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2946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docx

毛概选择题复习大全

一、单项选择

第一章

1、毛泽东在( )上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会议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共识是在——之后。

( )

遵义会议B、延安整风运动C、中共七大D、建国

3、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

A延安整风运动期间B、井冈山时期C、中共七大D、1981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4、邓小平理论回答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

( )

A改革开放B、什么是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如何建党D、如何让中国人民站起来

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

A、理论联系实际B、与时俱进C、独立自主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

A、求强求富B、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C、解放农民D、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7、确立毛泽东的世纪领导地位是在——。

( )

A井冈山时期B、遵义会议C、延安时期D、党的七大

4、从文化的内涵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在——上实现结合。

(A)

A、内容B、形式C、精神D、时代

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B、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C、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D、实事求是

6、——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 )

A、中国资产阶级理论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C、社会主义革命理论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7、毛泽东认为,——是党的生命。

( )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政策和策略

8、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核心是强调从——上建党。

( )

A、思想B、组织C、制度D、作风

9、毛泽东将——作为解决党内矛盾的基本方针。

( )

A、团结—批判—团结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纠正“左倾”错误

10、——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

A、时代主题的转换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C、改革开放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1992年南方谈话

12、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境界。

( )

A、理论B、实践C、路线D、政策

13、——的召开在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14、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 )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16、被誉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的第一个宣言书是——。

( )

A、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B、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D、中共十五大报告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初主要是针对——的问题而提出来的。

( )

A、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C、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如何推进改革开放

18、江泽民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是在——。

( )

A、2000年在广东视察期间B、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19、毛泽东在1938年所做的——报告中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

( )

A、《论持久战》B、《矛盾论》C、《实践论》D、《论新阶段》

20、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是在——。

( )

A井冈山时期B、遵义会议C、延安整风运动期间D、中共七大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B、新民主主义理论C、毛泽东思想D、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2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

( )

A、熟读马克思主义理论B、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C、将经验上升为理论D、严格按马克思主义办事

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形成了——。

( )

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邓小平理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

( )

A、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B、党的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的原则D、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

2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就是在实践上——。

(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树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D、找到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26、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7、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D、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8、实践证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 )

A、道路B、理论C、旗帜D、党的领导

29、——,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 )

A、组织建设B、政治建设C、思想理论建设D、作风建设

30、在当代,坚持——,就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D、科学发展观

31、——,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保持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C、坚持党的绝对领导D、坚持从思想上入党

3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 )

A、群众路线B、理论联系实际C、一切从实际出发D、批评与自我批评

33、中国共产党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五大

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这一基本理论问题。

(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C、如何建设社会主义D、认清中国国情

35、——,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

A、一穷二白B、我们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中国属于第三世界D、我们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36、——,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 )

A、改革B、对外开放C、可持续发展D、科教兴国

3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

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B、基础邓小平理论C、解放思想D、独立自主

38、——,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 )

A中共十五大B、中共十六大C、中共十七大D、2004年的全国人大

39、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

( )

A、根本依据B、现实基础C、前提条件D、时代背景

4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

A、发展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可持续

41、从思维的层面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的集中体现。

( )

A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C、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原则         D、唯物主义思想

第二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理论创新

2、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是( )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

3、检验真理的标准是( )

A、马克思主义著作B、社会主义基本原则C、实践D、党中央文件

4、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 )

A、提出实事求是B、强调解放思想

C、强调理论联系实际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5、对“实事求是”做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 )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6、毛泽东精辟论证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论著是( )

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C、《反对党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

7、邓小平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8、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界定了实事求是的含义,其中“是”指的是( )

A.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B.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我们去研究D.客观存在

10、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 )

A、“两个凡是”B、以阶级斗争为纲

C、苏联模式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

A、科技创新B、制度创新C、文化创新D、理论创新

12、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1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

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解放思想B、改革C、开放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5、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实事求是D、求真务实

16、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 )。

A、解放思想精神B、与时俱进精神

C、实事求是精神D、求真务实精神

17、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 )。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18、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把这种“相联系”比喻成( )

A、实事求是B、有的放矢C、洋为中用D、实践出真知

19、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实践,实践的主体是( )

A、人民群众B、英雄人物C、社会精英D、劳苦大众

20、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 )

A、坚持无产阶级的斗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坚持党的远大理想不动摇,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群众

C、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D、坚持独立自主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21、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B、弘扬与时俱进精神

C、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D、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第三章

1、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3、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分议上的讲话》D、《论人民民主专政》

4、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资本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

5、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 )

A、工人B、城市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农民

6、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农民问题B、土地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党的建设问题

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

A、民族资产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工人D、农民

8、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9、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 )

A、资本主义思想B、民主主义思想

C、民粹主义思想D、共产主义思想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11、毛泽东提出,加强党的建设( )

A.必须把组织建设放在首位B.必须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C.必须把思想建设发展首位D.必须把作风建设放在首位

12、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和坚强有力的共产党组织

D、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13、“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 )

A、抹煞农民阶级的革命性B、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C、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D、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

A.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

C.民主主义D.共产主义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A、无产阶级革命B、农民革命

C、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D、旧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不包括( )

A、城市小资产阶级B、大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

17、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

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B、革命的动力C、革命的对象D、革命的前途

18、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

A、合法斗争B、秘密斗争C、武装斗争D、经济斗争

19、在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农民、小资产阶级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剥削阶级的矛盾

20、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

A、政治建军原则B、党指挥枪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人民战争原则

21、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是中国革命进程必经的两个阶段

B、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C、二者可以同时进行,“毕其功于一役”

D、二者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22、“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

”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23、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2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中没有( )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群众路线

25、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封建社会B、殖民地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6、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实行( )

A、没收B、赎买C、保护D、改造

27、毛泽东为党和人民确定的宗旨是( )

A、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B、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

28、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 )

A、无产阶级专政B、资产阶级专政

C、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D、工农联合专政

29、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四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 )

A.社会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D、保护民族工商业

6.建国初期(1949~1956)我国的社会性质属于( )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建国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B.赎买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C.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没收官僚资本

9.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

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

10.在对资本主义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第二阶段,采取的利润分配政策是( )

A.定息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11.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具有两面性,主要表现为( )

A.革命性和妥协性B.主动性和被动性

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共产党领导和改造的一面

D.有进步性和顽固性

12.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全国大陆的统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

13.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 )

A.限制B.征用C.没收D.赎买

14.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

15.毛泽东指出,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只能是(  )

A.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B.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C.封建主义工业化道路C.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

16.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第一种形式是(  )

A.办手工业供销小组B.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搞工场手工业

1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  )开始的。

A.1949年大陆解放之后B.1953年社会改造开始的时候

C.1952年第一个5年计划开始的时候D.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后

第五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始于(  )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第一次( )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B.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

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B.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  )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C.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  )

A.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确立改革的目标模式D.突破计划经济为主的传统观念

6.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

A.本质B.特征C.目标D.原则

7.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 )

A.生产力发展B.生产关系成熟C.上层建筑完善D.法制健全

8.邓小平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一论断(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理想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9.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0.“抓革命,促生产”这句口号的实质是( )

A.解放生产力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D.发展生产力

11.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1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

A.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属性B.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C.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D.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范畴

13.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突出的是( )

A.发展速度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B.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领导的问题

C.发展经济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问题D.姓“资”姓“社”问题

14.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

A.精髓B.核心C.思想基础D.根本点

15.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