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2810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docx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

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

消费品和劳务费用的价格的变动。

7.通货膨胀的类型:

根据物价上涨的方式

(1)公开性通货膨胀:

是指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物价不加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或是政府虽然施加控制,但因通货膨胀的压力太大而未能生效,价格上涨的特征非常明显。

(2)隐蔽性通货膨胀:

是指政府当局采取物价管制而使一般物价水平不能自由上升的通货膨胀。

根据物价上涨的速度

(1)爬行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年率为2%-3%的状态

(2)温和通货膨胀:

低于7%的通货膨胀率,或者是低于10%的通货膨胀率

(3)恶性通货膨胀:

又称极度通货膨胀,物价连续暴涨但持续时间不会太久,货币完全丧失价值贮藏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交易功能。

根据通货膨胀可否预期

(1)预期通货膨胀:

在经济生活中,人们预计将要发生通货膨胀,无避免经济损失,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将未来的通货膨胀预先计算进去。

(2)非预期通货膨胀:

没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之后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

P504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涨,进而导致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

P506

(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由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引起的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

P508

(4)结构型通货膨胀:

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的变化使物价水平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8.菲利普斯曲线:

由菲利普斯研究的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呈反向变化的向下倾斜的曲线。

P305

1.债券:

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债务人)为筹集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债权人)出具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2.债券的分类

按照债券的发行主体:

(1)政府债券:

发行主体是政府,是政府及其机构对民间举债时发行的债券。

(2)金融债券:

发行主体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筹措资金而面向个人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

(3)公司债券:

发行主体是公司,又称企业债券,是公司为筹集资金二项社会发行的借款凭证。

按照利息的支付方式不同

零息债券附息债券息票累积债券浮动利率债券

按照有无抵押担保

信用债券(无担保债券)担保证券(抵押债券、质押债券、保证债券)

按照发行区域的不同

国内债券国际债券(外国债券欧洲债券)

按照是否记名

记名债券无记名债券

按照内含选择权

可赎回债券偿还基金债券附认股权证债券(可分离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

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期内依据约定条件,持有人可要求债券发行人将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股份。

按照债券形态

实物债券凭证式债券记账式债券

3.股票:

是一种有价证券,她是股份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4股票的类型:

按照股票所代表的股东权益划分

(1)普通股:

是指对代表着股东享有的平等权利不加以特别限制,并随着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大小而分取相应股息的股票。

(2)优先股:

是指股东享有某些优先权利(如优先分配公司盈利和剩余财产权)的股票。

按照股票的票面是否记载股东的姓名

记名股无记名股

按照股票是否用票面金额加以表示

有面额股票无面额股票、

5.个人股:

公民个人以自己的合法财产投资于股份制企业的股份。

6.国家股:

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7.法人股:

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

8.直接发行:

证券发行主体由自身履行证券发行事务的一种证券发行方法

9.间接发行:

券发行主体由证券发行中介机构代理出售证券、募集资金的一种方法。

10.股票流通市场:

是指对已发行的股票进行买卖、转让和流通的市场。

11.股票价格指数:

是指用来表示多种股票平均价格水平及其变动情况以衡量股市行情变化的指标。

12.证券投资基金:

是一种收益共享、风险公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它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

13.公募发行:

指发行人通过中介机构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广泛地发售证券。

14.私募发行:

指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人发行证券的方式。

15.货币市场基金:

是指将所募集的资金统一投资于货币市场上那些既安全流动性又强的短期金融工具的投资基金。

16.对冲基金:

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

17.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基金。

P265

1.货币市场:

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市场。

2.同业拆借市场:

也称同业拆放市场,是金融机构为解决临时性或短期资金的余缺而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

3.拆息:

同业拆借按日计息,所以拆借利率是日利率,简称拆息。

4.商业票据:

是一种短期的无担保证券,是由发行人(多为信誉高、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为了筹集短期资金或弥补短期资金缺口在货币市场上向投资者发行,并承诺将来一定时期偿付证券本息的凭证。

5.商业票据市场:

是一个由发行人、投资人组成的发行、购买、交易商业票据的市场。

6.银行承兑汇票:

经银行承兑的汇票即银行承兑汇票。

7.贴现发行:

指到期时面值与发行价格之间的差额即为投资者的利息所得的发行方式。

8.承兑:

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票据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9.背书:

是指持票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的票据行为。

10.转贴现:

是指办理贴现的银行,将其贴进的未到期票据,再向其他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贴现的票据转让行为,是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11.再贴现:

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汇票向中央银行再次贴现的票据转让行为。

12.国库券市场:

是指发行和流通国库券(由一国财政部发行的、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下的短期政府债券)的市场。

13.公开招标:

即通过投标人的直接竞价来确定国库券的发行价格(或收益率)。

P160

1.金融体系:

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总和。

2.激励问题:

包括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及委托代理难题等。

3.信息不对称:

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

4.金融机构(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机构):

是以提供各种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

5.期限中介:

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工具实现金融资产的期限结构转换,从而使借款人获得所需的借款期限,存款人(投资者)获得所需期限的金融资产,此即为金融机构的期限中介功能。

6.金融市场:

是通过交易金融资产、实行资金融通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

7.金融资产:

属于无形资产,是能通过市场交易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现金流的金融工具的总称。

8.债务证券:

是一种承诺在某一特定时期定期支付本息的债务性凭证。

9.资本证券:

是对公司未来收益和资产的要求权。

10.衍生工具(衍生证券):

是自身价值决定于固定收益证券、资本证券、外汇或商品等一种或几种基础资产价格的金融工具。

11.发行市场:

也称初级市场、一级市场,是筹资主体向最初购买者发售新证券的金融市场。

12.流通市场:

也称次级市场、二级市场,是已发行证券的交易市场。

13.有形市场:

是固定交易所、有严格交易规则的集中交易市场。

14.无形市场:

是无固定交易场所的金融市场的总称。

15.外汇市场:

是外汇资产的交易场所。

16.黄金市场:

是以黄金及其衍生品为交易标的物的市场。

17.保险市场:

是以保险商品为交易标的物的市场。

P130

1.外汇:

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

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或以一种货币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3.直接标价法:

用本国货币(报价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或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基准货币)折算成若干单位本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法。

4.间接标价法:

用外国货币(报价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或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基准货币)折算成若干单位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法。

5.基本汇率:

指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6.套算汇率:

又称交叉汇率,是根据基本汇率和其他货币与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计算出的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

7.官方汇率:

又称法定汇率,是由政府授权的官方机构(如中央银行、财政部或外汇管理局等)制定并公开的汇率。

8.市场汇率:

是在外汇市场自由买卖外汇形成或采用的汇率,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并围绕某一均衡汇率上下波动。

9.电汇汇率:

又称电汇价,指银行卖出外汇后,立即用电信方式通知境外联行或代理行支付外汇给收款人时使用的汇率。

10.信汇汇率:

又称信汇价,指银行卖出外汇后,开具委托支付书并用邮政信函方式通知国外分支行或代理行支付外汇给收款人时所使用汇率。

11.票汇汇率:

银行卖出外汇后,开立以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为付款人的汇票交给汇款人,有汇款人自带或寄送汇票给收款人所采用的汇率。

12.即期汇率:

又称现汇汇率,指交易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外汇交割时使用的汇率。

13.远期汇率:

又称期汇汇率,指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在未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14.升水:

表示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

15.贴水:

表示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

16.汇率制度:

又称汇率安排,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系列安排。

17.固定汇率制度:

是汇率受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18.浮动利率制度:

汇率不受平价制约,主要随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变动的汇率制度。

19.自由浮动:

又称清洁浮动,指货币当局不进行任何干预或调控,汇率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动而自由涨落。

20.管理浮动:

又称肮脏浮动,指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市场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

21.一揽子货币:

即选择在本国对外经济交易中使用频繁的若干货币组成货币篮子。

P108

1.利息:

是对资金使用权让渡而引起即期消费和机会收益损失的报酬。

2.货币报酬论:

比较典型的是佩蒂的地租派生理论和洛克的货币分布不均匀理论。

3.利息时差论:

庞巴维克认为,利息产生于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的时差价值。

4.流动性偏好(灵活性偏好):

是指人们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而愿意保留流动性资产尤其是货币的偏好。

5.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6.利率: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是衡量利息水平高低的指标。

7.年利率:

是用一年的利息除以本金

8.名义利率:

是未剔除物价变动因素的利率。

9.固定利率:

是指借贷期内不发生变动的利率

10.基准利率:

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

11.市场利率:

是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

12.复利:

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剩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

13.利率体系:

是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率由内在因素联结而成的有机系统,包括利率结构和相互传导机制。

14.利率传导机制:

各类利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之间有的相关性强,有的相关性弱,总体上存在一个基本的传导方向和路径:

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利率。

P75

1.信用:

是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高利贷:

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

3.借贷资本:

是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出的货币资本。

4.信用标的:

是指信用合约中当事人之间存在的权利义务关系、

5.信用标的物:

是指信用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6.规模效应:

是指因投资规模增大而使经济效益提高的规律。

7.信用创造:

指信用可以源源不断地传造出新的支付能力。

8.内源融资:

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包括留存盈利、这就和定额负债等,转化为投资的过程。

9.间接信用:

是指由专门的信用中介联系资金供求双方,并在此过程进行资金重新分配的信用活动。

10.直接信用:

信用过程中没有进行资金的重新分配

11.商业信用:

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往来时发生的信用,主要方式是赊销和预付。

12.银行信用:

是指通过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将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进行社会化资金分配的信用形式。

13.国家信用:

是指一国政府通过财政部门向国内外各类主体举借债务而形成的信用。

14.消费信用:

是商业银行或专门的消费信用机构向消费者发放的以大型耐用商品为抵押的贷款。

15.按揭:

原指以私人资产为抵押向信贷机构获得贷款的过程,现主要指私人房地产抵押贷款。

16.租赁信用:

是一种以融物的方式进行融资的信用活动,它通过出借实物商品以收取租金。

17.证券信用:

是以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方式完成资本集中的信用形式。

18.民间信用:

是指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尤其是居民个人之间所形成的直接信用形式。

19.权益性工具:

是一种所有权凭证,表示持有人对发行主体的所有权权益。

20.固定收益证券:

是指债券人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取得固定收益,并预先知道取得收益的数量和时间的证券。

21.证券:

证明证券持有人有权按其券面所载内容取得应有权益的书面证明

22.偿还性:

体现了偿还本金的要求

23.安全性:

体现了规避各类风险以实现保值的基本要求

24.流动性:

体现了金融工具变现的基本要求

25.商业票据:

是一种短期的无担保证券,是由发行人为了筹集短期资金或弥补短期资金缺口在货币市场上向投资者发行,并承诺在将来一定时期偿付证券本息的凭证。

26.商业本票:

又称商业期票,是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的付款保证书。

27.商业汇票:

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制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货持票人的票据。

28.信用卡:

是一种卡基的支付工具。

29.国库券:

是财政部门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短期国债。

30.股票:

指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代表股东权益,股东到期据以获得红利或股息收入的所有权凭证。

31.普通股:

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

32.债券:

是债务人出具的在约定时间内承诺还本付息的书面凭证。

33.金融衍生工具:

是在基础性工具或原生性工具基础上通过拆解、重组或创新而得来的派生性工具。

34.经济周期:

指社会经济状况会沿着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过程周而复始地变动。

p36

1.货币:

即一般等价物,具备体现一切商品价值并同一切商品交换的基本特征

2.一般等价物: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

3.价值形式:

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

4.劣币驱逐良币:

是指当一个经济体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形式时,如果其中一种或几种货币币值下跌,则人们在使用货币时会尽量先使用这种疲软的货币。

5.信用货币:

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的价值符号,是一种负债货币,一般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6.电子货币:

指在电子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在交易或小给过程中充当支付只能的货币替代品。

7.价值尺度:

货币体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

8.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促进商品交换

9.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被当做价值的独立形态或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被保存起来

10.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

11.世界货币:

也加国际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境,在国际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12.准货币:

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

13.流动性:

是指金融资产不受损失及时转化成现实购买的能力

14.风险:

是指因各种原因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15.货币制度:

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16.本位币:

又称主币,是一个国家法定的作为价格标准的主要货币,用于计价、结算的唯一合法的货币单位,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17.辅币:

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零星支付和主币找零

18.金币本位制:

是指黄金作为主币材料并流通由国家统一规定央视和含金量的铸币货币制度

19.金汇兑本位制:

也叫虚金本位制,本币为规定了含金量但不直接兑换黄金的银行券,它与某一种跟黄金保持固定兑换比率的外币挂钩,实行固定汇率

20.银行券:

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

21.金块本位制:

是指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而银行券(或纸币)又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成金块。

22.无限法偿:

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