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9401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docx

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

2010年第4期(产业结构调整专辑)

中心组学习参阅

北京市国资委宣传工作处编2010年4月

本期要目

李荣融:

国有资本要代表产业发展方向2

李毅中:

调整产业结构 找准市场定位5

吕政:

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是结构调整的重点7

郭军:

调整产业结构要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积极性8

张建君:

产业结构调整不能重复西方走过的工业化老路9

林木西:

产业结构调整应有新思路11

上海:

聚焦“三高一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13

浙江:

结构调整成当务之急14

重庆:

加大投资,助推产业结构升级1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16

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五个着力点20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29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34

形势政策

李荣融:

国有资本要代表产业发展方向

  《财经国家周刊》:

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不少国企逆市扩张,所以当时舆论一直在谈论“国进民退”或是“新国有化”。

另一方面,国资委一直在强调实现国有经济合理布局调整,“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您怎么看待国资的“进”、“退”问题?

  李荣融:

市场经济要维护的就是优胜劣汰。

所以现在企业成功与否,都是竞争的结果,如果国有企业发展得不好,也得退。

这几年并不是所有的中央企业都发展得很好,也有退出的,如三九集团。

  现在很多国有企业都是处在竞争性行业里。

以钢铁企业为例,大家觉得宝钢、武钢、鞍钢的条件很好,但这些企业卖的钢材和其他企业的钢材都是在同一个市场上,都是市场化采购;但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的负担要比别的企业重得多。

与美国、日本、韩国的钢铁厂相比,我们这三家钢铁企业每一万吨钢的用工数量高出82个人。

在现有情况下,国有企业不能裁员,所以只能靠产品升级。

类似这种竞争,我认为没有太多的政府因素或是外界提供什么优惠条件。

  在一些垄断行业,有舆论认为没有太开放,如石油石化领域,只有中石油、中石化几家大户。

我承认的确没有太开放,这有一个开放的过程。

这种局面对企业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竞争者少,但也有不利的一面。

例如,2008年油价上涨到140美元时,国内的油价却不准同步上浮,所以2008年因为进口油和成品油的差价,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企业补贴了1680亿元。

但我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如果当时中国的成品油价放开和国际油价一样浮动的话,国内经济无法承受。

这是国有大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平稳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财经国家周刊》:

控制价格在某些特殊时候能够发挥正面的作用,但长此以往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应该怎么办?

  李荣融:

我认为中国还是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但现阶段,以油价为例,放开价格需要一个过程。

要考虑到下游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逐步来提高,如果不具备承受能力时贸然放开,这些企业就会很困难。

  《财经国家周刊》: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国企要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里退出,国资委对此如何看?

  李荣融:

国有企业承担的任务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企业要有活力;第二是要有控制力,要控制住国家需要控制的领域,保证国家经济平稳;第三是要有影响力。

国有企业不像一般企业,不能随便关门裁员。

以中铁建总公司为例,承担了160万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如果这种企业倒闭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市场经济这一段路上,国有企业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

所以我的观点是,市场竞争的规则比较健全了,国有企业应该是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地、稳妥地退。

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目的是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财经国家周刊》:

房地产是一个竞争性行业,但同时又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

国有资本,尤其是中央企业如何把握在该领域的布局调整?

  李荣融:

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房地产业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先后确认和公布了16户以房地产作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房地产企业数量大为减少,集中度明显提高,但是,目前还有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开展了房地产业务。

对现有的16户以房地产为主业和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国资委有明确要求和工作部署。

  16户有房地产主业的中央企业要提高认识,认真吃透国家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高度关注民生和当前房地产市场走势,在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

  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加快调整步伐,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有序退出。

  我始终强调,中央企业不仅要履行好经济责任,还要切实履行好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要自觉执行好国家的经济政策。

  《财经国家周刊》:

进入2010年,国家即将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是怎样规划的?

  李荣融:

在一些成熟的领域,国有资本的股份可以下降,国有资本要进入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新领域。

客观来说,在起步阶段,新领域并没有太多赚钱的机会,但国有企业要去做,因为这是国家需要。

等到新兴产业发展起来了,其他资本愿意往这个领域投资了,国有资本又要逐步地退出了。

我认为,在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一直要扮演着一个让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角色。

  《财经国家周刊》:

未来十年、二十年,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李荣融:

国有企业未来的方向,要调结构,真正实现有活力、有控制力、有影响力。

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很重要部分是通过企业来体现的。

国有企业按照这个路子来走,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企业也会越做越强,越做越大。

  我们也要吸取国外大企业失败的教训,如安然和雷曼兄弟,着力把公司治理结构做好。

其次是要把企业的主业理得更清,在一些市场成熟的领域,我们要退出,因为我们要培育的是巨型企业,但同时我们也还要有一批优秀的中小企业,形成一个竞争力比较强的结构。

  《财经国家周刊》:

按照这种发展思路,国资委未来的角色在哪里?

  李荣融:

将来国资委很重要的责任要放到监管上。

国资委给企业确定好主业和发展目标,怎样发展是企业董事会该做的事情。

现在一部分企业的总经理还是由国资委来选拔,这些将来都是由企业的董事会来决定。

国资委要做的是选好股东代表,国资委对股东代表进行评价、跟踪,确保股东代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国资委未来的工作要超前研究,确保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在任何情况下不出大问题。

(来源:

新华网)

李毅中:

调整产业结构 找准市场定位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北京接受来自全球记者的集中采访,主题为“工业结构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

  在开场的第一个问答中,李毅中强调在中央提出的“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12字方针中,“调结构”和“促转变”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工业是主要领域。

  2010年也被业界称为“经济结构调整年”。

李毅中强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小企业的份量很重,“按照现行的划分办法,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数量的99%,经济总量占了60%,其中绝大部分是民营经济。

  由于成本较高、资源不足,我国民营经济外延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始终没能根本扭转。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工商联提交的一份发言报告显示,500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中,设立技术中心的只有69家,仅占13.8%,且多数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远低于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水平。

  “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是造成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重要因素。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同样强调,“调结构、促转变”将是2010年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措施主要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是支持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

支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加强产学研联合和资源整合,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2010年,工信部将重点支持销售渠道稳定、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的以旧换新等。

李毅中还强调要逐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保障中小企业产品在政府采购中与大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为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未来3年内对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实施全面培训。

此外,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将在中小企业集中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试点,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研发、管理、制造和服务水平。

  二是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

中央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中,要安排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

  长期以来,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已经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

税收政策方面,主要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原因需加速折旧的,可按规定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中小企业投资建设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其进口自用设备以及相关技术、配套件和备件,可按规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财政支出方面,2009年中央财政共投入200亿元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中有三分之二用在了中小企业。

此外,今年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比2009年再增加10亿元到106亿元。

李毅中强调,要“继续把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抓好,而且支持企业搞技术创新。

  三是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设备的推广和普及,依法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

  李毅中在会上透露,国务院专门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对电力、煤炭、焦炭、钢铁、电石、铁合金、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10大行业,提出了具体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分解29项任务到各有关部门。

“政策力度大,工作要求高,责任重大,工信部正在抓紧组织落实。

  四是提高企业协作配套水平。

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关系。

  “国家给中小企业创造了好的环境,还希望广大的中小企业家们,要优化自己的生产要素,要调整产业结构,要找准在市场中的定位。

”李毅中说,“要比规模、比实力,中小企业比不过大企业,但是如果要有‘专、精、特、新’,就可以找准自己的位置。

  五是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改善产业集聚条件,支持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提升专业化协作水平。

据王黎明介绍,今年,工信部将在全国建立100个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示范基地。

“这项工程目前已经展开。

  六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支持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软件开发、网络动漫、广告创意等新兴领域发展。

  2009年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支持107家服务机构为3.8万家新创办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辅导服务。

新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平均在6个以上。

“工信部计划在全国建立150个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设计、科研、咨询、信息化等方面的服务。

”李毅中说。

  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小企业的冲击较大企业严重,但同时中小企业的恢复也比大企业快。

“2009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11%,中小企业增长了13.6%;利润方面,整个工业增长了7.8%,中小企业是18.2%。

”李毅中对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来源:

经济日报)

 

专家评说

吕政:

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是结构调整的重点

  著名经济学家吕政最近指出,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消除短缺要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解决,消除过剩也要靠效率高的企业替代效率低的企业。

  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通过对资产存量和增量的调整,改善工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实现工业经济协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调整工业结构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或结构性过剩,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地区和企业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工业竞争力。

可以看出,我国工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双重任务,既要消除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又要解决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问题。

  消除结构性短缺涵盖两项任务,一是解决能源、原材料供给不足的矛盾,二是解决技术密集型的、先进的机械、电子元器件和软件产品等国内生产能力供给不足的矛盾。

但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消除短缺要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解决,消除过剩也要靠效率高的企业替代效率低的企业。

提高产业及企业竞争力是结构调整的核心任务。

郭军:

调整产业结构要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积极性

  最近,河南财经学院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郭军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正在经历着由政府向市场的过渡。

但是现阶段,我们还应该承认和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的作用。

这是因为在体制过渡期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经济发展不平衡,微观竞争基础薄弱,这便需要适当的国家力量来引导,即国家通过制定产业规划、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等来实现对产业结构的引导调整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实施产业规划、产业政策规避市场失灵的效用,结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价格政策发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当然,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并不是全能的,它只是借助规划和政策来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还是应走市场化调整发展的路子。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而产业结构调整实质上也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市场的作用。

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样也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资本机制来实现的。

其中价格是最基础的调节机制,而我国在实现了消费品的价格完全放开以后,资源性产品价格尚未能充分反映市场供应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环境成本。

因此,我们还须克服转换过程中的制度障碍,引入竞争机制,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深化资源垄断行业市场化发展,进一步完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相应的要素市场支持,其中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等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受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总结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与教训的机会,其中尤应注意促进要素市场的发展。

  政府和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导向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

即,一方面政府要适时、有效、科学地制定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另一方面更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灵敏、高效作用,做到政府和市场的有效融合。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处于一个疲劳期,如何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政府似乎应该开始转向重视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内部结构调整优化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进一步发挥市场需求导向作用,淘汰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的产业,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内生优化机制,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二次升级步伐,并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中,真正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来源:

《中国改革报》)

张建君:

产业结构调整不能重复西方走过的工业化老路

最近,中央党校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张建君教授做客新华网,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问题等话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他强调,要坚定不移的走新兴发展道路,而不能重复西方走过的工业化老路。

第一,首先要在经济增长方式里面找问题,也就是经济发展的龙头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涉及到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涉及到各个产业的协调和配合,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是龙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我们要分析形成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无外乎就是人力、物力、财力。

人力就是劳动者的因素,物力就是各种资源的投入因素,财力就是资本的投入因素。

从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来看,长期以来,我们在投资拉动方面是非常有效果的,也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在很长时间是靠资金的投入。

从国际经济理论发展角度来看,他们现在提出知识、管理,包括技术创新,都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些新要素。

我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向内生,所谓内生就是我们不能单纯的依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能单纯的依靠铺摊子、上项目,甚至大规模进行重复建设这样一种形式来推动经济的增长,我们要更多的转向依靠技术创新、依靠知识创新、依靠管理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

也就是说向知识、向技术、向管理要效益。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经济发展方式,大家经常对他们评价非常好,说我们要向西方学习,我觉得这个非常应该。

但是我们学西方的什么?

如果我们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停留在依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来追求我们的GDP,而把知识的因素、管理的因素、技术的因素放在一边,那这个就很难实现所谓内生式的增长。

所以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里面,还要进一步下功夫,要推动技术创新,要推动知识创新,要推动管理创新,要从内部寻找推动经济高效、能够有更高产出效益的增长。

第二,怎么样向创新的道路走?

很多专业讲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个人认为,产业结构要调整,因为我们在产业结构里边存在落后的产能,比如说以前讲“五小”,现在包括我们的钢铁、煤炭以及很多行业,都存在落后产能的问题。

小水电、小水泥、小造纸、小炼油、小煤炭这样一些行业大量存在,不但污染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危机人身安全。

对这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里面,要大规模、要强硬地加以限制进行调整,不能因为地方政府追求GDP,追求地方经济保护,就把这样一些没有创新、没有重大经济效益提高,不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落后产能下大力气。

产业结构调整不是说我们想调整就能调整的,产业结构有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如果没有技术方面的创新,谈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们怎么样使我们的产业结构沿着技术创新这样一个路线实现突破,形成全球经济发展的亮点?

我们看到德国、英国、美国,他们都在寻找能够引导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些新兴产业,比如说德国讲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美国讲新能源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中,除了限制、调控的一些领域之外,我们用什么样新兴的技术和新兴的产业来推动我们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呢?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比如在浙江地区,在2004年、2005年一度出现走重化工业还是新兴工业之争,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

重化产业的发展,恰好是当地各种生产要素突破了一个初级工业化瓶颈之后所形成的大量资本、人力、物力、财力,很容易在重化工领域投入,而重化工领域又能提供更大的就业机会或者带来大工厂效益,但这是不是方向呢?

如果各个区域都这样搞,那就是明显的重复建设,我们现在讲产业结构要调整,就是重复建设太多了,我们能不能有效的抑制这个问题。

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除了这样一些机制问题,在这方面还要走技术自主创新的路子,没有技术上的创新,没有自主的创新,没有产业的创新,要想使产业结构整体上有一个大的改观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对这一点,要坚定不移的走新兴发展道路,而不能重复西方走过的工业化老路。

(来源:

新华网)

林木西:

产业结构调整应有新思路

最近,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林木西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调整产业结构应有新思路。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

调整产业结构表面看来主要涉及产业资本(包括工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农业资本),实际上与金融资本有着密切的关系。

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中央政府投资显然不够,地方政府财力又十分有限,因而要求做到投资渠道多元化,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

这方面国内其他地区的有些经验可资借鉴。

相对而言,深圳开发主要靠产业资本(如实行“三来一补”),同时依靠港澳台资本;浦东开发主要靠金融资本,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本。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经验证明,在中国,一个地区的调整、改造和振兴,资本是最大的瓶颈。

所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解决好产融结合的问题。

可在依靠政府金融或政策性金融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金融”,充分利用国(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资金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技术结构调整相结合。

产业结构调整涉及技术类型的选择,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除了会遇到资金、技术等问题之外,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还面临一个十分现实而敏感的问题,就是人员包袱沉重,失业、下岗问题突出。

因此,必须将调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调整就业结构结合起来,并把这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条重要原则。

也就是说,东北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重。

  产业结构调整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相结合。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特点是“重”,同时又与所有制结构的“大”结合在一起。

东北国有企业多、中直企业多、大中型企业多,因此有人说东北经济“既得之于大,又失之于大”。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必须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光靠国有经济不行,光靠非国有经济也不行,因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重型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

因此,必须走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混合发展的道路,将调整与改革结合起来。

  调整产业结构与适应市场需求、符合技术经济发展规律相结合。

现在东北各地都在制订振兴规划纲要,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令人振奋,但有的也令人担忧:

在一些“大项目”、“主导产业”的背后,市场需求到底在哪里,需要认真进行研究。

最近沈阳市有一个项目做得比较好,是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科技部重大项目,其中有一个专题专门分析了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与技术需求。

如果我们的规划纲要都能认真考虑这一点,就可以减少许多重复建设,使我们的规划(供给)大体上与市场需求相吻合。

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必须符合技术经济规律:

一个是工业结构演进规律,其中又分为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两个方面,主要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以及在重化工业化中,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演进趋势;另一个是进口替代转换规律,即由轻型产品和技术的进口替代并转向出口,逐渐转变为重型产品和技术的进口替代并转向出口;第三个是比较优势在国家间转移规律,即最终形成中国在重型制造领域、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比较优势(来源:

人民日报)

区域聚焦

上海:

聚焦“三高一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作为能源“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0年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也将重头戏定格在了节能减排的主题上。

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政府获悉,2010年产业结构调整将以调结构、降能耗、促发展为目标,以淘汰劣势产业和改善区域环境为抓手,总体目标是完成调整项目600到700项,节约标煤70到80万吨,预计减少工业产值约250亿元。

记者还从权威统计数据看到,这一节能减排的计划是在2009年主动淘汰296亿元产值、近3年累计减少淘汰产值760亿元的大基数上制定出来的。

   加快关停“三高一低”企业与着力新能源开发利用,成为2010年立足于节能减排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两条腿”。

   按照市政府相关报告中的部署,经过未来三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将逐渐呈现出“三个转变”。

一是从企业调整向行业调整转变,重点调整小水泥、小化工、小炼钢、小炼铁、铁合金、平板玻璃,铸造、锻造、电镀、热处理四大工艺行业,以及医药的原料药和中间体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继2007年铁合金行业整体退出后,2009年又实现了平板玻璃全行业退出;二是从单点向区域性调整转变。

在2008年启动奉贤塘外化工区区域性调整的基础上,2009年又实施了5个重点区域调整,为产业能级提升腾出了发展空间;三是从注重降耗考核向注重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转变。

   按最新部署,今年产业结构调整将重点聚焦“三高一低”行业,即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低效益,重点推进水泥、零星化工、纺织印染、电镀、热处理、锻造、铸造等四大工艺以及危化企业的调整。

水泥行业推进行业整合,零星化工完成外环线以内75家企业的调整,纺织印染行业调整80家,四大工艺调整100家左右。

   据悉,2010年,政府相关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