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0772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13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5页
亲,该文档总共1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docx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资料

第一部分:

诗经

绪论

  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风骚”、“风骚”传统(或称“诗骚传统”)的含义,以及“风骚”传统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风骚”是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的并称。

而“风骚”传统则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

  所谓的“风”诗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现实主义的精神。

《国风》中的民歌和二雅中的卿士大夫政治讽喻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

在内容上,它们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们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

  所谓的“骚”诗传统则是充满激情和幻想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在内容上,《离骚》表现了屈原的进步理想以及他对进步理想九死不悔的孜孜追求。

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本质。

在艺术手法上,屈原一方面采用丰富的神话素材,通过自由的幻想,来构成一个奇特的神话世界,借此表现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上天入地地求索以及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还礼利用发展了民歌的比兴手法创作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以此来象征他与楚国腐朽黑暗势力的斗争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斗争。

《离骚》这种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表现作者对进步理想的执着追求的特征,也就是“骚”诗传统,即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的主要特征。

第一章《诗经》的编集、流传

第一节《诗经》的编集

  一、《诗经》作品的搜集

《诗经》中的作品,从创作年代说,包括了上下五六百年;从产生地域上说,有的出于周天子的国都,有的出于各诸侯统治下的广大地区;从作者说,既有贵族的创作,更多民间的歌谣,那么,这些作品是如何汇集起来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古代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说法。

  关于献诗说,先秦古籍有一些记载可以证明周王朝有让公卿列士(也就是贵族官员和文人)献诗的制度,《诗经》中的一些作品也为这种说法提供了内证。

公卿列士献诗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谏或赞颂,表达对政治的评价。

《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个途径搜集起来的。

  关于采诗说,虽然先秦古籍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汉代学者认为周代是有采诗制度的。

《汉书·食货志》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春秋公羊传》载“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我们根据一些相关的记载,也可以推断采诗制应该是存在的,《国风》《小雅》中的民歌应该是通过这种方式收集起来的。

因为在古代言语不通、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官府大规模的、有目的的采集,《国风》、《小雅》中那些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民歌才能够汇集到王廷中来。

而采诗的目的是为了使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除了采诗得来的《国风》民歌、献诗得来的大小雅的政治颂美诗之外,《诗经》中还有很多燕飨、祭祀等仪式中用的乐歌,这些诗应该来源于周王朝的乐官(如太师)以及巫、史的创作。

  二、《诗经》的编定

  我们可以想象通过这三种渠道汇集起来的作品数量一定很多,然而今传的《诗经》只有三百零五篇,那么,《诗经》的编选整理者是谁呢?

关于这个问题,古代影响最大的一种说法,就是孔子删诗说。

这种说法是司马迁最早提出的,《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认为是孔子对搜集来的三千多首诗进行了删选,编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诗经》。

但是已经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孔子虽然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未曾删诗。

最有力的论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公子季札到鲁国出使,鲁国乐工为他演奏周乐,名称与顺序和今传的本子基本相同,而那一年,孔子只有八岁。

但是孔子曾经对《诗经》的文字、音乐等进行过整理修订,并且用于教育。

  《诗经》最后的删选编订者应该是周朝的乐官。

  三、《诗经》编集的目的

  《诗经》采编的目的是多重的,其政治功利目的包括:

劝谏君王、补察时政;参照民间音乐,制礼作乐,明确等级,宣扬王威;作为贵族子弟的政治伦理教科书等。

当然《诗经》的采编也含有娱乐目的的考虑。

第二节《诗经》的流传

  四家诗:

汉代传习《诗经》的四家,其中为齐人辕固所传齐诗、鲁人申培所传鲁诗、韩人燕婴所传韩诗都属于今文经学,武帝时立于学官,合称今文三家;毛鲁人毛亨、赵人毛苌所传毛诗属于古文经学,东汉立于学官。

郑玄作《毛诗传笺》后,三家诗逐渐衰败。

今传《诗经》即是毛诗。

第二章《诗经》的分类

  在这一章里希望大家重点掌握一下《诗经》编集的音乐分类。

  关于《诗经》的分类,曾经有六诗、六义、四始、四诗等多种说法。

六诗、六义皆指风、雅、颂、赋、比、兴六者,其具体含义历代说法不一。

  四始说:

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

  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始”之意义,一说为风、小雅、大雅、颂四者的开始,一说为王道兴衰之所由始。

  四诗说:

又称二南独立说,北宋苏辙在他的著作《诗集传》中首倡此说,支持这种说法的学者认为“南”是南风的乐歌之名、诗之一体,故而《周南》、《召南》应该从《国风》中独立出来,另立一类。

相应的,《诗三百》也应分为风、雅、颂、南四类。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诗经》本子是依照风、雅、颂的体例来编排的。

今人多认为是风、雅、颂是音乐上的分类。

因为在《诗经》的时代,诗和音乐是融合为一的,所以按照诗歌的音乐来划分风、雅、颂应该是合理的。

前人对于风、雅、颂音乐的不同曾经做过这样的解释:

  风者,风土之音,民俗歌谣之诗也。

所谓国风,就是各诸侯国统治地区的地方土乐、民间歌谣。

  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

朝廷之乐曰雅,也就是说,雅是周代朝廷的正乐。

称周天子都城附近之乐为正乐应是出于当时的尊王思想。

称之为雅乐,应是因当时的普通话、标准话称为雅言。

大小雅因时代不同,音乐亦有所不同,故分。

小雅更接近国风,较大雅产生为晚。

  颂,宗庙之乐歌,宗庙之音。

也就是说,颂是祭祖祭神时用的歌舞曲。

  另外,希望大家了解一下汉代儒家学者对风雅颂的解释:

《毛诗序》解释“风”曰: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将“风”作为教化、讽谏的工具,这与风诗的本义是相去甚远的。

解释“雅”曰: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

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将雅诗的内容笼统说成陈述政治利弊得失,以政之小大区分小雅、大雅,都与雅诗内容不尽吻合。

解释“颂”曰:

“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认为颂诗歌颂赞美统治者的盛德功绩,并将之报告给神明,这基本上符合颂诗的内容。

第三章周民族史诗

  一、周民族的五大史诗:

  《诗经》中保存了周民族的五大史诗,即《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其中《生民》讲述周民族的第一个男性始祖后稷神异的诞生,以及后稷发明农业、定居邰地(陕西武功)的历史。

《公刘》周人祖先公刘带领周人自邰迁居冰地(陕西郇邑附近)以及在此开垦荒地、建设家园的历史。

《绵》古公父的迁徙,由于戎狄的侵扰,周人由豳迁至岐山之南名“周”的平原沃野。

从此这个民族才自称为周人。

《皇矣》歌颂周文王讨伐崇、密两个小国的战绩。

《大明》赞颂武王在牧野大胜,一举灭商的事迹。

  二、周民族史诗的多重价值

  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是周民族史诗的多重价值。

顾名思义,“史诗”是历史和诗歌的统一,因此它必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多重价值。

周民族的史诗也不例外,它同样兼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

  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

一、记叙周民族产生、发展的历史;它以周民族的发展历史为中心,以几次大迁徙(迁豳、迁周)和大战争(讨伐崇密、牧野之战)为重点,记叙了周民族发祥、创业直到最终灭商建周的历史过程。

二、反映当时周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关于当时周人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各方面的情况。

比如,从《生民》这首诗中姜嫄神奇受孕以及生子之后三弃三收的神话故事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周人对生育现象的认识水平还很低。

从后稷发明农业的传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周人农业生产的情况;从公刘率领人们建造房舍的描写中可以了解周人的建筑水平。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生民》中了解到周人的祭祀礼仪等。

这些都是研究周民族历史的珍贵史料。

  周民族史诗的文学价值:

周民族史诗不仅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它代表了公元前11世纪我国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其成就可概括如下:

  1、比较浓厚的神话传说色彩,如《生民》中姜嫄神奇的怀孕、后稷被母亲三弃三收的过程中的种种神奇。

  2、叙事与抒情、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主体是抒情诗,而史诗则是以叙述为主的。

例如《公刘》一诗记叙了周民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从邰地迁居豳地,初步定居并发展农业的历史,但是诗歌的每章都以“笃公刘”(忠厚老实的公刘啊)起首,把公刘的形象和民族的历史、族人的爱戴赞美之情结合在一起,使得叙事中有了抒情的成分。

又如《生民》一诗的最后详细描写了周人在丰收之后祭祀祖先的场面,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对神灵的虔诚感恩。

这种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使诗歌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同时也塑造了一个个光辉的先王形象,如充满了神异色彩的后稷、勤劳智慧、深受景仰爱戴的公刘等。

  3、周民族史诗也很讲究谋篇布局的章法结构。

这些史诗基本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如《生民》中姜嫄怀孕、后稷出生以及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公刘》先写迁移前的准备、次写启程出发,再写公刘察看周原,最后写周人在豳地停留下来开垦土地、建设家园。

但是其结构上却很多独特之处,经常用相同的词语领起一章,如《生民》连续六章以赞叹的语气词“诞”发端,《公刘》以“笃公刘”发端,这样既构成了章节之间的排比,增强了诗歌外在形式上的层次感;又通过同一种感情的不断反复,使深层内容紧密相连,将全诗融为一个浑然的整体。

  4、周民族史诗还很讲究修辞技巧,多用比喻等手法增强史诗的形象性。

如《生民》用一系列的排笔描写后稷种植庄稼,《绵》中用瓜瓞自小变大比喻周民族的由弱变强。

  5、擅长使用叠音词来摹声摹态,不仅生动传神,还增加了诗的节奏感。

如《生民》中“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第四章农事诗

  在这一章,首先请大家了解农事诗含义,所谓农事诗是指《诗经》中描述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歌。

  其次请大家了解农业祭祀诗的价值。

农业祭祀诗是指《诗经》中描写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等农业祭祀活动的诗歌。

所谓祈谷,就是春夏播种之时,祭祀神明,祈求丰收;所谓报赛,就是在丰收之后,进行祭祀,报答酬谢神灵的恩赐。

农业祭祀诗具有重要的价值:

(1)记录了周人为祈求丰收进行的宗教活动及其相关风俗礼制;

(2)具体描写了周人农业生产的方式、规模等情况;(3)表明了统治集团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提倡,在当时起了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

  这一章的重点是《诗经》中的农业生活诗。

  所谓农业生活诗是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的诗,《豳风·七月》就是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

我们首先要掌握《豳风·七月》的创作时间和作者。

《七月》一诗的作者和创作时间,历来众说纷纭,根据作品本文和有关古籍提供的材料,我们基本可以断定:

《七月》的胚胎出自于西周时期豳地农奴之手,最后定型则由春秋时期周王朝的乐官完成。

  其次,我们要掌握《诗经》农业生活诗的社会价值、史料价值、艺术价值。

  社会价值:

以《七月》为代表的农业生活诗首先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两个阶级的悬殊差异,如农奴自己“无衣无褐”,却要“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周朝阶级对立的社会本质,更加真切地感受农奴的不幸和悲哀。

  史料价值:

多方面地反应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为研究西周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例如《七月》中描写周人不违农时、《大田》里写周人用火烧的办法防治虫害,都是对周人宝贵生产经验的形象记载。

多方面反映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为研究西周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艺术价值:

(1)充满农业生活气息的独特表达方式,如《七月》将节令和物候结合起来,用一系列物候形象地反映季节更替的抽象概念,表达方式独特而生动。

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运用蟋蟀的迁移来表示气温的下降,节气的变化,别有意趣。

(2)撷取富有深意的生产生活片断,造成含蓄隽永的韵味,并引发人人们的思考。

如《大田》的寡妇拾穗的情节。

第五章燕飨诗

  这一章首先要了解燕飨诗的含义。

所谓燕飨诗是直接反映古代嘉礼中飨礼、燕礼等礼仪活动的诗,故也称为礼仪诗或宴饮诗。

  其次要掌握燕飨诗与周代的礼乐文化的关系:

燕飨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同时又成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要掌握燕飨诗的价值及其代表作品。

燕飨诗的价值表现为以下几点:

  燕飨诗的政治价值:

联络情谊、巩固统治。

燕飨诗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政权,是要通过诗歌的形式告诫人们要遵循燕飨礼仪,实现联络情谊、巩固统治的政治功利目的。

  燕飨诗的历史价值:

记载了许多燕飨之礼的程序和仪式,是我们研究周代礼制的重要史料。

如《小雅·宾之初筵》中记载的三爵之礼,就是古代燕飨中必经的程序。

  文学价值:

燕飨诗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一组单纯反映古代燕飨活动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首先,它们真实地展现了燕飨活动的场面,表现出燕飨活动中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气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如《鹿鸣》反映了宾主之间的和谐融洽,而《常棣》则描写了众多兄弟欢聚一堂的喜悦和睦。

其次,燕飨诗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燕飨席上的贵族形象,如《宾之初筵》就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群腐朽虚伪、丑态百出的贵族醉鬼的形象。

  代表作品:

《小雅·鹿鸣》、《小雅·宾之初筵》

第六章战争徭役诗

  在这一章,我们首先要掌握以下内容:

  《诗经》战争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1)周民族作为核心文明、主体民族对周边部族作战时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3)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怨恨。

  《诗经》战争诗代表作品:

《小雅·六月》、《采薇》、《秦风·无衣》、《豳风·东山》

  这一章,需要大家重点掌握的《诗经》徭役诗所表现的情感内容。

《诗经》中反映徭役的诗很多,这些诗的内容纷繁复杂,背景也各不相同,但其中所表现的感情却有共同性,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深切的思乡、念亲之情。

徭役迫使很多人远离家乡,违背了人伦常情,破坏了农业生产,于是出现了许多服役者和家里的亲人互相思念牵挂的作品,如《鸨羽》中行役者对无人赡养的父母的牵挂、对迫使自己远离家乡的怨恨;《君子于役》中家乡的妻子对外出服役、不知归期的丈夫的思念。

二是对个人劳苦和命运不公平的感叹,如《小雅·何草不黄》中征夫对自己“独为匪民”的怨愤。

这些情感一方面使得《诗经》徭役诗在整体上具有哀伤沉痛的特征,具有比较强的批判色彩;另一方面这些世俗生活的悲剧情感也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感人力量。

第七章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

  这一章首先要了解政治美刺诗的含义。

政治美刺诗包括两类,一类世政治颂美诗,,是对贵族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赞美。

大多产生于政治清明、国家强盛之时,即西周初中期以及宣王中兴时期。

一类是讽喻怨刺诗,大多产生于王道衰废、国家败亡之时,尤其是西周末年至平王东迁时期。

  其次要了解《诗经》中的政治颂美诗的基本模式。

这个基本模式就是:

既歌颂君子的内在美质,又赞美君子的外在仪容,即颂扬周代贵族内德外仪的统一。

  这一章的重点是讽喻怨刺诗,要重点掌握讽喻怨刺诗的内容及讽喻精神的实质、讽喻诗人的精神品格。

  讽喻怨刺诗从内容上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对统治者进行讽喻和规谏,作者多为贵族中地位较高者,代表作品《板》、《荡》、《桑柔》等;二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怨刺和批判,作者多为贵族中地位较低或有不幸遭遇者,《十月之交》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这两类诗表现情感虽有不同,精神实质却是共同的,一是忧患意识,即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对国家兴亡所怀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对王朝倾覆的焚心之忧、切肤之痛。

二是忧生之情,对个人不幸遭际的感慨怨愤。

  讽喻怨刺诗的作者被称为讽喻诗人,他们是周代贵族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精神品格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他们与周王朝休戚相关的命运决定的。

第二是守礼修德的自觉意识,表现为对“礼”的笃信并恪守“德”的规范,以此自律并以之律他。

《诗经》讽喻怨刺诗所体现的讽喻精神、讽喻诗人的这种精神品格对后世的作家、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屈原和杜甫就都继承了这种传统。

教学内容:

第一章《诗经》的编集、流传

第一节《诗经》的编集

  一、《诗经》作品的搜集

  《诗经》中的作品,从创作年代说,包括了上下五六百年;从产生地域上说,有的出于周天子的国都,有的出于各诸侯统治下的广大地区;从作者说,既有贵族的创作,更多民间的歌谣,那么,这些作品是如何汇集起来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古代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说法。

  关于献诗说,先秦古籍有一些记载可以证明周王朝有让公卿列士(也就是贵族官员和文人)献诗的制度,《诗经》中的一些作品也为这种说法提供了内证。

公卿列士献诗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谏或赞颂,表达对政治的评价。

《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个途径搜集起来的。

  关于采诗说,虽然先秦古籍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汉代学者认为周代是有采诗制度的。

《汉书·食货志》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春秋公羊传》载“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我们根据一些相关的记载,也可以推断采诗制应该是存在的,《国风》和《小雅》中的民歌应该是通过这种方式收集起来的。

因为在古代言语不通、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官府大规模的、有目的的采集,那些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民歌才能够汇集到王廷中来。

而采诗的目的是为了使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除了采诗得来的《国风》民歌、献诗得来的大小雅的政治美刺诗之外,《诗经》中还有很多燕飨、祭祀等仪式中用的乐歌,这些诗应该来源于周王朝的乐官(如太师)以及巫、史的创作。

  二、《诗经》的编定

  我们可以想象通过这三种渠道汇集起来的作品数量一定很多,然而今传的《诗经》只有三百零五篇,那么,《诗经》的编选整理者是谁呢?

关于这个问题,古代影响最大的一种说法,就是孔子删诗说。

  孔子删诗说是司马迁最早提出的,《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司马迁认为孔子对古代搜集来的三千多首诗进行了删选,编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诗经》。

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孔子并未曾删诗。

论据如下:

  

(1)《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公子季札到鲁国出使,鲁国乐工为他演奏的十五《国风》名称与顺序都和今传的《诗经》本子基本相同。

这说明当时《诗经》已经编集成书了,而那一年,孔子只有八岁。

  

(2)《史记》载孔子删诗在自卫返鲁之后,而《论语》载,此前孔子多次提到《诗三百》。

  (3)春秋时期“赋诗言志”所赋之诗多出自今本《诗经》,可见当时已经有通行的《诗经》定本,而此风在孔子之前便已流行。

  孔子虽未曾删诗,但是他曾经对《诗经》的文字、音乐等进行过整理修订,并且将《诗经》用于教育,这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

  《诗经》最后的删选编订者应该是周朝的乐官。

  第二节《诗经》的流传

  关于《诗经》的流传,首先要掌握四家诗和今文三家。

  所谓的四家诗是指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

其中齐诗为齐人辕固所传,鲁诗为鲁人申培所传,韩诗为韩人燕婴所传,毛诗则为鲁人毛亨、赵人毛苌所传。

四家诗中齐、鲁、韩三家都属于今文经学,在汉武帝时已经立于学官,合称为三家诗或今文三家;而毛诗属于古文经学,到东汉才立于学官。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集今古文经学之大成,作《毛诗传笺》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释。

此后,三家诗逐渐衰亡,而毛诗独传。

  在以上内容中,《诗经》的编集需要大家重点掌握。

第二章《诗经》的分类

  关于《诗经》的分类,曾经有六诗、六义、四始、四诗等多种说法。

  四始说:

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

  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始”之意义,一说分别为国风、小雅、大雅、颂四者的开始,一说国风、小雅、大雅和颂四者为王道兴衰之所由始。

  四诗说:

又称二南独立说。

所谓的二南指的是《国风》中的《周南》和《召南》。

十五国风中有十三个以“风”为名,惟独二南例外。

因此,到了北宋,苏辙在他的著作《诗集传》中首次提出了二南独立说,认为《周南》、《召南》应该从《国风》中独立出来,另立一类。

支持这种说法的学者认为“南”是乐歌之名、诗之一体,相应的,《诗三百》也应分为风、雅、颂、南四类,这也就是所谓的四诗。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诗经》本子是依照风、雅、颂的体例来编排的。

那么风、雅、颂又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的呢?

关于这一点今人多认为是风、雅、颂是音乐上的分类。

中国有音乐文学的传统,在《诗经》的时代,诗和音乐是融合为一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诗在当时都是歌词。

所以按照诗歌的音乐来划分风、雅、颂应该是合理的。

  对于风、雅、颂的具体含义,前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解释:

  风者,风土之音,民俗歌谣之诗也。

所谓国风,是各诸侯国统治地区的地方土乐、民间歌谣,这里的民俗歌谣之诗是相对于朝廷诗乐而言的,在作者的阶级身份上并没有严格的限定。

《诗经》共十五国风,160篇作品。

  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

朝廷之乐曰雅,也就是说,雅是周代朝廷的正乐。

称周天子都城附近之乐为正乐应是出于当时的尊王思想。

称之为雅乐,正如当时的普通话、标准话称为雅言。

雅又分为大雅、小雅。

大小雅应当是因时代不同,音乐亦有所不同,故分。

大雅共31篇,多作于西周初期;小雅共74篇,多作于西周末期,较大雅产生为晚,风格上更接近国风。

  颂,宗庙之乐歌,宗庙之音。

也就是说,颂是祭祖祭神时用的歌舞曲。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在以上内容中,《诗经》编集的音乐分类需要大家重点掌握。

第三章周民族史诗

  一、周民族的五大史诗

  《诗经》中保存了周民族的五大史诗,即《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二、周民族史诗的多重价值

  关于周民族史诗我们要重点掌握的是周民族史诗的多重价值。

顾名思义,“史诗”是历史和诗歌的统一,因此它必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多重价值。

周民族的史诗也不例外,它同样兼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

  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表现为:

  一、记叙周民族产生、发展的历史;周民族的五大史诗以周民族的发展历史为中心,以几次大迁徙(如公刘迁居豳地、古公亶父迁居周原)和大战争(如文王讨伐崇密、武王牧野伐商)为重点,记叙了周民族发祥、创业直到最终灭商建周的历史过程。

  二、反映当时周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关于当时周人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各方面的情况。

比如,从《生民》这首诗中姜嫄神奇受孕以及生子之后三弃三收的神话故事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周人对生育现象的认识水平还很低。

从后稷发明农业的传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周人农业生产的情况;从公刘率领人们建造房舍的描写中可以了解周人的建筑水平。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生民》中了解到周人的祭祀礼仪等。

这些都是研究周民族历史的珍贵史料。

  周民族史诗不仅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