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7755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docx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

(1)

  篇一: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大全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文化产品2文化内涵文化思潮3文化现象传统文化4文化事象“天下”观念5文化观念地缘6文化思潮九州

  7文化政策三皇五帝8民族文化百家争鸣9国别文化丝绸之路10上层文化察举制11底层文化玄学

  12传统文化般若学和涅槃学

  13文化传统14分封制科举制15西域古文运动16十六国新乐府运动17三省六部制一条鞭法18王安石变法摊丁入亩19理学文字狱20色目人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

  21南人农政思想22回族政绩观23儒户勤农观24一条鞭法行会组织25王阳明血缘关系26乾亮学派姻缘关系27民居宗法制28服饰三公九卿29饮食三省六部30家庭郡县制31家族察举

  32宗法制九品中正制33科举制诗赋取士34明经科行卷35法律制度策论

  36“春秋决狱”37春秋决狱38诞生礼五礼39冠礼“五服”40婚礼人生礼俗41中庸整体思维42中和类比思维43避讳天人合一44利玛窦因材施教45永嘉之乱教学相长46名家诗言志47七巧板文以载道48中和之美49语言崇拜50河图洛书说51“书同文”52对偶53顶真54骈体文55中体西用56“全盘西化论”57“古今中外法”1文化产品:

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

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

  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

  的可见成果。

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

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

  3文化现象:

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4文化事象:

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

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

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

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

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9国别文化:

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0上层文化:

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1底层文化:

指民间文化。

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2传统文化:

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3文化传统: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

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

14分封制:

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

  15西域:

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

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

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

晋末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

晋永嘉二年(308年),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

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率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16十六国:

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相互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17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

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

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各司其职。

  18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企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

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总的来说推行新法是失败的。

  19理学:

理学是北宋兴起的一门学问;它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讲究成贤成圣。

理学的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

他们要复兴儒学,就是要从精

  神的层次救败。

像先秦儒家一

  样,他们承认人性中有道德的根源,这根源就本于创生万物的天地。

成贤成圣就是要修养成一种成天地合一的“天地境界”。

但这境界不是要出世,也不是要逍遥,而是像天地那样”曲成万物”,也就是本着一种大公精神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色目人:

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二等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

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

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所以,元朝政治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

  21南人:

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

南人就是南方最后被蒙古人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22回族:

它是元朝进人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学习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现在称回族23儒户:

这是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的一个新名目。

它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

据说这是同情汉族读书人的耶律楚材建议的,蒙古人尊重通神的人,立为儒户可以像佛、道户那样免除赋役。

24一条鞭法:

它是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

内容是:

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目的是:

增加国库收人,减轻民众负担。

  25王阳明:

明代著名哲学家。

因为他把“心”当作宇宙万物之本,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心学”。

心学的宗旨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可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这种理论,明中叶以后影响很大。

  26乾亮学派:

乾嘉指清朝乾隆、嘉庆年号。

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文学大盛。

这一工作在乾嘉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

  27民居:

随着社会的演进,群体生活被家庭所取代,于是出现了民居。

民居为发展单一家庭提供了更过的条件。

28服饰: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独有的创造和技巧,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功能。

29饮食:

构成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要素,研究饮食,就是研究在中国文化的系统内、人们吃什么和怎么吃。

  30家庭:

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31家族:

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32宗法制:

是中国古代维护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

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君主专制制度:

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33科举制:

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34明经科:

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东汉开始设置。

隋唐以后,汉代察举考试中强调的儒家经学仍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35法律制度:

是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关系、保证社会秩序而创制出来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

  36“春秋决狱”:

从董仲舒开始即以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

  37春秋决狱:

西汉中期以后,无论立法与司法都要求“应经合义”。

儒家经义既是立法、司法的指导,又是审判的准绳。

从董仲舒开始,就不断有人以“春秋决狱”,即以的精神与事例附于法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

  38诞生礼:

人生第一礼。

婴儿呱呱坠地时,他仅仅是一个生物意义的存在,只有通过为他举行的诞生礼之后,才标志着他开始了自己走向成人的历程。

诞生礼还包括诞生前的求子仪式与以后的养育仪式。

39冠礼:

古代的成人礼。

是社会礼仪的起点,加冠取字,

  为“成人之始”.加冠的年龄一般在十九岁或二十岁,冠礼前后要去宗庙祭告。

  40婚礼:

传统社会的人生大礼,只有结婚才能“上以事祖庙,下以继后世”。

因此结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两姓之好”,以及繁衍后代的家族大事。

因此婚礼成为传统社会关系的聚焦点,人们通过繁复的礼仪行为来保障婚姻,这使一事关系家族存续的重大礼仪隆重、热闹。

  41中庸:

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42中和:

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

要在“两端”(如高低、长短、大小等)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43避讳: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宜呼其音。

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禅宗:

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的少林寺创立,下传惠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宋神秀、南宋慧能。

北宋主张“佛尘看净”的渐修,要求打坐息想,起坐束心,数传后即衰微。

南宋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而传承深广,成为禅宗正宗。

禅宗的主要思想如“心性生万物”说、“佛胜”说、“自语”说、“顿悟”说、“无念”。

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对世界佛学改革特别是中国佛学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44利玛窦:

1582年来华的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初在广东传教、学汉语,1610年到北京传教、讲学,谙熟儒家礼仪道德。

居中国30年间,他大力介绍西方的天文、历算、地理、艺术等,除口头讲授外,还翻译和编写了、等十余种著作。

45永嘉之乱:

晋末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

  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

晋永嘉二年(308年),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

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率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46名家:

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代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

其先后的理论有“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离坚白”、“合同异”等,涉及的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有关。

  47七巧板:

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其原理是占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篇二: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

  1.广义文化—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

  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

  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是指人类创造一切提

  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狭义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思潮——指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

  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生产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而形成的一种潮流。

  19.三公九卿——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

最高权力者

  称皇帝,表示他的地位与上天同尊。

皇帝之下是所谓的“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是皇帝的副手,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但秦代有其官而无其人;御史大夫掌管重要文件,负责监察百官和司法审判。

三公的权力各自独立,互不相属,从而保证皇帝决断的大权,三公之下设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在汉代称“九卿”。

  20.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

孝廉即孝子廉吏,是

  两汉入仕的正途之一。

被选举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

举孝廉后,有的做地方县的令、长、丞及至州郡一级的太守、刺史,更多的则是到中央做郎官。

21.贤良方正文学——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

目的是广开

  5.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

  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6.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

  22.化,它的传播一般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

  7.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

  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8.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

  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9.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

  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0.文化内涵——指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

  特性。

(筷子文化、扇子文化)

  23.11.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

  态和联系。

(经验性、个别的、具体的)

  12.文化事象——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具

  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24.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性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理性、概括的、抽象的)

  13.方志时期——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时,把

  中国气候的总体变化分为四大时期,其中第三个时期称为“方志时期”。

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地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

  14.仪器观测时期——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

  25.时,把中国气候的总体变化分为四大时期,其中第四个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时期”。

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

  15.九州——对中国广大地域自然区域的不同,古代人就已经

  有相当深入的认识。

保存在中的篇,就代表着古代人的认识。

这份文献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26.划分为冀、、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16.“尽地力之教”——先秦时期魏国的李悝宣扬的一种农

  业发展思想,就是由政府督导农民提高单位亩产量,表现出集约经营的特点。

  17.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

  27.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

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

以制陶文化最为著名。

  18.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

  到各地建立诸侯各国,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

  1

  言路,每当有天灾时,便多有此科,意在选出那些能“究天人之际”的读书人,对朝廷有所明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多信奉

  黄老之学,从道家“清净无为”思想出发,实行“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民之策,这样的政治理念特别适宜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的现实。

但一旦西汉国力强盛,“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适宜了。

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礼作乐”,要“改正,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

所以,在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王官采诗说——汉代经学有一种说法,说周王专门派人员

  到民间采集诗歌,在此基础上编成了。

所以要采诗,要从这些表达着民意的歌唱中观察政治的得失,这就是“王官采诗说”。

  玄学——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哲学

  思潮。

一般认为玄学的开创人是曹魏的何晏、王,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

清谈的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老庄思想的发展。

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为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民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

西晋立国后,一些清淡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清谈——魏晋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

清谈流交际中的

  风雅。

清谈时士手持尾,一主一客,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

清谈在辩论时讲究言语简洁,切中要害。

一“通”一“难”下来,有时分出胜负,有时各自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时则需要第三方出来作一总结。

  三省六部制——隋唐宫廷行政机构。

三省即中书省、门下

  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执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

尚书省下设立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各司其职。

  科举制——隋唐时期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新制度。

大致分

  制科和常科两项,科举由皇帝临时安排,以侍非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参加。

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等六科。

其中进士一科要考经典、诗赋和时务策论,难度大、录取率低,中举后前程却好,所以特别受士子重视。

  28.府兵制——北朝以后至唐初实行的军事制度。

该制度最重

  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

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唐朝有强劲的军事实力主要在于它有精良的府兵和尚武精神。

  29.租庸调制——唐前期赋役制度的田租、力庸和户调的简

  称。

由于隋末农民大起义及长期内战,使得唐朝手中掌握了大量无主土地。

于是,政府将这些土地按规定分配给成年男女;受田农民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租税及乡土所产的绢、帛若干斤、尺,并无偿地为政府服役若干时日,不服役则折交相当的绢布。

  30.两税法——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

唐德宗建中元年,

  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

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赋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

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

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明不改。

  31.一条鞭法——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辰。

内容使:

  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

目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

32.文字狱——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生

  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康熙朝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但编撰的进行,从搜集来的图书中,他们发现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文字狱更加残酷。

文字狱使清朝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

  33.乾嘉学派——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使知识分子不敢过

  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大盛。

这一工作在乾嘉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

  34.新石器时代——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了新

  的考古学意义上的文化时期。

  35.摊丁入亩——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

  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上是取消了人头税。

  36.甲骨文——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其反映了商人凡

  事必卜的习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和陕西周原。

37.农业文明——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

  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

  38.政绩观——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谦,当作考察国计

  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39.勤农观——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

  治国方略。

  40.商幌——坐商店铺招徕顾客的一种传统标志。

大致分食物

  幌子、实物附属品幌子、商品模型幌子、旗帘幌子等。

辛亥革命后出现灯具商幌。

  41.字号——店铺的名字,也是招徕顾客的手段。

传统字号多

  选吉祥词汇组成并请名家书写刻于牌匾之上。

大商店、老字号都很讲究字号牌匾的制作,这是无形资产。

  2

  42.行会——亦称行业组织,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

  织,其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

也叫同业公会。

43.民居——承担居住(住人)、祭祀、婚姻、财产分配、权

  利继承、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能的场所。

  44.仪式饮食(信仰饮食)——在传统信仰仪式活动中,既供

  奉食品又唱诵经词。

  45.民间组织饮食——指办庙会或过善会时的饮食。

这种饮食

  活动大都带有神圣信仰性质和民间习惯性(解决家庭、村落间的矛盾或协商、议事)性质。

  46.馈赠饮食——过年过节或喜庆之日,人们交往活动中赠送

  食品以表心意。

  47.服饰的性别标志——是各自隐蔽性器官部位。

进入封建社

  会以后服饰附会阴阳五行学说,男为阳,女为阴,故男子服饰鲜亮,女子服饰相对暗淡。

今日之性别标志大部表现在样式、色彩、形体等方面。

  服饰的年龄标志——指根据不同年龄设计服装的样式、色彩、制作方法和用料等。

这里既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

  服饰的信仰标志——指在服饰图案绘制上,表现神的信仰或图腾和信仰,例如天子服饰的龙袍,龙、凤、麒麟图案象征至尊与至贵,天体和云霞图案象征吉祥等。

女子附属装饰品必含有信仰标志,其簪花、插花都有镇邪驱崇之意。

  服饰的阶层标志——随着社会等级制的产生和发展,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在服饰上就显示出来。

在封建社会中,服装色彩有明显的阶层性。

黄色为皇家标志,紫色为达官贵人之标志,平民百姓之标志色为灰与蓝。

在服装面料上,葛麻与丝绸标志贫与富等等。

  服饰的礼仪标志——我国传统的人生礼仪中,如诞生、成年、婚嫁和丧葬。

这四次重大礼仪要进行换装仪式。

幼儿生下后着装、挂锁,以示长命无恙。

成年男子要“加冠”,成年女子要“加笄”以示成熟。

婚礼是建立夫妻关系的仪礼,服饰、装饰喜用红色,红色是血色,以示血亲关系之相传。

丧礼表达了中国人的敬祖观念。

丧服的种类较复杂,有一套严格的区分亲疏的丧葬等级制度。

我国古代之丧服有五种(称五服),这种丧服以麻布的粗细和制作的粗细来区分着装者的地位亲疏。

  服饰的政治标志——指服饰敏感地反映着政治制度。

古代统治者在建立政权时,大都制定相应的服饰等级制。

古代完备的政治制度是包括服饰制度的。

唐初的“武德令”规定上至帝王后妃,下至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全部服饰,条款十分详细。

至今某些部门的着装仍有相应之规定。

  48.家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