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4513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docx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一套

四级网络工程师题库第一套

1.在进行操作系统设计时,下列哪一个是构造操作系统的方法?

()

A)网络式结构

B)并行式结构

C)微内核结构

D)主从式结构

C【解析】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正确性"、"灵活性"、"易维护性"和"可扩充性",在进行现代操作系统结构设计时,即使在单处理机环境下,大多也采用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即C/S模式)的微内核结构,将操作系统划分为两大部分:

微内核和多个服务器。

设计操作系统时,操作系统的构造方法得从操作系统的结构说起,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只如下三个类型:

整体式结构、层次式结构和微内核结构。

所以选C选项。

2.在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中,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缺点是()

A)缺少交互性

B)不能并发运行

C)CPU利用率低

D)周转时间太长

A【解析】批处理就是将作业按照它们的性质分组,然后再成组地提交给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后再输出结果,从而减少作业建立和结束过程中的时间浪费。

其缺点是无交互性,用户一旦提交作业就失去了对其运行的控制能力,而且是批处理的,作业周转时间长,用户使用不方便。

故选择A选项。

3.在下面列出的计算机操作中,只能在操作系统内核态下运行的是()

A)关机

B)读文件

C)设置时间

D)屏蔽中断

D【解析】在处理器的存储保护中,主要有两种权限状态,一种是核心态(管态),也被称为特权态;一种是用户态(目态)。

核心态是操作系统内核所运行的模式,运行在该模式的代码,可以无限制地对系统存储、外部设备进行访问。

屏蔽中断只能在内核态下进行,不然将导致问题。

故选择D选项。

(屏蔽中断属于特权指令,只能是在系统内核态下运行。

4.引入中断技术可以使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下列哪一项对中断响应顺序产生影响?

()

A)中断优先级

B)时间片大小

C)特权指令

D)中断向量

A【解析】为使系统能及时响应并处理发生的所有中断,系统根据引起中断事件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硬件将中断源分为若干个级别,称作中断优先级。

为使系统能及时的响应和处理所发生的紧迫中断,同时又不至于发生中断信号丢失,计算机发展早期在设计中断系统硬件时根据各种中断的轻重在线路上作出安排,从而使中断响应能有一个优先次序。

故选择A选项。

5.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用于应用程序编程的唯一接口是()

A)系统调用

B)运行平台

C)编程开发环境

D)中断服务程序

A【解析】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管理硬件资源和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来使应用程序具有更好的兼容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内核提供一系列具备预定功能的多内核函数,通过一组称为系统调用的接口呈现给用户。

系统调用把应用程序的请求传给内核,调用相应的内核函数完成所需的处理,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

故选择A选项。

6.下列各种数据对象中,与进程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是()

A)程序

B)进程控制块

C)动态库

D)堆栈

B【解析】进程控制块(PCB),系统为了管理进程设置的一个专门的数据结构,用它来记录进程的外部特征,描述进程的运动变化过程。

系统利用PCB来控制和管理进程,所以PCB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进程与PCB是一一对应的。

故选择B选项。

7.某个进程由多个线程组成,其中一个线程被调度程序选中投入运行,其他的线程有的位于就绪队列,有的被阻塞,则此时该进程的状态是()

A)运行状态

B)就绪状态

C)挂起状态

D)阻塞状态

A【解析】运行中的进程可以具有以下三种基本状态。

1)就绪状态(Ready):

进程已获得除处理器外的所需资源,等待分配处理器资源;只要分配了处理器进程就可执行。

2)运行状态(Running):

进程占用处理器资源;处于此状态的进程的数目小于等于处理器的数目。

3)阻塞状态(Blocked):

由于进程等待某种条件(如I/O操作或进程同步),在条件满足之前无法继续执行。

题目中该进程已经有线程投入运行,即该进程占用了CPU资源。

故选择A选项。

8.UNIX操作系统中,fork()系统调用用于创建进程。

仔细阅读、分析下列程序,假设程序正确运行并创建子进程成功,那么,输出到屏幕的正确结果是main()

{

pid_tpid;

pid=fork();

if(pid==0)printf("HelloWorld\n");

elseif(pid>0)printf("HelloWorld\n");

elseprintf("HelloWorld\n");

}()

A)什么都没有

B)1行HelloWorld

C)2行HelloWorld

D)3行HelloWorld

C【解析】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fork()函数。

返回值:

若成功调用一次则返回两个值,子进程返回0,父进程返回子进程标记;否则,出错返回-1。

假设程序正确运行并创建子进程成功,那么,子进程中pid得到返回值为0,父进程中pid得到返回值为子进程号,父进程执行一次输出,子进程执行一次输出,故输出两行HelloWorld。

故选择C选项。

9.在Pthread线程包中,线程操作pthread_join的含意是()

A)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B)撤销一个线程

C)等待一个特定的线程退出

D)参加一个新的线程

C【解析】pthread_join()函数,以阻塞的方式等待thread指定的线程结束。

当函数返回时,被等待线程的资源被收回。

如果进程已经结束,那么该函数会立即返回。

并且thread指定的线程必须是joinable的。

故选择C选项。

10.下列各种情况中,一定不会引起进程调度的操作是()

A)一个进程完成工作后被撤销

B)一个进程从运行状态变成了阻塞状态或就绪状态

C)一个进程从阻塞状态变成了就绪状态

D)一个进程从就绪状态变成了运行状态

D【解析】引起进程调度的原因:

(1)正在执行的进程执行完毕。

(2)执行中进程自己调用阻塞原语将自己阻塞起来进入睡眠等状态。

(3)执行中进程调用了阻塞原语操作,并且因为资源不足而被阻塞;或调用了唤醒原语操作激活了等待资源的进程。

(4)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已经用完。

(5)就绪对列中的某个进程的优先级高于当前运行进程的优先级。

故选择D选项。

题中只有D选项不会发生进程调度,因为进程调度最主要的原因是:

是否有CPU资源让出来,有CPU资源让出来不一定能发生调度,但没有CPU资源让出,则一定不会发生进程调度。

而D选项是占用掉了CPU资源,没有CPU资源让出来,所以选D选项。

11.下列活动中,哪一种活动只存在同步关系?

()

A)某年某月某日某航班的订票

B)球队举行足球比赛

C)汽车装配流水线上的各道工序

D)公共复印室复印机的使用

C【解析】异步环境下的一组并发的进程因直接制约而互相发送消息、进行相互合作、相互等待,使得各进程按一定的速度执行的过程称为进程间的同步。

机票、足球和复印机都是公共资源,都会导致竞争,存在竞争关系。

汽车装配流水线上的各道工序的活动过程是上一道工序输出是下一道工序的输入,所以只存在同步关系。

故选择C选项。

12.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把信号量mutex的初值设定为1。

当有k(k>1)个进程在mutex的等待队列中时,信号量的值为()

A)k

B)k-1

C)1-k

D)-k

D【解析】由于mutex的初值为1,说明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又有k个进程在mutex的等待队列中,所以当前需要访问临界区的进程有k+1个,每个进程访问mutex时,都将mutex的值减1,所以此时mutex的值为-k。

13.学生小王在选课时编写了一个程序,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学分,他先选了课程B,然后继续申请心仪的课程A。

若能选到课程A,则退掉课程B。

部分程序如下:

count.A//表示课程A的信号量

count.B//表示课程B的信号量

{

P(count.A);

select_course(A);

relese_course(B);

V(count.B);

}

请问:

小王的程序能否达到选到课程A又退掉课程B的目的?

()

A)一定能

B)一定不能

C)有可能

D)程序无法运行

C【解析】当P(count.A);永远阻塞的情况下,小王选不了A课程;若有人退选,小王将完成选到课程A又退掉课程B的目的。

故选择C选项。

14.下列存储管理方案中,允许动态扩充内存容量的方案是()

A)固定分区

B)可变分区

C)页式

D)虚拟页式

D【解析】虚拟页式存储管理:

在进程开始运行之前,不是装入全部页面,而是装入一个或零个页面,之后根据进程运行的需要,动态装入其他页面;当内存空间已满,而又需要装入新的页面时,则根据某种算法置换出某个页面,以便装入新的页面。

故虚拟页式是动态扩充内存容量。

故选择D选项。

虚拟页式存储技术是基本思想就是利用大容量的外存来扩充内存。

使用交换技术才能动态扩充内存容量,题目选项中也只有该选项使用了交换技术,从而能够动态扩充内存容量。

1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案中,在对一个分区进行回收时,若该分区的起始地址加长度等于空闲区表中某个登记项所表示空闲区的起始地址,则表示()

A)该回收分区的上邻分区是空闲的

B)该回收分区的下邻分区是空闲的

C)该回收分区的上、下邻分区都是空闲的

D)该回收分区的上、下邻分区都不是空闲的

B【解析】系统在设置一张空闲分区表,用于记录每个空闲分区的情况。

每个空闲分区占一个表目,表目中包括分区序号、分区始址以及分区的大小等数据项。

若该分区的起始地址加长度等于空闲区表中某个登记项所表示空闲区的起始地址,表明回收分区的下邻分区是空闲的。

故选择B选项。

16.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若一个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为2GB,页面大小为4KB,当用4字节表示物理页号时,页表需要占用多少个页面?

()

A)128

B)256

C)512

D)1024

C【解析】一个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为2GB,页面大小为4KB,则共有2*1024*1024/4个页表项;每个页面用4个字节表示物理页号,则需要2*1024*1024/4*4大小的页表,由于每个页表为4kb,即2*1024*1024/4*4/(4*1024)=512个页面。

故选择C选项。

17.下列哪一个页面置换算法有可能产生Belady异常现象?

()

A)FIFO

B)LRU

C)LFU

D)OPT

A【解析】所谓Belady现象是指:

在分页式虚拟存储器管理中,发生缺页时的置换算法采用FIFO(先进先出)算法时,如果对-个进程未分配它所要求的全部页面,有时就会出现分配的页面数增多但缺页率反而提高的异常现象。

故选择A选项。

18.在采用虚拟存储管理方案的系统中,发生"抖动"现象是由以下哪一个原因引起的?

()

A)页面尺寸过大

B)页面尺寸过小

C)程序编制不合理

D)页面置换算法不合理

D【解析】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即对刚被替换出去的页,立即又要被访问。

需要将它调入,因无空闲内存又要替换另一页,而后者又是即将被访问的页,于是造成了系统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忙于进行这种频繁的页面交换,致使系统的实际效率很低,严重导致系统瘫痪,这种现象称为抖动现象。

也就意味着,不合理的页面置换算法将导致系统抖动。

故选择D选项。

19.在一个采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的系统中,页面大小为50个整型变量。

假设某一个进程分配有3个页框,其中程序占用2个页框并常驻内存。

下列程序数据进行初始化时,会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

()

for(i=1;i<=50;i++)

for(j=1;j<=100;j++)C[i,j]=0;

A)50

B)100

C)150

D)5000

B【解析】每趟内层循环遍历了100个整型变量,相当于两个页面,会导致两次缺页中断。

一共有外层循环50趟,即发生的缺页中断次数为2*50=100次。

故选择B选项。

20.文件的存取方式依赖于()

Ⅰ.文件的物理结构

Ⅱ.文件的逻辑结构

Ⅲ.存放文件的设备的物理特性

A)仅Ⅰ

B)仅Ⅱ

C)仅Ⅰ和Ⅱ

D)仅Ⅰ和Ⅲ

D【解析】文件的存取方式依赖于文件的物理结构和存放文件的设备的物理特性。

,文件的存取方式依赖于存放文件的设备的物理特性,而存储介质的物理特性也决定了文件物理存储结构,所以文件存取方式由物理结构和存储介质两方面原因决定。

如存储介质是磁带,则文件物理结构只能是连续存储结构,因而也只能是顺序存取方式。

故选择D选项。

21.文件系统实现文件的按名存取是通过下列哪一项工作完成的?

()

A)文件目录查找

B)位示图查找

C)目录项分解

D)记录的成组和分解

A【解析】目录管理实现了按名存取,即用户只需向系统提供所需的访问文件的名字,能够快速的定位到需要查找的文件在外存的存储位置;提高了目录的检索速度;实现了对文件的共享;允许文件重名。

故选择A选项。

22.使用文件前要先打开文件。

在成功执行打开文件系统调用后,系统会返回给用户一个()

A)文件长度

B)内存地址

C)文件描述符

D)文件打开方式

C【解析】文件描述符在形式上是一个非负整数。

实际上,它是一个索引值,指向内核为每一个进程所维护的该进程打开文件的记录表。

当程序打开一个现有文件或者创建一个新文件时,内核向进程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

在程序设计中,一些涉及底层的程序编写往往会围绕着文件描述符展开。

但是文件描述符这一概念往往只适用于UNIX、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

故选择C选项。

23.假设某文件由100个逻辑记录组成,每个逻辑记录长度为80个字符。

磁盘空间被划分为若干块,块大小为1024个字符。

在没有采用成组操作时,磁盘空间的利用率是多少?

()

A)8%

B)16%

C)24%

D)32%

A【解析】没有采用成组操作时,每个记录占用一个块,块使用率为80/1024=8%。

故选择A选项。

24.假设某文件由100个逻辑记录组成,每个逻辑记录长度为80个字符。

磁盘空间被划分为若干块,块大小为1024个字符。

若采用成组操作,块因子为12,那么磁盘空间的利用率是多少?

()

A)32%

B)64%

C)80%

D)94%

D【解析】采用成组操作时,每12个记录占用一个块,块使用率为80*12/1024=94%。

故选择D选项。

25.操作系统在对磁盘的访问中,优化下列哪个时间可以显著改善磁盘读写的性能?

()

A)寻道时间

B)旋转延时

C)传输时间

D)调度时间

A【解析】磁盘设备在工作时,以恒定的速率旋转,为了读和写,磁头必须能移动到所要求的磁道上,并等待所要求的扇区的开始位置旋转到磁头下,然后再开始读和写,故把对磁盘的访问时间分为三部分:

寻道时间Ts,旋转延时时间Tr和传输时间Tt。

其中寻道时间Ts最能影响磁盘读写的性能。

故选择A选项。

26.设备管理中,为了管理和分配设备建立了一个数据结构,通常称为设备表。

它的作用是()

A)管理物理设备

B)管理逻辑设备

C)实现即插即用

D)建立逻辑设备与物理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

D【解析】为了实现设备的独立性,系统必须设置一张逻辑设备表,用于将应用程序中所用的逻辑设备名映射为物理设备名。

在该表每个表目中有三项:

逻辑设备名、物理设备名和设备驱动程序入口地址。

系统设备表SDT,在SDT中每个接入系统中的设备都有一个表目项。

登录了设备的名称,标识设备控制表DCT的入口地址等相关信息。

全面反映了系统中的外设资源的情况,逻辑设备与物理设备之间对应关系等。

故选择D选项。

27.当一个低速的I/O设备连接到高速的计算机系统中时,下列哪种技术可以提高低速设备的使用效率?

()

A)SPOOLing技术

B)I/O重定向技术

C)设备共享技术

D)设备缓冲技术

D【解析】缓冲技术是为了协调吞吐速度相差很大的设备之间数据传送的工作。

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改善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可以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3.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缓冲的引入可显著提高CPU和设备的并行操作程度,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设备的利用率。

故选择D选项。

28.死锁产生的原因之一是资源分配不当,另一个原因是()

A)存在共享资源

B)使用P、V操作过多

C)系统中没有采用SPOOLing技术

D)进程推进顺序不当

D【解析】集合中的每一个进程都在等待只能由本集合中的其他进程才能引发的事件,那么该组进程是死锁的。

死锁产生的原因有:

1.竞争资源引起进程死锁;2.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引起死锁。

故选择D选项。

29.下列关于死锁与安全状态的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死锁状态一定是不安全状态

B)从安全状态有可能进入死锁状态

C)不安全状态就是死锁状态

D)死锁状态有可能是安全状态

A【解析】安全状态:

如果系统能按某个顺序为每个进程分配资源(不超过其最大值)并能避免死锁,那么系统状态就是安全的。

即如果存在一个安全序列,那么系统处于安全状态,进程顺序,如果对于每个Pi,Pi仍然可以申请的资源数小于当前可用资源加上所有进程Pj(其中j

安全状态不是死锁状态,相反,死锁状态是不安全状态。

然而,不是所有不安全状态都能够导致死锁状态。

故选A选项。

30.假设系统由相同类型的7个资源被3个进程共享,若要使系统不会死锁,每个进程最多可以申请的资源个数是()

A)1

B)2

C)3

D)4

C【解析】7个资源全部分给3个进程,每个进程可以获取2个资源,此外还剩余一个资源,因此最多可以申请的资源数为3。

故选择C选项。

31.对计算机网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广域网是()

A)Ethernet

B)ARPANET

C)TokenRing

D)TokenBus

B【解析】Ethernet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LAN)技术。

ARPANET为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它是全球互联网的始祖。

该网络的诞生通常被认为是网络传播的"创世纪"。

TokenRing即令牌环网,它是一种局域网协议,定义在IEEE802.5中,其中所有的工作站都连接到一个环上,每个工作站只能同直接相邻的工作站传输数据。

TokenBus即令牌总线网,它是一个使用令牌通过接入到一个总线拓扑的局域网架构,它是传统的共享介质局域网的一种。

根据解析,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择B选项。

32.在TCP/IP参考模型中,提供无连接服务的传输层协议是()

A)TCP

B)ARP

C)UDP

D)CMP

C【解析】TCP即传输控制协议,它是传输层的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通信协议。

ARP即地址解析协议,它是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协议。

该协议工作于数据链路层。

UDP即用户数据报协议,它是传输层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ICMP即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根据解析知,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择C选项。

33.关于网络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由语法、语义与时序三个要素组成

B)组织方式经常采用层次结构模型

C)为网络数据交换制订的规则与标准

D)语法是对事件的实现顺序的说明

D【解析】网络协议用来描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数据时的规则。

网络协议是由语义、语法和时序三个要素组成。

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

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

根据解析,选项D错误,故选择D选项。

34.关于O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物理层实现比特流传输

B)网络层实现介质访问控制

C)传输层提供端到端服务

D)应用层提供各种网络应用

B【解析】OSI参考模型中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以实现介质访问控制。

传输层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

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

选项B错误,数据链路层实现介质访问控制。

根据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择B选项。

35.IEEE针对WLAN制订的协议标准是()

A)IEEE802.11

B)IEEE802.12

C)IEEE802.15

D)IEEE802.16

A【解析】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WLAN)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12:

需求优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IEEE802.15:

采用蓝牙技术的无线个人网技术规范。

IEEE802.16:

宽带无线连接工作组,开发2~66GHz的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

根据解析,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择A选项。

36.如果交换机的总带宽为14.4Gbps,它具有12个百兆的全双工端口,则其千兆的全双工端口数量最多为()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A【解析】1kbps=1×bps,1Mbps约等于1×bps,1Gbps约等于1×bps,1Tbps约等于1×bps。

14.4Gbps=14.4×1000Mbps。

全双工交换机的总带宽计算方法是:

全双工总带宽(Mbps)=端口数×端口速率(Mbps)×2。

12个百兆的全双工端口占用的带宽为12×2×100=2400,剩余带宽为14400-2400=12000Mbps。

用于千兆的全双工端口,则12000/(2×1000)=6。

根据解析,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择A选项。

37.关于共享介质局域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网络中可建立多条并发连接

B)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帧

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可完全避免冲突

D)在逻辑上可以采用网状结构

B【解析】局域网从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共享介质局域网与交换局域网。

共享介质局域网中所有的结点共享一条公共的传输介质,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数据帧,并采用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解决冲突问题,连接在总线上的所有结点都能"收听"到数据。

由于所有结点都可以利用总线发送数据,并且在网络中没有控制中心,隐藏冲突的发生将不可避免。

根据解析,选项B正确,故选择B选项。

38.Ethernet帧头长度字段的值一般不包含以下哪个字段的长度?

()

A)目的地址

B)源地址

C)高层数据

D)帧前定界符

D【解析】Ethernet帧结构一般包含前导码、帧前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长度、数据(从低层来的数据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