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4125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5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docx

三维设计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资料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

    

 

附录

(一)︱实验基础知识

一、显微镜的使用及临时装片的制作

1.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①低倍镜观察:

②高倍镜观察:

(2)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比较:

项目

物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3)目镜、物镜的区分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间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看到清晰物像时距离装片越近,如h1;放大倍数越小,看到清晰物像时距离装片越远,如h2。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③区分:

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4)注意事项: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物体长宽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如:

a.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如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16个。

b.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如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细胞数为4个。

②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

例如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是“q”,相当于旋转了180。

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即向相同方向移动。

③污物位置的判断方法:

2.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擦拭玻片→在中央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展平(或涂抺均匀)→盖片→染色(一侧滴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

二、生物实验中的颜色反应

物质或结构

实验原理

注意事项

实践应用

还原糖

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配现用,需要水浴加热

检验某糖是否为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等

脂肪

观察细胞中的脂肪颗粒,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为常温(不需加热)

鉴定某些消化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淀粉

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

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

DNA

二苯胺鉴定DNA需沸水浴加热

①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用于DNA粗提取实验的鉴定试剂

RN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而不是单独染色

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线粒体

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体染色剂,使用时细胞保持活性

可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存在

酒精

酸性条件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制作果酒时检验是否产生了酒精;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CO2

根据石灰水变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染色体(或染色质)

严格控制染色的时间

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三、实验材料的选择及常用处理方法和技术

1.选取实验材料的原则

(1)符合实验的要求:

选择的实验材料应含有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观察对象,如观察叶绿体,最好选用细胞内叶绿体数量较少、体积较大、叶片薄的植物细胞。

如选择苔藓或黑藻叶片,可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单层细胞的部位,若用菠菜等高等植物叶片,撕取的表皮上一定要带有些叶肉细胞,因为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选择根细胞,因为根细胞中不含叶绿体;观察线粒体要选择无色的细胞,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能用叶肉细胞,因为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对观察线粒体有干扰;制备细胞膜不能选用鸡的红细胞,因为鸡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及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容易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观察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不能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此细胞没有细胞核。

(2)符合实验的原理:

实验原理是完成实验的依据,选择的材料既要保证实验原理的实现,又要方便检测结果的观察,如在检测还原糖时不能选用甘蔗,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蔗糖,还原糖的含量少,不利于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也不能选用西瓜汁,因为西瓜汁呈红色,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

(3)选取易于获得的材料:

要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应选取在当地容易获得,又比较便宜的材料,如生物组织中淀粉的检测实验不宜选取板栗作实验材料。

(4)选取易于观察的材料:

选取的实验材料观察现象越明显,越有利于得出正确结论,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液泡时不能选用叶肉细胞,因为叶肉细胞的液泡基本无色,并且叶绿体的绿色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实验材料的常用处理方法和技术

方法

适用范围

处理方法或原理

涉及实验

研磨

过滤

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

研磨时要先将生物材料切碎,然后加入摩擦剂(常用二氧化硅)、提取液及其他必要物质,充分研磨之后,往往要进行过滤,以除去渣滓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纸层析法

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

纸层析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制样、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和层析分离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解离技术

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将洋葱根尖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玻璃皿中室温下解离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恒温技术

适用于有酶参与的生化反应

一般用水浴锅或恒温箱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同位素示踪技术

用于物质代谢及其他实验中以了解物质来源或去向,或区分事情结果是由于此还是彼的原因

用同位素标记某种特定元素或化合物

光合作用产物——氧气中氧的来源;二氧化碳形成葡萄糖的途径等

根尖培养技术

适用于用根尖做实验材料的实验

水培法,让洋葱、蒜等长出根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四、生物学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1)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研究事物(对象)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依据假设,在人为条件下对实验变量的变化和结果进行捕获、解释的科学方法。

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科学,并不是说研究的结论才是科学。

因此,在实验设计中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2)科学性原则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2.对照性原则

(1)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他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同的实验。

科学地设置对照实验,能够有效地排除其他因素干扰结果的可能性。

设置对照组有4种方法:

类型

设置对照实验

实例

空白

对照

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如要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则对照组动物不作任何处理,让其自然生长

自身

对照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在同一实验对象上进行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在同一装片中先后进行,对照组(即正常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实验组(即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细胞)是同一组细胞

条件

对照

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这种对照方法,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中,采用等组实验法,甲组为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为条件对照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不饲喂药剂的是空白对照组

相互

对照

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在“探究温度(或pH)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同温度(或pH)为相互对照;“清水(软水)、河水(硬水)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影响”实验中,清水(软水)、 河水(硬水)为相互对照

(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判断:

①一般情况下,针对实验所要研究的因素,不作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如各种空白对照。

②用实验所研究的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未用实验所研究的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

③根据实验对象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把处于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实验对象确定为对照组。

3.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

(1)这两个原则都是设计对照实验时必须坚持的原则。

所谓单因子变量原则,强调的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只能有一个变量,只有这样,当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不同结果时,才能确定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原因肯定是这个变量造成的,从而证明实验组所给实验因素的作用。

等量性原则与单因子变量原则是完全统一的,只不过强调的重点不同。

单因子变量原则强调的是实验变量的单一性,而等量性原则强调的是除了实验变量之外的一切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无关变量必须严格控制相同,以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无关变量在进行严格控制时,不但要等量,而且是在适宜条件下的等量、常态条件下的等量。

(2)理解实验控制中的变量是正确设置对照的基础:

例如,当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时,自变量就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无关变量就是温度、水分、矿质营养的供应等。

但无关变量也会影响因变量,因此实验中设置对照的目的就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只受实验变量的影响。

4.平行重复原则

任何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实验结果应该是一致或相似的。

任何实验必须有足够实验次数,才能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准确、科学。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在一组实验中同时处理多个材料来体现重复性原则。

5.随机性原则

实验设计中的随机性原则是指被研究的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选取的。

这样做的原因有:

①可以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使显著性测验有意义;②平衡各种条件,避免实验结果中的偏差。

五、生物学实验的设计

1.生物学实验探究的一般程序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可简单地用下图表示:

(1)提出问题,确定实验课题:

所谓实验课题的选定,就是实验者首先要确定一个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课题,明确通过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2)作出假设:

“假设”也称假说或猜测,是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也是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参考答案,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假说,在计划中应该写明详细的实验步骤,以及在实验中要进行哪些观察和测量。

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的最基本环节。

(4)预期结果:

在实验设计方案确定以后、实验正式实施之前,根据假说和原理,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判断,依据提出的假说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结果或推论,即“如果假设成立,则应有何种结果”。

(5)分析数据:

实验结束时要对数据进行分析,看是否存在什么规律或趋势,它们能不能支持假说,它们是否指出了实验中存在的缺陷,是否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

(6)得出结论:

在下结论的时候,确定收集的数据是否支持原先的假说。

通常需要重复几次实验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结论的得出必须依据实验结果,即若出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则得出与先前的假说一致的结论或“假说成立”;若实验出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则得出的结论应为“假说不成立”。

2.实验设计的要求

3.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实验步骤应用简洁科学的语言叙述,一般如下叙述:

(1)分组编号: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宜的材料和器材,选材应保持条件相同(如:

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

将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分两组,也可以分若干组,每组进行明确的标记,如用甲、乙、丙,或者是A、B、C,或者是1、2、3,总之让人一看就知道,便于实验的观察、统计、比较和叙述。

常用语言模板:

①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等;②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③选择年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1、2、3等。

(2)对照处理:

根据实验的要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处理,除实验变量外,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培养、饲养等条件应相同,即控制无关变量。

要注意能体现“单一变量”词语的准确使用,例如使用“等量”、“相同”、“适宜”等词语。

(3)培养(或饲养)、观察、记录:

对于植物实验和某些动物实验,分别进行实验处理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出现结果。

而有些实验进行实验处理之后,在短时间内(1~2h)就可以观察出现的现象。

要仔细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出现的差异,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六、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

1.区别

项目

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概念

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

实验

目的

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验证已知对象的已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实验假设

假设一般采用“如果A,则B”的形式表达,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性的答案、解释

因结论是已知的,故不存在假设问题

实验现象

未知

已知

实验结果预测

对应假设,分类讨论:

①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变量无影响;

②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实验变量有利;

③实验组比对照组差,实验变量不利(如果是相互对照,也分类讨论)

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已知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描述

实验结论

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对应实验目的作出肯定结论

2.举例

项目

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实验名称

鉴定某人是否出现糖尿

验证某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葡萄糖

实验原理

相同(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作用呈现砖红色沉淀)

实验步骤

相同(取尿液后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出现或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出现砖红色沉淀

预期实验结果

出现或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出现砖红色沉淀

实验结论

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此人出现糖尿;若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此人不出现糖尿

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葡萄糖

附录

(二)︱实验答题模板

一、验证性实验答题模板

验证性实验适用于实验结果是已知的实验。

题目中常见提问语: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答题模板]

[示例]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的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实验原理: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水平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

材料用具:

正常小鼠4只、注射器、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

(1)实验步骤:

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均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 。

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

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 。

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         。

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B组                   。

(2)该实验过程可以说明                      。

(3)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

[模板套用]

[答案] 

(1)①小鼠的活动状况 ②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小鼠的活动状况无变化 ③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小鼠的活动状况无变化 

(2)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3)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小鼠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引起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

二、探究性实验答题模板

探究性实验适用于实验结果是未知的实验。

题目中常见提问语: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答题模板]

[示例] 某同学由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

请以蝌蚪的变态发育情况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探究经过50℃的温水处理10min后的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是否发生了改变,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1)材料用具:

体积相同的玻璃缸几个,清水,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蝌蚪60只,饲喂蝌蚪的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50℃的温水处理10min后的甲状腺激素等。

(2)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

(3)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模板套用]

[答案] 

(2)第一步:

把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蝌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放在加入等量清水的三个玻璃缸中,A为对照组,B、C为实验组。

第二步:

A组每天用适量的未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B组每天用等量添加适量的未经处理的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C组每天用等量添加与B组等量的经处理的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第三步:

把小蝌蚪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先后顺序。

(3)①如果B组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时间早于A组玻璃缸中的蝌蚪,但晚于C组玻璃缸中的蝌蚪,说明经过50℃的温水处理10min后的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增强;

②如果C组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时间早于A组玻璃缸中的蝌蚪,但晚于B组玻璃缸中的蝌蚪,说明经过50℃的温水处理10min后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减弱;

③如果B、C组玻璃缸中的蝌蚪同步发育成青蛙,且均早于A组玻璃缸中的蝌蚪,说明经过50℃的温水处理10min后的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不变;

④如果A、C组玻璃缸中的蝌蚪同步发育成青蛙,且均晚于B组玻璃缸中的蝌蚪,说明经过50℃的温水处理10min后的甲状腺激素失去生物活性。

三、遗传类实验及答题模板

1.探究两大遗传定律常用的四种方法

方法

结论

自交法

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测交法

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花粉鉴定法

花粉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花粉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单倍体育种法

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性状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性状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基因在染色体位置上的判断方法

(1)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①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②若未知性状的显隐性:

设计正反

交实验

(2)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方法一

方法二

3.答题模板

[示例] 鸡的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其显隐性关系未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也未知,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用字母B、b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群自然放养的鸡群,雌雄均有性成熟的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个体若干,请你设计杂交实验,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若芦花羽毛为显性,非芦花羽毛为隐性,现有性成熟的纯种芦花羽毛和非芦花羽毛雌、雄个体数只,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最多只设计两代杂交组合实验)

①;

②;

③。

预测实验结果:

①若,

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②若,

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若,

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3)用遗传图解分析预测实验结果①。

[模板套用]

[答案] 

(1)选取多对芦花羽毛雌、雄鸡杂交,若后代出现非芦花小鸡,则芦花羽毛为显性,非芦花羽毛为隐性;若后代均为芦花羽毛小鸡,则芦花羽毛为隐性,非芦花羽毛为显性。

(或者:

选取多对非芦花羽毛雌、雄鸡杂交,若后代出现芦花小鸡,则非芦花羽毛为显性,芦花羽毛为隐性;若后代均为非芦花小鸡,则非芦花羽毛为隐性,芦花羽毛为显性。

(2)实验步骤:

①选取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杂交得F1,观察F1中小鸡羽毛与性别的关系 ②从F1中选取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杂交得到F2 ③观察F2中小鸡羽毛与性别的关系

预测实验结果:

①若F1中雄鸡均为芦花羽毛,雌鸡均为非芦花羽毛 ②若F1中雌、雄鸡均为芦花羽毛,F2中雌、雄鸡均有芦花与非芦花羽毛 ③若F1中雌、雄鸡均为芦花羽毛,F2中雄鸡均为非芦花羽毛,雌鸡均为芦花羽毛

(3)遗传图解如下:

四、评价和修正类实验答题模板

1.适用范围

给出了实验目的、步骤和结论,但由于实验中的未知原因,导致实验结论失去可信度,需要修正并完善。

2.题目中常见提问语

“实验设计方案中有一些明显的设计缺陷或不足,请你修改并完善该设计方案”或“实验中有许多不妥之处,请修正后写出一套合理的实验方案”。

3.答题模板

一看对照有与无→二看材料恰当否→三看条件是否行→四看步骤全与否→五看结果与结论,验证探究各不同。

即:

[示例] 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叶绿体中色素对不同波长光(可见光范围)的吸收情况是否与课本中的现象相同,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1)从室外随意搬取4株天竺葵,制作4个能装下天竺葵的相同规格的黑色硬纸盒,在每一个硬纸盒内分别装上一只不同颜色(绿、青、蓝、紫)、功率相同的彩灯;

(2)将4株天竺葵分别放入4个黑色纸盒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接通电源,光照4小时;

(3)从4株经光照后的天竺葵上同时各取一片叶片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碘液;

(4)观察并比较各培养皿中叶片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请你指出以上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作出修改。

不足一:

修改为:

不足二:

修改为:

不足三:

修改为:

[模板套用]

[答案] 不足一:

没有对所用的器材编号 修改为:

将实验装置以及培养皿等编号

不足二:

对照组设置不全 修改为:

选7株天竺葵,制作7只相同规格的黑色硬纸盒,设置7组(红、橙、黄、绿、青、蓝、紫)彩灯,编号为1~7

不足三:

步骤不完整(没有进行黑暗或饥饿处理) 修改为:

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24小时

不足四:

材料选择不当(没有说明天竺葵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否一致,没有说明叶片选取是否一致) 修改为:

选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天竺葵。

选取日龄相同、大小相似的叶片

不足五:

条件不可行(对叶片直接滴加等量碘液处理条件不对;叶片选取条件也是有要求的) 修改为:

取7只相同的烧杯,各装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至烧杯1/3处;取7只相同的培养皿,各装入碘液至培养皿的1/3处;从经照射处理后的7株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片放入烧杯中,隔水加热;待叶片脱绿后,将叶片放入培养皿中,并使碘液浸没叶片

不足六:

实验目的与实验结果不对应 修改为:

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最少

(注:

答出三项,只要符合实验设计原则,答案合理即可)

五、表格曲线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