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9869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docx

完整word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

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按:

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境鄹城)。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做孔防叔.(按:

孔防叔为孔氏自宋迁鲁的第一代。

)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与颜姓女子野外交合而生孔子(按:

一说“野合”意为不合婚配常理,指结婚时叔梁纥年老而孔子母亲年轻),而且是到尼丘山去向神明祈祷才怀上孔子的。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诞生。

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是凹下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叫仲尼,姓孔.

  孔子生下不久,叔梁纥就死了,葬在防山。

防山在鲁城的东边,自此孔子没法确知自己父亲的坟墓所在,因为母亲没有告诉他。

孔子小时候玩耍,常摆起各种祭器,学着大人祭祀时的礼仪动作.母亲死了(按:

钱穆《孔子传》认为在孔子十七岁以前),就暂时浅厝在鲁城街道五父衢的路旁(以便以后为父母合葬),可能是他行事谨慎吧!

后来同邑人挽父的母亲,指点出孔子父亲的墓地,然后孔子才把母亲迁去防山和父亲合葬在一起。

孔子腰间系着孝麻(还在守丧),(鲁国贵族)季孙子设宴招待士人(按:

士有二说,一说文学之士,一说军役之士),孔子前往参加。

季孙的家臣阳虎拒斥他说:

“季氏招待士人,不是要招待你的。

”孔子于是退了回来。

    

孔子十七岁那一年,鲁国的大夫孟釐子(按:

釐,他书或作“僖”)病重将死(按:

孟釐子卒于鲁昭公二十四年,其时孔子年三十五,《史记》此处有错漏),告诫他作为继承人的儿子孟懿子说:

“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裔(按:

圣人指商汤,宋国始祖微子为商紂王的庶兄,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裔),孔氏家族在宋国灭绝(按:

孔子六世祖孔父嘉被宋国华督所杀,其曾孙孔防叔逃到鲁国)。

他先祖弗父何本来可以继位做宋君,却让给了他的弟弟厉公(按:

弗父何为孔父嘉的高祖,宋愍公的长子)。

到了正考父(按:

弗父何的曾孙),他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朝,受三命(做了上卿),一命比一命恭谨,所以考父鼎的铭文说:

‘第一次受命时鞠躬致敬,二次受命时折腰弓背,到了第三次受命,我的头压得更低,腰背更加弯曲了.走路时挨着墙边走,也没有人敢来侮慢我;我就用这个鼎做些面糊稀饭来清俭度日。

'他的恭谨到了这个地步。

我听说圣人的后裔,虽不一定能当国继位,但必然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

如今孔丘年纪轻轻就博学好礼,这岂不就是所谓的显达的人吗?

我死之后,你一定要去从他求学。

”孟釐子死后,懿子和鲁人南宫敬叔(按:

《史记索隐》谓敬叔与懿子皆孟釐子之子,不应更言鲁人)便去向孔子学礼。

这一年,季武子死了,平子继承了卿位.

  孔子早年生活,既穷苦又没地位。

成年以后,曾做过仓库管理员(按:

“季氏史”(季孙家的小吏)当作“委吏”,即仓库管理员。

《孟子·万章下》:

“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也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职务,而场中牲口就越养越多。

后来他出任主管营建的司空。

没过多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奔波于宋、卫两国,又在陈、蔡两国间遭遇困厄,最后才回到鲁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家管他叫“长人",觉得他与众不同。

鲁国后来又对他好了,所以他又回到鲁国。

  鲁国的南宫敬叔对鲁君说:

“请允许我跟孔子一起到周去.”于是鲁君就给了孔子一辆车、两匹马,一个童仆随同,到周去学礼,据说是见到了老子。

告别时,老子送孔子说:

“我听说富贵的人送人是用财物,仁德的人送人是用言辞。

我不能够富贵,却盗取了仁人的名号,就说几句话送你,这话是:

‘那种头脑聪明、眼光敏锐却险些丧命的人,一定是喜欢议论别人的人;那种学问渊博、识见广大却使自己身处险境的人,一那是好揭发别人丑行的人。

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能心里装着自己;做人臣属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心里装着自己。

’"孔子从周回到鲁之后,门下的学生就逐渐增多了.

  这个时候,晋平公淫乱无道,六家大臣(按:

指范氏、中行氏、知氏、赵氏、魏氏、韩氏)把持国政,不时攻打东边的国家,楚灵王的军队很强大,也常北上来侵犯中原;齐是个大国又接近鲁。

鲁国既小又弱,要是归附于楚,晋国就不高兴;依附了晋,楚国就来兴师问罪;对待齐国如果不周到,齐兵就要入侵鲁国。

  鲁昭公的二十年,孔子大约三十岁了。

齐景公跟晏婴一块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

“从前秦穆公,国家既小地域又偏,他能够称霸是什么原因呢?

”孔子回答说:

“秦这个国家,国家虽然小,目标却很远大;地域虽然偏,施政却很正当。

秦穆公亲自举拔用五张黑羊皮赎来的贤士百里奚,封给他大夫的官爵,才把他从奴隶的拘禁中救出来,就和他一连晤谈三天,随后把掌政大权交给了他。

从这些事实来看,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称霸诸侯还算成就小了呢!

”景公听了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时,季平子因为和郈昭伯比赛斗鸡结怨的事被鲁昭公怪罪,昭公带了军队来打平子。

于是平子就联合了孟孙氏、叔孙氏,三家一起进攻昭公,昭公兵败,逃到了齐国,齐国把昭公安置在乾侯(按:

在今河北成安县).不久,鲁国发生动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昭子见到景公。

孔子和齐国的乐官之长讨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专心地把它学起来,三个月期间,连吃饭时的肉味都觉不出来了,齐人都很称道这件事。

  齐景公向孔子问为政之道,孔子说:

“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听了说:

“太好了!

如果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就是有粮食,我们怎么能够吃到它呢!

”改天他向孔子问为政之道。

孔子说:

“为政最要紧的在于节省财力。

”景公听了很高兴,打算把尼谿地方的田封给孔子.晏婴劝阻道:

“儒者这种人,能言善辩不能用法来约束,态度高傲自以为是不能任为臣下,他们重视丧礼,竭尽哀情,倾家荡产实行厚葬,不能让这种做法使之成为礼俗,他们到处游说求职,不能用来掌理国事。

自从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大贤先后过去,周朝王室已经衰微,礼乐的沦丧也很有些时候了。

现在孔子刻意讲究仪容服饰,详定各种应对进退间上下快慢的礼节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连续几代也学不完,一辈子也弄不清楚它的诀窍。

君上想用这一套东西来改革我们齐国的礼俗,这不是导治小百姓的好办法.”此后,景公只是很客气地接见孔子,不再问起有关礼的事情了。

改天,景公对孔子说:

“要用鲁国给季孙氏那样高的待遇奉养您,我做不到。

"所以就以上卿季氏和下卿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孔子。

齐国的大夫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得到了消息。

景公也说:

“我老啦,没法用你了。

”于是孔子就离开齐国,回到了鲁国。

  孔子四十二岁那一年,鲁昭公死在乾侯,定公继位。

定公继位的第五年,夏天,季平子死了,桓子继立做上卿.季桓子家里掘水井,掘到了一只腹大口小的瓦器,器中有个像羊的东西,就去问孔子,并且说挖得的瓦器里有只狗。

孔子说:

“据我所知,那是羊。

我听人说过,山林里的怪物,是一种单足兽‘夔’和会学人声的山精魍魉;水里面的怪物,是神龙和会吃人的水怪罔象,泥土里的怪物,则是一种雌雄未成的‘坟羊'.”

  吴国攻打越国,把越都会稽城给拆毁了,发现一节骨头,长度占满了整整一辆车.吴王派了使者来问孔子说:

“什么骨头最大?

”孔子说:

“大禹王召集各地的神到会稽山,当时有个叫防风氏的君长很迟才到。

禹就把他杀了陈尸在那儿,他的骨头一节就占满一车,这就是最大的了。

”吴使问道:

“那谁是神呢?

”孔子说:

“名山大川的神灵,能够兴云致雨来利益天下,负责守护山川之神按时祭祀的诸侯君长就叫做神,只守护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叫公侯,他们都归属于统管天下的王。

"使者又问:

“防风氏是看护什么的?

”孔子说:

“汪罔氏的君长看护封山、禺山一带,是姓釐。

在虞、夏、商三代叫汪罔,到了周代叫长翟,现在就叫做大人。

”使者问道:

“人的身高有多少?

”孔子说:

“僬侥氏身长三尺,是最矮的了;高的不超过僬侥氏的十倍,这就是人身高的极限了."吴使听了之后说:

“真是了不起的圣人啊!

  季桓子的宠臣叫仲梁怀的,和阳虎有了仇怨。

阳虎想把仲梁怀赶走,公山不狃阻止了他。

这年秋天,仲梁怀更加骄纵了,阳虎把他抓了起来,季桓子很生气,阳虎就把桓子也囚禁了,等谈好条件才放他,阳虎从此更不把季氏放在眼里。

季氏也很越分,声势排场都超过鲁国公室;一个上卿的家臣(按:

谓阳虎),就执掌了国家的政权,因此鲁国从大夫以下,都不守礼分,违背常道。

所以孔子不愿出任鲁国的官职,退闲在家,专心研究整理诗、书、礼、乐这些典籍,学生越来越多,不论多远,都有人来向他求学的。

  鲁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满于季氏就借着阳虎来作乱,打算废掉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叔孙、孟孙三家的嫡生嗣子,另外拥立平日为阳虎所喜欢的庶子来继承,于是就把桓子抓了起来。

桓子用计骗他,逃了出来。

定公九年,阳虎计划失败,逃到齐国去。

这个时候,孔子正好五十岁。

  公山不狃以费邑做据点反叛季氏,派人来召孔子去帮忙.孔子心想自己依循正道而行已经很久了,内在的学养也很深厚,却无处可以表现,没有人能用自己,不禁说道:

“大抵周文王、武王当年是以丰、镐那么小的地方建起王业的;现在费邑虽然是小了点,该也差不多吧!

"想要应召前去,子路很不高兴,劝止孔子.孔子说:

“难道召我去是毫无作用吗?

如果他真能用我,我将像文王、武王一样,在东方建立一个典礼完备的周啊!

”然而最后也没有成行.

  后来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中都(在今山东汶上县)地方的行政长官,才到职一年就很有绩效,四方的官吏都学着他做。

孔子由中都宰升任做司空,又由司空升任了大司寇.

 定公十年的春天,鲁国和齐国和好。

到了夏天,齐国的大夫黎鉏对景公说:

“鲁国用了孔丘,照情形看,这是会危害齐国的.”于是派了使者去约鲁君举行和好的会盟。

会盟的地点是在夹谷(按:

今山东莱芜县).鲁定公准备乘坐乘车(按:

又称安车,非兵车,较为舒适),毫无武装地前往。

孔子兼理典礼会盟的事务,对定公说:

“我听说有非军事活动必须要有军事准备,有军事活动必须要有非军事准备。

从前诸侯出国,一定带全了必要的官员随行.请你也带左司马右司马一道去。

"定公说:

“好的."就带了左右司马出发,和齐侯在夹谷地方相会。

这个地方筑了土台,台上备好席位,上台的土阶有三级。

两君就在台前行了相见礼,作揖礼让了一番才登上台。

双方馈赠应酬的仪式行过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快步上前说:

“请开始演奏四方的舞乐。

”景公说:

“好罢。

”于是演员们手持旌旗羽毛和各种兵器大呼小叫地涌上来.孔子快步上前,一步一阶往台上走,在还差一阶没有跨上的地方停下来,举袖一挥,说道:

“我们两国君主举行和好的会盟,这种夷狄的野蛮舞乐怎么能出现在这里!

请命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

”管事的叫他们退下,他们却不肯动,朝左右两边看晏子和景公的眼色。

景公心里惭愧,就挥手让他们离开.过了一会儿,齐国管事官员又快步上前说道:

“请演奏宫中的女乐.”景公应说:

“好的.”于是许多戏子矮人都表演着前来.孔子又快步上前,一步一阶往台上走,在还差一阶没有跨上的地方停下来,说道:

“一个普通人敢胡闹来迷乱诸侯,论罪是应该正法的,请下令管事的执行吧!

”于是管事官员依法处罚,那受罚的人就手脚分离了(按:

谓腰斩)。

景公不由得敬畏动容,知道自己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心里非常不安,对众臣说:

“鲁国是用君子的道理来辅助他们的君主,而你们却仅把夷狄那套歪理告诉了我,害我被鲁君怪罪,这该怎么办呢?

”主事的官吏上前回话说:

“君子有了过错,用实际行动来谢罪;小人有了过错,用虚礼文辞来谢罪。

君上如果对会盟的表现感到痛心,就用实际行动谢罪吧.”于是齐侯就把以前从鲁国侵夺来的郓、汶阳和龟阴的田还给鲁国,来表示自己的歉疚.

  鲁定公十三年的夏天,孔子对定公说:

“臣子的家中不可私藏兵器,大夫的封邑不能筑三百丈见方的城墙。

”就派仲由去当季氏的家务总管,打算拆毁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封邑的城墙.于是叔孙先把自己郈邑的城拆了。

季孙也准备拆自己费邑的城墙,当时费邑的总管公山不狃和叔孙辄率领了费邑的丁众进袭鲁城,定公和季孙、叔孙、孟孙三人就躲进了季孙的住处,上了季武子所筑的高台,费人围攻他们,却攻不下,但已有人攻到定公所在的高台边上。

孔子命令申句须、乐颀下台来攻击他们,费人扭头逃走,国人乘胜追击,在姑蔑(按:

今山东泗水县南)把他们彻底打败了。

公山不狃、叔孙辄两人出逃到齐国,于是把费城拆毁了.接着准备拆孟孙的成城,成邑的总管公敛处父对孟孙氏说:

“拆了成邑的城,齐人必将进逼到我们北边门户。

况且成城是你们孟氏的保障,没有成城就等于没有孟氏了。

我打算抗命不拆。

"十二月,定公率兵包围成城,没攻下来。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这时他以大司寇的身份兼理国相的职责(参与国家大事),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他的弟子说:

“听说一个君子人,祸事临头不慌张恐惧,好事到来也不喜形于色。

"孔子说:

“是有这个话.不是还有一句‘为自己以高贵的身份礼敬他人而感到快乐’的话吗?

”于是就把扰乱鲁国政事的大夫少正卯给杀了.孔子参与国政才三个月,贩羊卖猪的商人就不再加讨虚价,行人男女都各守礼法分开走路,路上见了别人掉落的东西也不捡回去;四方旅客来到鲁国的,不必向管事官吏请求,管事官吏都会给给他们宾至如归般的照顾。

  齐国听到了这种情形就担心起来,说道:

“孔子主政下去,鲁国必会强大称霸;要是称霸了,我们的地方最靠近那里,必然会先来并吞我们了,何不先给他们一些土地呢?

”黎鉏说:

“让我们先试着阻止他;阻止不成再送给他们土地,那也不迟呀!

”于是就挑选了国内漂亮的少女八十人,都穿上华丽的衣裳并且善跳“康乐”舞,身上有花纹的马一百二十匹,一起送去给鲁君.先把歌伎舞女和带花纹的马摆列在鲁城南面的高门外边。

季桓子知道了,曾经穿便装偷偷地去观赏了好几回,打算接受下来,于是撺掇国君,说是到各处周游视察,乘机整天到那儿观赏,把政事荒废下来。

子路劝孔子说:

“老师可以离开了!

”孔子说:

“鲁国不久就要举行祭祀天地的郊祭,如果能把典礼后的祭肉分送给大夫(按:

说明当局仍遵守礼法,表示国事仍有可为),那么我们还可以留下。

”季桓子终于接受了齐人送来的女子歌舞队,整个沉迷其间,一连三天都不过问政务;郊祭之后又不给大夫们分送祭肉。

于是孔子离开了鲁国,当天就在屯这个地方过夜。

一位名叫己的乐师来送行,说道:

“先生您是没有过错的。

”孔子说:

“我唱个歌好吗?

”于是唱道:

“那些妇人之口,可以让人出走;那些妇女的请求,可以使人败事亡身。

(既然如此,)何不优游自在地安度岁月?

"乐师己回去,桓子问他说:

“孔子说了些什么?

”乐师己照实相告。

桓子长叹一声,说:

“老先生是因为歌伎舞女那群丫头的缘故怪罪我了!

  孔子来到了卫国,寄住在子路的妻兄颜浊邹家里。

卫灵公问孔子:

“你在鲁国的官俸是多少?

"孔子回答说:

“官俸是六万小斗。

”卫国也照样给了粟子六万小斗。

过不多久,有人向卫灵公说了孔子的坏话,灵公就派公孙余假带了兵仗在孔子那儿走出走进,孔子担心会出事惹祸,待了十个月,就离开了卫国.

   正打算到陈国去,经过匡(在今河北长桓县西南)城,弟子颜刻(刻亦作剋)替孔子赶车,用鞭子指着一处说:

“从前我进这个城,就是由那个缺口进去的.”匡人听说当年和阳虎同行的颜刻出现,以为鲁国的阳虎又来了。

因为阳虎曾经欺虐过匡人,匡人于是就留住孔子.孔子的模样像阳虎,所以被困在那里整整有五天。

颜渊落在了后面,孔子见了说:

“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颜渊说:

“老师您还健在,我怎敢轻易就死呢!

"匡人对孔子的围困越来越厉害,弟子们都很紧张,孔子就说:

“文王虽已死了,文化道统并没有丧失,现在不都在我们身上吗?

上天如果要绝灭这个文化道统的话,就不会让我们能够认知并负起传承的责任。

天意既然是不绝灭这个文化道统,那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

”于是孔子派了一个随行弟子到卫宁武子那里做家臣,然后才得脱险离开。

  从匡出来就到了蒲(按:

在匡城北十五里),过了一个多月,又回到卫国,寄住在蘧伯玉家。

卫灵公的夫人名叫南子的,派人对孔子说:

“各国的君子只要不以为辱愿意和我们国君结为兄弟之情的,必定会来见我们夫人;我们夫人愿意见你。

”孔子推辞,最后还是不得已去见了.会见时,夫人站在细葛布做的帷幕里面,孔子进了门,向北跪拜行礼,夫人在帷幕里面回拜答礼,身上的佩玉首饰触发清脆的响声。

事后孔子说:

“我原先不想去见她,现在既然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子路不高兴,孔子为此赌咒发誓说:

“我要是做的不对,天一定厌弃我!

天一定厌弃我!

”过了个把月,卫灵公和夫人同坐了一辆车,宦官雍渠陪侍在右,出了宫门,要孔子坐第二部车子跟着,就大摇大摆的从市上走过.孔子感慨地说:

“我还没见过爱慕德行像爱慕美色一般热切的人.”于是对这里的一切感到厌恶失望,就离开卫国往曹国去了。

这一年,鲁定公死了。

  孔子又离开曹国,来到宋国。

一天和弟子们在大树下讲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加害孔子,把大树给砍了,孔子只好离去。

弟子催促说:

“我们行动该快一点!

”孔子说:

“上天既然赋了道德使命给我,桓魋他又能把我怎样!

  孔子到郑国去,和弟子失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口.郑国有人看见了就对子贡说:

“东门那里站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疲惫倒霉的样子,真像个失去主人家的狗。

”子贡见面把这些话据实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

“一个人的状貌如何,那是不重要的;倒是他说我像只失去主人家的狗,那可真是啊!

那可真是啊!

  孔子来到了陈国,寄住在司城贞子家里.过了一年多,吴王夫差攻打陈国,夺取了三个城邑后撤兵。

赵侯鞅攻打卫国的朝歌。

楚国围攻蔡国,蔡国迁徙到吴国.吴国在会稽打败了越王勾践.

  有一天,许多鹰隼落在陈国宫廷前死了,身上被楛木做的箭射穿着,箭头是石头做的,箭杆有一尺八寸长。

陈湣公派了人来请教孔子,孔子说:

“鹰隼飞来的地方是很远了,这箭是肃慎人的箭。

从前武王灭亡了商纣,就和四方的蛮夷民族来往,开导他们.他恩威并施,要他们把各地的特产献给朝廷,叫他们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义务.于是肃慎人献来楛木做的箭杆,石头做的箭头,长度是一尺八寸.先王为了彰显自己的美德,就把肃慎人的箭分给长女太姬的丈夫虞胡公,把他封到陈国.分美玉给同姓诸侯,用意是要展现亲谊,分远方贡物给异姓诸侯,是要他们不忘归服周王,所以分给陈国肃慎人的箭.”湣公听了叫人试着到旧仓库里去找,果然找到了这种箭。

  孔子在陈住了三年,正好遇着晋、楚两国在争强斗胜,轮番来打陈国,直到吴国攻打陈为止,陈国常常受到侵犯。

孔子感叹说:

“回去吧!

回去吧!

留在我们家乡的那批孩子们,志气都大,只是行事疏略些,他们都很有进取心,也没忘掉自己的初衷。

”于是孔子离开了陈国。

  路过蒲邑,刚好遇上公叔氏占据了蒲而背叛卫国,蒲人就留住孔子。

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才德好,又英勇;他对孔子说:

“我以前跟着老师在匡的地方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上危难,这是命吧!

我和老师一再的遭难,宁愿跟他们拼死算了!

"公良孺跟蒲人打得非常激烈。

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

“如果能不去卫国,我们就放你走.”跟孔子订下盟约,从东门把孔子一行放走。

于是孔子前往卫国。

子贡说:

“盟约可以违背吗?

”孔子说:

“那是在胁迫下订的盟约,神明是不会认可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来了,很高兴,亲自出城来迎接。

问道:

“蒲可以讨伐吗?

”孔子答说:

“可以。

”灵公说:

“我的大夫却认为不可以。

现在的蒲,是卫国防备晋、楚的屏障,卫国自己去攻打,恐怕不可以吧?

”孔子说:

“蒲邑的百姓,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保卫西河的愿望。

我们所要讨伐的,只是领头叛乱的四五个人罢了。

"灵公说:

“很好。

”然而却不去攻打蒲。

   卫灵公年纪老了,懒得处理政务,不任用孔子。

孔子感叹地说:

“如果有人用我来掌理国政,一年就可以有个样子,三年便有具体成效了。

”孔子只好离开了。

   佛肸做中牟的行政长官。

晋国的大夫赵简子攻打范氏、中行氏两家,(中牟不服赵氏,)就来攻打中牟。

佛肸反叛,派人来召请孔子协助,孔子有意前往,子路说:

“我听老师说过:

‘一个本身做了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会去的。

’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您想前去,这又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

“我是说过这话的。

但我不也说过真正坚实的东西吗?

它是怎样磨都不会薄损的,不也说过真正精白的东西吗?

它是怎么抹也不会污黑的.我难道是个中看不中吃的葫芦瓜吗?

怎么能只供人挂着而不吃呢!

   一天孔子击着磐,有个担着草制盛土器经过门前的人听见了,说道:

“真是有心啊,这个击磬的人,丁丁当当地直敲着.既然世上没有人赏识自己,那就算了罢!

   孔子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子学弹琴,一连十天都没有进展。

师襄子说:

“可以进学一层了。

”孔子说:

“我已学会了乐曲的形式,但节奏内容还不了解.”过了一些时候,师襄子又说:

“你已学得了曲子的节奏内容,可以进学一层了.”孔子说:

“我还没领会乐曲的情感意蕴.”过了一些时候,师襄子又说:

“你已领会了乐曲的情感意蕴,可以进学一层了。

”孔子说:

“乐曲中那个人我还体认不出呢!

”再过一段时间,孔子一副安详虔敬有所深思的样子,随又心旷神怡地抬头仰望,显出志向高远的样子.他说:

“我体认出曲中的这个人啦!

他的样子黑黑的,个子高高的,眼光是那样的明亮远大。

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这不是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

”师襄子离开座位很恭敬地说:

“我的老师说过,这是文王的琴曲啊!

"

  孔子既然不被卫国所用,打算西行去见赵简子。

到了黄河边,听到窦鸣犊、舜华两人被杀的消息,就对着河水感叹说:

“壮美呀黄河水,浩浩荡荡地多么盛大啊!

我不渡过这条河,也是命吧!

"子贡听了快步向前问道:

“请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

“窦鸣犊和舜华两人,是晋国有才德的大夫。

当赵简子还没有得志的时候,是倚仗这两人才能从政的;如今他得志了,却杀了他们来执掌政权。

我听说过,(对待动物,)如果剖腹取胎残杀幼体,麒麟就不会来到郊外;排干了湖水来捉鱼,蛟龙就不肯调和阴阳兴云致雨;弄翻鸟巢毁坏鸟卵,凤凰就不愿来飞翔。

这是为什么呢?

是君子忌讳自己的同类受到伤害啊!

连飞鸟走兽对于不义的行为尚且知道避开,何况是我孔丘呢!

”于是回到陬乡歇息,作了《陬操》这首琴曲来哀悼他们两人。

随后又回到了卫,入住蘧伯玉的家。

   有一天,卫灵公问起军队战阵的事.孔子说:

“关于祭祀典礼的事,我倒听说过,至于军队战阵的事,却是不曾学过。

”第二天,灵公正和孔子在谈话,见有雁群飞过,只顾抬头仰望,神色间并不注意孔子。

于是孔子就离开卫,又去陈国。

   同年的夏天,卫灵公死了,立了灵公的孙子辄继位,这就是卫出公。

六月间,赵鞅(赵简子)派人把流亡在外的卫灵公太子蒯聩送回卫国的戚邑.于是阳虎要太子去掉帽子露出发髻,另外八个人穿麻戴孝,装成是从卫来接太子回去奔丧的样子,哭着进了戚城,就住了下来.冬天里,蔡国从新蔡迁到州来。

这一年正是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已六十岁了。

齐国协助卫国围攻戚城,是因为卫太子蒯聩住在那儿的缘故。

   夏天里,祭祀鲁桓公、鲁釐公的宗庙失火.孔子在陈国,听说鲁庙失火了,说道:

“火灾一定发生在桓公、釐公的庙吧!

”后来消息证实,果然如他所言。

   到了秋天,季桓子病重,乘着辇车望见鲁城,感叹地说:

“以前这个国家差一点就强盛起来了,只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没有好好用他,所以才没有兴盛啊!

”随即对他的儿子、继承人康子说:

“我死了,你必然接掌鲁国的政权;掌政之后,一定得请孔子回来。

”过了几天,桓子死了,康子继承了卿位。

丧事办完之后,想召孔子.公之鱼说:

“从前我们先君用他没用到底,结果让别国笑话,现在你再用他,如果又是半途而废,就会第二次让别国笑话。

”季康子说:

“那要召谁才好呢?

”公之鱼说:

“一定要召冉求。

”于是就派了专人来召冉求。

冉求正要起程时,孔子说:

“鲁国当局来召冉求,不会小用他,该会重用他的。

”就在这一天,孔子说:

“回去吧!

回去吧!

在我们家乡的那批孩子们,志气都大,只是行事疏略些;他们的质地文采都很美,我真不知道要怎样来剪裁调教他们才好.”子贡知道了孔子想回乡,在送冉求时,据说就叮嘱他:

“就职了,设法要他们来请老师回去!

"

   冉求回去后,第二年,孔子从陈国迁居到蔡国。

蔡昭公要到吴国去,是吴王召他去的.此前昭公欺骗他的臣子而把都邑迁到吴境的州来,现在既将应召前往,大夫们担心他又要搬迁,公孙翩就在路上把他射杀了。

楚军来进犯蔡国。

同年秋天,齐景公死了.

  第二年,孔子从蔡国前往楚国的叶地。

叶公(按:

楚大夫诸梁封邑在叶,僭称公)问孔子为政的道理,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