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1582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酒文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酒文化.docx

《酒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文化.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酒文化.docx

酒文化

酒的典故

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

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徽之曰:

“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耶?

”(事亦见《世说新语·任诞》及《语林》)。

  

【解说】  

王徽之(?

~388年):

王羲之第三个儿子,字子猷。

东晋名士。

性爱竹,尝曰:

“何可一日无此君邪!

”这里所记雪夜访戴逵,亦千古佳话,传见《晋书》卷80。

戴逵(?

~396年):

字安道,东晋学者,著《释疑论》反对佛家因果报应说,擅雕塑、书、画、鼓琴。

屡征不仕,《晋书》卷94有传。

山阴(今浙江绍兴)至剡(今浙江嵊县)溪二百里水路,又是逆水行舟,经宿能至,必有西北风鼓帆相助。

寒天雪夜更兼一夕劲风,可见兴致之豪。

而到了友人门前,却又转身返回,因乘酒兴而来,兴致满足而去,何必再见友人!

王子猷的行径,任性随意,旷达通脱,显示出魏晋时期,名士们任性适情的生活态度。

不失清高和风雅,因而“雪夜清兴”之事历来很为后人称道

题名:

王羲之兰亭流觞  

作者: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解说】  

王羲之(321~379或303~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著名书法家,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为王敦、王导的从子,深为二王所器重。

后托病辞官,精于书法,史称“书圣”。

传见《晋书》卷80。

  

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修禊,以消除不详。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有“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人们集会于曲水之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直到停止流动,在谁面前,谁则取而饮之,叫做“流觞”。

  

王羲之素有“书圣”之赞誉。

他最为后人所称道的作品是《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名士41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祓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挥毫书写诗序,即著名的《兰亭集序》。

《晋书·王羲之传》: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  

王羲之适逢酒酣,乘兴挥笔,意气飞扬,潇洒自如,写下这绝代书法佳品。

酒醒之后,“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

可见在酒的协助下使他写出了后世书法家所难以企求的艺术珍品,博得一代名君唐太宗的异常珍爱,推为王书第一,死后又殉葬昭陵,可见其有振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兰亭流觞”后成为脍炙人口的酒典和风雅之事。

  

题名:

谢奕与老兵饮酒  

(谢奕)与桓温善。

温辟为安西司马,犹惟布衣好。

在温坐,岸帻笑咏,无异常日,桓温曰:

“我方外司马。

”奕每因酒无复朝廷礼,尝逼温饮,温走入南康主门,避之,主曰:

“君若无狂司马,我何由得见?

”奕遂携酒就厅事,引温一兵帅共饮,曰:

“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在?

”温不之责。

  

【解说】  

谢奕字无奕,谢安之兄。

“初为剡令,有老人犯法”,“以醇酒饮之醉”。

后桓温辟为安西司马,其从兄尚书仆射、都督豫冀幽并四州,镇西将军。

谢尚死后,迁都督豫兖冀并四州军事,安西将军、豫州刺史。

未几卒,拜镇西将军。

传见《晋书》卷49。

  

岸帻:

推起头巾,露出前额。

形容衣着简率不拘。

  

  

题名:

孟嘉酒醉风落帽  

作者:

陶渊明  

  

  

孟嘉为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

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

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

时佐吏并著戎服。

有风吹君帽坠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

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延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

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

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晋书·孟嘉传》亦载)  

【解说】  

孟嘉,东晋名士,江夏邽人。

陶渊明外祖父。

少以清操知名,嗜酒,饮多不乱,自得酒中趣。

《晋书》卷98有传。

  

桓温(312~373年),字元子。

东晋大将。

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

晋明帝女婿。

官至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封南郡公。

历仕明帝迄简文帝七朝,专擅朝政。

有窥觎晋室之意,以谢(安)、王(坦之)两大族所忌而不得,忿恨病死,谥宣武侯。

《晋书》卷98有传。

  

“龙山落帽”亦为饮酒史上佳话之一。

后遂以之指称重九登高饮酒的风雅之事。

  

  

题名:

石崇斩美人劝酒  

石崇每要客宴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

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疆,至于沈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

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

丞相让之,大将军曰:

“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  

【解说】  

王丞相:

即王导(267~339年),字茂弘,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

元帝时任丞相,历仕元、明、成三帝,是稳定东晋政权的重要人物。

传见《晋书》卷65。

大将军,即王敦。

  

“斩美人劝酒”,《晋书·王敦传》载为王恺事,非石崇。

李慈铭说:

“疑传闻过实之辞。

”但无论王恺或石崇,其骄奢残忍,杀人如儿戏,令人发指,而王敦的自私冷酷,无动于衷,更残忍到失去人性。

  

题名:

王敦击壶抒胸臆  

作者:

裴启  

  

  

王大将军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便以如意击珊瑚唾壶,壶尽缺。

(《晋书·王敦传》亦载)  

【解说】  

裴启,字荣期,东晋河东(辖今山西永济、夏县一带)人。

少有风姿才气,好论古今人物。

《语林》:

裴启撰,记汉魏至晋“言语应对可称者”。

十卷,至隋亡佚。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二卷。

明人所编《五朝小说》中有《裴氏语林》20则;鲁迅《古小说钩沉》共辑得180则。

  

王敦(266~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

王导从兄。

东晋元帝时,任大将军等职。

后率兵入京,诛大臣,有图晋之意。

明帝起兵讨之。

病死。

《晋书》卷98有其传。

  

后人因之以“击缺唾壶”形容激赏诗文。

  

  

题名:

管仲饮酒弃半觞  

  

齐桓公置酒,冷诸大夫日:

“后者饮一经程。

”管仲后,当饮一经程。

饮其一半,而弃其半。

桓公曰:

“仲父当饮一经程,而弃之何也?

”管仲曰:

“臣闻之,酒入口者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弃身。

与其弃身。

不宁弃酒乎?

”桓公曰:

“善!

”(事亦见刘向《说苑·敬慎》)  

【解说】  

齐桓公(?

~前643年),春秋时齐国君。

春秋五霸之一,姜姓,名小白。

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任用管仲实行改革,国力富强。

多次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管仲(?

~前645年)即管敬仲。

春秋初期政治家。

名夷吾,字仲,颍上(领水之滨)人。

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实行改革,协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罚酒是酒俗中的一种。

管仲来晚当罚,饮之弃半并说:

“酒入口者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弃身。

”可见酒多失言招祸很早便被人们所发现。

  

题名:

失马赠酒  

  

秦缪公乘马而车为败,右服失而野人取之。

缪公自往求之,见野人将食之于岐山之阳。

缪公叹日:

“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余恐其伤身也。

”于是遍饮而去。

处一年,为韩原之战。

晋人已环缪公之车矣。

晋梁由靡已扣缪公之左骖矣。

晋惠公之右路石奋投而击缪公之甲,中之者已六札矣。

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山之阳者三百有余人,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

遂大克晋,反获惠公以归。

  

【解说】  

秦缪公:

即秦穆公(?

~前621年)春秋秦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名任好,秦德公第三子。

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

统治期间,任用贤才百里奚、蹇叔等,使秦国出现了强盛局面。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曾与中原大国晋在韩原(今山西河津、万荣间)大战,俘晋惠公。

晋惠公,春秋时晋君,名夷吾,晋献公之子。

服:

古代一车四马,两马在中者为服,两马在旁者为骖。

野人:

指务农的奴隶或平民。

  

秦穆公失马,不但不处罚或责怪食马肉的“野人”们,反怕他们吃骏马肉不饮酒伤亡,于是“以酒施恩”,让“野人”遍饮才离开。

韩原之战,在穆公处境十分危急的情况下,“野人”们拼力相救,穆公转败为胜。

酒成了君王“行德爱人”的工具,正因其“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而“皆乐为其君死也”。

  

题名:

绝缨尽欢  

作者:

刘向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

“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矣,趣火来上,视绝缨者。

”王曰:

“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

”乃命左右曰:

“今日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欢。

”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

居二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甲首,却敌,卒得胜之。

庄王怪而问曰:

“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

”对曰:

“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暴而诛也。

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

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

臣乃夜绝缨者也。

”(《韩诗外传》亦载)  

【解说】  

楚庄王(?

~前591年),春秋时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芈姓,名旅(一作吕、侣)。

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

曾“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其霸业。

湔,溅洒。

  

楚庄王宽容臣下酒后失礼,并巧妙地为失礼者遮丑,暗地施德于臣,因而取得了失礼者的忠心,换来了以死相报的忠臣。

故刘向在这则故事后议论道:

“贤王必怜人之困也,必哀人之穷也。

如此则名号业矣,国土得矣。

题名:

三移夜酒  

  

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家,前驱款门日:

“君至!

”晏子被元端,立于门。

曰:

“诸侯得微有故乎?

国家得微有故乎?

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公曰:

“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

”晏子对曰:

“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日:

“移于司马穰苴之家。

”前驱款门日:

“君至!

”司马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门。

曰:

“诸侯得微有兵乎?

大巨得微有叛者乎?

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公曰:

“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

”对曰:

“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

“移于梁丘据之家。

”前驱款门曰:

“君至!

”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去。

公曰:

“乐哉!

今夕吾饮酒也。

微彼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

”  贤圣之君皆有益友,无偷乐之臣。

景公弗能及,故两用之,仅得不亡。

【解说】  

司马穰苴:

春秋时齐国大夫,田氏,名穰苴,官司马。

梁丘据:

齐国大夫,齐景公的宠臣。

  

齐景公夜间饮酒高兴,想和大臣共享欢乐,转了三家,受到不同的接待,忠心治国的文臣武将晏婴和司马穰苴,都严肃辞绝,幸臣梁丘据欣然迎合。

而齐景公对能“治吾国”和“乐吾身”的大臣都是需要的。

  

题名:

庄子论“醉者神全”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

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

乘也不知也,醉也不知也。

死生惊惧不入手胸中,是故逆物而不慑,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

  

【解说】  

庄子(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史记》卷63有传。

  

庄子主张“物不胜天”、“无为”。

反对人为,认为人应顺应自然。

这里,庄子提出了一个“醉者神全”的哲学命题。

认为:

人饮酒致醉而“其神全也”。

醉酒后精神越发高涨,思路更加狂放,以至于“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

并由此得出结论:

“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

庄子将酒与人的“全身”、“全性”、“得全于天”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道家的全生观。

  

题名:

淳于饮酒讽齐王  

  

(齐威王)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

问曰:

“先生能饮几何而醉?

”对曰:

“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曰: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其说可得闻乎?

”髡曰:

“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若亲有严客,髡帣鞴鞠枦,侍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

故曰: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以讽谏焉。

王曰:

“善。

”乃罢长夜之饮。

  

【解说】  

淳于髡,战国时齐人。

滑稽多辩博学,齐威王在稷下招揽学者,任为大夫。

多次讽谏齐威王和邹忌改革内政。

  

齐威王(?

~前320年)战国时齐国君。

田氏,名田齐,又名婴齐。

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

任用邹忌为相,田忌、孙膑为将,改革政治,国力渐强。

  

淳于髡本意是借自己的酒量而委婉地讽谏,劝齐王饮酒要适度,注意节制。

然他也确实深解饮酒之门道。

“酒逢知己千杯少”,无拘无束才能体味饮酒之乐。

  

  

题名:

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曰:

“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

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划天下便事。

”使者人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

“何如人也?

”使者对曰:

“妆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

”沛公曰:

“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使者出谢曰:

“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日:

“走!

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沛公遽雪足杖矛曰:

“延客人!

”  

【解说】  

高阳:

古乡名,在今河南省杞县西南。

沛公:

刘邦。

侧注:

冠名,侧注冠。

  

郦食其(?

~前203年),陈留高阳(今河南杞县)人。

初为里监门吏,后为刘邦谋臣,献计克陈留,封广野君。

  

刘邦本一市井,讨厌儒生,所以郦生以儒生求见,他大怒而拒绝,但听得对方自称“高阳酒徒”,则慌得鞋也来不及穿,光了脚地出来迎接,纳为谋士,用其计攻陈留,粮足兵强,有了争夺天下的实力。

故孔融有言:

“郦生以高阳酒徒,著功于汉。

”唐诗人高适云: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旧时“高阳酒徒”指好饮酒、狂放不羁的人。

  

题名:

樊哙解危鸿门宴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

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

樊哙人,立帐下,项羽目之,问:

“为谁?

”张良曰:

“沛公参乘樊哙也。

”项羽曰:

“壮士,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之,项羽曰:

“能复饮乎?

”哙曰:

“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  

【解说】  

樊哙(?

~前189年)沛县(今属江苏)人。

少以屠狗为业。

初随刘邦起义,为其部将,以军功封贤成君。

汉朝建立,任为左丞相,封舞阳侯。

  

鸿门宴名为宴饮,实则是一个杀机四伏的场合,而樊哙拥剑盾而入,坦然地饮酒吃肉,表现了一种尊严不容损坏、志气不可剥夺的英雄气概,一种将死生置之度外的壮志豪情,而酒也使得他更加锐气蓬勃,锋芒毕露,激情奔放。

故孔融说:

“樊哙解危鸿门,非豕肩钟酒无以奋其怒。

”  

  

题名:

汉高祖醉唱大风歌  

  

高祖还归,过沛,留。

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

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令儿皆和习之。

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解说】  

汉高祖(前256~前195年,或作前247~前195年),即刘邦。

西汉王朝的建立者。

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

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

他的酒事颇多,为泗水亭长时,好酒色,经常向王媪、武负赊酒。

后因酒壮其胆,“醉酒斩白蛇”,决意起兵反秦,方成帝业。

  

刘邦酒酣而歌,却也真情实感,气势磅礴。

大概是酒兴相助下的超常发挥了。

  

题名:

吕后毒酒酖诸王  

  

太后怨戚夫人,……乃使人复召赵王。

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灞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

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

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

黎明孝惠还,赵王已死。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  

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皆来朝。

十月,孝惠与齐王燕饮太后前,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座,如家人之礼。

太后怒,乃令酌两卮酖置前,令齐王起为寿。

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

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

齐王怪之,因不敢饮,佯醉,去问,知其酖。

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

齐内史说王曰:

“太后独有孝惠与鲁元公主,今王有七十余城,而公主乃食数城,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王必无忧。

于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

吕后喜,许之,乃置酒齐邸,乐饮罢归。

  

【解说】  

吕后(前241~前180年),名雉,字娥姁,为人阴毒。

汉初,以邀韩信赴宴为名诱杀韩信。

后其子孝惠帝即位,她掌握政权,惠帝死后,临朝称制,分封吕氏亲属为王侯。

共掌握政权16年。

  

戚夫人,刘邦宠姬,生赵王如意。

  

赵王,名刘如意,深为刘邦所爱,欲立为太子,终未成。

  

齐悼惠王,名刘肥,刘邦长子。

  

楚元王(?

~前179年),即刘交,汉高祖弟,字游。

  

至少在战国时代,古人已经在使用毒酒了。

秦汉以后,使用毒酒阴谋杀人的事,能够说是史不绝书的。

吕后能够说是古代最能使用毒酒的“专家”,她的做法,也为后世很多帝后权奸所效仿。

题名:

刘章监酒斩吕党  

  

高后立诸吕为三王,擅权用事。

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

尝入侍高后燕饮,高后令朱虚侯刘章为酒吏。

章自请曰:

“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

”高后曰:

“可。

”酒酣,章进饮,歌舞已而,曰:

“请为太后言《耕田歌》。

”高后子畜之笑曰:

“顾而父知田耳。

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

”章曰:

“臣知之。

”太后曰:

“试为我言田。

”章曰:

“深耕概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吕后默然。

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报日:

“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

”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因罢。

自是之后诸吕惮朱虚侯。

  

【解说】  

刘章(前200~前176年),齐悼惠王刘肥次子,汉高祖孙。

公元前186年入长安宿卫汉廷,吕后封为朱虚侯,妻以吕禄之女。

吕后死,他与周勃、陈平等诛灭诸吕叛乱,首先斩杀吕产,立下头功。

文帝二年(前178年)立为城阳王。

卒谥景。

朱虚:

古县名(治所以在今山东临朐东南)。

  

刘章不满吕后专政、诸吕擅权,利用饮宴中作“酒监”的机会,以军法行酒令,当场诛杀违令逃席的吕党,其机智与胆略都大超常人,而古时酒令之不可违也从中得以反映。

题名:

灌夫骂座招大祸  

  

夏,丞相取燕王女为夫人,有太后诏列侯宗室皆往贺。

魏其侯过灌夫,欲与俱。

夫谢曰:

“夫数以酒失得过丞相,丞相今者又与夫有郄。

”魏其曰:

“事已解。

”疆与俱。

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

已而,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余半膝席。

灌夫不悦,起行酒至武安。

武安膝席,曰:

“不能满觞。

”夫怒,因嘻笑曰:

“将军贵人也。

”属之时,武安不肯行酒。

次至临汝侯,临汝侯方与程不识耳语,又不避席。

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

“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

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呫嗫耳语!

”武安谓灌夫曰:

“程、李俱东西宫卫尉,今众辱程将军,仲孺独不为李将军面乎?

”灌夫曰:

“今日斩头陷胸,何知程李乎?

”乃起更衣。

稍稍去,魏其侯去麾。

灌夫出,武安遂怒曰:

“此吾骄灌夫罪!

”乃令骑留灌夫。

灌夫欲出不得,籍福起,为谢,案灌夫项,令谢。

夫愈怒,不肯谢。

武安乃麾骑缚夫,置传舍。

  

【解说】  

灌夫(?

~前131年)西汉颍阳(今河南许昌)人,字仲孺。

吴楚七国之乱时,与父俱从军。

其父死,不肯随丧归,而英勇杀敌报仇,名闻天下,以功任郎中将。

武帝初,徒淮阳太守,入为太仆,又徒为燕相。

因事坐法免官。

为人刚直,使酒,喜任侠,不讲情面。

家财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横暴家乡颍川。

因借酒侮丞相田蚡,被劾诛族。

  

窦婴(?

~前131年)字王孙。

观津(今属河北)人。

文帝时曾任吴相。

景帝初为詹事。

吴楚七国反叛,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之兵。

七国破,封为魏其侯。

武帝初,任丞相,与田蚡共同推崇儒术,反对黄老学说,为窦太后贬斥免官。

后田蚡为相,他与田失和,终为飞语恶言所谮,被弃市渭城。

  

田蚡(?

~前131年),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景帝末为中大夫。

武帝初封武安侯,任太尉。

与窦婴共同推崇儒术,遭窦太后贬斥免官。

后任丞相,骄横专断。

因与窦婴失和,双方长期争斗不已。

及婴死,他亦患“一身尽痛”之疾而亡。

  

程不识,与李广同为当时名将。

景帝时,任太中大夫,武帝时,任长乐卫尉等。

  

临汝侯即灌贤。

  

田蚡、窦婴失和,窦婴曾具酒请灌夫邀田蚡而田蚡不至,灌夫与窦婴情如父子,又为人任侠,便对田蚡不满,矛盾持续。

田蚡新婚,宴席之上不可一世,灌夫看不惯,便借敬酒之机奚落田蚡,又指桑骂槐,出了一通恶气。

丞相田蚡自然极为恼火,命人将灌夫抓进牢里,并以越礼放诞、目无朝丞、借酒发疯、心怀叵测为名处死灌夫。

可怜一代英杰,因酒丢了性命。

卢照邻有诗曰: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题名:

司马相如珍裘换酒  

作者:

葛洪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忧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

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

“我生平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

”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

  

【解说】  

葛洪(284~364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文学家。

自少博览典籍,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

太安中,官伏波将军,封关内侯。

其著作尚有《抱朴子》、《神仙传》等。

《晋书》卷72有传。

《西京杂记》中所记,多为西汉佚事琐闻。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字长卿,汉代著名辞赋家。

蜀郡,成都人。

少好读书,学击剑,慕蔺相如为人,故更名。

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

与枚乘等游于梁,旋归蜀。

过临邛,以琴心挑卓文君,相与归成都,家徒四壁,乃与文君返临邛卖酒。

卓王孙以为耻赠与僮仆钱财,遂为富人。

他口吃而善著书,尤其工于辞赋。

武帝时召为郎,通西南有功,拜孝文园令,以病免,居茂陵,病卒。

传见《史记》卷117、《汉书》卷57。

鹔鹴:

水鸟名,雁属,似雁,长颈,羽翠绿色,其皮可为裘。

贳:

赊欠。

  

题名:

东方朔妙饮不死酒  

作者:

张华  

  

君山有道与吴包山潜通,上有美酒数斗,得饮者不死,汉武帝斋七日,遣男女数十人至君山得酒,欲饮之,东方朔曰:

“臣识此酒,请视之。

”因一饮尽,帝欲杀之,朔乃曰:

“杀朔若死,此为不验,以其有验,杀亦不死。

”乃赦之。

【解说】  

张华(232~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属河北)人。

西晋文学家。

曹魏时举太常博士,任中书郎等职,入晋官至司空,封壮武郡公。

后被赵王伦和孙秀所杀。

《晋书》卷36有传,言其“少孤贫,自牧羊……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瞻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

”《博物志》一书内容包罗很广,有山川地理知识,礼制、文物考证,历史人物传说,异人异俗以及奇禽怪兽、花鸟虫鱼等多方面的记载,而以宣扬神仙、方术为主要内容。

  

东方朔(前154~前193年),字曼倩。

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

西汉大臣,文学家。

武帝时召待诏,后为常侍郎,拜太中大夫、给事中。

尝酒后小遗殿上,以不敬免为庶人,后复为郎中。

他为人虽诙谐滑稽,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

善于辞赋,著作甚多。

后来关于他的传说很多。

“饮不死酒”便是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