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7862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docx

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

 

 

 

 

 

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

安全经济技术一体化论证

 

 

二〇一五年三月

 

目录

义安矿安全经济技术一体化论证

一、矿井概况

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120Mt/a,服务年限55.8a,矿井于2003年11月开工建设,2009年6月正式竣工投产。

义安井田位于新安煤田深部,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正常涌水量312m3/h,煤层底板距奥陶纪灰岩垂距平均58.9m,突水系数0.084Mp/m,存在突水危险性;可采煤层为山西组二1煤,煤层赋存极不稳定,坚固性系数0.2,顶底板均为泥岩,属豫西“三软”煤层;煤层不易自燃,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瓦斯含量最大14.52m3/t,瓦斯压力最大1.51MPa,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开拓方式为立井上下山开拓,工作面倾斜长壁布置,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目前开采一水平,采深达到787m,井下现有综采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6个。

二、生产系统优化方案

面对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和环保减排力度日渐加大,按照“一矿一区一面一准备”的生产布局对我矿的采区进行再优化,集中生产,减少辅助系统和人员,减耗减员减亏,保证企业良好的生存状态。

(一)增大工作面单面储量

1、现状

我矿现有工作面长度120~130m,施工两条底抽巷,距顺槽平距1米,垂距8m,单个工作面储量约60万吨,岩巷工程量相对比较多且工作面转移频繁。

2、优化方案

方案Ⅰ:

工作面长度150m。

布置三条底板巷,两条顺槽,顺槽长度1000m,顺槽底板巷距煤层垂距15m,距顺槽平距外错15m,中间底板巷位于两顺槽底板巷中部,距煤层垂距15m,工作面平均煤厚4m;

方案Ⅱ工作面切眼长度180m。

布置三条底板巷,两条顺槽,顺槽长度1000m,顺槽底板巷距煤层垂距15m,距顺槽平距外错15m,中间底板巷位于两顺槽底板巷中部,距煤层垂距15m;工作面平均煤厚4m;

方案Ⅲ工作面长度200m。

布置三条底板巷,两条顺槽,顺槽长度1000m,顺槽底板巷距煤层垂距15m,距顺槽平距内错15m,中间底板巷位于两顺槽底板巷中部,距煤层垂距15m;工作面平均煤厚4m;

3、安全技术经济论证

工作面优化安全经济技术比较

方案

项目

方案Ⅰ

(切眼150m)

方案Ⅱ

(切眼180m)

方案Ⅲ

(切眼200m)

结论

经济

总工程量5255m,万吨掘进率69.7m/万吨,吨煤可比投资153.68元/吨,工作面储量低。

总工程量5315m,万吨掘进率58.7m/万吨,吨煤可比投资153.68元/吨,工作面储量高。

总工程量5375m,万吨掘进率53.5m/万吨,吨煤可比投资153.68元/吨,工作面储量高。

综合比较后,方案Ⅱ吨煤投资低,巷道利用率高,防突效果好,工作面搬家次数少,利于矿井采掘接替,决定采用方案Ⅱ。

技术

巷道利用率较低,日推进量高,要求生产组织严密,工作面服务年限短,搬家频繁。

巷道利用率高,日推进量较低,工作面服务年限长,节约了搬家次数。

有利用于防突措施实施。

巷道利用率高,日推进量低,工作面服务年限较长,节约了搬家次数,但防突钻孔实施困难。

安全

系统安全可靠

系统安全可靠

系统安全可靠

(二)煤巷掘进支护形式改造

1、现状

目前我公司准备巷道(煤巷)采用锚网+工钢梯形对棚支护,此种支护方式能够满足安全技术要求,但施工工艺程序较多,施工速度较慢、巷道支护成本较高。

2、优化方案

方案Ⅰ12#工字钢梯形对子棚支护形式,顶部不进行锚网(索);

巷道采用对子棚支护,架设4.2m工钢梁,3m工钢腿,顶部背设金属网,帮部背设塑料网,巷中打设一行抬棚,抬棚梁长2.5m,点柱长2.7m,巷道净断面12.4㎡,毛断面14.2㎡。

方案Ⅱ锚网索+12#工钢梯形单棚支护形式;

巷道采用单棚支护,架设4.2m工钢梁,3m工钢腿,棚距700mm,顶部打设3根长8mφ15.24mm锚索,锚索间排距1400mm×2100mm;顶部背设金属网,打设6根2m长、φ20mm螺蚊钢锚杆,锚杆间排距700mm×800mm,帮部背设塑料网,巷中打设一行抬棚,抬棚梁长2.5m,点柱长2.7m,巷道净断面12.4㎡,毛断面14.2㎡。

方案Ⅲ是锚网+帮部锚网钢带支护形式;

巷道采用顶部锚网索及帮部钢带锚网支护,顶部铺设金属网,打设7根长2m螺蚊钢锚杆,打设3根长8mφ15.24mm锚索,锚索间排距1400mm×2100mm,帮部挂菱形金属网,打设管缝式锚杆,锚固钢带,锚杆间排距700mm×800mm,巷道净断面12.4㎡,毛断面14.2㎡。

3、技术经济论证

煤巷掘进支护改造安全经济技术比较

方案

项目

方案Ⅰ

方案Ⅱ

方案Ⅲ

结论

经济

每米巷道支护材料费用约3072元,工钢复用每米可节约1700元,实际每米巷道费用1372元。

每米巷道支护材料费用约2378元,工钢复用每米可节约850元,实际每米巷道费用1528元。

每米巷道支护材料费用约1232元。

综合比较后,方案Ⅰ巷道掘进费用低,施工工艺简单,适用性强,有效提高煤巷单进,决定采用方案Ⅰ。

技术

减少了施工工序,每班节约锚网时间约2小时

每班节约架棚时间约1小时,但适用性受限,必须顶板完好时,沿顶掘进

二1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度0~3.5m,锚杆锚固效果差,且我矿煤层松软,煤层硬度系数仅0.14~0.4之间,锚杆眼容易塌孔,帮部锚杆打设困难

安全

根据我矿煤层埋深、赋存条件、地质条件该方案安全可靠。

当顶板破碎,不能锚网支护时,仅单棚支护强度不够。

我矿煤层较软,锚杆打设难度大,容易出现片帮等危险

(三)底板岩巷布置及岩巷掘进工艺改造

1、现状

我矿底板岩巷施工,支护形式采用全段面锚网+锚索梁+喷砼复合支护;底板巷顶板与二1煤层底板保护岩柱为8m,平距在1m或6m,巷道施工单进水平低,施工速度慢,后期工作面顺槽掘进时,底板岩巷离层严重,巷道变形量较大,后期修护困难,需再次架棚才能达到好的支护效果。

对此,结合矿井现状,我矿提出三种布置方式进行分析论证。

同时对巷道断面和支护方式进行改革,满足通风、行人,运输及防突、探煤、探放水要求,确定巷道掘进净宽4.5m,净高3.65m,墙高1.4m,巷道毛宽4.6m,毛高3.7m,喷砼厚度50mm,巷道掘进断面积14.7㎡,净断面14.3㎡。

2、优化方案

方案Ⅰ底板巷与煤层底板之间岩柱(垂距)15m,平距外错15m,快速掘进作业线掘进;

方案Ⅱ底板巷与煤层底板之间岩柱(垂距)8m,平距外错15m,综掘掘进;

方案Ⅲ底板巷与煤层底板之间岩柱(垂距)15m,平距外错1m,快速掘进作业线掘进。

3、经济技术论证

 

 

方案Ⅰ

方案Ⅱ

方案Ⅲ

结论

经济

减少或取消顶部锚索梁支护,百米巷道节约锚索梁112套,节约费用约2.4万元、锚索224根,节约费用约1.7万元;人工费按劳动定额节约人工费约6.7万元,共计节约10.8万元。

采用新支护形式可将巷道修护率由目前的45%降低到5~10%,按百米巷道计算,套棚修护节约材料费约2.9万元,按劳动定额人工费约1.1万元,共计节约4万元。

所需钻车及装载机等设备需购买。

减少或取消顶部锚索梁支护,百米巷道节约锚索梁112套,节约费用约2.4万元、锚索224根,节约费用约1.7万元;人工费按劳动定额节约人工费约6.7万元,共计节约10.8万元。

采用新支护形式可将巷道修护率由目前的45%降低到5~10%,按百米巷道计算,套棚修护节约材料费约2.9万元,按劳动定额人工费约1.1万元,共计节约4万元。

后期防突钻孔施工量较方案一小。

掘进月最高进尺162m,平均进尺120m/月。

减少或取消顶部锚索梁支护,百米巷道节约锚索梁112套,节约费用约2.4万元、锚索224根,节约费用约1.7万元;

采用新支护形式可将巷道修护率由目前的45%降低到5~10%,按百米巷道计算,套棚修护节约材料费约2.9万元,按劳动定额人工费约1.1万元,共计节约4万元。

从层位设计、与煤巷位置关系、工艺及工序上进行分析,结合矿井现状,并依据《义煤公司2014年12月12日〈新安煤田底板巷瓦斯预抽巷合理层位布置研究方案〉讨论会议纪要》要求,在2015年将对方案Ⅱ、方案Ⅲ两种方案均进行组织实施;根据所选层位岩性,优先考虑上综掘,方案Ⅲ将在12090胶带底板巷进行试验;如果不能上综掘,则考虑采用岩巷快速掘进作业线,方案Ⅱ在11040底抽巷进行试验,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实现底板岩巷快速掘进。

技术

该方案巷道位于L7灰岩中,岩石硬度系数f>8,无法采用综掘机掘进,考虑引进一套快速掘进作业线,采用CMJ2-17履带式液压双臂钻车和ZWY-120/45L型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梭车SSD25(B)施工,实现快速掘进。

根据我矿地质条件,在层位控制在煤层底板以下8m时,巷道位于泥岩,岩石硬度系数4

平距1m,层位控制在煤层底板以下15m时,巷道位于L7灰岩中,岩石硬度系数f>8,采用炮掘施工,锚网喷支护技术可行。

安全

巷道所在层位在L7灰岩中,岩石硬度系数f>8,巷道不易变形,安全可靠。

中深孔爆破,临时支护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该方案能减少应力集中,减小巷道变形量,方案安全可靠。

巷道所在层位在L7灰岩中,岩石硬度系数f>8,巷道不易变形,安全可靠。

(四)提高巷道单进水平

1、提高岩巷单进水平

(1)现状:

我矿岩巷单头月进尺40-60m,岩巷头面出碴采用耙岩机配合矿车运输,不能实现连续排矸,严重制约单进。

(2)优化方案:

大断面岩巷掘进全部建立CMJ2-17履带式液压双臂钻车和ZWY-150/55L型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配套机械化作业线,配合皮带运输机和梭式矿车储、运矸的模式。

(3)经济技术论证:

1)采用CMJ2-17履带式液压双臂钻车和ZWY-150/55L型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配套机械化作业线,配合皮带运输机和梭式矿车储、运矸的模式,增加掘进打眼深度,采用2.5~3.0m中深孔爆破,循环进尺为2.5~2.6m/班,月进尺为80m/月以上,提升大断面岩巷掘进进度;

2)增加一套机械化作业线的投入。

初步估算,CMJ2-17履带式液压双臂钻车一台,大约130万元,ZWY-150/55L型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一台,大约60万元,增加两台ST-40(B)梭车,初步估算,大约40万元,合计230万元。

2、提高煤巷单进水平

(1)现状:

我矿作为突出矿井,采掘接替紧张,掘进过程中,需做大量的防突、防治水工作,严重制约单进。

(2)优化方案:

计划在11100工作面实施沿空留巷。

参考新安矿沿空留巷工艺,结合11100工作面实际情况和2011年14010工作面沿空留巷经验,研究一套安全有效的沿空留巷支护方式和施工工艺。

(3)经济技术论证:

1)沿空留巷成本每米成本消耗3125元;留巷结束至二次复用期间安排排水、通风费用为12420元/月,沿空留巷二次复用前需修护每米2910元,按一条600m长沿空留巷巷道计算,维护一年半,共投入384.5万元;若无煤柱沿空掘巷需投入356.16万元;

2)工期比较:

按一条600m长巷道比较,沿空留巷修护月进度120米,需5个月时间;若沿空掘巷月平均进度80米7.35个月。

综合比较:

结合我矿接替紧张的局面,沿空留巷较优。

三、机电运输系统经济一体化论证方案

(一)11区轨道无极绳料车运输能力提升

1、现状

目前,我矿11采区轨道无极绳料车,每钩提升7辆矿车,无极绳绞车的运行平均速度为1.36m/s,斜巷长度为800米,每钩挂钩时间为15分钟。

负责11区轨道11100上巷车场、11060工作面上、下巷车场及11040上巷底板巷车场运料、送车、出矸运输任务,每班提升70车,人工拨移各车场道岔处无极绳车主绳不安全,偏口摘挂钩段地鼓变形,运输能力低。

2、优化方案

1)改造11区轨道无极绳料车在各车场甩车处道岔,将各车场道岔曲轨改为气动推移;

2)整修目前11100上巷车场处道岔岔尖前5米、道岔根部后2米之间地坪,保证与11100上巷车场在同一水平;

3)将无极绳绞车每钩提车数量增至10辆。

3、经济技术论证

1)将各车场道岔曲轨改为气动推移,需安装气缸及零配件6套预计投入资金1万元,解决甩车期间人工拨移无极绳绞车主绳过道岔的人身安全问题;

2)整修目前11100上巷车场处道岔岔尖前5米、道岔根部后2米之间地坪,保证与11100上巷车场在同一水平,解决各车场偏口在平巷段摘挂钩的安全问题;

3)11区无极绳料车实际提升能力为每钩25辆车,将无极绳绞车每钩提车数量由7辆增至10辆,每班提车数量可达到100辆,提升运输能力。

(二)矿井煤流系统

1、现状

12采区目前无采区煤仓,一旦西胶一部或二部皮带或上仓皮带出现问题,整个西区煤巷头及工作面将全部停产。

2、优化方案

在12采区施工煤仓,容量1000吨,安装一部1200mm8级带皮带机运输进仓。

3、经济技术论证

1)目前12采区煤仓上仓斜巷已施工完成,施工煤仓,预计投入资金300万元;

2)安装一部1200mm宽8级带皮带机,长度280米,装机200KW,1140V电机2台,配套1140V软起动器2台,MYJV3*50mm2高压电缆800m。

预计投入资金250万元。

煤仓下口投入人工每年20万元。

拆除12区检修巷290米800皮带一部,节约资金50万元。

3)煤仓施工完成后,可满足一个工作面、两个煤巷掘进头两班的出煤缓冲量,解决12西翼采区煤流连续不停机运输压力。

每天可减少8小时运输时间,西胶一部、二部、上仓三条皮带总装机为1155KW,效率按50%,电费每度0.76元,每年可节约用电128.15万元,5年可将12煤仓及皮带机投入费用收回。

12采区服务年限为10年。

(三)矿井电力成本优化

1、现状

从近两年用电量变化情况来看,2014年全年网供电量与2013年相比,减少187.2459万度,电费同比下降172.59万元。

2015年准备在2014年电力成本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优化矿井生产用电调整,减少用电费用231.75万元。

2、优化方案

名称

主要内容

节支增效

(万元)

备注

总计

电力系统优化

231.75

1

井下各头面电力考核实行装表计量

108

2

规定大型设备开停时优化

75

3

主煤流系统集中控制

8.75

4

排水系统优化

40

3、经济技术论证

1)加大用电考核力度,杜绝井下设备空运转及大马拉小车现象,按每个头面每天设备少运行1小时计算,井下各头面总装机容量为6500KW左右,按60%负荷计算,年节约电力消耗142.35万度,电费108万元;

2)大型固定设备规定开停机时间。

11区胶带巷皮带、井下强力皮带每班固定开停时间,集中出煤。

井下4条皮带每天按少开机1小时计算,年节约电力消耗43.8万度,电费33.288万元;按主副井绞车每天少运行30分钟计算,年节约电力消耗54.75万度,电费41.61万元;

3)对主煤流系统实行集中控制。

主煤流系统实现集中控制后,(该优化方案计划于2015年5月完成,节约效益按7个月计算)按减少定岗人员3人(每人年工资按5万元),可节约人工工资8.75万元;

4)11060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将下巷涌水点预埋管道,利用自压水排出。

此措施可节约2台30KW电泵24小时排水用电,预计每年可节约用电525600KWh,折合人民币40万元左右。

(四)矿井机电运输材料成本优化

1、现状

2014年巷道总进尺为6972米,材料费用为1652.6万元;2015年计划巷道总进尺为7830米,计划材料费用为1647.45元左右,2015与2014年相比,巷道进尺增加858米。

2、优化方案

2015年的材料费用成本将在2014年的基础上继续施行机电材料费用分解控制,材料费用保持持平。

3、经济技术论证

1)要定时、定量给区队分配材料费用,每月初按企管科下发的材料费用计划,给各区对按计划的产量、进尺来分配材料费用,在各区队材料本审批时按旬控制,以实际进尺、产量为依据,分2-3次划拨费用,防止费用超支;

2)加大回收、修旧利废力度。

把能回收利用的材料、五小电器全部回收利用,减少成本开支。

扩大电缆修理范围。

在2014年维修35平方以上电缆的基础上,2015年计划将所有动力电缆纳入维修范围,减少电缆损耗,控制新电缆购置。

(五)矿井设备维修成本优化

1、现状

设备修理费用是随着设备的使用时间逐渐增加,在2015年由于公司井下11060和12040综采工作面拆除的两套综采设备需要大修理,其次还有锅炉、乏风氧化设备、第二部掘进机、装煤机等都需要修理,在计划修理费用上较2014年也会有很大程度增加。

2、优化方案

2015年的设备维修工作继续2014年的管理工作,在管理责任,管理力度上下功夫,对维修范围界定清晰,严格区分大、中、小修范围,小修范围的要使区队自修,中修范围的要负责修理,需要大修的设备要严格落实审批程序,严格鉴定修理范围,根据实际情况,严格制定维修内容,尽量减少维修费用的支出。

3、经济技术论证

1)加大自修力度,将我公司综采车间、钻机修理业务并入机修厂,人员、业务互补,提升综合修理能力,原来不能自修的设备、配件进行自修。

鼓励职工对开关的保护插件、皮带托辊等易损配件进行修理;

2)扩大自修范围,将我公司部分外修的设备,如压风机、泵房大泵等通过购置配件,厂家指导维修的方式自修。

既能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同时又节约公司开支。

目前中央泵房8台大泵的维修,正用此种方式进行,如果能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计划扩大自修范围,进一步将将部分五小电器及皮带机综合保护装置等2014年未列入自修范围的小型电器设备纳入自修范围。

四、通风系统改造

1、现状

目前矿井回风量13111m3/min,通风阻力在2910~2980pa之间,通风负压超过临界值2940pa。

通过对回风巷进行检查,发现东翼11区回风大巷700~950m段巷道地鼓、顶部离层严重,西翼回风大巷第220~250节抽放管段、第265~268节抽放管段巷道片帮严重,部分地段风速超标,为有效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我矿计划在回风大巷进行扩巷降阻工程,降低回风段通风阻力,解决矿井负压接近临界值的问题。

2、优化方案

为有效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我矿计划对回风大巷地鼓变形地段进行扩巷降阻工程,对地鼓地段进行卧底清渣,对顶部离层冒落地段进行修复加固,将失修地段回风断面统一扩至17.3㎡,进而降低回风段通风阻力,解决矿井负压超标问题。

3、经济技术论证

对回风巷失修地段进行扩巷降阻后,在风量满足需要的情况下,理论上负压可降至2544pa,在风机效率不变的情况下,风机的轴功率由原来的1000kw降至950kw,工业用电每度0.75元,每年主风机不包括工人的工资、风机维护费用,单节省电费就达32.85万元。

五、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系统优化

(一)钻机及钻孔施工工艺优化

1、现状

顺层钻孔采用杭钻300钻机施工,孔深大多60米,施工用时1.5班;该工艺导致工作面消突穿层钻孔数量增加,长度变长,工作面单产单进效率低,生产成本增加。

2、优化方案

采用大功率钻机及改进钻孔施工工艺,使顺层钻孔孔深施工至80米,减少中间底抽巷穿层钻孔数量、长度,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防突费用。

3、经济技术论证

采用大功率钻机及改进钻孔施工工艺,按工作面切眼长度180米计算,顺层钻孔由60m钻进到80m后,中间底抽巷穿层钻孔施工数量和深度减少,穿层钻孔每6米缩减7个(穿层钻孔按6m/排),缩减钻孔长度285米;顺层钻孔增加40米(顺层钻孔按1.4米/个)。

按穿层钻孔单价120元/米,顺层钻孔单价52元/米(孔深80米钻孔单价)计算,沿工作面上下巷方向每百米缩减穿层钻孔4759.5米,节约费用57.1万元;顺层钻孔每百米增加钻孔长度2860米,增加费用35万元。

总计,每百米节省费用24万元。

(二)11100工作面辅助巷消突工艺优化

1、现状

11100工作面切眼长度147米,上下巷顺层钻孔平均孔深55m,工作面中部留有37米的空白带。

采用中间底抽巷+穿层钻孔对工作面中部消突(工作面前300米),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消突工期长,工作面采掘接替失调。

2、优化方案

在11100下巷距离切眼90米处开口施工“U”型辅助巷(辅助巷长度260米),在辅助巷内施工顺层钻孔对工作面中部进行消突,减少防突费用,节省生产工期。

3、经济技术论证

采用“U”型辅助巷对11100工作面中部进行消突,多施工煤260米,费用230万元,施工顺层钻孔1.1万米,费用40万元;少施工底抽巷210米,节约资金222.6万元,施工穿层钻孔1.3万米,费用156万元(巷煤巷单价0.887万元/米,底抽巷单价1.06万元/米,穿层钻孔单价120元/米,顺层钻孔单价36.4元/米(孔深51-55米钻孔单价),节约资金96万元;

采用“U”型辅助巷对11100工作面中部进行消突,掘进260m辅助巷+顺层钻孔施工完毕,总用时65天;采用中间底抽巷+穿层钻孔对工作面中部消突(4部钻机施工穿层钻孔用时120天,综掘施工210米巷道,用时60天),总用时180天,节省施工工期115天。

六、防治水系统优化

1、现状

现有4台注浆泵在用,若四台注浆泵同时使用,注浆能力可达到60m3/h。

一旦设备发生故障,注浆设备不能满足注浆需要。

因此必须对注浆系统改造,再安装1台注浆泵,作为备用泵使用,可满足注浆需要。

制约底板加固改造注浆能力的因素主要注浆管路满足不了要求。

另外,地面需要施工一个送料孔。

2、优化方案

安装1台备用注浆泵。

原注浆系统只有一趟注浆管路,另一趟备用。

地面注浆站扩容系统改造方案如下:

(1)地面需施工送料孔。

(2)井下东翼回风大巷需铺设注浆管路两趟,尚需2299m注浆管路。

3、经济技术论证

(1)改造投入成本:

2015年计划投入161.4万元。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规格及型号

使用

地点

计量

单位

本年计划

备注

工程量

工作量/万元

注浆管路

¢68*8mm

东翼回风大巷

m

2299

44.4

地面送料孔

¢325mm

¢273mm

708

117

送料孔施工及管路铺设及配件

合计

161.4

(2)投入后创造的效益:

通过完善的注浆系统对井下采掘工作面进行注浆加固后,使采掘工作面通过防治水效果评价,每年解放120万吨煤炭资源。

七、人力资源优化方案

1、现状

义安矿2014年底在册职工为3032人,现有后勤科室10个,共204人;生产科室7个,共248人,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