比为_______。

【答案】

(1).21

(2).2:

3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开关闭合后,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串联分压特性,为完成上述实验,当定值电阻选用最大值15Ω,且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控制在最大值2.5V时,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

代入数据可知

(2)[2]分别将15Ω和10Ω两个定值电阻接人电路,正确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接入阻值后,根据

可知两次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分别为

则二者之比为

22.真密度是指粉末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固体物质的实际质量,即除去内部孔隙或者颗粒间的空隙后的密度。

焦炭是一种质硬而多孔的颗粒固体,小华想测量焦炭的真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1)方法一: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焦炭的质量,用如图甲所示方法测量体积,由此计算出焦炭的密度,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真密度。

(2)方法二:

小华查阅资料得知: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时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称取9g焦炭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乙所示,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焦炭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压强为1.0×105Pa;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0×105Pa时,再读出此时焦炭和空气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焦炭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根据方法二求出焦炭的体积为________cm3,焦炭的密度为ρ焦=________g/cm3。

状态

注射器内空气的压强

注射器内空气和焦炭的总体积

压缩前

1.0×105Pa

25mL

压缩后

2.0×105Pa

15mL

【答案】

(1).小于

(2).5(3).1.8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焦炭的质量,用如图甲所示方法测量体积,由于焦炭颗粒间存在间隙,由此测量出的体积偏大,则根据

计算出焦炭的密度小于真密度。

(2)[2][3]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可知

联立可得

焦炭的密度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32分。

其中24、27题应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23.如图所示,池底射出一束光,经水面折射后从O点射出,请画出这束光从水底射出

大致路径和方向。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

24.如图所示,货物A随小车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货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

()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货物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G与F是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符号为G;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符号为F,注意两个力长度相同,如图所示.

25.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

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连在杠杆的一端。

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且油面越高油量表指针偏转幅度越大。

请将电路图连接完整。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两电阻串联,油面越高油量表指针偏转幅度越大,说明电流越大,即滑动变阻器电阻越小,连入电路中电阻长度减小,所以接上方接线柱。

26.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升船机,它由船厢、滑轮、浮筒、竖井等组成。

当打开进水阀、关闭排水阀时,两侧竖井的水位同步上升,两个完全相同的浮筒随之同步升高,“船厢”就会逐渐下降,当关闭进水阀、打开排水阀时,两侧竖井水位同步下降,两个浮筒随之下降,“船厢”就会逐渐上升。

已知浮筒是由某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体积为1dm3,装满水后,“船厢”及其所装水的总质量为1.5kg。

不计细绳和滑轮的重力及摩擦。

(g取10N/kg,ρ水=1.0×103kg/m3)

(1)测量发现,将装满水的船厢竖直向上匀速提升90cm,需用时1min。

①船厢上升的速度为多少?

②细绳对船厢及所装水共做功多少?

(2)将质量为500g的轮船模型轻放入装满水的船厢中,若要求升船过程中浮筒浸入水中的体积为50%,则浮筒材料的密度为多少?

(3)若要提升更大规格的“轮船”,需要换用更大的船厢,细绳中的拉力也要随之增大。

请从浮筒材料的密度、体积等角度,提出一条合理的设计方案:

【答案】

(1)①0.015m/s;②13.5J;

(2)2.5×103kg/m3;(3)增大浮筒材料的密度或增大浮筒的体积

【解析】

【分析】

【详解】

(1)船厢上升的速度

细绳对船厢及所装水共做功

(2)将质量为500g的轮船模型轻放入装满水的船厢中,船厢的总重力

设每根钢绳的拉力为F,对船厢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力的平衡可得

不计钢绳和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对一只浮筒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浮筒浸入水中的体积为50%,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浮筒受到的浮力

浮筒的重力

浮筒材料

密度

(3)若要提升更大规格的“轮船”,需要换用更大的船厢,细绳中的拉力也要随之增大,也需要重力更大的浮筒,由

可知,增大浮筒材料的密度或增大浮筒的体积。

答:

(1)船厢上升的速度为0.015m/s,细绳对船厢及所装水共做功13.5J;

(2)浮筒材料的密度为

(3)若要提升更大规格的“轮船”,需要换用更大的船厢,细绳中的拉力也要随之增大,增大浮筒材料的密度或增大浮筒的体积。

27.小明和小华用一只凸透镜,观察报纸上

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字”;伸长手臂,透过这只凸透镜看远处的景物时,看到的竟然是倒立、缩小的“景物”。

(1)依据观察的情况,他们提出了一个合理的猜想:

对于同一只凸透镜,成像情况与_________有关。

(2)他们在实验室选用了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实验时,先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摆放在光具座上,然后_______,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光屏和透镜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由远及近移动蜡烛,实验记录如下:

像的性质

像距v/cm

像距、物距的比值

像的大小

倒立、缩小的像

30

15

0.50

23

18

0.78

倒立、放大的像

19

21

1.11

15

30

2.00

正立、放大的像

5

表格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他们观察虚像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③分析上表可得:

当________时,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________越大,则所成的实像就越大。

(3)当蜡烛置于图中光具座上____cm处时,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烛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

【答案】

(1).物距

(2).点燃蜡烛,再将三者靠拢(3).物距u/cm(4).移走光屏,通过凸透镜观察烛焰(5).物距大于二倍焦距(6).像距与物距的比值(7).19~21cm之间的数值均可得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物距不同,成像情况不同,所以猜测对于同一只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有关。

(2)[2]实验时,需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