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1337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docx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主线:

 

 

 

 

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

(1)目的:

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内容:

①分封:

周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口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其中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②被分封诸侯的义务:

听从周王的号令,定期朝觐,交纳贡赋,随同周王出征,承担各种军事义务。

③各受封的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继续分封。

(3)作用:

①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贵族集团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

(4)瓦解:

①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随时间的推移,诸侯国势力越来越大②维护分封制的宗法血缘纽带松弛,导致分封制在西周末年动摇,春秋时遭到破坏,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2、宗法制: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奴隶主阶层权力和财产的有序继承。

(2)内容:

①核心是: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②按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3)作用:

①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

②以血缘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嬴政改称“皇帝”;基本特征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职责: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太尉:

管军事。

御史大夫:

执掌群臣奏章,负责监察百官。

“九卿”是分管国家和皇家各种事务的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郡县制:

(1)郡和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官员由皇帝命。

(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行政制度:

(1)汉:

汉武帝时中央实行“中外朝制度”;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刺史制度。

(2)隋唐:

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地方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3)宋:

中央设置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和枢密使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和军权;地方形成路州县三级制。

(4)元:

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实行行省制度。

2、选官制度:

(1)汉武帝时期:

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2)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3)隋唐:

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始设进士科;唐朝科举制日益完善。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1、明朝内阁的设立:

(1)原因:

明太祖废丞相制度后,政务繁忙。

(2)设立:

①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协理奏章②明成祖在文渊阁正式设立内阁。

(3)地位: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行政机构或者决策机构,而是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侍从咨询机构。

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

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2)设立:

雍正皇帝时设立。

(3)地位: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没有决策权,只能按照皇帝旨意办事,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知识主线:

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

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原因:

英国为满足工业革命的需要,需要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结果:

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4)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工业革命完成,列强要求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

(2)结果:

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影响: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时间:

1894——1895年

(2)经过:

黄海海战(丧失制海权)、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洋务运动破产)。

(3)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4)《马关条约》的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影响: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时间:

1900——1901年

(2)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内容: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作为抵押;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

(4)影响: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抗英斗争:

(1)概况:

鸦片战争中的1841年,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抵抗英国侵略。

(2)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2、黄海海战与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①海战爆发:

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

②海战经过:

了解丁汝昌、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③结果:

日舰率先离开战场,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但主力尚存。

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北洋水师退守威海卫,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海陆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①背景:

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经过:

参加保卫战的两支军队:

一支以徐骧为首的义军,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③结果: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陷。

④意义:

坚持斗争5个月,歼灭日军3万多,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3、义和团反帝运动:

(1)原因: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发展和表现:

①山东巡抚袁世凯血腥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山东义和团运动转移到直隶,与当地义和团一起,向京津地区发展。

②义和团英勇抵抗列强侵略,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剿抚并用”的政策;清政府对外宣战,标志着义和团运动达到顶峰。

(4)意义:

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加速了清政府的垮台。

伟大的抗日战争:

1、原因:

(1)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2)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为转嫁经济危机。

(3)国共两党的内战,给日本造成可乘之机。

1931年日本策划“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

2、表现:

(1)发动军事侵略,侵占中国领土。

发动“九一八”事变,扶持伪满洲国,侵占东北;制造华北事变,控制华北地区;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制造南京大屠杀。

(3)实施毒气战和细菌战,进行活体实验。

(4)在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经济上,大肆进行经济掠夺,以战养战;文化上:

推行奴化教育。

3、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主要战役: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抗战取得的首次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抗战取得的最大规模胜利。

枣宜会战:

张自忠,抗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敌后战场最大规模的战役,以破坏日军铁路、公路、后勤补给为主。

(3)胜利原因: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敌;国共两党领导的两个战场相互配,共同作战;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利益,争取民族生存的爱国主义精神;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

4、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1)国内:

近代史上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2)国际: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确立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知识主线:

旧民主主义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1)根本原因:

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3)自然灾害严重。

(4)洪秀全的宣传发动,创立拜上帝会。

2、进程: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与清政府对峙)——北伐、西征和东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天京事变(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纲领

内容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土地分配: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分配: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具有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性,无法真正实施。

《资政新篇》

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愿望。

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未能真正推行。

4、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5、影响: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6、失败教训: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辛亥革命:

1、背景:

(1)经济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队伍及革命队伍的壮大。

(3)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组织基础:

兴中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革命时机成熟:

1911年4月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1911年5月保路运动兴起,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2、主要过程:

(1)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联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2)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采用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攫取了革命果实。

(5)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也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3、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性质

评价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4、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1)功绩: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④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⑤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2)局限:

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教训: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其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上签字。

(3)运动中心:

前期在北京,后期在上海。

(4)主力:

工人阶级

(5)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6)历史意义: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会议

内容

意义

中共一大(1921)

规定党的任务: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领导工人运动

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共二大(1922

党的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地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低纲领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

1、基本过程:

重要事件

基本史实

历史意义

国民大革命

兴起:

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

发展:

北伐战争

失败标志:

“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失败原因:

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

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在南昌发动起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创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长征

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过程:

1934年10月开始;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传播了中共的革命思想,扩大了中共的影响,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

解放战争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解放区。

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会议:

会议

内容

意义

国民党一大(1924年初)

同意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遵义会议(1935年)

结束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有农村转移到城市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确定了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胜利的标志:

新中国的成立。

(2)历史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前提。

③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4、胜利的经验:

(1)中共的正确领导。

(2)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道路。

5、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①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③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不同点:

领导力量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群众基础

结果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思想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未发动群众

失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思想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广泛发动群众

胜利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知识主线:

初建时期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1、基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

①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②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政治、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制定“共同纲领”,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大量筹备工作。

(2)概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使中国真正成为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③为国家政治建设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1954年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①确立: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②意义: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内容

原则

意义

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

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人民民主原则

社会主义原则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确立:

1954年12月,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将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②完善: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③意义:

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确立:

A.“共同纲领”规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意义:

保证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1、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是正确的探索,使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由于受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以及中苏关系恶化等因素的影响,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使民主和法制被践踏,民主政治建设受到重大挫折。

(1)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破坏:

①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时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②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

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2)教训:

必须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1、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

内容

意义

①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政治路线:

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

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创了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③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2、主要成就:

(1)初步提出的构想——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1982年宪法。

(3)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战略;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祖国统一:

1、含义:

“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两种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92年10月,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称“九二共识”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主线: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

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意义: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重要外交活动:

(1)1954年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2)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1、重要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国民党集团所占据。

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两国友好交往的大门;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订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2、主要影响:

打破了美苏两大霸权对中国的“围堵”,有力推进了中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正常交往,为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新时期外交成就: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背景:

国际形势的发展;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依据:

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

(3)表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不结盟政策。

(4)意义:

符合人民的利益,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主要活动:

(1)积极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突出成就:

千年首脑会议,中国倡议举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知识主线: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1、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1)自然条件:

①特点:

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耕地缺乏;小块分割。

②影响:

有利于进行广泛的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古希腊形成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2)社会条件:

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城邦制度。

①特点:

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实行民主政治;商品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