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2430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docx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

(课文、古诗、日积月累)

第3课古诗三首(第10-11页)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日积月累(第16页)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日积月累(第38页)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第8课匆匆(第42-43页)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10课古诗三首(第56-57页)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12课为人民服务(第63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日积月累(第74页)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第14课文言文二则(第76-77页)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日积月累(第92页)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

古诗词诵读(第107-116页)

1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5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6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7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9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10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如何学好小学语文?

1.学会课前预习找疑点,课堂笔记记要点,课后复习抓重点的方法。

2.学会用音序、部首、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3.学会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如“方位变化观察法”(以方位为序进行观察),“时间推移观察法”(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情节发展观察法”(以事件情节发展为序进行观察),“移步换境观察法”(以地点移动为序进行观察)。

4.学会按时间先后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思路顺序介绍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分段的方法。

5.学会用“摘句法”、“归纳法”、“取主法”概括段意。

6.学会用“理序法”、“路标法”、“化整法”、“提纲法”、“首尾法”背诵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