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7613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4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docx

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要求

一、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规定

图样作为技术交流的共同语言,必须有统一的规范,否则会带来生产过程和技术交流中的混乱和障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建筑制图》等一系列制图国家标准。

它们是工程图样绘制与使用的准绳,必须认真学习和遵守。

在标准代号GB/T14689-2008中,“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14689”为标准的批准顺序号,“2008”表示标准发布的年号。

(一)图纸幅面和格式

(1)图纸幅面尺寸和图框格式

为使图纸幅面统一,便于装订和保存,制图样时,应优先采用基本幅面,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A0号图纸幅面最大,如沿长边将其对裁,则可获得A1号图纸两张,以此类推,沿某号幅面的图纸的长边对裁就能获得小一号幅面的图纸。

在必要时,当基本幅面不能满足使用条件时,允许选用加长幅面,但加长后幅面的尺寸必须是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如图1所示。

表1图纸基本幅面尺寸

图1加长幅面

(2)图框格式

图样中的图框由内、外两框组成,如图2所示。

外框用细实线绘制,大小为幅面尺寸,内框则用粗实线绘制,图样要在内框范围内绘制。

图框格式分为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两种格式图框周边尺寸a、c、e(具体数值见表1),同一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

图样绘制完毕后应沿外框线裁边。

2-1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2-2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图2图框格式

(3)标题栏

每张技术图样中均应画出标题栏,标题栏的格式和尺寸按GB10609.1-2008的规定。

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当标题栏的长边置于水平方向并与图纸的长边平行时,则构成X型图纸,当标题栏的长边与图纸的长边垂直时,则构成Y型图纸。

看图的方向与看标题栏的方向一致,即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

作业及练习中采用简化后标题栏,如图3所示。

图3简化标题栏格式

(二)比例

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分为原值比例、放大比例和缩小比例。

其中,原值比例是比值为1的比例,即1:

1;放大比例是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

1等;缩小比例是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

2等。

表2比例系列

图4同一物体用不同比例绘制的图样

为了从图样上直接反映出实物的大小,绘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值比例。

但因各种事物的大小与结构千差万别,绘图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放大比例或缩小比例。

比例一般应标注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栏内,不论采用何种比例,图形中所标注的尺寸数值必须是实物的实际大小,与所选用的比例无关。

(三)字体

图样上除了表达机件形状的图形外,还要用文字和数字说明机件的大小、技术要求和其他内容。

在图样中书写字体必须做到: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和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

(四)图线

国标规定了实线、虚线、点划线等15种基本图线,常用到的图线的线型及其应用见表3.。

所有线型的图线分粗线、中粗线和细线三种,其宽度比例为4:

2:

l。

机械工程图样上采用两类线宽,通常称为粗线和细线,其宽度比例关系为2:

l。

表3图线的线型及其应用

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

画圆的中心线时,圆心应是长画的交点,点画线的两端应超出轮廓线2-5mm;当圆的图形较小时,允许用细实线代替点画线。

当几种线条重合时,按照下列优先顺序画出:

粗实线—虚线—点划线—细实线。

 

图5图线的应用实例

(五)尺寸注法

尺寸是图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加工机器零件和装配机器、安装设备和管道的直接依据。

GB/T4458.4-2003《机械制图尺寸注法》和GB/T16675.2-1996《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2部分:

尺寸注法》中对其标注作了专门规定,这是在绘制识读图样时所必须遵守的,否则会引起混乱,甚至给生产带来损失。

(1)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1、机件的实际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和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时,不需标出单位代号或名称。

若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代号或名称;

3、图样中所注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要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表示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5、标注尺寸时,应尽可能使用符号和缩写词,常用的符号和缩写词见下表。

表4常用的符号和缩写词

(2)尺寸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终端、尺寸数字组成。

图6尺寸的基本要素及标注示例

同一张图上,尺寸数字及箭头的大小应保持一致。

尺寸界线表示该尺寸的度量范围,用细实线绘制。

尺寸界线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也可以利用这些线本身作为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一般要超出尺寸线2~3mm。

图7尺寸界线画法

尺寸线表示该尺寸度量的方向,用细实线绘制。

尺寸线必须单独绘出,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也不能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

尺寸线一般要与尺寸界线垂直。

图8尺寸线的画法

尺寸线终端是尺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示尺寸的起止位置。

一般有箭头和斜线两种形式。

机械图样上一般采取箭头。

图样中的尺寸数字必须清晰无误且大小一致。

线性尺寸的尺寸数字位置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填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如图9所示。

图9线性尺寸的标注方法

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图线通过,如无法避免,应将图线断开,如图10所示。

图10图线通过尺寸数字时的画法

线性尺寸数字在填写时,以标题栏文字方向为准,水平方向的尺寸数字其字头朝上,垂直方向的尺寸数字其字头朝左,尽量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当同时有多个平行尺寸时,应当把大尺寸放在小尺寸的外面,避免一尺寸的尺寸线与另一尺寸的尺寸界线相交。

图11线性尺寸的标注方法

标注直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直径符号“”;标注半径尺寸时,加注半径符号“R”,尺寸线应通过圆心,如图12所示。

整圆或大于半圆应注直径,小于或等于半圆的圆弧应注半径尺寸。

图12直径和半径的标注方法

标注球面直径或半径时,应在“”或“R”前面加注符号“S”。

对标准件,轴或手柄的前端,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符号“S”。

图13直径和半径的标注方法

标注小直径或小半径尺寸时,箭头和数字都可以布置在外面。

图14小直径和小半径尺寸的标注方法

角度的数字一律水平填写,角度的数字应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必要时允许写在外面或引出标注,角度的尺寸界线必须沿径向引出。

图15角度的标注方法

二、连接圆弧的画法

用一圆弧光滑地连接相临两线段的作图方法,称为圆弧连接。

圆弧连接的作图,可归结为求连接圆弧的圆心和切点。

圆弧连接主要是圆弧与直线连接(相切)以及圆弧与圆弧连接(内切或外切)。

(一)圆弧与直线连接

连接弧圆心的轨迹为一平行于已知直线的直线。

两直线间的垂直距离为连接弧的半径R。

由圆心向已知直线作垂线,其垂足即为切点。

图16直线的连接圆弧的画法

(二)圆弧与圆弧连接

圆弧与圆弧连接主要是利用“三点共线”的原理,即:

两个圆或圆弧相切,则它们的圆心和切点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

(1)外切

连接弧圆心的轨迹为一与已知圆弧同心的圆,该圆的半径为两圆弧半径之和(R1+R)。

两圆心的连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即为切点。

图17两圆弧外切的画法

(2)内切

连接弧圆心的轨迹为一与已知圆弧同心的圆,该圆的半径为两圆弧半径之差(R1-R)。

两圆心连线的延长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即为切点。

图18两圆弧外切的画法

(三)直线与圆弧之间的连接圆弧

作直线Ⅱ平行于直线Ⅰ,再作已知圆弧的同心圆(半径为R1+R)与直线Ⅱ相交于点O。

作OA垂直于直线І;连OO1与已知圆弧相交于点B,A、B即为切点。

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弧,连接直线І和圆弧O1于A、B即完成作图。

图19直线与圆弧之间连接圆弧的画法

(四)两圆弧之间的连接圆弧

(1)外切

分别以(R1+R)及(R2+R)为半径,O1、O2为圆心,画弧交于点O。

连OO1与已知弧相交于点A,连OO2与已知弧相交于点B,A、B即为切点。

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弧,连接已知圆弧于AB即完成作图。

图20两圆弧之间外切连接圆弧的画法

(2)内切

分别以(R-R1)和(R-R2)为半径,O1和O2为圆心,画弧交于点O。

连OO1、OO2并延长,分别与已知弧相交于点A、B,A、B即为切点。

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弧,连接两已知弧于AB即完成作图。

图21两圆弧之间内切连接圆弧的画法

(3)混合连接

分别以(R1+R)及(R2-R)为半径,O1、O2为圆心,画弧相交于点O。

连OO1与已知弧相交于点A;连OO2并延长与已知弧相交于点B,A、B即为切点。

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画弧,连接两已知弧于A、B即完成作图。

图22两圆弧之间混合连接圆弧的画法

三、平面图形的画法

(一)尺寸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按其作用可分为两大类:

定形尺寸:

用于确定线段的长度、圆弧的半径(或圆的直径)和角度大小等的尺寸,称为定形尺寸。

如下图中的φ20、φ5、R10、R50等。

定位尺寸:

用于确定线段在平面图形中所在位置的尺寸,如圆心的位置尺寸等。

它需要从尺寸基准出发进行标注。

下图中的φ20、8为定位尺寸。

图23尺寸分析

(二)线段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线段(直线或圆弧),根据其定位尺寸的完整与否,可分为三类(因为直线连接的作图比较简单,所以这里只讲圆弧连接的作图问题)。

(1)已知线段:

具有定形尺寸和齐全的定位尺寸的线段称为已知线段。

具有圆弧半径或直径大小和圆心的两个定位尺寸的圆弧称为已知圆弧,如下图中的R10。

(2)中间线段:

具有定形尺寸和不齐全的定位尺寸的线段称为中间线段。

具有圆弧半径或直径大小和圆心的一个定位尺寸的圆弧称为中间圆弧,如下图中的R50。

(3)连接线段:

只有定形尺寸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称为连接线段。

只有圆弧半径或直径大小没有圆心定位尺寸的圆弧称为连接圆弧,如下图中的R12。

图23线段分析

(三)绘图步骤

①做好准备工作。

②对图形进行尺寸分析和图线分析。

③确定比例,选用图幅,画出图框和标题栏。

④开始绘图,要先画已知线段、已知圆弧,再画中间线段、中间圆弧,最后才画连接线段、连接圆弧。

⑤绘图完成后检查图形,对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正。

⑥标注尺寸,填写标题栏、文字说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