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2808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docx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

腻子专项施工方案11

5.2施工方法………………………………………………………………………………-7-

5.3质量要求………………………………………………………………………………-7-

6.成品保护……………………………………………………………………………………-9-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9-

 

1.编制依据与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设计文件:

*****************************设计施工图纸。

1.1.2设计规范、规程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建筑工业出版社

(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50045-95)

(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

1.2编制说明

1.2.1本方案为**************************************墙面及顶棚腻子的施工内容。

1.2.2本方案按照现有设计资料进行编制,在施工中如发生重大设计变更或牵涉本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方法需要变动时,将另行补充编制施工方案用以指导施工。

1.2.3本方案中名词、术语及计量单位等与现行最新国家标准为准。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2.1.1项目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

2

建设单位

*

3

设计单位

*

4

建设地点

*

2.1.2工程概况

**************************************************************************

3.施工部署

3.1组织机构

本分项工程由土建架子队负责组织施工,架子队组织机构如下:

3.2岗位职责

3.2.1岗位职责

(1)架子队队长

1)与项目总工程师共同编制该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

2)负责对包括其它承包人在内的工程总体施工计划的安排、日常协调和管理,做好各专业工程间的交叉作业综合平衡工作。

3)负责现场总平面布置、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和成品保护管理工作。

4)掌握现场施工进度、人员、机械状况,编制月度报告提供给监理工程师。

5)负责加强内外协调,保证工程施工中的资源供给,合理组织施工力量。

(2)技术负责人

1)协助项目总工进行该分项工程技术管理,负责安排技术部各项工作。

2)负责该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3)组织技术员对该分项工程有关的图纸进行审核。

4)负责该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5)负责该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的审核。

6)施工现场技术指导及复核工作。

(3)质检员

1)负责向监理单位进行质量验收的报验工作。

2)对材料进场进行检验监督。

3)在施工中,向技术、工程部门提供当月的工程质量不合格品分析报告,并监督整改措施的实施。

(4)技术员

1)协助工程部编制月、周施工进度计划。

2)负责该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的编制。

(5)施工员

1)与项目总工程师共同编制该分项工程的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日进度计划。

2)负责对包括其他承包人在内的工程总体施工计划的安排、日常协调和管理,做好各专业工程间的交叉作业综合平衡工作。

3)负责现场总平面布置、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和成品保护管理工作。

4)掌握现场施工进度、人员、机械状况,编制月度报告提供给监理工程师。

(6)安全员

1)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2)保证各种安全技术资料,并按时上报。

3)督促各级各类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防护、脚手架、临电、机械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并限期整改。

3.3施工进度计划

3.3.1计划工期

根据总进度计划

3.3.2劳动计划安排

本工程施工工期非常紧,结构复杂,楼层高,所以必须周密计划,合理调度,实行劳动力动态管理,使劳动力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主要劳动力计划见下表1:

表1: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腻子工

*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派人手

2

电工

*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派人手

3

架工

*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派人手

4

杂工

*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派人手

5

管理人员

*

分两个作业班组,每班组8人

3.3.3主要施工机械

施工主要设备配备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电箱

380V

20

移动电箱

电箱

220v

20

移动电箱

施工电梯

SCD200

14

磨光机

20

3.4工程管理目标

3.4.1质量目标

达到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3.4.2工期目标

本分项工程进度达到总进度计划要求。

3.4.3现场管理目标

文明施工目标:

强化施工现场科学管理,创一流水平,创省级样板安全文明工地。

安全目标:

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重大机械事故为零;场内重大交通事故为零;火灾事故为零;职业病发病率为零;轻伤事故为零。

3.4.4现场文明环保目标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符合标准GB16297-96

污水综合排放符合标准GB8978-199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符合标准GB12523-90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标准GB3095-1996

4.施工准备

4.1主要机具

腻子、高凳、脚手板、腻子托板、滚筒、刷子、排笔、小漆桶、砂纸、橡皮刮板、腻子槽、擦布、棉丝、半截大桶等。

4.2主要材料

4.2.1材料要求

腻子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4.3现场准备

4.3.1场地清理:

在腻子施工前,现场清理干净,

4.3.2基层处理:

在刮腻子前,对墙面的凹凸不平认真检查,并对其墙面进行清理,墙面的浮砂、灰土、清理干净并封堵穿墙螺栓眼。

4.3.3墙面应基本干燥,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8%。

抹灰作业已全部完成,过墙管道、洞口、阴阳角等提前处理完毕。

4.4技术准备

3.4.1项目总工和工程部技术管理人员应按施工方案中有关腻子施工的要求,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4.2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图纸、相关规范标准和相关的技术规范的学习、讨论,并形成记录

 

5.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验收→弹线找角→腻子打底→满刮第一遍腻子→满刮第二遍腻子→腻子验收

5.2施工方法

5.2.1基层处理与方法:

新抹砂浆常温要求在7d以上,现浇混凝土常温要求在28d以上,方可进行腻子施工,否则会出现粉化或者色泽不均匀等现象。

基层要求平整,但又不应太光滑。

孔洞和不必要的沟槽应提前进行修补,修补材料可采用108胶加水泥(胶和水泥配比为20:

100)和适量水调成腻子。

太光滑的表面对腻子的粘结性有影响,太粗糙的表面,腻子消耗量大。

具体方法如下:

(1)混凝土基层处理

1)在混凝土面层进行进行基层处理的部分,由于日后修补的砂浆,或修补部分与原来的混凝土面层的渗吸状态与表面凹凸状态不同,容易产生外观不均匀的问题,因此,原则上必须尽量做到混凝土基层表面平整良好,达到不需要处理。

2)对于混凝土的施工缝等表面不平整或高低不平的部位,应使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基层处理,做到表面平整,并使抹灰层厚度均匀一致。

具体做法是先认真清扫混凝土表面涂刷聚合物水泥砂浆,每遍抹灰厚度不大于9mm,总厚度为25mm,最后在抹灰底层用木抹子抹平,并进行养护。

3)由于模板的缺陷造成混凝土尺寸不准,或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以致抹灰找平层厚度增加,为了防止出现开裂及剥离,应在混凝土表面先固定金属网,并将找平层抹在金属网上。

4)其他基层事故处理方法:

A气泡砂孔。

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嵌填气孔直径大于3mm。

对直径大3mm的气孔,可用腻子处理。

B表面凹凸。

凸出部分用磨光机研磨平整,固化后再用磨光机打磨,使表面光滑平整。

C露处钢筋。

用磨光机等将铁锈全部清除,然后进行防锈处理,也可将混凝土进行少量剔凿,将混凝土内露出钢筋进行防锈处理,然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补抹平整。

D油污。

油污、隔离剂必须用洗洁剂洗净。

(2)水泥砂浆基层处理

1)当水泥砂浆面层有空鼓现象时,应铲除,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2)水泥砂浆面层有孔眼时,用水泥素浆修补。

也可从剥离的界面注入环氧树脂胶粘剂。

3)水泥砂浆面层凹凸不平时,应用磨光机研磨平整。

5.2.2刮腻子前在混凝土墙面上先喷、刷一道胶水(水:

乳液为5:

1)要喷刷均匀,不得有遗漏。

5.2.3满刮腻子,刮腻子时应横竖刮,即第一遍腻子横向刮,第二遍腻子竖向刮。

注意按搓和收头时腻子要刮净,每道腻子干燥后应用砂纸打磨,将腻子磨平后并将浮尘擦净。

5.2.4腻子刮平后,对墙体的麻点、坑洼、刮痕等用腻子重新刮平,干透后用细砂纸打磨,并把粉尘扫净达到表面光滑平整,达到验收程度。

5.3质量要求

5.3.1选用腻子、石膏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5.3.2基层的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无起皮和无裂皮;内墙腻子粘接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规定。

5.3.3涂抹均匀,颜色一致,平整光滑无刮痕,洁净无砂眼、起皮、疙瘩、裂缝、透顶等缺陷。

5.3.4墙面平整,阴阳角顺直清晰,腻子要坚实牢固,门窗管线交界处无污染。

5.3.5本工程内墙腻子,地下室墙面必须使用耐水腻子,地上的(±0.000)以上的厨房、卫生间墙面必须使用耐水腻子。

5.3.6腻子验收方法:

项次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

检查方法

1

颜色

均匀一致

观察

2

泛碱、咬色

允许少量轻微

观察

3

流坠、疙瘩

允许少量轻微

观察

4

砂眼、刮痕

允许少量轻微砂眼

观察

5

装饰线允许偏差(mm)

2

用钢尺检验

6成品保护

6.1施工时首先清理好周围环境,防止粉尘飞扬而影响涂饰质量。

6.2不得污染窗台、门窗、玻璃等已完成的分项工程。

6.3腻子墙面完工后,要妥善保护,不得磕碰、污染墙面。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1腻子工程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0%。

7.2腻子工程的防水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有粉化、起皮和裂纹等现象。

7.3接茬明显:

涂刷时要按顺序,后一排笔等前一排笔,若间隔时间稍长,就容易看出接头等。

7.4粘结不牢:

腻子发生裂、起皮、脱落主要是由于腻子与基层粘结不牢造成的,如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方法不当,没有彻底清除基层上的模板隔离剂,灰层,没有涂粘结剂或腻子配方乳液惨量不当,会降低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8.安全文明施工

8.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项目安全质量环保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及施工作业层组成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由企业总部主管部门提供垂直保障,并接受业主、监理以及市政府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

8.2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8.2.1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科学地管理和组织施工。

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防护重点以现代安全管理为手段,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为措施,实行全员参加的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安全生产。

8.2.2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负责人,主抓全面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岗位责任制。

8.2.3对职工要经常教育,明确认识“安全管理制度”和“生产必须安全”的制度,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8.2.4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对违反安全生产条例的坚决予以处罚。

8.2.5参加建设的管理者,生产组织者必须坚持下列安全生产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安全第一的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

——动态控制的原则。

——全面控制的原则。

8.2.6坚持执行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实行特殊工种作业管理制度,现场安全检查制度等。

8.3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8.3.1所有工人应严格执行并避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上架施工时佩藏个人防护用品。

尤其注意要系好安全带。

8.3.2高凳使用前要做好上人前的检查工作,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工作。

8.3.3施工时注意检查楼层内的洞口防护及临边防护是否齐全,如发现不全,及时向项目安全员回报,及时整改。

以防高空落物伤人。

8.3.4地下室内所有的用电必须经检查,严禁将电揽拖地泡水。

8.3.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吸烟。

8.3.6施工前应集中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书面交底。

8.3.7施工噪音应采取措施使之降低在规定的规范内。

8.3.8施工现场安装、使用临时用电线路和用电设施,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8.3.9现场架设电线、线路必须符合临时用电设计规定,严格按“三相五线”制进行配制,实行两级漏电保护的规定。

电器设备必须全部接零接地,并做好保护设施,以防淋雨受损;

8.3.10临时用电线缆敷设应采取架空和埋地形式,严禁拖地设置。

架空线缆应保证有足够的安全架空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