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7999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docx

企业财务质量的分析

  [摘要]财务质量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进行的质量评价和剖析,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财务分析既是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就一般企业而言,财务质量分析一般涉及企业的盈利质量、资产质量、资本质量及现金质量等。

  [关键词]财务质量分析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主要包括: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就整个报告体系来看,资产负债表是最全面地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核心会计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编制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本文从企业几大主表的主要项目入手,着重对企业的盈利质量、资产质量、资本质量、现金质量进行一些肤浅的分析。

  一、企业盈利质量分析

  盈利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低质量的盈利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甚至危及企业生存。

对企业盈利质量的分析可主要从投资效果、盈利构成、盈利的现金实现程度等几方面进行。

  

(一)从投资效果角度进行分析

  投资效果主要反映投人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是公司运用资产、资金等资源所获得的盈利。

指标值越高,公司的运营效果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盈利质量也越有保证;反之,则说明公司运营效率低,盈利能力较差,盈利质量不是很好。

一般来说,能反映公司投人与产出关系的指标主要有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

  

(二)从盈利的构成角度进行分析

  企业的盈利主要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益组成。

其中: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

只有不包括投资收益的营业利润的持续、稳定增长才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资产盈利能力。

营业外收益是企业偶然业务带来的收益,不应做为利润的主要部分来考虑。

因此,企业盈利的各组成部分构成是否合理,是利润质量的重要判断标准。

  (三)从盈利的现金实现程度进行分析

  现行会计制度的收入是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盈利如果不能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毫无意义。

在分析一个企业的盈利时,应考虑如下两点:

  1、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应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要基本一致。

  2、投资收益应与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较。

此类比较还应进一步分析企业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的现金流入量。

  二、企业资产状况质量分析

  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资产状况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企业资产的质量集中从资产的周转速度、存在状态反映出来。

下面就资产负债表的几个主要资产项目做如下分析:

  

(一)流动资产的质量分析

  企业的流动资产是指企业短期内最具活力的资产,也是企业近期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偿还短期债务的主要保障。

对于流动性资产的质量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高质量的流动性资产应该具有适当的周转率

  在流动资产周转一次有毛利的情况下,适当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维持经营活动盈利能力的基础。

主要指标有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之比)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

一般来讲,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率越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偿债能力加强。

周转率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是企业维持较好盈利能力的先决条件。

  2、流动性资产应具有较强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资产除了要具一定盈利能力外,还应承担偿还短期债务的任务,也就是说,流动资产应当对负债有一定的保证程度。

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基本指标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和速动比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

企业的流动资产应具有较合理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按照西方企业的长期经验,一般认为这两个比率应分别为2:

1和1:

1较为适当。

  3、不良流动资产的规模

  不良流动资产是企业潜亏的主要因素,其规模较大必然引起企业后期的严重亏损。

因此企业在期末要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应提准备的要足额提取,以免因虚列资产给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

另外其他应收款和待摊费用其实质是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和偿还债务的资产,这些所谓的资产的规模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效。

因此,在分析流动资产时要特别注意这类资产的规模,其规模应较小为宜。

  

(二)对外投资的质量分析

  企业的对外投资,体现了企业谋求对外扩张或者实现投资收益的动机。

对于短期投资,应表现为投资的直接增值。

高质量的长期投资,则应表现为:

(1)投资的结构与方向体现或者能增强企业的经济利润;

(2)确认的投资收益有与之相符的现金流入;(3)投资环境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

  (三)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质量分析

  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反映了企业从事长期发展的物质基础与技术装备水平。

对于此类资产质量的分析,主要应取决于这两类资产所能够推动企业经营活动的状况。

其主要表现为:

(1)其生产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匹配,生产的产品能推向市场,并获得利润;

(2)周转速度适当,利用充分,较少闲置。

(3)资产的账面净值是否与资产的实际价值(公允价值)相符。

  三、企业资本结构的质量分析

  对于企业的资本结构的质量分析,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对比关系

  资本成本是企业在取得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筹资过程中的筹资费用和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费用。

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企业的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都存在资本成本的问题。

因此,只要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之比)大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企业的净资产的规模就会因盈利而扩大。

  

(二)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的适应性

  按照财务管理的理论,企业筹集资金的用途,决定筹集资金的类型:

企业的长期资产应当通过长期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解决;企业由于季节性、临时性原因造成的流动资产的波动部分,则应由短期资金来源来解决。

因为长期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相对较高,企业拥有过多最终会导致效益下降;而企业用短期资金支持长期资产会形成急迫的短期偿债压力。

因此,当企业资本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相适应时,企业的资本结构就表现为较好质量。

  (三)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财务风险、未来融资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财务杠杆可以说是双刃剑,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源对负债依赖程度越高。

过高的财务杠杆存在如下压力:

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与利息;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损;三是受此影响,企业从潜在的债权人那里获得新的资金难度加大。

因此,财务杠杆比率高的企业其风险相对较大。

  (四)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构成状况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按照企业股权持有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一般可以将企业的股东分为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和非重大影响性股东三类。

因此,在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关注企业的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的背景情况:

谁在控制企业?

控制的股东有没有能力将企业引向光明?

在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各构成项目时,应根据各项目的产生途径、具体用途等来分析各部分比率的适当性。

实收资本越充足,企业承担各种风险的实力就越强;而资本公积是有特定用途的资金来源,它们的规模更多地会受资本本身和盈利状况的影响;未分配利润的规模和变化趋势是判断所有权益结构合理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未分配利润能持续、稳定增长,并在所有者权益中占较大比重,表明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较好,预示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四、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所谓现金流量的质量,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企业的预期目标进行顺畅运转的质量。

较好质量的现金流量应有如下特征:

(一)企业现金流量的结构与状态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战略的要求;

(二)在稳定发展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当与企业经营活动所对应的利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能为企业的扩张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三)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能够适应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需求,且无不当融资、投资行为。

  企业财务质量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想全面把握企业财务质量状况,应对其各方面情况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其内部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质,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财务质量状况。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古劲松晓芳。

公司财务质量分析方法研究,《北方经济》2006年第20期。

  [3]刘红敏。

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分析,《现代商业》2008年第12期。

  [4]张鹏飞。

财务质量分析评价框架,《会计之友》2006年第27期。

  [5]张新民。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评析,2006.7.

  [6]乐艳。

浅谈报表数据分析,2006.12.

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

摘要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灵活的生产方式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这里主要从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出发,以现代财务管理为依据,通过分析,找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探讨适合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方法,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在此基础上,讨论企业在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自身建设,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中小企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中小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达3000万户,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

虽说中小企业个体竞争力不强,但是他们对GDP的贡献率达51%,税收占到全国的43%。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特色的经济模式,它给我国创造了不少的财富和经验。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也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的作用。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各方面效益卓著,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同时,在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十分明显的障碍和问题,如管理思想僵化落后,管理观念陈旧,且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投资缺乏科学性,财务控制薄弱,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另外,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导致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情况,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面临巨大的困难。

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出发,以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为依据,分析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和问题,从而探讨适合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方法,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这就是本文所研究的意义。

一、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它们生产规模小、经营模式灵活,生产成本低、效率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近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它所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并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成为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同样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常常受到经济、法律和制度上诸多因素的制约。

就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财务制度不健全,同时又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体制的影响,导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情况。

分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当前会计界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微观管理的组成部分显得越来越重要。

搞好财务管理,组织好资金运作,处理好财务关系,不仅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二、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制定新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正式出台。

针对标准的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不但包括了工业,而且进一步包括了第三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因此从法律角度上的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更加准确的界定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范围。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对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

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三、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 融资困难,资金短缺

企业要持续生产经营、进行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就必须筹集所需资金。

尤其属于创业型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企业,一旦遇到资金短缺,往往会束手无策,陷经营于被动。

曾有许多中小企业,当产品投放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已打开局面呈发展趋势,就因一时资金困难,又无法从银行借贷,最后被资金所困造成破产或倒闭。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组织体系。

现有的资本融资体系对中小企业本身的融资不利,这样的话就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出现了很大的困难。

对于银行来讲,中小企业的贷款跟踪费用很高,从银行本身的利益来讲,是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服务的。

面对银行的高门槛,大部分中小企业显得力不从心,为解资金紧张之急,往往使用的方式是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高于10%,从而使融资成本大大增加;

缺乏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担保机制。

由于当前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环境建设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缺乏相对有效的信用担保机构和完善的融资服务体系,使得很多中小企业领导在管理中未能或根本未参加任何资信评估,从而导致自身的“信用”低,致使无任何机构可以对其进行担保;

中小企业融资形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除了内援融资之外,就是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以及股票这几种方式进行融资,相对于大企业来说,融资渠道比较狭窄。

即使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一般贷款的数量比较少。

同时,由于自身的生产规模小,财务管理的水平比较低,致使企业存在很大的风险,也导致了很多银行不愿意向他们发放贷款。

对于中小发放债券,投资者往往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度有待考察,致使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投入更多的钱。

(二) 管理模式僵硬,观念落后

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而且,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领导者集权力于一身,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等。

往往,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过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片面追求“热门”产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无视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管理中一味地注重控制成本的绝对额,靠减少短期投人来提高企业利润。

企业财务管理也用内部人控制。

中小企业很多为家族企业,这就使得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从而在人事上任人唯亲。

财会人员任用“家族化”,在财务上实行“包包抄”。

从而缺乏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缺乏相互约束与相互制衡的内部控制机制。

这就导致了,财务管理职能无法发挥,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违规现象严重。

中小企业虽然有公司管理规定和相应的财务制度,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却因难以严格把关而导致制度和规定名存实亡。

(三) 风险意识淡薄,缺少明确的目标方向

由于中小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短缺,在投资过程中追求短期目标,很少考虑扩展自身规模,致使其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中小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开始自觉地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上了许多投资项目。

但由于没有做项目评估,只凭个人经验和想象做决策,投资方向难以把握。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加之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得不到运用,不能进行科学的投资分析和市场论证,造成投资失误,从而使资金浪费较大。

其原因,首先是中小企业对现金管理的不严格,导致了资金的过度闲置或者是资金的周转不足。

同时,很多的企业认为现金的数量越多越好,大量的资金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这样的话就使得资金没有体现出其本身的价值。

本身没有办法应对急需使用资金的问题,使得企业的资金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当中。

其次,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且也存在资金的回收困难的问题。

并且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相对比较严格的赊账的制度,对于客户的信用和相关的资金没有一定的审查机制。

很多的时候没有使用一定的催收措施进行企业应收账款的梳理。

这样的话就使得资金的链条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对企业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最后就是企业的存货控制意识比较薄弱,这样的话就使得企业的资金转化成为了企业的存货,资金被滞留在了仓库当中。

原因是,由于企业在经营以及生产的过程中没有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盲目的进行生产的扩大,使得存货进一步的积压。

从而使其占据了企业大量的资金,对企业运营能力的影响。

严重的时候会对企业的资金链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 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

在中国,大多数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对会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会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同时,中小企业内部出现职责不分的现象,以及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等腐败现象,财务监控不严,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根本就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没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也没有任何的限制,这样一来,就使财务管理上存在很多的漏洞,影响其发展;同时,一些中小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与企业老板都有着血缘关系或者是地缘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在财务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得不到发挥,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四、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 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建设及信贷机构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由于其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资金经营能力差等,决定了它通过市场融资资信很低的特点。

这就要求国家政府应该通过稳定融资机制来给予适当的支持。

“资金缺乏仍旧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政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其自身的组织管理体系仍不完善,且缺乏相应的融资社会服务体系”。

为了使中小企业能够迅速的摆脱目前存在的问题,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国家政府应该加大扶持的力度。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投融资的法律环境,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构建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和投融资体系。

1. 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从市场经济来看,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肯定的,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要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制定政策和服务方向上都要考虑到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必须把公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到同等高度来看待,要充分发挥和提高社会化生产水平,在发展的规模、发展的方向和资金投入方面进行社会化的合理资源分配。

应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

国家如果从法律法规建设上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给中小企业更大的信心发展自己,反过来,企业发展了就会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解决区域经济问题和就业问题。

2. 加快改革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信贷操作流程

目前银行贷款业务流程多是针对大中型企业设计的,不适应中小企业用款急、频、少、险的特点,用它来处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操作成本必然很高。

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的融资信贷制度,而且中小企业融资信贷制度必须用法律来规范。

因为这种制度的健全可以保证和考量中小企业资金应用的合理程度、资金应用的效率和监督资金应用的去向。

并根据企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正确地应用制度来规范和管理财务与融资,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和中小企业投资的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要根据中小企业的这种特点,在保障贷款安全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审批环节,节约时间,以达到降低放贷工作量和成本,加快贷款发放速度的目的。

从而满足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要。

从而为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提供强大的支持,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 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必须有商业银行资金的支持,搭建沟通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最好的方法,就是信用担保。

但从当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看,还没有一套完整和规范的制度,在法律层面存在担保行业法律滞后和缺失。

现有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证券法》《公司法》《物权法》《担保法》和《保险法》等对担保行业的规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法律框架下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所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尽快地出台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相关法律法规,把这些相关法律法规充实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部门,尤其是相关政府部门、金各金融机构可以建立科学完善的中小型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