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8117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docx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

第三 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

第三 多彩的消费一、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可支配收入。

在其他条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②消费量就越大。

因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③稳定增长,增加④居民收入。

未来收入预期。

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会⑤加大;反之,人们会⑥节制当前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收入差距。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⑦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⑧提高。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一般说来,物价⑨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⑩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温馨提示用全面的观点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除上述因素之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和结构、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对居民消费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2.消费的类型我们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的消费,此外,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越来越常见。

按照消费的对象,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有形商品的消费特点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分开;劳务产品的消费往往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

按消费的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会逐渐增加,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

◆温馨提示钱货两清的消费与租赁消费条下,商品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钱货两清的消费是我们目前消费的主要方式,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的所有权以及相关责任发生转移。

租赁消费,该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变更的是一定时间内商品的使用权。

3.消费结构含义。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温馨提示恩格尔系数不是一个绝对量,而是一个相对量,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也就是说,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降低。

恰恰相反,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在一般情况下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增加。

只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不断进步的趋势下,食品支出金额增加量小于家庭总支出的量。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有利:

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弊:

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会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态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标新立异有利:

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有弊:

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

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性、盲目性有弊:

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

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有利:

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态度:

值得提倡◆温馨提示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

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作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我们不提倡的是盲目从众,以及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

2.做理智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这一原则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限制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要有主见,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跟风随大溜;二是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三是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要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

◆温馨提示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还应明确两个问题:

一是发扬这种精神,并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

二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内容是会变化的。

在国家生产力水平提高、家庭收入增加的前提下,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有所提高。

1.重点突破:

关于对消费结构的认识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消费结构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微观消费结构是基本的,它是宏观消费的基础。

消费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

按人们实际消费支出的不同方面,可以形成吃、穿、住、用、行等形式不同的消费结构。

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很多,就经济因素来说,主要受到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以及人口数量和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社会生产发展密切相连。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会相应发生变化,总的发展趋势是基本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增加。

社会或家庭消费结构以及消费水平可以用恩格尔系数来表示。

恩格尔系数:

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

从恩格尔系数可以大致推知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

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

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说明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

【例1】江苏省泰州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在XX年、XX年、XX年上半年分别是398%、387%、36%。

这一变化趋势表明,江苏泰州居民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解析:

恩格尔系数下降,不意味着食品支出总量的减少,B项错误。

题目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不能反映居民的消费是否过渡到了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为主的程度,而且按常识来说,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没有达到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为主的程度,D项不正确。

A项明显错误。

答案:

◆借题发挥恩格尔系数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题目中恩格尔系数的连年下降,表明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2.误区警示:

关于“消费”认识的几个误区误区一:

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超前消费。

适度消费就是家庭生活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

它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坚持适度消费,就是要从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经济能力出发,防止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的超前消费。

同时,又要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消费需求,防止消费滞后。

在消费上的超前消费行为和人为地抑制消费,都不符合适度消费原则。

误区二:

倡导信贷消费,实质上就是鼓励超前消费。

信贷消费与超前消费虽然都具有超越现阶段支付能力进行消费的特点,但不能简单地认为信贷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信贷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超前消费;而超前消费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消费对生产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我国当前消费不旺、内需不足,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提倡信贷消费是基于我国的现状,为拉动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发展,既要靠增加投资,更要靠启动消费。

误区三:

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

节俭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美德,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要限制人们的消费。

节俭作为一种消费观念,是正确消费观的本质和中心。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节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不论在什么条下,这种消费观念都不能丢。

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

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

如果人为地去抑制消费,消费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家庭收入水平,也不属于适度消费。

而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并不是限制消费。

因此,不能把节俭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

【例2】某优质大米在我国市场每千克售价近100元,约为普通大米价格的20倍,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销售状况依然良好。

这体现了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B.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解析:

商品价格越高,会降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故项不选。

B、D两项不能从材料中体现出来。

北京、上海城市居民收入越高,消费越旺盛,故选A项。

答案:

A◆规律总结解答选择题,要紧紧抓住“题意”。

在该题中,收入、消费心理、价格都是影响消费的因素,但该题设置的情景是,价格较高的大米在北京、上海销售良好,这说明了“收入”这一因素对消费的影响,而消费心理、价格等因素均“不合题意”。

3.辨析比较: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区别:

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有求名心理、求新心理、爱美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安全心理等;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要的活动。

联系:

消费心理影响制约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

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关系,对于加强消费行为的引导、推动人们健康消费与合理消费、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例3】据报道,近年来北京市食品垃圾呈现上升趋势,竟然占垃圾总量的17%左右,以至于市环卫局垃圾分选站在回收类别中专门增加了“馒头类”的项目;北京市餐饮业也积极倡导“均衡饮食,重质适量,剩饭打包,减少垃圾”的消费理念。

北京市餐饮业提出的消费观念启示我们要①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②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③控制消费,降低消费水平 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A.①②③  B.①②④.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北京市餐饮业提出的消费观中,“均衡饮食”强调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重质适量”提倡适度消费;“剩饭打包,减少垃圾”则体现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故①②④符合题意,选B项。

答案:

B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说明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考查识记能力。

随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故A项正确;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2.汽车需求量随着汽车价格、汽车购置税、汽油价格、居民收入的变动而变动。

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答案:

解析:

本题以XX年石油价格下调为背景,考查对商品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等多个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

从选项看,项体现的是汽油和汽车这两种互补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反比关系。

A项汽车价格与汽车需求量之间应为反比关系;B项汽车购置税越高,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量将越小;D项居民收入越高,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将越大。

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生态文明背景材料材料一:

  21世纪是绿色世纪,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

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

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

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北京采取车辆单双号限行等措施,都是“绿色出行”的体现。

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称之为绿色出行。

在北京这样的都市里,条允许的情况下,大家尽量乘坐地铁、城铁和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合乘车,减少空座率;自驾车能够做到环保驾车、文明驾车;空气质量良好和距离合适的情况下,采取步行、骑自行车等交通方式,这就是“绿色出行”。

材料三:

XX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XX年3月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一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二要加强环境保护。

三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四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温家宝强调,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理论分析1.绿色消费是一种正确的消费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正在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它是人们迫于环境问题,为了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而形成的一种共识。

2.绿色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消费理念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理念,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消费反映消费者更加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要求;倡导绿色消费,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节能技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生态文明,人人有责。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都有责任。

热点预测1.XX年北京市节能工作目标:

全市能源利用效率由XX年的36%提高到40%;万元GDP能耗由XX年的121吨标煤下降到093吨标煤,年均下降6%以上;万元工业产值能耗由目前的067吨标煤下降到032吨标煤,年均下降10%;高效照明产品普及率由目前的37%提高到9%,基本消灭白炽灯;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由目前的11%提高到4%。

这一材料表明北京市A.不再重视GDP的增长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D.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对科学发展观内容的掌握。

北京市节能工作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

因此,项应入选。

A项观点错误。

B、D两项观点正确,但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

2.来自水利部的统计数字,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全国2/3的大中城市面临缺水;与此同时,地下水资源遭到过度开采,全国地下水降落面积已达到1万平方千米。

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生态文明,要从日常生活开始。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家庭节约用水提出至少四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淘米水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或者浇花。

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既节水省时,又可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冲洗衣服时,可以加入少量肥皂粉,因为洗衣粉遇到肥皂会减少很多泡沫,既省水又节约清洗的时间。

洗脸、洗手用小脸盆接住水,然后倒进大桶收集起来,以便再利用。

洗手、洗澡、洗衣、洗菜的水和较干净的洗碗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洗抹布、擦地板、冲马桶。

刷牙时用多少水就盛多少水,不要让水龙头长时间流水。

解析:

该题结合生活经验,考查对绿色消费、节能、环保的理解。

设问具有开放性,同时提醒大家,要注意对生活常识的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读图表“某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据此完成1~2题。

1.该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8%,其直接原因应该是A.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B.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

  D.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答案:

B解析:

注意对影响消费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理解。

2.从该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人们对生存资料消费越来越不重视B.人们更加注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社会稳定是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D.人们的收入差距日益缩小答案:

B解析:

文化、娱乐、旅游等支出属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可选出B项。

A、、D三项说法均有误。

从哈尔滨去上海的机票降到了200元,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打算坐火车的人极可能改乘飞机,面对这种新选择,有乘客表示:

“应该会坐飞机,便宜还省时间,主要是性价比吧!

”据此完成3~4题。

3.有人选择坐飞机而不选择坐火车,说明A.在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B.在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D.在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答案:

B解析:

飞机与火车互为替代品,乘坐飞机价格下调,需求量增加,火车这一替代品需求相应减少,故选B项。

A项不正确,项与题意无关,D项错误。

4.“性价比”会影响乘客的选择,这主要是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答案:

D解析: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既注重了商品的价格,又看好商品质量和服务,选择乘坐飞机,注重“性价比”说明了这一消费心理。

.截至XX年8月底,北京市汽车保有量已达3818万辆,预计XX年年初,这一数字就将突破400万辆。

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因为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④生产决定消费A.①②③

  B.②③④.①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加,轿车的物价水平降低,故选①②。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轿车的大量生产激起消费的欲望,故选④。

③与题旨构不成因果关系。

答案:

D6.XX年1~8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78%。

假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总额基本不变,食品类价格长期走高,则恩格尔系数的走向是A.不变

  B.上升.下降

  D.可能上升、可能下降答案:

B解析:

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总额不变,食品类价格长期走高,导致食品支出增加,则恩格尔系数上升。

7.下图是对某校180名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

学生生日花钱情况该图显示A.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都是健康向上的B.中学生养成了挥霍浪费的消费习惯.生日的快乐与所花金钱的多少成正比D.不少中学生还不是理智的消费者答案:

D8.XX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前,著名的体育用品品牌耐克公司专为中国的跨栏王刘翔设计了一款最年轻的钉鞋“红色魔鞋”,并且为包括中国选手在内的XX多名运动员提供了耐克产品。

赛前签约运动员,成为商业热点。

商家运用偶像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并促使其成为流行时尚。

十一届全运会后,耐克品牌的产品更成为人们追逐的一种时尚。

对于消费者来讲,这属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答案:

A9.在XX年12月7日开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低碳经济再成焦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近年来,“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下列对“低碳生活方式”理解错误的是A.低碳生活方式会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B.应该改变那种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要减少或者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习惯D.低碳之路不仅是国家和企业家的事,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答案:

A解析:

逆向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会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优化生活环境。

故A项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10.以下材料摘自某大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一:

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0~4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

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三: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结合材料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

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

答案:

①饮食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很高,这说明大学生的总消费水平不高。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生的收入状况决定了这种消费结构。

大学生的收入不高,绝大多数所需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

①存在从众心理,容易追赶潮流。

②存在求异心理,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味和档次。

③存在攀比心理,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

④存在求实心理,大多数大学生力求“花得值”,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①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尽量在自己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②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跟风随大溜,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解析:

本题以大学生消费状况为背景,考查对消费心理和正确消费观的理解。

第问,要根据对消费结构含义的理解,对材料一作出分析。

第问,细读二则材料,分析出种种消费心理。

第问,针对种种消费心理,调动正确消费观的内容提出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