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6486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docx

汉语言文学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形象论文

摘要

《救风尘》不仅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敢于斗争的女性形象,还细致地描绘了作恶多端的反面角色。

关汉卿塑造的周舍“恶少”形象,是他作品中反面形象的其中一类。

剧中周舍是虚伪狡诈、作恶多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愚蠢至极的形象。

关汉卿塑造的周舍形象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映像,不仅抨击了封建时期的男权文化,还揭露了黑暗统治阶级的恶行,同时也赞扬底层女子的智慧和敢于反抗斗争的精神。

关键词:

《救风尘》;人物形象;周舍

 

Abstract

Savethedustnotonlydepictstheimageofwomenwhodaretofight,butalsodescribestheroleofthevillain.Zhoushe'simageof"evilminority"in"savingthedust"isoneofthenegativeimagescreatedbyGuanHanqing.Zhousheisanimageofhypocrisy,treachery,doublemindedness,irresponsibilityandstupidity.TheimageofZhoushecreatedbyGuanHanqingistherealimageofthesociallifeatthattime.Itnotonlycriticizesthepatriarchalcultureinthefeudalperiod,butalsoexposestheevildeedsofthedarkrulingclass,andpraisesthewisdomofthebottomwomenandthespiritofdaringtoresistthestruggle.

Keywords:

savethedust;characterimage;Zhoushe

 

关汉卿《救风尘》周舍形象的研究

一、引言

关汉卿是元代四大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古典戏剧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是关汉卿创作的著名的杂剧剧本,全剧共四折。

《救风尘》主要写妓女宋引章与安分老实的秀才安秀实订下婚约后,由于自身的单纯天真、爱慕虚荣,被恶少周舍用甜言蜜语引诱,不顾朋友、家人的劝告和反对,执意下嫁周舍,两人成婚后周舍对宋引章加以虐待,朝打暮骂,最后宋引章不再忍耐,向她的姐妹赵盼儿寻求帮助,两人施计骗周舍写下休书的故事。

《救风尘》巧妙地利用戏剧冲突、生动的语言,使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鲜明地展现了剧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关汉卿通过对周舍这一“恶少”形象的塑造,给予反派人物以无情的嘲讽,给正面人物以高度的赞扬。

该作品不仅表达了对处在社会底层的妓女和儒生的同情,揭露官商的残暴行径,还赞扬了女性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和精神。

二、周舍形象的主要特征

在金灭亡后,关汉卿为了谋生,来到元大都,开始了创作戏剧之路。

关汉卿为了创作更好的作品,亲自进入娱乐场所观察百姓。

从事杂剧创作活动,让关汉卿对黑暗的社会和女性的不幸遭遇有着深刻的体会。

他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借助《救风尘》中“恶少”周舍这一反面形象,揭露当时社会的不公现象,从而传递自己的政治理念。

周舍的形象特征主要如下:

(一)风流子弟、虚情假意

“酒肉场中三十载,花星整照二十年,一生不识柴米价,只少花钱共酒钱”①,剧本开头这句话中的“花”和“酒”是对周舍最真实的写照。

周舍出身于官僚世家,郑州人氏。

周舍长得英俊潇洒,地位尊贵,仗着自家当官的背景,常年流连于风月场所,生活十分奢靡,擅长将女性玩弄于股掌之中,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

周舍出入妓院,看上宋引章。

为了迎娶宋引章,周舍先是“磨了半截舌头”,利用花言巧语,假意温存,让单纯天真的宋引章深陷其中;为了表达自己对宋引章的爱慕之情,周舍使尽浑身解数:

在夏天给宋引章扇扇子,冬天晚上替她及时暖好床。

接着在得知宋引章的母亲同意两人的婚事后,还虚情假意地给宋引章的母亲送礼,作各种空洞的保证,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后周舍再一次见到赵盼儿时,沉迷美色不能自拔,暴露好色的本质。

在听说赵盼儿要嫁给自己时,更是难以抑制自己高兴的心情,扬言要休了宋引章,张罗着要娶赵盼儿。

可见,周舍就是一个风流、虚情假意的人。

(二)为人险恶、轻视女性

在同宋引章结婚之后,周舍并没有珍惜她。

周舍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同知,自己地位并不低却娶了一个妓女,不仅有失自己的身份,还要面对世俗的流言蜚语。

从这里可以看出周舍是从心底里忌讳宋引章妓女身份的,所以并没有把她放在眼里。

于是在后面的婚姻生活中,周舍尽显恶性:

视宋引章为玩物,对宋引章朝打暮骂,给她“五十杀威棍”。

周舍甚至说:

“兀那贱人,我手里有杀的,无有买休卖休的。

”②可见,在周舍眼中,妇女是没有地位可言的,是用来蹂躏的对象。

(三)自作聪明、愚蠢至极

在收到宋引章的求救信之后,赵盼儿不顾一切,带上钱财,来到郑州想要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宋引章。

赵盼儿利用周舍好色的本质,施计哄骗周舍说自己愿意嫁给她,而前提是要休掉宋引章。

在周舍陷入圈套之前,也有思考过自己要是弄个两头空的下场,就会得不偿失。

但自以为聪明的周舍也难以抵挡赵盼儿美色的诱惑,再加上周舍以为凭借自己的财力物力可以把赵盼儿弄到手,让赵盼儿下嫁于他,所以周舍也放下了警惕。

正是由于周舍自以为是的性格特点,才让自身愚蠢的本性也暴露出来,让赵盼儿的计谋得以实施,宋引章得以拿到休书获得自由。

这时周舍发现自己入了圈套,拉着宋引章、赵盼儿要去衙门打官司讨回公道。

然而正义站在了宋引章和赵盼儿这一边,周舍最终落得“杖六十,与民一体当差”的悲惨下场。

三、周舍形象的塑造手法

《救风尘》文思敏捷、风格多元。

王国维在评价关汉卿的《救风尘》时说:

“其布置结构,亦极意匠惨淡之致。

宁较后世之传奇,有优无劣也。

”③关汉卿在周舍形象的塑造上也倾注了颇多心血,他塑造的周舍形象就是当时压迫势力的典型。

周舍作为《救风尘》中的反面形象,在关汉卿的塑造下,个性鲜明,形象立体。

(一)对比反衬

关汉卿在塑造周舍这一形象时,首先将周舍与赵盼儿、宋引章、安秀才的社会地位进行对比。

从第一折描写周舍的开场:

“混迹酒肉场中三十余年,花星整照二十年;一生不知道柴米油盐的价钱,只知道花了不少钱在酒上。

”可以看出周舍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衣食无忧,社会地位尊贵。

“屈子投江千古恨,颜回乐道一生贫。

小生姓安,名秀实。

平生以花酒为念。

”④这是介绍安秀实的开场白,安秀实把自己比作是“屈原”、“颜回”,说明自己是一个安贫乐道的儒生,却考场失意。

从“平生以花酒为念”可以看出虽然安秀实是个读书人,却也喜欢喝花酒,喜欢出现在风月场所。

而赵盼儿和宋引章二人均是汴梁城里有名的妓女。

根据这四个人的开场描述,可以看出周舍是官二代,社会地位高且尊贵;安秀实是一介儒生,是个考场上失意的秀才;而赵盼儿和宋引章是妓女,社会地位自然与周舍和安秀才不能相比。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四人的地位悬殊。

作者把周舍的形象设置为当时社会的顶层,也是在展现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

在《救风尘》中,作者不仅将人物的社会地位进行对比,还用善与恶的反差来突出人物鲜明的形象。

在剧中周舍是“恶”的代表,而赵盼儿则是正义的典范。

关汉卿给周舍这一人贴上了“恶”的标签:

阴险狡诈、作恶多端。

关汉卿展现周舍“恶”的一面,也是为了形成对比来衬托赵盼儿的“善”和机智勇敢。

从宋引章想要嫁给周舍的原因可以看出周舍的假“好男人”形象,周舍擅长逢场作戏,也很会甜言蜜语哄骗单纯天真的宋引章;而从赵盼儿设计救宋引章的态度可以看出:

她虽贵为女性,社会地位不高,但心地善良,仍旧义无反顾的帮助宋引章脱离苦海。

赵盼儿发自内心的善意和柔情更加反衬了周舍的恶人形象、风流气息、流氓作为。

(二)笑谑性的语言

元杂剧是独唱剧的一种,所以通常用说场白来表现次要人物的形象。

宋杂剧是元杂剧的前身,由四段组成,第一段通常是演平常事件的一段,然后是正杂剧两段和滑稽调笑的“杂办”。

这些有点类似于独立的单口相声段子,让观众听了一定笑的前仰后合。

第二折周舍的开场白写到:

“我这骑马一生,却在这驴背上面翻了车”,这句话与我们现今所说的:

“经历过无数的大风大浪,却掉在了小水沟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舍认为,自己长年混迹于风月场所,将女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是常态,而现如今却为了娶宋引章说尽好话。

“磨了半截舌头”是嘴皮子磨破的意思,用“半截舌头”来形容自己的费尽心思,夸张之中又带点滑稽之意。

《救风尘》中第三折开头也属于一段滑稽科白段子。

周舍来到自己开的旅社,交代店小二:

“自己并不是为了赚钱才开这家旅店,而是为了物色‘新目标’,要注意帮我留意来店里寄宿的妓女。

”店小二说周舍“脚头乱”,自己难以找到他。

周舍就对他说:

你就到妓院里来找我,妓院找不到就到赌场来找我,赌场还是找不到就到牢房里来找。

从妓院到赌坊再到牢房,这看似一气呵成的纨绔子弟“三部曲”,给人一种滑稽之意。

可以看出,关汉卿创作《救风尘》也受到宋杂剧滑稽的影响。

这一折写了赵盼儿为了救宋引章,主动对周舍献殷勤,惹得周舍魂不守舍。

而周舍态度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对赵盼儿的称呼变了。

初见面就直接叫喊她的名字并要打赵盼儿的跟班;赵盼儿借此机会说早就爱上了他,周舍说:

“早知道你千里迢迢来嫁给我,我怎么敢打小舅子?

”为了取得赵盼儿的信任,连小闲都荣升为舅子了;宋引章借机吵闹,被周舍威胁骂道:

“要不是奶奶在这里,我就杀了你!

”赵盼儿又从“姐姐”一下子成为“奶奶”。

周舍在听到赵盼儿说只有休了宋引章才要嫁给他后,就立马回家准备休掉宋引章。

但是周舍思考了一下回过神来:

且慢,那个妇人是我平日打骂的,如果我写下休书休了她,给她自由,然后盼儿又不嫁给我,可不弄得两头空空。

周舍为人狡猾,看似聪明,但他的弱点好色使他对赵盼儿的计谋估计不足,最终沦陷中了计,落得两头空的下场。

不仅仅是因为这个结局让人会心一笑,更是周舍自己不幸言中自己的结局让观众觉得这个人物极具搞笑意味。

周舍作为一个艺术形象,让观众看见的语言风格更多的是搞笑和戏弄。

关汉卿在《救风尘》中采用了笑谑性的语言风格来塑造周舍这一人物形象,与其说这是在表现周舍诙谐性格的一面,不如说是关汉卿自身幽默感的展现。

关汉卿笔下的周舍这人说的话前言不答后语,不符合逻辑关系,让人发笑。

这一形象的塑造不仅达到关汉卿嘲讽周舍这类反面人物的目的,而且通过周舍个性化的滑稽表演,为枯燥的生活增添了趣味。

(三)个性与共性相结合

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不但要抓住人物共同特征,而且还要根据当时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刻画出人物形象鲜明的个性,通过共性和个性的互相结合,巧妙的把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出来。

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必须要把人物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展现出来,赋予作品具体的社会意义;同时又要把人物的个性表现出来,写出这个人物与其他人物不同的特征,突出人物的典型特点,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关汉卿塑造的周舍形象,最大的特点就是“恶”。

周舍是混迹风月场所的花花公子,他凭借自己多年玩弄女性的经验,利用花言巧语、连骗带哄的手段把宋引章娶回家。

在婚后周舍对宋引章进行虐待伤害。

从婚前的“冬天帮宋引章温暖被窝”“夏天帮宋引章打扇子的虚情假意、无事殷勤再到婚后“用五十棍棒朝打暮骂宋引章”的残暴行为的转变,看似出乎意料,又在作者的掌控之下。

而赵盼儿在收到宋引章的求救信之后,就想着竭尽全力帮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宋引章脱身,但周舍为人狡猾,十分狠毒的表明,宁可将宋引章打死,也不准别人用钱来赎她。

在赵盼儿来到郑州时,周舍见到赵盼儿,顿时色心又起,贪恋赵盼儿的美貌,正因为这样,周舍因此中了圈套,不仅写下休书还宋引章自由,还被官府杖责六十,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

在其他剧作中,类似于《救风尘》的负心题材更是为数不少。

如《调风月》中金国的贵公子小千户,从小生活在姑姑家中,姑姑让婢女燕燕去服侍小千户,而小千户却虚情假意骗燕燕以身相许,达到目的后便将燕燕抛弃,转而迎娶贵族小姐莺莺。

《秋胡戏妻》中秋胡结婚没几天就被抓去当兵,从此与妻子罗美英分离长达十年,秋胡的妻子通过给人家做帮工换钱来养活家人。

十年后秋胡服役期满,,回到自家桑园,遇到了已经很久没见的妻子,他运用各种手段挑逗梅英,梅英不为之所动,回到家后两人对刚刚的行为感到尴尬,也意外的展现了秋胡婚外寻新欢,负心伪善的恶性。

《柳毅传书》中,小龙娶了洞庭湖龙女三娘为妻,而小龙认为自己与她前世没有缘分,但是见了龙女的影儿,却很不快活。

于是小龙在老龙王面前挑拨龙女的不是,说到:

“父亲,你给我娶的那个媳妇,生性乖劣,至今和我不和,依附于他父叔的神通,一直想要降着我,连你也不放在眼里”,于是老龙王不分青红皂白地将龙女罚到泾河岸边牧羊。

从这些剧目可以看出,周舍与小千户、秋胡、小龙这些人的行为并没有差别。

关汉卿生活在政治环境黑暗、官场腐败不堪的元代,创作的《救风尘》这一剧作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而塑造的周舍这一形象也正是当时官僚势力、压迫势力的代表。

关汉卿通过周舍的“恶”来表现当时男权社会下男性的普遍丑恶嘴脸,可以看出以周舍为代表的这一类男性在关汉卿笔下是不受待见的,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一类恶人。

他们虽贵为男性,却是权贵黑暗势力的典型,缺少男性的责任担当,不是社会上有真正意义的男子汉,更不必将他们与君子相挂钩,只知吃喝玩乐,欺负弱小,无视女性。

关汉卿塑造周舍这一反面角色,是在揭露周舍的恶性,批判这一人物形象。

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批判不平等的娼妓制度、黑暗的官僚主义,同时也揭露了在元代统治下的官员子弟胡作非为的行径。

(四)制造矛盾冲突

一部成功的戏剧必然会有矛盾冲突的加持,在戏剧创作中,作者往往会用矛盾冲突把戏剧推向高潮,达到自己想要的戏剧效果。

通过制造戏剧冲突来刻画人物,这是戏剧创作的基本要求。

人物形象的特点要依靠矛盾冲突来展现。

而戏剧冲突是以社会矛盾为基础,是矛盾的激化形式。

在生活中,人是社会的总和。

在社会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关系,所以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戏剧的冲突也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

但如果归结起来,也不外两种形式:

一种是外在矛盾冲突;二是内在矛盾冲突。

这两种冲突形式,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汉卿利用周舍制造了全剧的矛盾冲突,剧中最为激烈的矛盾冲突点莫过于赵盼儿与周舍的冲突。

但是在赵盼儿与周舍作斗争之前,作者还设置了周舍与宋引章的矛盾冲突的情节。

宋引章在嫁入周舍家门后,周舍本性暴露,对她实行暴力。

全剧的结局因这一小矛盾展开,而后有赵盼儿施计救她的情节。

关汉卿将“抢休书”的情节设置为全剧的高潮点。

全剧虽然有许许多多的矛盾点,但都在“抢休书”这一情节中汇集,使剧作创作达到高潮。

从剧中可以看出,赵盼儿在“抢休书”这一环节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赵盼儿用甜言蜜语引诱周舍:

“我如果嫁给了你,我没有比宋引章更懂得那些针织油面,刺绣铺房,裁剪这类事儿,这些我是一点也不晓得的。

”这句话表面看好像是在贬低自己,实则也是在刺激周舍,逼周舍快速的做决定。

然而经不住美色诱惑的周舍,终于上了当,写下了众望所盼的休书。

周舍是这一剧作必不可少的人物,身为反派的他,让全剧的矛盾显现,继而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点,关汉卿向读者展示了剧中各个人物的结局,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

关汉卿在《救风尘》中塑造周舍这一富豪权贵形象,并对他的丑恶嘴脸进行描写,不仅让读者读出他的风流恶行,还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在腐朽封建阶级社会下的“人物百态丑恶图”。

借周舍形象,批判当时的官僚权贵,批判封建时代的黑暗社会,并坚决抵制这一类反面人物的“代言人”。

在读者看来,这一形象是人们所唾弃的,不为人称道的。

在批判和反对的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遭受无尽痛苦的底层百姓的同情,赞扬了敢于作出反抗的女性,在抨击黑暗之时也不忘向人们展现光明的一面。

四、周舍形象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元代的政治文化背景

元朝是由蒙古的游牧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

元朝建立初期,统治者实行民族等级制度,当时的汉族人和南方人被分为下等人,还有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

为了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统治者延续了奴隶制的恶习。

由于封建等级森严,朝廷上官官相护,汉人和南方人报效朝廷的机会少之又少。

当时汉人及南方人自感仕途无望,有些地区的文人志士甚至沦为奴隶。

上层阶级颁布的种种不公平制度不仅使大批的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道路受阻,还让百姓黎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

统治者极度奢靡、官场浑浊不堪的情形,让人难免心生怨恨。

这种特定的社会现实生活为关汉卿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使关汉卿的作品充满了批判和反抗的意味。

元代建朝开始,在汉族儒士的怂恿下,统治者把程朱理学作为官方学术思想,这使得程朱理学的思想统治地位得到确认。

而元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起来的国家,统治阶级来自各个不同的民族,思想多元。

统治阶级虽然运用儒家思想维护统治主体地位,但也包容和尊重各个民族本来的宗教信仰。

正因为蒙古民族是草原游牧民族,受封建的纲常礼教思想的影响较少,所以佛教、道教及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才得以在中原地区发展。

而多种思想的碰撞、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也威胁到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大大削弱了儒家传统礼教对当时人民大众的影响,动摇了封建礼教的主体地位。

元朝时期思想的开放及对各民族文化信仰的尊重,为作品的创作营造了一个较宽松的氛围。

元代包容各民族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促进国内各民族的交往,还使中外的交流规模空前扩大。

这一局势允许各民族风俗习惯能够共存,打破了以往以一家为主的格局。

元朝前期政治局势稳定,文化领域严宽并序,思想的开放性,为作者的大胆创作留有活动空间和提供有力条件,对创作高质量的杂剧作品起到了促进作用。

由于妇女在封建社会受到的迫害最严重,所以通过描写女性反抗恶势力的情节来表达自己对黑暗封建统治阶级的不满以及对深受纲常礼教迫害的女性的同情。

关汉卿描写周舍一系列恶劣的行径和最后结局来衬托出赵盼儿这类女性敢于同封建礼教抗争的精神,将女性意识的觉醒投射到作品中。

这一形象的塑造也展现了关汉卿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和与众不凡的追求。

(二)个人原因——作者自身生活经历

关汉卿出生的时代,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成年后的关汉卿满怀抱负,想要通过仕途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由于当时元代的科举考试时有时无,关汉卿进入仕途的道路受阻,心中难免愤愤不平。

但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又没办法直接表达真情实感,只能借助文笔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这一背景也使关汉卿成了自北向南流亡人群中的一员。

沦为社会底层的关汉卿,生活主要集中在都市的街头巷尾、勾栏瓦肆、青楼妓馆这个范围内,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十分熟悉。

长期的漂泊不定,让关汉卿有机会接触处于社会底层的百姓,目睹他们是如何被富豪权贵和黑暗势力压迫和残害。

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关汉卿的见闻,还让他对百姓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关汉卿借助剧中的反面角色,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强烈批判了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及腐朽不堪的统治阶级。

周舍这一形象可以说是关汉卿的真情流露,也是关汉卿反抗元代丑恶群体的表现。

通过对周舍形象“恶”的一面的描写,来展现当时真实的社会环境,表达了自己对当时黑暗社会和腐朽统治的控诉。

五、周舍形象塑造的意义

(一)赞扬底层女子的智慧和敢于反抗斗争的精神

关汉卿在《救风尘》中塑造了周舍这一富豪恶少形象,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宋引章、赵盼儿这一类处于底层的妇女。

作者通过周舍的阴险虚伪、心狠手辣反衬出女子的善良及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表现出对底层子女由忍气吞声、不断妥协向命运相抗争的转变的赞扬。

关汉卿用赵盼儿这一角色传递着女性应该追求独立、自主的主张。

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女子,封建教义根深蒂固,依附于男子,渴望通过男子从良,改变自己的命运。

处于封建时代的女性地位低下,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更是迫切想要改变现状。

宋引章一直想要嫁做人妇,而关汉卿设置宋引章嫁给周舍想要因此改变命运的情节,流露出关汉卿对封建女性自我定位的否定与缺失的无奈。

而《救风尘》中写赵盼儿解救宋引章的过程,更是巧妙的展示了底层女性的聪颖和勇敢,颠覆了底层女子依附于婚姻的命运设定,赞扬了赵盼儿敢于挑战传统伦理纲常的勇气。

周舍这一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虚伪和爱好美色这一缺点,让宋引章和赵盼儿抓住并加以利用。

周舍说:

我在宋引章那里,话也不比多少,三言两句,只要我愿意写下休书,连同身边的事物就都被我休掉了;要是我不愿意写休书,我就将宋引章搂一搂,抱一抱,甜言蜜语几句,她就会妥协。

”这是周舍的惯用手段,而这些手段也正是在为他的悲惨下场做铺垫。

赵盼儿为了得到周舍的信任,利用甜言蜜语,通过发誓来让周舍放下戒心,并顺利的让周舍写下了休书,救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宋引章。

当周舍得知自己被骗时,已经来不及反击了。

面对豪势权贵,赵盼儿不顾一切勇敢地搭救宋引章,展现了底层女性为了幸福、自由而奋斗的过程。

在关汉卿笔下,女性已经是有自我意识、懂得维护尊严的形象,并且具有敢于斗争反抗的精神。

(二)抨击封建时期男权文化

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对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仅使封建礼教对当时人们的约束不再那么紧密,而且使男女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关汉卿亲身感受处于底层人民的生活,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

作者塑造的周舍这一“恶少”形象,也是他反抗压迫势力、黑暗势力的表现。

周舍是那个封建时代的典型男性人物形象,男权思想根深蒂固,轻贱妇女,更不必说像宋引章这类地位低下的妓女群体。

从父系氏族开始,封建时代的男子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建立起属于他们的势力,以利于稳固地位,维护统治。

在封建社会的环境下,权利大多掌握在男性手中,女性只能从属于男性,无论男性对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无礼,大部分的女子也选择忍气吞声与服从。

虽然周舍是一个花花公子,但从他的行为可以看出他秉持的是传统的婚姻观念,也是怕外人议论宋引章妓女的身份,让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所以将自己的不满撒在宋引章身上,对宋引章朝打暮骂。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周舍也是深受男权文化影响的人。

关汉卿在《救风尘》中描绘了宋引章、赵盼儿这类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不幸遭遇,但是她们的反抗意识并没有缺失,而是更加勇敢地挑战封建男权文化。

宋引章在受到伤害后,鼓起勇气写求救信给赵盼儿,想要脱离苦海,赵盼儿也使尽全力帮助宋引章重获自由,为女性赢得了尊严。

从关汉卿设置周舍“杖六十,与民一体当差”的结局可以看出,《救风尘》不仅称颂了那些被歧视、被损害、被侮辱的女性敢于反抗男权的精神,还抨击了女性恪守伦常背后的男权文化。

(三)揭露黑暗统治阶级的恶行

周舍这一形象不仅仅是代表他个人,更是反映了当时整个黑暗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民族等级森严,还沿袭了奴隶制这一残规陋习。

元朝统治时期,社会环境复杂,百姓来自各个不同的民族,统治者根据这一特殊情况对国人进行了等级划分,以便在多层对立的复杂矛盾中,加强对全国各民族的控制,从而使统治阶级地位得到巩固。

元代统治者用落后民族统治先进民族,除了收买少数汉族的奴才作为助手之外,还大肆宣扬愚民政策,打压儒生,使汉族文人进入仕途的道路受阻。

元代沿袭前代上层社会享有封建等级特权的制度,还加入了体现歧视不同种族的内容。

在元朝的律法中,蒙古、色目人是上等人,享有许多特权。

各级官吏,结交豪门,裙带用人,官官相护。

上述这些都是元朝黑暗政治的显著特征。

周舍是富家子弟、权贵代表,这一反派人物不仅是宋引章和赵盼儿的劲敌,也是当时社会百姓所厌恶的对象。

在周舍眼中,宋引章和赵盼儿只是毫无力量可言的底层妇女,所以将她们视为“玩物”。

周舍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利用各种方式欺骗宋引章,在得到之后对宋引章进行虐待,显尽流氓气息。

由于元代社会环境的特殊,统治阶级黑暗残暴,文人的才华无处施展,大部分文人都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倾诉在自己的作品当中。

关汉卿创作《救风尘》这一剧作,也是在表达自己心中对统治阶级的不满。

《救风尘》抨击的不仅仅是周舍这一个别人物,也巧妙地揭露整个元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