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4602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docx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期末考试化学

试卷类型:

A

山东省泰安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题

2017.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Al27S32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合成氨用的H2可以CH4为原料制得:

CH4(g)+H2O(g)===CO(g)+3H2(g)。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2.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如果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把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对照,溶液的pH测得值为8,则该溶液的实际pH

A.大于8B.小于8C.等于8D.小于7

3.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沼气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4.下列有关工业合成氨的说法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不断补充氮气和氢气

B.选择20MPa-50MPa的高压

C.及时液化分离氨气

D.选择500℃左右的高温同时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6.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入适量水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

A.AgNO3B.NaClC.CuCl2D.H2SO4

7.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KH2PO4溶于水:

H2PO4-

2H++PO43-

B.NaHS溶于水:

NaHS===Na++HS-,HS-

H++S2-

C.HF溶于水:

HF===H++F-

D.NH4Cl溶于水:

NH4++H2O

NH3·H2O+H+

8.2SO2+O2

2SO3是工业制硫酸的一步重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限度

B.减小SO2的浓度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C.升高体系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1molSO2和足量的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molSO3

9.如图是CO2生产甲醇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2-E1是该反应的反应热

B.E3-E1是该反应的反应热

C.该反应放热,在常温常压下就能进行

D.实现变废为宝,且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

10.将反应Cu(s)+2Ag+(aq)===Cu2+(aq)+2Ag(s)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g作负极,Cu作正极

B.KNO3盐桥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

C.工作一段时间后,Cu(NO3)2溶液中c(Cu2+)大

D.取出盐桥后,电流计的指针依然发生偏转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硝酸生产中,500℃时,NH3和O2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4NH3(g)+5O2(g)

4NO(g)+6H2O(g)

ΔH=-9072kJ·mol-1K=1.1×1026

②4NH3(g)+4O2(g)

2N2O(g)+6H2O(g)

ΔH=-1104.9kJ·mol-1 K=4.4×1028

③4NH3(g)+3O2(g)

2N2(g)+6H2O(g)

ΔH=-1269.02kJ·mol-1 K=7.1×1034

其中②、③是副反应。

若要减少副反应,提高单位时间内NO的产率,最合理的措施是

A.增大O2浓度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减小压强D.降低温度

12.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的乘积是1×10-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溶质不可能是NaHCO3B.该溶液的pH一定是10

C.该溶液的溶质不可能是NaHSO4D.该溶液的溶质可能是正盐

13.实验室用足量镁粉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由于盐酸浓度太大,反应不易控制。

为减慢反应速率,同时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的物质有

①NaOH固体 ②NH4Cl固体 ③CH3COONa溶液 ④K2SO4固体 ⑤加入适量水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⑤

14.下列事实中,能说明MOH是弱碱的有

①0.1mol·L-1MOH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②0.1mol·L-1MCl溶液呈酸性

③0.1mol·L-1MOH溶液的导电性比0.1mol·L-1NaOH溶液弱

④等体积的0.1mol·L-1MOH溶液与0.1mol·L-1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5.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Al3+、SO42-、S2-

C.常温下在c(H+)=1×10-13mol·L-1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Mg2+、Cu2+、SO42-、NO3-

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4+、Fe2+、SO42-、NO3-

1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

2H++SO32-===SO2↑+H2O

B.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Al3++3OH-===Al(OH)3↓

C.向0.1mol·L-1pH=1的KHA溶液中加入KOH溶液:

H++OH-===H2O

D.向碳酸钙中滴加稀盐酸:

CO32-+2H+===H2O+CO2↑

17.下表是在相同温度下三种酸的一些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HX

HY

HZ

浓度/mol·L-1

0.1

0.5

1

1

1

pH

3.53

3.12

3.05

2.52

1

电离常数

K1

K2

K3

K4

K5

A.K1>K2>K3

B.K5>K4>K3 

C.NaZ溶液中c(H+)=c(OH-)

D.HX+Y-===HY+X-

18.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1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H2(g)+I2(g)

2HI(g)ΔH<0;5min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H2)=0.9mol·L-1,则下列结论中,不能成立的是

A.平衡时H2、I2的转化率相等

B.若将容器温度提高,其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

C.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少量H2,I2的转化率提高

D.从反应开始至平衡的过程中,v(HI)=0.04mol·L-1·min-1

19.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Zn—MnO2干电池放电时,MnO2被氧化

B.图2中,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O2+4H++SO42-+2e-===PbSO4+2H2O

C.图3中,K分别与M、N连接,均可保护Fe电极,连接M时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图4中,在钢材上电镀铝,熔融盐中Al和Cl元素只以AlCl4-、Al2Cl7-形式存在,则阳极反应式为Al-3e-+7AlCl4-===4Al2Cl7-

20.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N2O)/mol·L-1

0.100

0.090

0.080

0.070

0.060

0.050

0.040

0.030

0.020

0.010

0.000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注:

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纸对应区域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

21.(9分)电解质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铁可用作净水剂,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

现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原因是    。

(2)水玻璃在工业上可作粘合剂,它与NH4Cl溶液接触时,会很快凝结并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各溶液:

①HCl ②NaOH ③Na2CO3 

④CH3COONa ⑤NH4Cl ⑥H2SO4 ⑦KCl ⑧CH3COOH,

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    。

(4)已知:

Ksp(FeS)=6.5×10-18,Ksp(CuS)=1.3×10-36。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首先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加入Na2S溶液至出现两种沉淀,则溶液中c(Fe2+):

c(Cu2+)=    。

22.(6分)回答下列问题:

(1)O3将I-氧化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①I-(aq)+O3(g)===IO-(aq)+O2(g)

②IO-(aq)+H+(aq)

HOI(aq)

③HOI(aq)+I-(aq)+H+(aq)

I2(aq)+H2O(l)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图是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示意图。

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kJ·mol-1

②CH3OH(g)+

O2(g)===CO2(g)+2H2(g) ΔH=-192.9kJ·mol-1

又知:

③H2O(g)===H2O(l) ΔH=-44kJ·mol-1

则甲醇蒸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CH3OH(g)+O2(g)===CO2(g)+2H2O(l)ΔH=    。

23.(6分)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mol·L-1。

该温度下,向20mL0.01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已知lg4=0.6)

(1)a点溶液中pH约为    。

(2)a、b、c、d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点,滴定过程中宜选用  作指示剂,滴定终点

在 (填“c点以上”或“c点以下”)。

(3)若向20mL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则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填序号)。

24.(8分)氯碱工业以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氢气和烧碱等化工产品。

下图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示意图,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完成下列填空:

(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为   、     。

(3)氢氧化钠溶液从图中    (填“a”、“b”、“c”或“d”)位置流出。

(4)有一种节能的氯碱工业新工艺,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相关流程如下图所示(电极未标出)。

 

通入氢气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燃料电池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    (“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电解池中产生2molCl2,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    。

a、b、c的大小关系为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5.(6分)某学习小组研究MnO2、Cu2+和Fe3+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以生成气体量50mL为标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双氧水体积

双氧水浓度

添加的物质

待测数据X

1

100mL

20%

2

100mL

20%

5gMnO2固体

3

100mL

20%

5gCuSO4固体

4

100mL

20%

5gFeCl3固体

 

(1)在该研究方案中,MnO2、CuSO4和FeCl3在双氧水分解的过程中可能起到 的作用。

(2)待测数据X为   。

(3)以下措施可以加快该实验中双氧水分解速率的是  (填序号)。

A.将双氧水的体积增大至200mL

B.将双氧水的浓度增大至30%

C.对溶液加热

(4)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或者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

26.(8分)在化学分析中,常需用KMnO4标准溶液,由于KMnO4晶体在室温下不太稳定,因而很难直接配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

实验室一般先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晶体,粗配成大致浓度的KMnO4溶液,再用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基准物质草酸钠对粗配的KMnO4溶液进行标定,测出所配制的KMnO4溶液的准确浓度,反应原理为:

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以下是标定KMnO4溶液的实验步骤:

步骤一:

先粗配浓度约为0.15mol·L-1的KMnO4溶液500mL。

步骤二:

准确称取Na2C2O4固体mg放入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用步骤一所配KMnO4溶液进行滴定。

记录相关数据。

重复操作2~3次。

步骤三:

计算得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为整个过程中可能使用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

若量取某液体的体积时,平视读数为NmL,仰视读数为MmL,若M>N,则所使用的仪器是  (填序号)。

(2)该滴定实验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3)步骤二中滴定操作过程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

(4)步骤二的滴定过程温度变化并不明显,但操作过程中发现前一阶段溶液褪色较慢,中间阶段褪色明显变快,最后阶段褪色又变慢。

试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分析,溶液褪色中间明显变快,最后又变慢的原因是        。

(5)若m的数值为1.340,滴定的KMnO4溶液平均用量为25.00mL,则KMnO4溶液的浓度为    mol·L-1。

(6)滴定完毕后,读数时俯视,则测得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7.(7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ΔH  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

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则T100℃(填“大于”或“小于”)。

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高二年级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每小题若有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

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共20分)

1.D2.A3.C4.D5.C6.D7.B8.C9.D10.C

二、(共30分)

11.B12.A13.D14.B15.A16.C17.B18.B19.D20.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

21.(9分)

(1)Fe3++3H2O

Fe(OH)3(胶体)+3H+(1分)

c(Cl-)>c(Fe3+)>c(H+)>c(OH-)(1分)

碳酸钙与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CO2,同时促进了氯化铁的水解,从而得到红褐色沉淀Fe(OH)3(2分)

(2)SiO32-+2NH4+===2NH3↑+H2SiO3↓(1分)

(3)⑥①⑧⑤⑦④③②(2分)

(4)Cu2++S2-=CuS↓(1分)5×1018(1分)

22.(6分)

(1)O3(g)+2I-(aq)+2H+(aq)===O2(g)+I2(aq)+H2O(l)(2分)

(2)NO2(g)+CO(g)===CO2(g)+NO(g) ΔH=-234kJ·mol-1(2分)

(3)-764.7kJ·mol-1(2分)

23.(6分)

(1)3.4(1分)

(2)c(1分) 酚酞试液(1分) c点以上(1分)

(3)B(2分)

24.(8分)

(1)2Cl-+2H2O===Cl2↑+H2↑+2OH-(1分)

(2)阻止OH-进入阳极室,与Cl2发生反应(1分)阻止阳极产生的Cl2和阴极产生的H2混合发生爆炸(1分)

(3)d(1分)

(4)H2+2OH--2e-===2H2O(1分)从左向右(1分)1mol(1分)

c>a>b(1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5.(6分)

(1)催化剂(1分)

(2)产生50mL气体所需的时间(1分)

(3)BC(2分)

(4)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2分)

26.(8分)

(1)C(1分)

(2)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1分)

(3)酸式滴定管、锥形瓶(1分)

(4)中间生成的Mn2+为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变快;后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慢(2分)

(5)0.1600(2分)

(6)偏高(1分)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7.(7分)

(1)大于(1分)0.001(1分)0.36mol·L-1(1分)

(2)大于(1分)

解:

平衡时,c(NO2)=0.120mol·L-1+0.002mol·L-1·s-1×10s×2=0.160mol·L-1

c(N2O4)=0.040mol·L-1-0.002mol·L-1·s-1×10s=0.02mol·L-1

K2=

=1.28mol·L-1(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