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5522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定额案例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额案例分析.docx

《定额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额案例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定额案例分析.docx

定额案例分析

 

定额案例分析(总15页)

【案例一】

背景:

某六层单元式住宅共54户,建筑面积为㎡。

原设计方案为砖混结构,内外墙均为240㎜砖墙。

现拟定的新方案为内浇外砌结构,外墙做法不变,内墙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

新方案内横墙厚为140㎜,内纵墙厚为160㎜,其他部位的做法、选材及建筑标准与原方案相同。

两方案各项指标见表2-1。

表2-1设计方案指标对比表

设计方案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概算总额(元)

砖混结构

内浇外砌结构

问题:

1、请计算两方案如下技术经济指标:

(1)两方案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单方造价各为多少每平方米差价多少

(2)新方案每户增加使用面积多少平方米多投入多少元

2、若作为商品房,按使用面积单方售价元出售,两方案的总售价相差多少?

3、若作为商品房,按建筑面积单方售价4000元出售,两方案折合使用面积单方售价各为多少元相差多少

分析要点:

本案例主要考核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要求能准确计算各项指标值,并能根据评价指标进行设计方案的分析比较。

答案:

问题1:

1、两方案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单方造价及每平方米差价见表2-2。

表2-2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单方造价及每平方米差价计算表

方案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单方造价(元/㎡)

差价(元/㎡)

单方造价(元/㎡)

差价(元/㎡)

砖混结构

内浇

外砌结构

由表2-2可知,按单方建筑面积计算,新方案比原方案每平方米高出元;而按单方使用面积计算,新方案则比原方案高出元。

2、每户平均增加的使用面积为:

()/54=(㎡)

每户多投入:

(430)/54=(元)

折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单价为:

=(元/㎡)

计算结果是每户增加使用面积㎡,每户多投入元。

问题2:

解:

若作为商品房按使用面积单方售价元出售,则

总销售差价=×(元)

总销售额差率=478834/(×)=%

问题3:

解:

若作为商品房按建筑面积单方售价4000元出售,则两方案的总售价均为:

×4000=(元)

折合成使用面积单方售价:

砖混结构方案:

单方售价=/=(元/㎡)

内浇外砌结构方案:

单方售价=/=(元/㎡)

在保持销售总额不变的前提下,按使用面积计算,两方案

单方售价差额=(元/㎡)

单方售价差率==%

【案例二】

背景材料

某工程项目设计人员根据业主的使用要求,提出了三个设计方案。

有关专家决定从五个方面(分别以F1~F5表示)对不同方案的功能进行评价,并对各功能的重要性分析如下:

F3相对于F4很重要,F3相对于F1较重要,F2和F5同样重要,F4和F5同样重要。

各方案单位面积造价及专家对三个方案满足程度的评分结果见表2-7。

 

表2-7设计方案评分结果表

方案

得分

功能

A

B

C

F1

9

8

9

F2

8

7

8

F3

8

10

10

F4

7

6

8

F5

10

9

8

单位面积造价(元/㎡)

1680

1720

1590

问题

1、试用0~4评分法计算各功能的权重(填入表2~9)。

2、用功能指数法选择最佳设计方案(要求列出计算式)。

3、在确定某一设计方案后,设计人员按限额设计要求,确定建安工程目标成本额为14000万元。

然后以主要分部工程为对象进一步开展价值工程分析。

各分部工程评分值及目前成本见表2-8。

试分析各功能项目的功能指数、目标成本(要求分别列出计算式)及应降低额,并确定功能改进顺序(填入表2-10)。

(注: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表2-8分部工程评分值及目前成本

功能项目

功能得分

目前成本(万元)

A.±以下工程

21

3854

B.主体结构工程

35

4633

C.装饰工程

28

4364

D.水电安装工程

32

3219

表2-9功能权重计算表

功能

F1

F2

F3

F4

F5

得分

权重

F1

×

F2

×

F3

×

F4

×

F5

×

合计

表2-10分部工程功能项目明细表

方案

功能指数

目前成本(万元)

目标成本(万元)

应降低额(万元)

功能改进顺序

A.±以下工程

B.主体结构工程

C.装饰工程

D.水电安装工程

考点

利用0~4评分法进行价值工程分析。

要点分析

1.利用0~4评分法进行功能权重的计算时,主要是将其各功能的分值确定准确。

F3相对于F4很重要,则F3得4分,F4得0分;

F3相对于F1较重要,则F3得3分,F1得1分;

F2和F5同样重要,则F2得2分,F5得2分;

F4和F5同样重要,则F4得2分,F5得2分;

由以上可知,F3相对于F2和F5也很重要,则F3得4分,F2和F5得0分;F1相对于F2、F4和F5重要,则F1得3分,F2、F4和F5得1分。

2、功能目标成本=建安工程目标成本×功能指数。

3、应降低额=目前成本-目标成本。

参考答案

问题1、各功能权重的计算如表2-11所示。

表2-11功能权重计算表

F1

F2

F3

F4

F5

得分

权重

F1

×

3

1

3

3

10

F2

1

×

0

2

2

5

F3

3

4

×

4

4

15

F4

1

2

0

×

2

5

F5

1

2

0

2

×

5

合计

40

问题2、

各方案功能评价系数:

WA=9×+8×+8×+7×+10×=分)

WB=8×+7×+10×+6×+9×=分)

WC=9×+8×+10×+8×+8×=分)

W=WA+WB+WC=++=分)

FA=÷=分)

FB=÷=分)

FC=÷=分)

各方案成本评价系数:

CA=1680/(1680+1720+1590)=1680/4990=分)

CB=1720/4990=分)

CC=1590/4990=分)

各方案价值指数:

VA==分)

VB==分)

VC==分)

C方案价值指数最大,所以C方案为最佳方案。

分)

注:

因问题1中各功能权重计算错误,造成问题2中各项计算结果错误,但计算方法正确,则问题2最高给分。

3.价值工程分析如下:

功能指数:

FA=21/(21+35+28+32)=21/116=分)

FB=35/116=分)

FC=28/116=分)

FD=32/116=分)

目标成本:

CA=14000×=2534(万元)分)

CB=14000×=4228(万元)分)

CC=14000×=3374(万元)分)

CD=14000×=3864(万元)分)

填入表2-12中。

表2-12分部工程功能项目明细表

方案

功能指数

目前成本(万元)

目标成本(万元)

应降低额(万元)

功能改进顺序

A.±以下工程

3854

2534

1320

B.主体结构工程

4633

4228

405

C.装饰工程

4364

3374

990

D.水电安装工程

3219

3864

-645

(分)(分)(分)(分)(1分)

注:

1、确定功能改进顺序时,顺序

错不给分,

正确,

错给分。

2、水电安装工程功能改进顺序序号不写也正确。

评分说明

1.本试题答案应标单位而未标的,每处少给分,最多少给1分。

2.表中数据除有注明外每错一个少给分,每行(列)最低分为0分。

(注:

本题为2001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案例三】

背景:

某特大城市为改善目前已严重拥堵的长为20km的城市主干道的交通状况,拟投资建设一交通项目,有地铁、轻轨和高架道路三个方案。

该三个方案的使用寿命均按50年计算,分别需每15年、10年、20年大修一次。

单位时间价值为10元/小时,基准折现率为8%,其他有关数据见表2-17。

不考虑建设工期的差异,即建设投资均按期初一次性投资考虑,不考虑动拆迁工作和建设期间对交通的影响,三个方案均不计残值,每年按360天计算。

寿命周期成本和系统效率计算结果取整数,系统费用效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表2-17各方案基础数据表

方案

地铁

轻轨

高架道路

建设投资(万元)

1000000

500000

300000

年维修和运行费(万元/年)

10000

8000

3000

每次大修费(万元/次)

40000

30000

20000

日均客流量(万人/天)

50

30

25

人均节约时间(小时/人)

运行收入(元/人)

3

3

0

土地升值(万元/年)

50000

40000

30000

表2-18复利系数表

n

10

15

20

30

40

45

50

(P/A,8%,n)

(P/F,8%,n)

问题:

1、三个方案的年度寿命周期成本各为多少?

 

2、若采用寿命周期成本的费用效率(CE)法,应选择哪个方案?

3、若轻轨每年造成的噪声影响损失为7000万元,将此作为环境成本,则在地铁和轻轨二个方案中,哪个方案较好?

 

分析要点:

本案例考核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有关问题。

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包括资金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由于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较难定量分析,一般只考虑资金成本,但本案例问题3以简化的方式考虑了环境成本,旨在强化环境保护的理念。

工程寿命周期资金成本包括建设成本(设置费)和使用成本(维持费)。

其中,建设成本内容明确,估算的结果也较为可靠;而使用成本内容繁杂,且不确定因素很多,估算的结果不甚可靠,本案例主要考虑了大修费与年维修和运行费。

为简化计算,本题未考虑各方案的残值,且假设三方案的使用寿命相同。

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中,费用效率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其公式为:

费用效率(CE)=系统效率(SE)/寿命周期费用(LCC)

=系统效率(SE)/[设置费(IC)+维持费(SC)]

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将系统效率定量化,尤其是应将系统的非直接收益定量化,在本案例中主要考虑了土地升值和节约时间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环境成本应作为寿命周期费用增加的内容,而不能作为收益的减少,否则,可能导致截然相反的结论。

答案:

问题1:

解:

1、计算地铁的年度寿命周期成本LCCD

(1)年度建设成本(设置费)

ICD=1000000(A/P,8%,50)=1000000/=81746万元

(2)年度使用成本(维持费)

SCD=10000+40000[(P/F,8%,15)+(P/F,8%,30)+(P/F,8%,45)](A/P,8%,50)=10000+40000++/=11455万元

(3)年度寿命周期成本

LCCD=ICD+SCD=81746+11455=93201万元

2、计算轻轨的年度寿命周期成本LCCQ

(1)年度建设成本(设置费)

ICD=500000(A/P,8%,50)=500000/=40873万元

(2)年度使用成本(维持费)

SCQ=8000+30000[(P/F,8%,10)+(P/F,8%,20)+(P/F,8%,30+(P/F,8%,40)](A/F,8%,50)=8000+30000+++/=10018万元

(3)年度寿命周期成本

LCCQ=LCQ+SCQ=40873+10018=50891万元

3、计算高架道路的年度寿命周期成本LCCG

(1)年度建设成本(设置费)

LCG=300000(A/P,8%,50)=300000/=24524万元

(2)年度使用成本(维持费)

SCG=3000+20000[(P/F,8%,20)+(P/F,8%,40)](A/P,8%,50)=3000+20000+/=3427万元

(3)年度寿命周期成本

LCCG=ICG+SCG=24524+3427=27951万元

问题2:

1、计算地铁的年度费用效率CED

(1)年度系统效率SED

SED=50××10+3)×360+50000=230000万元

(2)CED=SED/LCCD=230000/93201=

2、计算轻轨的年度费用效率CEQ

(1)年度系统效率SEQ

SEG=30××10+3)×360+40000=137200万元

(2)CEG=SEG/LCCG=137200/50891=

3、计算高架道路的年度费用效率CEQ

(1)年度系统效率SEQ

SEG=25××10×360+30000=66000万元

(2)CEG=SEG/LCCG=66000/27951=

邮于轻轨的费用效率最高,因此,应选择建设轻轨。

问题3:

将7000万元的环境成本加到轻轨的寿命周期成本上,则轻轨的年度费用效率CEQ=SEQ/LCCQ=137200/(50891+7000)=

由问题2可知,CED=>CEQ=,因此,若考虑将噪声影响损失作为环境成本,则地铁方案优于轻轨方案。

案例四:

某项目混凝土总需要量为5000m³,混凝土工程施工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A为现场制作,方案B为购买商品混凝土。

已知商品混凝土平均单价为410元/m³,现场制作混凝土的单价计算公式为:

C=C1/Q+C2×T/Q+C3

其中:

C-现场制作混凝土单价

C1-现场搅拌站一次性投资,本案例为200000元

C2-搅拌站设备装置的租金和维修费(与工期有关),本案例为15000元/月

C3-在现场制作混凝土所需费用(与混凝土数量有关的费用),本案例为320元/m³

Q-现场制作混凝土的数量

T-工期(月)

问题:

1、若混凝土浇筑工期不同时,A,B两个方案哪一个更经济?

2、

3、

4、当混凝土浇筑工期为12个月,现场制作混凝土数量最少为多少m³才比购买商品混凝土经济?

5、

6、

7、假设该工程的一根米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可采用三种设计方案,其断面尺寸均满足强度要求。

该三种方案分别采用A,B,C三种不同的现场制作混凝土,有关数据见表2-17。

经测算,现场制作混凝土所需费用如下:

A种混凝土为220元/m³,B种混凝土为230元/m³,C种混凝土为225元/m³。

另外,梁侧模元/㎡,梁底模元/㎡;钢筋及制作、绑扎为3390元/T。

试选择一种最经济方案。

表2-17各方案基础数据表

方案

断面尺寸(mm)

钢筋(kg/m³)

混凝土种类

300×900

95

A

500×600

80

B

300×800

105

C

答案:

1、现场制作混凝土的单价与工期有关,当A,B两个方案的单价相等时,工期T满足以下关系:

410=20000/5000+1500×T/5000+320

解得:

T=月

由此可得到以下结论:

当工期T=个月时,A,B两方案单价相同

当工期T<个月时,A方案比B方案经济

当工期T>个月时,B方案比A方案经济

2、

解:

当工期为12个月时,现场制作混凝土的最少数量计算如下:

设该数量为x,根据公式:

410=20000/x+1500×12/x+320

解得X=³

即当T=12个月时,现场制作混凝土的数量必须大于³时才比购买商品混凝土经济

3

解:

三种方案费用计算如下表: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混凝土

工程量

单价

220

230

225

费用小计

钢筋

工程量

单价

费用小计

梁侧模板

工程量

单价

费用小计

梁底模板

工程量

单价

费用小计

费用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