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3213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docx

双氧水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

 

1、现场(外操)岗位操作规程

2、中控主要操作规程

3、制水、纯水岗位操作规程

4、蒸汽锅炉岗位操作规程

5、污水处理岗位操作规程

 

1、现场(外操)岗位操作规程

一、生产基本任务

  1、稀品生产:

主要是将三大溶液(工作液、氢化液、氧化液)通过泵加压、调节循环量后送到下个工序,同时调节各贮槽和分离器(罐)液位。

负责氢化分离器、氧化液分离器、氢化液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白土床过滤器、白土床等压力、温度、流量、液位调节。

负责聚结过滤器、萃取塔视镜及界面、氧化塔温度、氢化塔进氢、工作液预热器、尾气处理机组等压力、温度、流量、液位调节。

负责氧化尾气系统芳烃回收入其它所属生产操作。

负责氧化塔排水、聚结除水器及各贮槽的排水排污。

确保整个生产系统的安全、正常、稳定运行。

同时,还负责配制工序的工作液洗涤、配制、磷酸配制、芳烃回收,设备导淋排污的工作液回收,产品罐区产品的调节和输送,污水外送及所属生产操作。

2、浓品生产:

主要是负责浓品系统泵的运转巡检和调节泵的压力、流量,调节贮槽液位,浓品系统精馏塔、蒸发器、冷凝器的压力、温度、视镜流量调节,使之维持正常稳定,确保浓品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

3、负责其它相关的安全、环保生产巡检、监控和操作。

二、生产协调关系

生产受中控岗位指挥、指导。

三、职责范围与工作要求

1、生产操作

⑴严格贯彻执行岗位操作法、严格控制工艺指标,确保设备安全运转。

⑵正确使用和维护本岗位所属设备和仪表,保证正确使用、维护,使之正常运行。

⑶精心操作,认真检查和维护,及时联系要努力做到“三懂四会”--懂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以及故障的判断和排除;会操作、保养、维护和一般的修理。

⑷在主控岗位的指导下,做好生产各项工作的操作和调节。

⑸坚守岗位,不在无人代理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岗位。

⑹负责做好设备检修前的安全交出工作和检修后的检查,验收工作;负责对学徒工和实习培训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对其操作和安全负全面责任。

⑺正确及时记载操作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2、巡回检查

⑴按岗位巡检路线图,内容进行巡检。

⑵马达温度、各轴瓦温度、机体温度、运转设备振动情况及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⑶油箱油位、油质情况。

⑷再生液贮槽、氢化液贮槽、氢化塔、氢化液气分离段、氧化塔顶高位槽1#、2#闪蒸器等压力液位变化情况。

⑸氧化残液排水、一、二次闪蒸冷凝器的排液,聚结除水器的排水是否正常。

⑹萃取塔、氧化塔、氢化塔的视镜、液面、排污是否正常。

⑺冷冻机组、尾气膨胀机组、尾气处理机组、真空机组是否运行正常。

⑻各压力、温度、液位的变化情况。

3、设备维护保养

⑴运行泵的油箱保持正常油位和油质,严禁入水变质。

⑵备用运转设备每班盘车一次。

⑶各阀门丝杆应保持关、开灵活。

⑷各视镜保持完好、清洁。

⑸每班做好设备卫生、保持清洁。

⑹在保证安全生产前提下,力所能及地消除跑、冒、滴、漏现象。

4、安全生产

⑴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密切注意各压力、温度、液位的变化,超出安全指标范围前应主动与中控岗位联系加、减负荷进行调节,确保安全。

⑵严格执行检修操作规程,严禁在设备运转时修理。

⑶严格办理、执行各种票证工。

⑷正确使用防火、防毒器材、熟知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5)本岗位存在噪声、二甲苯中毒职业性危害,在进行岗位作业操作时,必须要求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帽、工作服、防噪耳塞、防毒面具)。

5、交接班

⑴提前15分钟到达现场,阅读上班的记录,详细了解生产情况,设备运行和备用状况,以及设备的检修情况。

⑵按巡回检查制度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准时参加班前会,如有不正常情况,在会上汇报,听取布置生产任务。

⑶交接班必须详细清楚,内容如下:

①交生产负荷变动情况,薄弱环节,不正常情况处理和操作经验。

②交运转,备用及检修设备的状况,阀门变动情况,存在问题和上级有关指示。

③交设备文明卫生工作,消防和防护用品。

④交班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应共同协商,交班发生意见分歧应及时汇报班长或领导解决。

⑤在处理事故尚未完善前或其他容易酿成重大事故的情况发生时,交班者必须处理妥当或交待清楚后方可交班。

四、工作权限

  1、有权拒绝一切违反操作规程的指令及违章作业的设备修理,并可迅速越级汇报。

2、有权禁止未经过分厂允许的与生产无关人员进行本岗位。

3、对有重大缺陷的设备,有权拒绝开车。

4、对危及正常生产的重大事故和隐患有权临时处置并事后及时汇报。

五、检查与考核

车间按月对岗位的生产职责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

 

2、中控主要操作规程

一、岗位职责

1、熟悉整个系统的门戈工艺环节,熟悉各岗位操作规程,能熟练应付、解决各种紧急事故。

2、负责整个双氧水车间的安全监控,并将厂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给车间主任。

3、负责当班工艺运行监控及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

4、负责监视全车间设备运行状态,及时进行相应调整。

5、组织协调其他岗位工作,保证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6、严格按照中控室技术操作规程及时、详细、准确地做好当班记录及各种报表。

7、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配合其他岗位人员及时解决问题。

8、组织协调各岗位工作人员共同对所发生的紧急事故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并及时妥善处理善后事务。

9、维护保养中控室内的各种仪器设备;保持室内及卫生责任区的卫生清洁。

10、本岗位存在噪声职业性危害因素,上班时必须按要求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工作服、防噪耳塞)。

二、岗位操作规程

A、开车

  系统开车的基本步骤:

系统补工作液(包括萃取塔补水、净化塔补芳烃)→打通流程(氮气循环)→调整工作液各项指标(流量、温度、酸度、各设备液位等)→系统通氢→调整系统各项指标(工作液流量、温度、酸度、氢效、氧效、萃余、氢化氧化系统压力各设备液位、双氧水浓度等)→出合格水。

(1)全面检查,并使各阀门处在开车状态。

a.检查各排污、导淋、取样阀等是否已关闭,各压力表,液位计根部阀是否己开启,各放空阀是否已处于正常状态等;

b.检查各联锁是否恢复,进料循环期间暂不投联锁;

c.为了解决开车时人员少,操作阀门多等矛盾,保证开车顺利进行,开车前可视情况提前调整个别阀门,

总之,提前打开一些阀门的宗旨是:

只要能保证开车时不会造戍带气、跑料、工作液倒流等现象的发生,这些阀门就可提前打开。

(2)通流程、建立工作液循环。

a.开启工作液泵将保存在罐区工作液储槽中的工作液连续送入主装置工作液聚结器(M1301)前的管线进料,工作液顺流程经过1#闪蒸罐(V1304A)、2#闪蒸罐(V1304B),当2#闪蒸罐有一定的液位后,开启白土床给料泵(P1303A/B),向白土床(V140IA/B)进料,然后经过一级过滤器(M140IA/B)、二级过滤器、(M1402A/B)进入再生液储槽(V1402),当物料进入闪蒸罐后,开启闪蒸真空机组缓慢抽真空,直到真空度达到正常。

另一路开启流量调节阀使工作液直接从1#闪蒸罐(V1304A)到达再生液储槽(V1402)。

b.再生液贮槽(V1402)液位达到一定液位后,开工作液循环泵(P140I),将工作液进入工作液调温器(E1103)流经氢化塔(TIIOIA)进入氢化液气液分离段。

开启工作液循环泵(P1401)的同时要打开进氢化塔(TIIOIA)N2阀建立分压,并控制塔内压力为0.2-0.3MPa。

待气液分离段液位达40%后迅速打开出口阀并通过自调阀控制其液位稳定。

借助N2压力,将部分氢化液气液分离器内的工作液连续送入氢化液贮槽(V1104),开氢化液再生泵,将氢化液分一路回到氢化塔项进口,一路经热交换器、加热器后进氢化液再生床再生后经过滤器进入氢化液贮槽。

c.待氢化液贮槽(V1104)有一定液位后,开启氢化液泵(P1103A/B)经氢化液泵后氢化液过滤器(M1103A/B)保安过滤器(M1104A/B)氢化液冷却器(E1205)将工作液送入氧化塔(T1201)。

在开启氢化液泵(P1103A/B)的同时要开启磷酸计量槽到氢化液管道补加磷酸的阀门。

同时开启空压机向氧化塔(T1201)缓慢送入空气,控制进塔空气量由小逐渐增大,直至达到正常要求80%左右;同时建立尾气压力为0.20MPa。

待氧化塔下段气液分离段液位达40%后便打开其出口液位调节阀,并通过自调阀控制其液位稳定,工作液进入氧化液高位槽;

d.氧化液高位槽液位达一定的液位后,打开出口阀通过位差将工作液送入萃取塔(T1301)的底部。

工作液从萃取塔顶连续流出并进入萃余液聚结器(M1301),此时系统建立成一个循环;

e.查各设备的液位。

若液位已达要求,即可停工作液泵,停止向系统送入工作液。

逐渐调节各泵流量、空气进气量等达到规定值,开启工作液调温器开始蒸汽加热工作液.

(3)在工作液循环期间,应调整好系统工作液各项指标,调稳各液体、流量等。

对各相应排污口进行排水、排污等处检查、排放。

(4)投H2停N2运行

  系统温度平稳,流量稳定.液位显示平稳,酸度控制正常,无带水现象等诸条件都具备后方可投氢,投氢气前,首先检查氢化塔内氧含量是否合格,置换合格的标准为从氢化塔塔头、氢化尾气取样氧含量小于0.5%为标准,合格后进入投H2停N2阶段。

a.打开H2总阀,引进H2,慢慢打开H2进氢化塔(TIIOIA/B)顶进口阀,关闭进N2阀。

慢慢加大H2流量至需要值;运行10~20分钟后,取样分析氢化效率。

b.根据温度情况,打开各冷却器冷却水调节阀进行调节。

c.观察尾氧表变化情况,调节氧化塔(T1201)进空气量,控制尾氧在指标范围内;当空气量稳定后,则开启膨张机组进行氧化尾气制冷回收c。

B、正常停车

接装置停车通知后,联系相关岗位,做好准备停车。

(1)停氢改氮运行,系统循环量逐步减小。

a.关闭系统进氢切断阀切断氢气来源,待压力下降到略高于顶压后,关闭现场进氢化塔氢气切断阀,打开氮气进塔调节阀引氮气入塔,二者同步进行,防止压力波动过大。

b.根据系统温度,特别是萃取塔温度保持温度不能太低的需要,适时关闭或调整工作液调温器、氢化液冷却。

根据尾氧分析结果及各贮槽液位情况,适当减底负荷运行,控制萃余液H202含量较低。

(2)停车

  氢化塔停H2改N2运行过程中,调节各有关工艺参数,当氢化塔内氢气全部置换掉,氧化塔内的氢化液被氧化完全后再停车。

a.停循环工作液泵(P1401)、氢化液再生泵(P1102A、B),氢化液泵(P1103A/B),关闭各泵出口阀及相关出口调节阀停止加酸,关闭氢化塔气液分离段出料阀,关闭工作液调温器调温阀、氢化液去氢化白土床蒸汽加热阀、氢化液冷却器冷却水阀,氢化塔置换合格后关闭氢化尾气尾气放空阀,维持系统0.2-0.3MPa氮气压力,停止进氮;

b.氧化塔(T1201)停止进料后,通知空压站停送空气,关闭氧化塔上下塔空气流量控制阀及现场切断阀,停止进空气,关闭氧化高位槽液位调节阀,关闭氧化液分离器出口控制阀,关闭氧化塔中间冷却器冷却水阀;

c.关氧化高位槽出口阀,萃取塔停止进料后,如萃余H:

0。

含量不高,停纯水泵,关纯水泵出口截止阀及流量调节阀,停止进纯水阀,停止纯水加热调节阀,停止萃取塔出萃取液关流量调节阀。

d.关闭净化塔底过氧化氢出料阀;

e.停白土床给料泵及关泵出口阀及出口调节阀,停一级真空机组(C130IA)、二级真空机组(C130IB),关闭1#闪蒸罐(V1303A)到再生液储槽流量调节阀、关白土床进料蒸汽加热阀。

F.停尾气吸附机组。

(3)停辅助工程

a.停空压机,但应保证仪表空气、氮气的供给。

b.停循环水系统。

(4)停车后的系统监护

 

3、制水、纯水岗位操作规程

制工业水工艺方框流程

絮凝、混凝剂加药

100m3/hr汇水一体化净水器净水池

自动排放、排入地沟

纯水工艺流程方框图

纯水工艺由净水预处理、渗透系统,EDI系统及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沙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手动控制。

反渗透系统,EDI系统采用自动操作。

沙过滤的手动操作:

供水泵压力2.5—3.0公斤,气洗空气压力:

1.0—1.5公斤,开排气阀,反洗出水阀,正洗排放阀,将过滤器内的水放至下视境的中间,关闭正洗排放阀,看空气压力1.0—1.5公斤之间,开进气阀,进行10分钟左右气洗后,关闭进气阀,开反冲洗进水阀,注意不要太大水量,以免滤料乱层,冲至出水和进水一样,转换阀门,开正洗排液阀,开进水阀,关反冲洗进水阀,关反冲洗出水阀,洗至出水和进水一样。

活性炭过滤的手动操作和沙过滤的相同,当反洗出水和进水一样后,开沙过滤出水阀,开沙过滤器进水阀,开活性炭过滤器进水阀,正洗排放阀,关活性炭过滤器反冲洗进水阀,反冲洗排水阀,关沙过滤排气阀,开反渗透装置,慢开阀、不合格排放阀,浓水快开阀待用,活性炭过滤器正洗干净后,开活性炭过滤器出水阀,关活性炭过滤器正洗排放阀,开阻垢剂泵,开杀菌剂泵反渗透进水压力3公斤左右,关活性炭过滤器排气阀。

观察浓水排放阀有水流出30-60秒后,开高压泵60秒后,关浓水快排阀,关不合格水排放阀,看压差,水量,正常后,开始正常运行,反渗透正常运行2-3小时,浓水排开1次。

关反渗透,开浓水快排阀60秒左右后,关高压力泵,关阻垢剂杀菌剂泵,关原水泵,关进水阀,关浓水快排阀。

EDI的手动操作,当从反渗透过来的淡水进中间水箱到中位以上时,检查所有进水,出水阀是否开启,先通水,后供电,开中间泵,供水压力3.5公斤左右,调节每个膜块淡出水流量5吨/左右,浓出水流量500升左右,极水流量100升左右,淡出水压力1.2-1.5公斤左右,浓进水0.8-1.0公斤/左右,流量正常,压差正常后供电,调节电流2A左右,电压100-150V,出水水质电阻大于10欧姆后,正常供水至纯水贮槽。

当纯水贮槽在高位时停泵,在中位时供水,中间水箱在中位时供水,低位时停泵。

注意事项:

1、过滤器的反洗,正洗,根据进水水质定,好的活2天反洗一次,看实际情况定反洗正洗时间。

2、本岗位存在噪音、粉尘职业性危害因素,在进行制水作业时必须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工作服、防噪耳塞、防尘口罩、胶手套)。

EDI每个膜块:

淡出水最少不得低于3吨。

浓出水最少不得低于300升

极出水最少不得低于60升

电流最高不得超过4A

电压最高不超过350V

压差超过20%,必须维护

水量下降20%,必须维护

反渗透、压差超过20%,必须维护

水量下降20%,必须维护

4、蒸汽锅炉岗位操作规程

开机前应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风机,水泵、阀门仪表及电气等)设备是否正常。

炉门灰门,检查门开关灵活并已严密关闭。

鼓风引风机调风门性能良好。

全部检查是否合格。

检查各主要安全附件,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排污阀等都应符合“安规”的要求。

开机

1、打开锅筒上的安全阀让炉内空气排出,关闭所有放水阀,启动给水泵注水进锅炉内,水位保持在水位计刻度40%左右。

2、启动炉排主电机,把煤层推至炉膛燃烧区,在煤层上放置木柴等可燃物,开大引风机的烟气调节门,增加自然通风,可燃物或木柴燃烧后,调小引风机烟气门开启引风机。

当灯层燃烧后开启鼓风机并调节鼓风量。

炉膛负压维持在20-30Pa,使燃烧渐趋正常。

炉排速度根据燃烧情况调整,控制煤层在炉膛燃烧区。

启动炉排时同时开启出渣机。

3、升大后,蒸汽锅炉水位逐渐升高,应随时注意观察可利用放水法,维护正常水位,热水锅炉的升火应在采暧系正常循环的情况下进行。

4、蒸汽压力或至0.05MPa时或锅筒上的安全阀有蒸汽排出即可关闭安全阀,蒸汽压力升至0.4—0.5MPa时,打开锅筒上主汽阀,打开锅筒到分汽缸主汽阀,开阀门时要缓慢,并打开分汽缸的疏水阀进行疏水、避免汽水共击。

5、通知用汽单位用汽,蒸汽锅炉保持正常运行。

停炉

蒸汽锅炉停炉一般分三种情况

①遇到例假或其它情况,短期内不使用锅炉时应暂时停炉。

②为了清洁检查或修理,须将炉水放出时应完全停炉。

③遇到特殊情况时为了保障安全,必须紧急停炉。

上述三种停炉情况不同,要求不同,因此进行的步骤不同,分别说明如下:

(1)暂时停炉是有计划的,停炉时,除注意安全和妥善维护设备外,还需做到节煤节水,具体步骤如下:

a、停炉前适当减少添煤量,同时相应减弱通风。

b、炉排上的煤在停止供汽前,应尽量烧完。

c、锅炉冷却后,水位要下降,因此停炉时,水位要高于正常水位。

d、停止供汽应关断总汽阀及烟气调节门。

(2)完全停炉

完全停炉是应该有计划的,一般运行1-3个月应该停炉一次,停炉时注意安全和维护设备,按暂时停炉的步骤停炉。

(3)紧急停炉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停炉。

a、因水循环不良造成锅炉水汽化或锅炉出口热水温度上升到与出口压力相应饱和温度的差小于20℃。

b、锅水温度急聚上升失去控制时;

c、循环泵或补给水泵全部失效;

d、压力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时;

e、锅炉受压元件损坏,危胁操作人员安全时;

f、补给水泵不断补水,锅炉压力仍然继续下降;

g、燃烧设备损坏,短期无法排除故障,炉墙损坏威胁锅炉安全运行。

h、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紧急停炉应防止事故扩大,具体步骤如下:

(ɑ)先停鼓风机,后停引风机

(b)打开炉门把炉排上燃料全部清出。

警示!

一旦发生锅炉缺水事故,严禁向锅炉给水,否则会导致锅炉爆炸!

注意事项:

(1)锅炉运行时必须保持规定的正常水位,不允许水位低于最低水位或高于最高水位。

(2)应该经常注意工作压力,使其维持正常汽压。

(3)每班至少进行下列工作:

①冲洗玻璃水位表一次。

②根据锅炉水质情况,所有排污阀排污一至二次。

(4)本岗位存在噪声、粉尘职业性危害因素,在进行司炉作业时要严格按照要求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防尘口罩、安全帽、工作服、防噪耳塞)。

 

5、双氧水污水处理岗位操作规程

废水处理之工艺流程图如下:

 

注:

综合生物池包含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等。

1、调节池操作规程

由生产污水进入调节池,手动格栅,拦截水中较大的漂浮物,保护后续处理设备,并有效减少后续处理系统的负荷。

调节池内设置空气搅拌系统,防止调节池淤积,同时能更好的将废水混合均匀,以均化水质。

2.混凝气浮操作规程

2.1试刮沫机直向及行程控制。

步骤如下:

按下电柜上刮沫机的启动按钮,刮渣机在链轮的带动下,周而复始的动作,将污泥刮入污槽内。

2.2.设备的试运行:

A、加水:

使气浮池清水达到水位线,气浮池水位的高低可用集水管出口处的气浮池水位调节装置调节,或者控制进水流量将气浮池水位控制在污泥槽斜板上沿下去5mm左右。

 B、打开溶气泵,观察气浮池出泡沫的情况,大小调节至恰当位置。

C、气浮运行:

在溶气系统工作正常的前提下,将加药反应后的污水送入气浮系统,流量先小一些,待运行正常可逐渐增大至额定值。

其流量大小可安装流量计来测定,也可按经验根据气浮池集水管出水水花的大小来估算。

D、气浮池水位的调节:

气浮池水位的高低将影响刮沫的效果。

水位低浮渣不易入污泥槽,水位太高大量的水将进入污泥槽。

一般工作时水位可略低一些。

刮沫机水位可适当提高一些。

其水位调整可用集水管出水口气浮液位调整口来调整,或者调整污水进水阀门来控制。

2.3.加药控制

A、原理与结构:

PAC为絮凝剂,水溶液浓度一般为5~10%,可根据用药量的大小设当调整,但不能超过15%。

PAM为助凝剂,水溶液浓度为0.05~0.1%,过高的浓度会增加药剂的溶液粘度,从而增加加药泵的负荷而影响加药效果。

PAC由泵后计量泵泵入,药量的大小由泵来控制,其作用是与水充分混合,使水中的不可见或可见杂质絮合凝聚,变为可见、小比重絮体。

PAM在气浮反应腔前由加药泵泵入,药量大小由阀门控制,其作用是将加PAC反应后产生的絮体进一步絮合凝聚,体积变大,比重变小,有利于渣体的上浮,使气浮池达到去除浮渣的目的。

B、加药过程:

在加药箱加入清水,达到一定液位后按比例投入药剂。

PAM因吸湿性很强,一定要注意防潮,投加时应均匀撒入不可一次倒进,根据药箱的大小PAC每次加入100Kg左右PAM每次加入1Kg左右,跟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药溶液浓度。

加入药剂的同时可开启搅拌机搅拌药剂,等搅拌均匀后可开启加药泵。

 先开启加药回流阀,关闭加药阀,启动加药泵(或提前启动加药泵和回流阀使药剂融解充分快速),慢慢开启加药阀,跟据气浮反应腔内絮体的形状和水体的情况调整阀门的大小,也可根据出水情况来调整。

 正常情况下,反应腔内的絮体大而多,而且去除絮体后的水水质透明度高,不含有或含有微量小絮体。

如果反应腔内絮体小,则PAM加的偏少,应加大PAM的药量,如果水质浑浊,则PAC加的偏少,应加大PAC的药量。

混凝剂投加量:

10mg/L配比浓度:

1%10×2÷0.01÷1000=2L/H

助凝剂投加量:

5mg/L配比浓度:

0.1%5×2÷0.001÷1000=10L/H

3.中间水池1操作规程

3.1.当污水原水泵启动时启动搅拌机,PH1计显示数值,有PH1探头控制并通过1#盐酸加药泵投加,使PH值达到3-4之间

3.2.当浮球在中液位时,启动中间水泵,使中间水池的污水进入铁碳还原反应罐进入下一步处理。

当液位达到高液位时,污水原水泵停泵,气浮系统全部延时15min停止运行。

4.铁碳还原反应罐操作规程

4.1.当中间水泵提升的污水,PH值控制在3-4之间进入该反应器内,首先启动曝气风机,此目的使污水能与铁碳充分反应,提高污水B/C的比例,使污水有利生化反应。

4.2.风机为24小运行,当运行累计8小时运行时两台交替运行。

5.氧化反应罐操作规程

5.1.当前级污水流入该反应罐时,启动还原回流泵(运行时间采用间隔运行30min停5min),并同时自动投加H2O2与FeS04。

6.沉淀池混凝罐操作规程

6.1.当污水流入调整罐时、启动搅拌机、并PH2探头来启动氢氧化钠计量泵,把PH值控制在8-8.5之间。

在第三格投入混凝剂,在第四格投加助凝剂。

污水自流至沉淀池。

6.2.当污水流入该池时,启动搅拌机,污泥通过手动控制输送到污泥贮池内,一般控制在15天运行一次,运行时间为5min,具体视污泥的量的多少来决定。

7、加药系统各操作规程(在运行过程中,视实际需要调整浓度)

7.1盐酸加药系统:

配制浓度5%

1#酸投加点为PH1调整池内使PH值控制在3-4之间,

2#酸投加点为PH2调整池内使PH值控制在8-9之间,

7.2FeSO4加药系统:

配制浓度25%

7.3H2O2加药系统:

配制浓度25%

7.4混凝剂加药系统:

配制浓度1%

1#混凝剂投加点为气浮池进水搅拌池内

2#混凝剂投加点为PH3混凝调整搅拌池内

7.5助凝剂加药系统:

配制浓度1%

1#助凝剂投加点为气浮池进水搅拌池内

2#助凝剂投加点为PH3混凝调整搅拌池内

7.6碱加药系统:

配制浓度1%

1#碱投加点为PH2调整池内使PH值控制在8-9之间,

7.7除磷剂加药系统:

配制浓度1%

除磷剂投加点为PH3混凝调整搅拌池内

以上操作为预处理工艺段。

8、综合生物池操作规程

综合生化系统主要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8.1.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风机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量。

8.2.曝气池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8.3.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3mg/l。

8.4.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