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9552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docx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

【昭昭医考】消化系统课后练习

1.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由反流物引起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单选题]

A、癔球症

B、咽喉炎、声嘶

C、非季节性哮喘

D、反复发生肺炎

E、吞咽困难(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①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因反流物刺激咽部,诉咽部不适、异物感、棉团感,但无真正吞咽困难,称癔球症;反流物刺激咽喉部可致咽喉炎、声嘶;反流物进入肺部可致非季节性哮喘、反复发生肺炎等。

②吞咽困难不是胃内容物反流所致,而是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所致(E)。

2.男,57岁。

胸痛、吞咽困难2周。

既往反酸、烧心10余年,口服制酸剂可缓解。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单选题]

A、胸部X线片

B、胃镜(正确答案)

C、腹部B超

D、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

E、胸部CT

答案解析:

①反酸、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典型症状,胸痛、吞咽困难为非典型症状,故本例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

为明确诊断,应首选胃镜检查(B)。

②胸部X线片、腹部B超、胸部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不大。

上消化道ⅹ线钡餐造影诊断敏感性不高,仅用于排除食管癌。

3.男性,40岁。

胸痛、反酸、胃灼热、嗳气2个月,胃镜检查食管黏膜未见明显异常,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单选题]

A、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

B、C尿素呼气试验

C、24h胃食管pH监测(正确答案)

D、腹部B超

E、24h心电监测

答案解析:

①该患者胸痛、反酸、胃灼热,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胃镜检查是最准确的方法。

但胃镜检查阴性时,可次选24小时胃食管pH监测,此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检查方法,可提供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多在内镜检查阴性时采用,故答案为C。

②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对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敏感性不高,主要用于排除食管癌。

C尿素呼气试验主要用于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

腹部B超主要用于实质性脏器的检查。

24小时心电监测主要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

4.男,31岁。

反酸伴上腹胀2个月,胸骨后烧灼样痛3天。

最适当的处理措施是[单选题]

A、口服奥美拉唑(正确答案)

B、冠状动脉造影

C、食管24小时pH监测

D、多潘立酮及枸橼酸铋钾口服

E、口服阿司匹林,胸痛时舌下含硝酸甘油

答案解析:

①反酸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最常见的典型症状。

青年男性,反酸、胸骨后烧灼痛、上腹胀,应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最适当的处理措施是口服奥美拉唑(A)。

②冠心病很少出现消化道症状,故不答B。

食管24小时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次选检查方法(首选检查方法是纤维胃镜),故不答C。

多潘立酮是胃动力药,枸橼酸铋钾为抗幽门螺杆菌药,均可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

E为冠心病的治疗措施。

2018年真题。

5.(5-7题共用题干)女性,55岁。

2个月来反复发作夜间入睡时胸骨下段疼痛,性质呈刺痛、烧灼样,向后背、胸部、颈部放射,持续30分钟以上,坐起后症状可减轻,偶在饱餐后1小时左右发生口含硝酸甘油无效。

既往有高血压、胃病史,否认糖尿病史。

父有冠心病史。

5.该患者发作性胸痛最可能的病因是[单选题]

A、心绞痛

B、胆囊炎

C、主动脉夹层

D、胃食管反流病(正确答案)

E、急性心肌梗死

答案解析:

①心纹痛可表现为胸骨下段刺痛,但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分钟,口含硝酸甘油可缓解,与本例不符合。

胆囊炎一般于脂肪餐后发病,常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30分钟内不会自行缓解。

主动脉夹层常急性起病,撕裂样胸痛一开始即达高峰,不可能自行缓解,两上肢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也与本例不符。

患者病程2个月,不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故不答E。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的非典型症状为胸骨后疼痛,硝酸甘油无效,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酷似心绞痛,症状常于餐后1小时发生,坐起可减轻,平卧可加重。

6.选用的最佳治疗药物是[单选题]

A、多潘立酮

B、硝酸甘油

C、氢氧化铝

D、奥美拉唑(正确答案)

E、法莫替丁

答案解析:

②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效果好,疗效最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治疗药物(D)。

7.若需维持治疗,选用的最佳药物是[单选题]

A、雷尼替丁

B、奥美拉唑(正确答案)

C、枸橼酸铋钾

D、莫沙比利

E、钙通道阻滞剂

答案解析:

③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慢性复发倾向,为减少复发,往往需要长程维持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阻滞剂均可用于维持治疗,但前者效果更优(B)

8.急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是[单选题]

A、口服非甾体药物(正确答案)

B、应激

C、幽门螺杆菌感染

D、自身免疫

E、十二指肠-胃反流

答案解析:

①非甾体药可抑制环氧合酶,使胃肠黏膜正常再生的前列腺素E合成不足,黏膜修复障碍,出现糜烂、出血,导致急性胃炎,此为急性胃炎的主要发病机制(A)。

9.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是[单选题]

A、口服非甾体药物

B、应激

C、幽门螺杆菌感染(正确答案)

D、自身免疫

E、十二指肠-胃反流

答案解析: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C)。

10.Curling溃疡的病因是[单选题]

A、酒精

B、幽门螺杆菌

C、严重烧伤(正确答案)

D、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伤

E、非甾体抗炎药

答案解析:

① Curling溃疡是指严重烧伤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溃疡)。

 Cushing溃疡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溃疡)。

11.Cushing溃疡的病因是[单选题]

A、酒精

B、幽门螺杆菌

C、严重烧伤

D、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伤(正确答案)

E、非甾体抗炎药

答案解析:

②非甾体抗炎药、酒精可引起急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引起慢性胃炎。

12.急性胃炎的好发部位是[单选题]

A、球部

B、胃窦及胃体

C、胃窦及球部(正确答案)

D、胃窦

E、胃角及胃窦小弯

答案解析:

①急性胃炎好发于胃窦及球部,也可见于全胃(C)。

13.慢性胃炎的好发部位是[单选题]

A、球部

B、胃窦及胃体(正确答案)

C、胃窦及球部

D、胃窦

E、胃角及胃窦小弯

答案解析:

②慢性胃炎好发于胃窦和胃体,前者多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后者多与自身免疫有关(B)。

14.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单选题]

A、球部

B、胃窦及胃体

C、胃窦及球部

D、胃窦

E、胃角及胃窦小弯(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③胃溃疡好发于胃角和胃窦小弯(E)。

15.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是[单选题]

A、球部(正确答案)

B、胃窦及胃体

C、胃窦及球部

D、胃窦

E、胃角及胃窦小弯

答案解析:

④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约占90%(A)。

16.胃癌的好发部位是[单选题]

A、球部

B、胃窦及胃体

C、胃窦及球部

D、胃窦(正确答案)

E、胃角及胃窦小弯

答案解析:

⑤胃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胃窦(58%)、贲门(20%)、胃体(15%)、全胃或大部分胃(7%)。

17.女,56岁。

1小时前无诱因呕血一次,量约400ml,混有食物。

既往体健,否认胃肠道疾病病史。

1年前因风湿性关节疼痛开始服用吲哚美辛。

查体:

T36.5℃,P9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

粪常规:

未见白细胞,粪隐血(+)。

除停用吲哚美辛外,应首选的治疗是[单选题]

A、口服胃黏膜保护剂

B、静脉应用H2受体拮抗剂

C、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正确答案)

D、静脉应用止血芳酸

E、肌注维生素K1

答案解析:

①病人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吲哚美辛),现呕血1次,粪隐血试验阳性,应诊断为急性胃炎伴上消化道出血,首选治疗为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C)。

②AB虽可用于本病的治疗,但疗效不如质子泵抑制剂。

急性胃炎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止血芳酸、维生素K1效果不佳,故不答DE。

2018年真题。

18.男,25岁。

因大面积烧伤住院治疗5天,上腹痛1天,4小时来排柏油便5次,量约300g。

查体:

T375℃,P108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82g/L,白细胞12.8×10/L。

首选的治疗措施是[单选题]

A、口服胃黏膜保护剂

B、静脉应用H2受体拮抗体

C、静脉应用止血药

D、输血

E、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①患者上腹痛,排柏油便5次,血红蛋白降低,应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大面积烧伤5天,应诊断为应激性溃疡,治疗首选质子泵抑制剂(E)。

②ABCD均属于辅助治疗措施。

19.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定植部位是[单选题]

A、胃腺体内

B、胃黏膜层

C、胃固有层

D、胃黏膜表面(正确答案)

E、胃肌层

答案解析:

幽门螺杆菌经口进入胃内,部分可被胃酸杀灭,部分则附着于胃窦部黏液层,依靠其鞭毛穿过黏液层,定居在黏液层与胃窦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一般不侵入胃腺和固有层内。

20.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不包括[单选题]

A、Hp感染

B、自身免疫

C、精神刺激(正确答案)

D、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

E、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

答案解析:

慢性胃炎的病因:

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②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自身抗体攻击壁细胞,使壁细胞总数减少,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内因子抗体与内因子结合,阻碍ⅤiB2的吸收,从而导致恶性贫血。

③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可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导致慢性胃炎。

④营养缺乏可使胃黏膜修复再生功能降低,炎症慢性化,上皮增殖异常,胃腺萎缩。

⑤慢性胃炎的发病与精神刺激无关,精神刺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诱因。

21.可出现血液中抗壁细胞抗体阳性的疾病是[单选题]

A、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B、急性胃炎

C、慢性萎缩性胃炎(正确答案)

D、反流性食管

E、十二指肠溃疡

答案解析:

①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两类:

A型胃炎好发于胃体、胃底部,多为自身免疫异常所致,其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常为阳性;B型胃炎好发于胃窦部,多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其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常为阴性。

②ABDE均表现为血清抗壁细胞抗体阴性。

2018年真题。

22.女,56岁。

间断上腹胀10年,加重1周。

无腹泻、便秘、恶心、呕吐。

既往体健。

查体:

365℃,P8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

腹软,无压痛。

胃镜检查:

胃黏膜菲薄,黏膜下血管透见。

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肠上皮化生,恰当的治疗措施是[单选题]

A、应用抗胆碱能药物

B、内镜下治疗肠上皮化生病灶(正确答案)

C、胃大部切除术

D、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E、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

答案解析:

①病人间断上腹胀10年,胃镜检查示胃黏膜菲薄,黏膜下血管透见,应考虑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黏膜组织活检示肠上皮化生,应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属于癌前病变,主要行内镜下治疗,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下激光治疗等。

参阅14版实用内科学P1914。

②抗胆碱能药物可造成胃蠕动减弱,很少应用。

胃大部切除术常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常用于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促胃肠动力药物主要用于对症治疗。

2018年真题。

23.(30~32题共用题干)女性,51岁。

间断上腹疼痛2年,疼痛发作与情绪、饮食有关。

查:

上腹部轻压痛。

胃镜:

胃窦皱襞平坦,黏膜粗糙无光泽,黏膜下血管透见30.此病例考虑诊断为[单选题]

A、急性胃炎

B、慢性浅表性胃炎

C、慢性萎缩性胃炎(正确答案)

D、慢性肥厚性胃炎

E、感染性胃炎

答案解析:

①“胃镜示胃窦皱襞平坦,黏膜粗糙无光泽,黏膜下血管透见”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点(C)。

24.判断该患者炎症活动的客观依据是胃黏膜[单选题]

A、肠上皮化生

B、出血

C、中性粒细胞增多(正确答案)

D、淋巴细胞增多

E、浆细胞增多

答案解析:

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内中性粒细胞增多肯定表明炎症处于活动期(C)。

25.该患者如考虑为A型胃炎,正确的是[单选题]

A、壁细胞抗体阴性

B、胃酸升高

C、主要位于胃体部(正确答案)

D、不出现恶性贫血

E、内因子分泌正常

答案解析:

③A型胃炎位于胃体部,壁细胞抗体常阳性,胃酸降低,内因子分泌减少,使维生素B2吸收障碍,导致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

26.不能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是[单选题]

A、克拉霉素

B、羟氨苄青霉素

C、头孢克洛(正确答案)

D、替硝唑

E、痢特灵

答案解析:

临床上可用于根除幽门螺杄菌的抗生素包括:

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替硝唑喹诺酮类抗生素、痢特灵、四环素等。

27.大样本临床研究表明,有助于胃黏膜肠化逆转的药物是[单选题]

A、奥美拉唑

B、法莫替丁

C、塞来昔布(正确答案)

D、多潘立酮

E、克拉霉素

答案解析:

大样本临床研究表明,口服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胃黏膜重度炎症、肠化、萎缩、异型增生的逆转有一定益处(C)。

28.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主要是因为[单选题]

A、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B、黏膜屏障减弱

C、黏膜血流量减低

D、黏膜细胞更新能力减弱

E、胃酸和胃蛋白酶等侵袭因素增强(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消化性溃疡是胃十二指肠黏膜侵袭因素与黏膜保护作用失衡的结果。

正常情况下,黏膜能够抵御这些侵袭性因素的损害作用,维持黏膜的完整性。

十二指肠溃疡多由胃酸、胃蛋白酶等侵袭因素增强造成,胃溃疡多由黏膜保护性因素减弱造成。

虽然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黏膜血流量减低、黏膜细胞更新能力减弱都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但都不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

29.消化性溃疡所致腹痛的特征是[单选题]

A、中上腹疼痛

B、饥饿性疼痛

C、反复发作性疼痛

D、节律性疼痛(正确答案)

E、长期疼痛

答案解析:

消化性溃疡的腹痛特点是:

①慢性过程,病史可达数年或十余年;②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为数周或数月,缓解期长短不一;③部分患者有与进餐相关的节律性上腹痛,如饥饿痛或餐后痛;④腹痛可被抑酸剂缓解。

B项说法不全面,E项法说无特异性,故正确答案为D。

30.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症状是[单选题]

A、嗳气反酸

B、恶心呕吐

C、节律性上腹痛(正确答案)

D、无规律性上腹痛

E、粪便黑色

答案解析:

①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症状是慢性、节律性、周期性上腹痛(C)。

其中,胃溃疡多为餐后1小时疼痛→1~2小时逐渐缓解→下次进餐再痛,具有进食一疼痛一缓解的规律。

十二指肠溃疡多为餐前痛→进餐后缓解→餐后3~4小时再痛,具有疼痛一进食一缓解的规律。

②部分患者无典型症状,仅表现为无规律性上腹隐痛,可伴有反酸、嗳气。

恶心呕吐是并发幽门梗阻的表现。

黑便是并发出血的表现,这些症状均缺乏特异性。

31.不符合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特点的叙述是[单选题]

A、节律性上腹痛

B、周期性疼痛

C、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开始(正确答案)

D、部分患者有午夜痛

E、Hp感染率极高

答案解析: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常在两餐之间发生,呈节律性饥饿痛,下餐进食后缓解。

胃溃疡常表现为餐后痛:

餐后1小时开始疼痛,经1-2小时后缓解,至下餐进食后再重复上述节律性疼痛(C错)。

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高达90%-100%,胃溃疡为80%~90%。

32.复合性溃疡是指同时具有[单选题]

A、胃大弯与胃小弯溃疡

B、胃体与胃窦溃疡

C、胃小弯与幽门管溃疡

D、胃底与胃体溃疡

E、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复合性溃疡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活动性溃疡,多见于男性。

33.巨大溃疡是指溃疡直径>[单选题]

A、0.5cm

B、1.0cm

C、1.5cm

D、2.0cm(正确答案)

E、2.5cm

答案解析:

巨大溃疡是指直径>2.0cm的溃疡。

34.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不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是[单选题]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溃疡(正确答案)

C、巨大溃疡

D、老年人溃疡

E、无症状性溃疡

答案解析:

①非甾体抗炎药物( NSAIDS)是导致胃黏膜损伤最常见的药物,约10%-20%的患者可发生胃溃疡,但很少发生十二指肠溃疡(B)。

②巨大溃疡、无症状性溃疡常见于有 NSAIDS服用史的老年患者,故不答CDE。

35.夜间痛多见且易发生出血的消化性溃疡是[单选题]

A、无症状性溃疡

B、幽门管溃疡

C、巨大溃疡

D、球后溃疡(正确答案)

E、老年人溃疡

答案解析:

①球后溃疡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后方的溃疡,夜间痛、背部放射痛常见,易出血(D)。

36.易导致幽门梗阻的消化性溃疡是[单选题]

A、无症状性溃疡

B、幽门管溃疡(正确答案)

C、巨大溃疡

D、球后溃疡

E、老年人溃疡

答案解析:

②幽门管溃疡易出现幽门梗阻,表现为呕吐隔夜宿食,不含胆汁,易导致机体水电解质失衡(B)。

37.多见于胃体上部且易误诊为胃癌的消化性溃疡是[单选题]

A、无症状性溃疡

B、幽门管溃疡

C、巨大溃疡

D、球后溃疡

E、老年人溃疡(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③老年人溃疡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胃溃疡多位于胃体上部溃疡较大,易误诊为胃癌(E)。

38.易导致急性胰腺炎的消化性溃疡是[单选题]

A、无症状性溃疡

B、幽门管溃疡

C、巨大溃疡

D、球后溃疡(正确答案)

E、老年人溃疡

答案解析:

④球后溃疡多位于十二指肠降段的初始部及乳头附近,溃疡多在后内侧壁,可穿透入胰腺。

由于溃疡靠近胆胰共同通道开口处,故易导致胰管梗阻,引起急性胰腺炎(D)

39.(39-42共用题干)患者,男,35岁。

3个月来间断上腹痛,有时夜间痛醒,反酸。

1天前黑便1次,无呕血,但腹痛减轻。

化验大便隐血强阳性39.最可能的诊断是[单选题]

A、慢性胃炎

B、胃溃疡

C、十二指肠溃疡(正确答案)

D、胃癌

E、急性胃炎

答案解析:

①夜间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表现,黑便是并发出血的表现。

慢性胃炎多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饱胀、恶心等,一般无夜间痛,反酸,黑便等症状。

胃溃疡多表现为饱餐痛,具有进食一疼痛一缓解的规律,少有夜间痛。

胃癌无典型节律性腹痛特点。

患者病史3个月,不可能诊断为急性胃炎。

40.为了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单选题]

A、胃镜检查(正确答案)

B、钡餐透视

C、腹部CT

D、腹部B超

E、血尿淀粉酶测定

答案解析:

②确诊十二指肠溃疡首选纤维胃镜检查。

钡餐透视检查虽可确诊消化性溃疡,但不是首选检查,仅适用于对胃镜检查有禁忌或不愿接受胃镜检查者。

腹部CT、B超、血尿淀粉酶测定均不能确诊消化性溃疡。

41.若患者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每日出血量应超过[单选题]

A、1ml

5ml(正确答案)

C、10ml

D、50ml

E、100ml

答案解析:

③出血为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

若出血量>5ml/d,可有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42.若患者出现黑便,每日出血量应超过[单选题]

30ml

50ml(正确答案)

C、150ml

D、300ml

E、500ml

答案解析:

若出血量>50-100ml/d,可出现黑便。

43.确诊消化性溃疡的直接证据是X线钡餐检查提示[单选题]

A、龛影(正确答案)

B、局部激惹

C、局部变形

D、胃小弯痉挛

E、胃大弯痉挛

答案解析:

X线钡餐检查为确诊消化性溃疡的次选检查方法。

龛影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征象,而局部压痛、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和球部变形、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均为间接征象,仅提示有溃疡的可能

44.正在用PPI治疗的溃疡病患者,用下列方法检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最不易出现假阴性的是[单选题]

A、¹³C尿素呼气试验

B、快速尿素酶试验

C、血清学Hp抗体检测(正确答案)

D、Hp培养

E、胃黏膜组织切片镜检

答案解析:

ABCDE均可检查幽门螺杆菌,因质子泵抑制剂(PPI)可根除幽门螺杆菌,因此正在使用PPI治疗的患者,除血清学Hp抗体检测(定性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外,上述检查均可能呈假阴性反应。

45.男,45岁。

上腹部间断疼痛10余年。

多于餐后半小时出现上腹饱胀、疼痛。

平素常有反酸、嗳气,偶有大便颜色发黑。

近半年来疼痛不规律,餐前、餐后均可发生。

能够进行确诊的检查是[单选题]

A、超声内镜

B、腹部CT

C、腹部MRI

D、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

E、胃镜及组织活检病理(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①中年男性,长期间断上腹痛,多为餐后痛,应考虑胃溃疡。

为明确诊断,当然首选胃镜+活组织检查(E)。

②超声内镜常用于了解胃癌的浸润深度。

腹部CT、MRI、上消化道钡餐均属于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胃溃疡。

2018年真题。

46.男,36岁。

反复饥饿性上腹痛4年,加重10天。

既往体健。

查体:

T36.5℃,P80次/分,R18次/分,BP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软,上腹部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最可能的诊断是[单选题]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溃疡(正确答案)

C、慢性胆囊炎

D、慢性胰腺炎

E、胃癌

答案解析:

①男性青年,反复饥饿性上腹痛4年,应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B)。

②胃溃疡常表现为饱餐痛。

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常表现为脂肪餐后腹痛。

胃癌常表现为无规律性上腹痛。

47.符合慢性胃炎临床表现的是[单选题]

A、持续性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重

B、周期性餐后上腹部疼痛,至下一餐前缓解

C、周期性空腹及夜间上腹痛,进食后可缓解

D、渐进加重的上腹部疼痛,向后背放射

E、反复上腹部胀痛,餐后加重伴嗳气,无节律性(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①慢性胃炎多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无明显节律性,进食可加重或减轻。

此外,还可有食欲减退、噯气、反酸、恶心等症状(E)。

48.典型的胃溃疡疼痛特点是[单选题]

A、持续性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重

B、周期性餐后上腹部疼痛,至下一餐前缓解(正确答案)

C、周期性空腹及夜间上腹痛,进食后可缓解

D、渐进加重的上腹部疼痛,向后背放射

E、反复上腹部胀痛,餐后加重伴嗳气,无节律性

答案解析:

②典型的胃溃疡疼痛特点是周期性餐后上腹部疼痛,至下一餐前缓解(“进食→疼痛→缓解”),即餐后1小时疼痛→1-2小时逐渐缓解→下次进餐再痛(B)。

③C为十二指肠溃疡的腹痛特点。

D为急性胰腺炎的腹痛特点。

49.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标不包括[单选题]

A、控制症状

B、去除病因

C、预防癌变(正确答案)

D、促进溃疡愈合

E、避免并发症

答案解析:

①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标为:

去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避免并发症。

②十二指肠溃疡不会癌变,故预防癌变不可能是其治疗目标(C)。

50.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中,抑酸最强、疗效最佳的是[单选题]

A、西咪替丁

B、阿托品

C、硫糖铝

D、奥美拉唑(正确答案)

E、胶体栒橼酸铋

答案解析:

①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抑制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H⁺-K⁺-ATP酶,使其不可逆失活,是目前抑酸作用最强,作用最持久,疗效最好的抑酸药物(D)。

②西咪替丁为H₂受体拮抗剂,其抑酸作用不如奥美拉唑。

阿托品为抗胆碱药,虽可抑制胃酸分泌,但因抑酸作用不强,且可引起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