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7571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5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x

第1章税收筹划基础

思考题

1.为什么有效的税收筹划和税负最小化不同?

税收仅仅是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

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所有成本,要实施某些税收筹划方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商业重组成本。

在交易成本高昂的社会里,税负最小化策略的实施可能会因非税因素而引发大量成本。

例如,预期雇主的税率下一期会上升,而雇员的税率保持不变,雇主将雇员的报酬递延到下一期支付能够节约雇主的税收支出。

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公司破产,雇员将处于无法获得支付的风险之下。

雇员可能据此要求一个额外的报酬(风险报酬),以补偿其额外承担的风险。

因此,税负最小化策略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

但是,税收负担的减轻是以企业整体收益增长为前提的,税收负担的减轻并不等于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纳税最少的方案并不一定是财务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从税收角度考虑,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以利润不断增长为最终目标。

2.为什么税收筹划者不仅要知道某一特定交易对其本身的税收影响,还要知道对其他交易方的税收影响?

请举例加以说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参与者,其利益的得失往往影响其他市场交易者。

企业通过税收筹划降低了自己的税收负担,但有可能造成了其他交易方税收负担的上升,从而引发交易成本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或使交易费用增加,最终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

因此,在税收筹划时,应设计、选择使其他交易各方税收负担保持不变甚至降低的税收筹划方案,因为只有这种使其他交易方利益不受损的方案才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例如,在增值税纳税筹划中,一方由于增值率较高在纳税人筹划中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虽然降低了自身的税负,但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不得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销货时购货方无法抵扣该项交易的进项税额,即便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专用发票,购货方也只能抵扣小额进项税额,这便使得交易对方的税负有了一定增加。

3.你认为税后收益总是低于税前收益吗?

请举例加以说明。

不一定。

纳税人不应因看重节税带来的收益而过于强调节税,而应考虑财务利益的最大化。

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除了要考虑降低税收外,还要考虑纳税人的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现在的财务利益,还要考虑纳税人未来的财务利益;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的所得增加,还要考虑纳税人的资本增值。

在一般情况下,税收负担的减轻意味着纳税人股东权益的增加。

但在某些情况下,税负的降低并不会带来纳税人股东权益的最大化。

例如,由于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借款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因此纳税人为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追求节税效应,就要进行负债经营,当负债利率低于息税前的资金利润率时,利用负债融资就可以提高所有者的权益利润率;反之,利用负债融资反而会降低所有者的权益利润率,所有者权益利润率会随负债比例的升高而下降。

4.请举例说明税收筹划、避税与逃税的区别。

避税是纳税人在熟知法律及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在不触犯税收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一系列涉税行为的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活动。

避税的最大特点是非违法性,它包括利用合法手段,如各种特定税收条款或税法中缺乏的某些条款(即税法漏洞),而引起的应税义务的减少。

从法律角度分析,避税分为顺法意识避税和逆法意识避税两种类型。

顺法意识避税也称积极性避税,是顺应税法的立法意图,它不会影响或削弱税法的法律地位,也不会影响或削弱税收的职能作用。

例如,纳税人利用税收的起征点避税或设立高新技术产业适用低税率以规避高税率等。

再如,在对烟酒实行高税率政策的背景下,纳税人通过减少烟酒的消费量以达到少纳税的目的,这是一种顺法意识的避税行为,与国家的税收政策导向一致。

逆法意识避税也称消极性避税,是与税法的立法意图相违背的,甚至是利用税法漏洞进行的规避税负行为。

例如,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手段把高税率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子公司的行为等。

税收筹划所做的筹划行为与国家税法的立法意图是一致的,它充分利用国家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不同涉税行为的税法规定,通过事先的筹划安排,以达到减轻税负之目的。

由于税收筹划以遵守税法规定为前提,故具有合法性;由于税收筹划多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式来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故又具有合理性。

因此,顺法意识的避税行为也属于税收筹划的范围。

逃税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

逃税与税收筹划的本质区别在于逃税是违法行为,而税收筹划是通过不违法的筹划手段实现少缴税款或递延缴纳税款的行为。

5.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税收筹划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综合考虑交易各方的税收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参与者,其利益的得失往往影响其他市场交易者。

企业通过税收筹划降低了自己的税收负担,但有可能造成了其他交易方税收负担的上升,从而引发交易成本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或使交易费用增加,最终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

因此,在税收筹划时,应设计、选择使其他交易各方税收负担保持不变甚至降低的税收筹划方案,因为只有这种使其他交易方利益不受损的方案才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二,税收仅仅是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

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所有成本,要实施某些税收筹划方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商业重组成本。

在交易成本高昂的社会里,税负最小化策略的实施可能会因非税因素而引发大量成本。

例如,预期雇主的税率下一期会上升,而雇员的税率保持不变,雇主将雇员的报酬递延到下一期支付能够节约雇主的税收支出。

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公司破产,雇员将处于无法获得支付的风险之下。

雇员可能据此要求一个额外的报酬(风险报酬),以补偿其额外承担的风险。

因此,税负最小化策略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

但是,税收负担的减轻是以企业整体收益增长为前提的,税收负担的减轻并不等于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纳税最少的方案并不一定是财务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从税收角度考虑,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以利润不断增长为最终目标。

第三,关注税收法律的变化。

税收筹划是在特定的法律背景下进行的,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法律法规的调整与变化,原先不违法甚至是合法的行为有可能变为违法行为。

第一,当税法中存在的缺陷被纠正或税法中不明确的地方被明确后,企业相应的税收筹划权利就会转换成纳税义务。

比如某种税收由全额累进税率改为比例税率时,利用累进级距的不同税率实施税收筹划的条件就不存在了。

第二,当国家或政府对税法或条例中的某项(些)条款或内容重新解释并更改适用范围时,纳税人原有的权利就可能转变成义务

第四,正视税收筹划的风险性。

税收筹划需要在企业涉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安排,由于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税收筹划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可能达不到税收筹划所预期的效果。

另外,税法中某些比较模糊的地方有可能导致税务当局与纳税人的理解产生分歧,纳税人认为不违法的行为在税务当局看来,有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因此,任何纳税主体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但要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还必须了解征税主体对其税收筹划行为的认定和判断。

习题

1.名词解释

税收筹划逃避缴纳税款

答案与解析:

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简答题:

(1)税收筹划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逃避缴纳税款的法律界定及法律责任。

(3)简述欠税的法律界定及法律责任。

(4)简述骗税的法律界定及法律责任。

答案与解析:

(1)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事先性和风险性的特点。

税收筹划的合法性是指税收筹划必须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这里的合法性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遵守税法;二是不违反税法。

任何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纳税责任的行为都不属于税收筹划的范围。

在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做出采用较低税负方案的决策是纳税人的正当权利。

用道德的名义要求纳税人选择高税负,不是税收法律的本义。

税收筹划的事先性是指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涉税事项所做的规划和安排。

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

企业在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产生货物和劳务税纳税义务,在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产生所得税纳税义务,在财产取得之后才产生财产税纳税义务等,这就为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事先筹划提供了可能性。

如果纳税义务已经发生,纳税人再通过种种手段减少应纳税款,则被认定是违法行为。

由于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的,这就使未来的结果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有可能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纳税人的经营行为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有可能是由于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使得本来的最优方案变成次优方案。

另外,纳税人在筹划时由于对税收政策理解不透(税法在某些条款上的模糊性)等而面临违法及纳税调整的风险等。

(2)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述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且接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犯有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3)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欠缴税款数额较大,是指欠缴税款5万元以上。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在出境前未按照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阻止出境的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公安部制定。

县级以上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人的欠税情况,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告。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欠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

对于企业事业单位犯有以上罪行的,判处罚金,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对所生产或者经营的商品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处骗取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规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按照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并处骗取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单位犯本款罪的,除处以罚金外,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3. 下列哪种说法准确地描述了有效税收筹划?

A. 适用较高税率的投资者应进行政府债券的投资

B. 免税的投资者应进行企业债券的投资

C. 预期税率在未来会下降时,雇员更喜欢推迟接受他们的报酬(假设这一行为成功地推迟确认应税收入)

D. 租用耐用的经营资产比持有它们更有利(假如该项资产允许加速折旧)

答案与解析:

ACD。

政府债券收入一般属于免税收入,投资政府债券可以起到节税的作用;免税的投资者投资企业债券,并没有起到减少税负的作用;预期税率在未来会下降时,推迟报酬接受时间可以递延纳税。

4.纳税人A购买了100,000元的公司债券,年利率为10%。

纳税人B购买了100,000元的政府债券,年利率为8%。

这两种债券的到期日和风险相同。

每个纳税人获得的税后收益率是多少?

(A、B均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

答案与解析:

政府债券收入属于免税收入。

A的税后收益率=10%×(1-25%)=7.5%

B的税后收益率=8%

5.某纳税人正在考虑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是以20,000元雇佣一名税务会计师来研究筹划方案,如果成功,这一方案可为他节税22,000元,成功的概率估计是70%;方案二是以18,000元雇佣一家市场策划公司,该公司的任务是为产品制订市场拓展计划。

如果成功,这一方案可为该纳税人节约广告费20,000元而不影响销售收入。

方案成功的概率为80%。

如果税率为15%,则该纳税人应选择哪一种方案?

如果税率为25%,则该纳税人应选择哪一种方案?

答案与解析:

方案一:

净节税收益=[22,000-20,000]×70%=2,000×70%=1400(元)

在税率为20%时:

税后收益率=1400÷20,000×(1-15%)=8.24%

在税率为25%时:

税后收益率=1400÷20,000×(1-25%)=9.33%

方案二:

净节税收益=[20,000-18,000]×80%=1,600

在税率为20%时:

税后收益率=1,600÷[18,000×(1-15%)+20,000×15%]=8.74%

在税率为25%时:

税后收益率=1,600÷[18,000×(1-25%)+20,000×25%]=8.65%

因此,当税率为15%时,纳税人应选择方案二;当税率为25%时,纳税人应选择方案一。

6.一家大公司聘请你作税务顾问,这家公司有累积的税收亏损,并预计以后几年会维持这种状况。

该公司打算在外地设立一家新的配送工厂。

估计该工厂成本为1,000万元。

公司正考虑3种备选方案:

依据方案A,公司借入1,000万元买入这样的工厂;依据方案B,公司发行普通股票筹款1,000万元购买这样的工厂;依据方案C,公司向当前所有者租用这样的工厂。

公司要求你准备一份简要的报告,勾勒出每种方案的税收结果。

在报告中,请你推荐从税收上讲最有效的方案。

答案与解析:

方案A:

借款的利息支出会增加亏损,在公司亏损的情况下损失抵税效应。

方案B:

公司亏损不用支付股息。

方案C:

租金支出会增加亏损,在公司有累积亏损的情况下损失抵税效应。

所以从税收上讲,方案B相对有效。

7.论述题:

(1)论述税收筹划的意义

(2)论述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与解析:

(1)第一,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

追求税后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纳税人有从事经济活动、获取收益的权利。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对其资产、收益的正当维护,属于纳税人应有的经济权利。

税收筹划除了可以实现节税功能外,还可以防止纳税人陷入税法陷阱。

税法陷阱是税法漏洞的对称。

税法漏洞的存在,给纳税人提供了避税的机会,而税法陷阱的存在,又让纳税人容易落入看似漏洞、实为陷阱的圈套之中,这也是政府反避税的措施之一。

纳税人一旦落入税法陷阱,就要缴纳更多的税款,从而影响纳税人正常的收益。

税收筹划可防止纳税人陷入税法陷阱,从而维护其正当权益。

第二,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

税收筹划要求纳税人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涉税事项的事先安排,这就要求纳税人必须熟知税法,并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行事,以避免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税收筹划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抵制偷逃税等违法行为。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规模后,企业开始重视税收筹划,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的增强一般具有客观一致性和同步性的关系。

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的这种一致性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税收筹划是企业纳税意识提高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水平相适应的。

只有在税制改革与税收征管改革成效显著的情况下,税收的权威性才能得到实现;否则,如果对偷逃税等违法行为的查处率较低,无疑会助长偷逃税等违法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纳税意识淡薄,不必进行税收筹划就能取得较大的税收利益。

企业纳税意识强与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具有共同的要求。

税收筹划所安排的经济行为要求合乎税法规定或不违反税法规定,而依法纳税更是企业纳税意识强的应有之意。

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同时依法建账也是企业依法纳税的基本要求。

第三,促进税制的不断完善。

税收筹划是在合法或不违法的框架下寻求低税点,低税负的产生除了因国家为了鼓励某一行为所给予的优惠外,还有可能是因为税收法规的缺失或不合理而造成的。

这些不完善的税制往往通过纳税人税收筹划的选择才能暴露出来。

国家通过对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的分析和判断,有利于发现税制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税制的不断完善。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对国家税法及有关税收经济政策的反馈行为,同时也是对政府政策导向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国家现行税法完善性的检验。

国家可以利用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反馈的信息,改进有关税收政策并完善现行税法,从而促进国家税制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第四,促进国家税收政策目标的实现。

从某一角度看,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也是企业对国家税法和政府税收政策的反馈行为。

如果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正确,税收筹划行为将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良性的、积极的正面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经营的目标所在,企业通过税收筹划降低自身的税收支出,从而增大自身的财务利益。

由于企业自身具有强烈的节税欲望,国家才可能利用税收杠杆来调节、诱导纳税人的行为,从而实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目标。

例如,国家为了鼓励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在企业所得税中规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50%的税收优惠。

如果企业通过税收筹划成立了研发部门,则该企业在享受国家这一税收优惠政策、节约企业所得税的同时,还实现了国家鼓励企业研发这一税收政策目标。

(2)第一,综合考虑交易各方的税收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参与者,其利益的得失往往影响其他市场交易者。

企业通过税收筹划降低了自己的税收负担,但有可能造成了其他交易方税收负担的上升,从而引发交易成本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或使交易费用增加,最终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

因此,在税收筹划时,应设计、选择使其他交易各方税收负担保持不变甚至降低的税收筹划方案,因为只有这种使其他交易方利益不受损的方案才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二,税收仅仅是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

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所有成本,要实施某些税收筹划方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商业重组成本。

在交易成本高昂的社会里,税负最小化策略的实施可能会因非税因素而引发大量成本。

例如,预期雇主的税率下一期会上升,而雇员的税率保持不变,雇主将雇员的报酬递延到下一期支付能够节约雇主的税收支出。

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公司破产,雇员将处于无法获得支付的风险之下。

雇员可能据此要求一个额外的报酬(风险报酬),以补偿其额外承担的风险。

因此,税负最小化策略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

但是,税收负担的减轻是以企业整体收益增长为前提的,税收负担的减轻并不等于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纳税最少的方案并不一定是财务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从税收角度考虑,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以利润不断增长为最终目标。

第三,关注税收法律的变化。

税收筹划是在特定的法律背景下进行的,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法律法规的调整与变化,原先不违法甚至是合法的行为有可能变为违法行为。

当税法中存在的缺陷被纠正或税法中不明确的地方被明确后,企业相应的税收筹划权利就会转换成纳税义务。

比如某种税收由全额累进税率改为比例税率时,利用累进级距的不同税率实施税收筹划的条件就不存在了。

当国家或政府对税法或条例中的某项(些)条款或内容重新解释并更改适用范围时,纳税人原有的权利就可能转变成义务。

第四,正视税收筹划的风险性。

税收筹划需要在企业涉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安排,由于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税收筹划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可能达不到税收筹划所预期的效果。

另外,税法中某些比较模糊的地方有可能导致税务当局与纳税人的理解产生分歧,纳税人认为不违法的行为在税务当局看来,有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因此,任何纳税主体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但要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还必须了解征税主体对其税收筹划行为的认定和判断。

第2章税收筹划方法

思考题

1.纳税人的筹划主要从哪些角度切入?

纳税人的筹划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1)对纳税人类型的选择

从纳税人类型的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有多种不同性质的纳税人:

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等。

不同性质的纳税人所适用的税收政策存在很大差异,这给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空间。

(2)不同纳税人之间的转化

由于不同纳税人之间存在税负差异,因而可以采取转变纳税人身份的办法合理节税。

纳税人之间的转化一般存在多种情况,比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的转变,可以借此实现节税。

(3)避免成为纳税人

纳税人可以通过灵活运作,使得企业不符合某税种纳税人的条件,从而彻底规避税收。

避免成为纳税人的另一种办法是,通过税收筹划安排,使纳税人发生的经济业务不属于某些税的纳税范围,因而该经济业务就无须纳税。

我国税法对纳税范围有明确的界定,在一定条件下合理安排经营活动和纳税事项,避免其进入纳税范围,就可以彻底免除纳税义务。

2.计税依据的筹划有哪些操作方法?

请举例加以说明。

计税依据的筹划一般有以下几种操作方法切入:

一是实现税基的最小化;二是控制和安排税基的实现时间;三是合理分解税基。

第一,控制和安排税基的实现时间。

这种税收筹划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1)税基推迟实现,即税基总量不变,合法推迟税基的实现时间。

税基推迟可以实现递延纳税。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税基推迟实现的效果更为明显,能够降低未来支付税款的购买力。

(2)税基均衡实现,即税基总量不变,税基在各个纳税期间均衡实现。

在适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还可实现边际税率的最小化,从而大幅降低税负。

(3)税基提前实现,即税基总量不变,税基合法提前实现。

在减免税期间,税基提前实现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减免额。

第二,合理分解税基

合理分解税基就是把税基进行合理分解,使税基从税负较重的形式转化为税负较轻的形式。

第三,税基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