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1972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雨洒小学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35分)

1.(8分)看拼音写词语。

yóuyù  

fēnfù  

dànshēng  

fēijiàn  

yǒngwāngzhíqián  

dàgōngwúsī  

2.(3分)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玷污(diànzhàn)  

擎着(zhíqíng)  

供给(gōnggòng)  

龟裂(guījūn)  

处理(chǔchù)  

窃续(qìqiè)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

3.(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幽芳漂泊慈详能书善画

B.灵魄欺凌境遇风欺雪压

C.离别品格哀老顶天立地

D.唯独骨气所谓低头折节

三、解答题

4.(6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用其中的两个写一段话。

  世  双

  钉  铁

    大雨

  书  画

前  后  

众志    

  

5.(4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熟:

A、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B、记、认得很清楚,说背的很流利;

C、指植物的果实已经长成;D、常见,常来往,彼此很了解。

(1)对好词好句,我已背得很熟。

  

(2)我们两家是邻居,我们都是熟人。

  

(3)夹生的东西不能食,要煮熟,才不会染病。

  

(4)这桃子已经熟了,可以摘来吃了。

  

6.(8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亮光。

(改为“被”句)

改:

  

②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改成反问句)

改:

  

③妹妹上学。

(扩写句子)

扩写:

  

④警卫员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礼,(缩写句子)

缩写:

  

⑤秋天里,一群蝉儿聚在一起举行一场动听的演唱会。

(仿写拟人句)

仿写:

  

⑥爷爷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修改病句)

  

⑦同学们都认真讨论和倾听了校长的报告。

(修改病句)

  

⑧父亲对儿子说: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改为转述句)

  

7.(4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读书有三到:

  、  、  。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  。

③  ,何须马革裹尸还。

④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

二、阅读(35分)

8.(5分)默写《秋思》,并写出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9.(14分)阅读《落花生》片段,按要求做题。

①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②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③父亲接下去说:

“  你们要像花生,它  不好看,  很有用。

④我说: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讲体面,  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⑤父亲说:

“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⑥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在文中  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选段①中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  ,却具有内在的可贵之处:

  。

(3)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波浪线画下来。

(4)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的理解。

  

(5)文章采用  的写法,借落花生来赞美那些在平凡的工岗位上  的普通劳动者,在生活中、我们身边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有  。

(至少两个)

(6)为什么“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0.(16分)阅读理解。

风筝

在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

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

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你看,那个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

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

可现在的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

哟,那边张牙舞爪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

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缠在一起摔了下来。

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

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

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

但那不完全算他的本事,要是没有他那个会拉小提琴的舅舅帮助,这竖琴不掉下来摔碎才怪呢!

不过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

“得嘟哪,得嘟嘟!

“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最土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

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

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一条尾巴似的长辫子,唉,丑死了!

在地面上,我一边放线一边跑着。

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

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1)看拼音写词语。

fēngzhēng

  

màoyán

  

shùqín

  

wēiwǔ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

  

(2)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

霸道:

  

(3)辨字组词。

  

  

  

  

  

  

(4)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羽  

人  

争  

(5)缩句。

在天空中飞着的风筝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

  

(6)文中为我们描写了哪些风筝

  

(7)在这些风筝中,最棒的要数  ,最土的是  ,最美的是  。

(8)“我“的理想是什么所以“我“做了一个什么样的风筝

  

(9)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了本文之后你打算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筝

  

三、习作.(30分)

11.(30分)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物品介绍给大家,注意抓住其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12.在你的生活中,一定发生了许多事,有些事不仅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给了你一定的启示,选择其中一件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经过写具体,把得到的启示写清楚。

以上习作任选一题,字数不少于500字。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雨洒小学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共35分)

1.(8分)看拼音写词语。

yóuyù 犹豫 

fēnfù 吩咐 

dànshēng 诞生 

fēijiàn 飞溅 

yǒngwāngzhíqián 勇往直前 

dàgōngwúsī 大公无私 

【考点】2B:

看拼音写汉字.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中所学生字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正确拼读后,写出相应汉字,完成时要注意写工整、舒展、正确。

【解答】答案为:

yóuyù犹豫

fēnfù吩咐

dànshēng诞生

fēijiàn飞溅

yǒngwāngzhíqián勇往直前

dàgōngwúsī大公无私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

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3分)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玷污(diànzhàn) diàn 

擎着(zhíqíng) qíng 

供给(gōnggòng) gōng 

龟裂(guījūn) jūn 

处理(chǔchù) chǔ 

窃续(qìqiè) qiè 

【考点】2A:

汉字读音.

【分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拼出拼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

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供gōng供给(jǐ),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

~应。

~参考。

这间房子~厂长午间休息。

gòng把祭品陈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

案上~着水果。

处chǔ处置;办理:

论~.~理。

chù.地方:

住~.心灵深~.大~着眼,小~着手。

故答案为:

diànqínggōngjūnchǔqiè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

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

3.(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幽芳漂泊慈详能书善画

B.灵魄欺凌境遇风欺雪压

C.离别品格哀老顶天立地

D.唯独骨气所谓低头折节

【考点】28:

错别字.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慈祥:

[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善安详,应把“慈详”中的“详”改为“祥”;

B.灵魂:

比喻起关键和主导作用的因素,应把“灵魄”中的“魄”改为“魂”;

C.衰老:

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应把“哀老”中的“哀”改为“衰”;

D.正确。

故选:

D。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

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

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

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

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三、解答题

4.(6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用其中的两个写一段话。

 举 世 无 双

 斩 钉 截 铁

 倾  盆 大雨

 能 书 善 画

前 因 后 果 

众志 成  城 

 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斩钉截铁说:

“我们一定要占领高地。

” 

【考点】3B:

造句;3N:

补全词语.

【分析】考查了成语的积累,成语是词汇中特有的长期沿用的固定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解答】举世无双: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斩钉截铁:

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倾盆大雨:

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形容雨大势急。

能书善画:

既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前因后果:

起因和结果。

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

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用“倾盆大雨”和“斩钉截铁”写话。

要求意思表达清楚,用词准确。

如:

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斩钉截铁说:

“我们一定要占领高地。

故答案为:

举世无双斩钉截铁倾盆大雨能书善画前因后果众志成城

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斩钉截铁说:

“我们一定要占领高地。

【点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很好的记忆,理解了成语和使用环境,这样才不容易出错,熟能生巧。

5.(4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熟:

A、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B、记、认得很清楚,说背的很流利;

C、指植物的果实已经长成;D、常见,常来往,彼此很了解。

(1)对好词好句,我已背得很熟。

 B 

(2)我们两家是邻居,我们都是熟人。

 D 

(3)夹生的东西不能食,要煮熟,才不会染病。

 A 

(4)这桃子已经熟了,可以摘来吃了。

 C 

【考点】39:

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词多义现象。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词境中同一个字意思辨析的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具体词的意思。

【解答】

(1)对好词好句,我已背得很熟。

“熟”背的很流利。

故选B。

(2)我们都是熟人。

“熟”常见,常来往,彼此很了解。

故选D。

(3)夹生的东西不能食,要煮熟,才不会染病。

“熟”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故选A。

(4)这桃子已经熟了。

“熟”指植物的果实已经长成。

故选C。

故答案为:

(1)B;

(2)D;

(3)A;

(4)C。

【点评】多义词在使用时,在一定的语境(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也就是说,多义词的具体意义需要结合其所在的语境判断。

6.(8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亮光。

(改为“被”句)

改:

 天边的最后一丝亮光被黑暗吞没了。

 

②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改成反问句)

改:

 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③妹妹上学。

(扩写句子)

扩写:

 听话的妹妹高高兴兴地上学。

 

④警卫员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礼,(缩写句子)

缩写:

 警卫员敬礼。

 

⑤秋天里,一群蝉儿聚在一起举行一场动听的演唱会。

(仿写拟人句)

仿写:

 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⑥爷爷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修改病句)

 爷爷经常回忆有趣的往事。

 

⑦同学们都认真讨论和倾听了校长的报告。

(修改病句)

 同学们都倾听和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⑧父亲对儿子说: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改为转述句)

 父亲对儿子说,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跟儿子在一起。

 

【考点】44:

改写句子;4A:

修改病句.

【分析】考查了改写句子和修改病句。

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

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

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①改为“被”句,“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

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

应改为:

天边的最后一丝亮光被黑暗吞没了。

②改成反问句,添加“怎能”“呢”,删去“不”,变句号为问号。

应改为:

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③扩写句子,添加修饰语“听话的”“高高兴兴地”,句义不变。

应改为:

听话的妹妹高高兴兴地上学。

④缩写句子,删去修饰语“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

应改为:

警卫员敬礼。

⑤仿写拟人句,把“蜡烛”看作了人。

应改为:

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⑥此句“过去”与“往”重复。

应改为:

爷爷经常回忆有趣的往事。

⑦此句语序颠倒。

应改为:

同学们都倾听和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⑧改为转述句,只改变引语部分,提示语不变;标点符号要作相应改变,即把冒号、前引号变成逗号,后引号删除;引语中,人称要变成相应的指代者。

应改为:

父亲对儿子说,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跟儿子在一起。

故答案为:

①天边的最后一丝亮光被黑暗吞没了。

②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③听话的妹妹高高兴兴地上学。

④警卫员敬礼。

⑤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⑥爷爷经常回忆有趣的往事。

⑦同学们都倾听和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⑧父亲对儿子说,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跟儿子在一起。

【点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

7.(4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 、 口到 、 眼到 。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

③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④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 。

【考点】4I:

名言警句;6B:

诗歌默写;6D:

课文背诵.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名言警句,诗歌及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注意不写错别字。

【解答】①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出自南宋。

朱熹《朱子家训》,意思是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最急。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出自于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

全诗是: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意思是:

钟山很近,只隔着一条长江和几处青山,可我正一路北上,离家却要越来越远。

现在正是早春二月,春风吹拂,春草萌生,过不了多久,就会绿透江南岸边。

美好的春光唤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遥望明月,深情地问道:

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重归故里

③“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自清代龚自珍《乙亥杂诗之一》。

诗句的意思是:

世界很大,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倒不必考虑用马革(古代战场革命者的遗体包裹之物:

马皮)将遗体运回国。

④《开国大典》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结合结合“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可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

故答案为:

①谓心到口到眼到;

②明月何时照我还;

③青山处处埋忠骨;

④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

【点评】平时的学习与阅读中,我们要注意名言警句的积累,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二、阅读(35分)

8.(5分)默写《秋思》,并写出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考点】6B:

诗歌默写.

【分析】考查了诗词的默写,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的到。

【解答】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出自唐朝的张籍《秋思》,译文:

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故答案为: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点评】古诗学生要熟读成诵,也要注意诗句中的生僻字难写,也是造成写错的一个原因,要多读多写。

9.(14分)阅读《落花生》片段,按要求做题。

①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②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③父亲接下去说:

“ 所以 你们要像花生,它 虽然 不好看, 可是 很有用。

④我说: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只 讲体面, 而 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⑤父亲说:

“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⑥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在文中 ﹣ 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选段①中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 外在的美丽 ,却具有内在的可贵之处:

 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

(3)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波浪线画下来。

(4)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的理解。

 做人要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相反,只讲外表美而对社会和他人没有任何益处,甚至危害他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我们应讲究心灵美而不是外在美。

 

(5)文章采用 借物喻人 的写法,借落花生来赞美那些在平凡的工岗位上 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的普通劳动者,在生活中、我们身边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有 清洁工、老师等 。

(至少两个)

(6)为什么“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这是父亲对“我们”的教诲,对“我们”的期望,所以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考点】B1:

记叙文.

【分析】《落花生》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扎扎实实做人的思想感情。

【解答】

(1)考查了学生按原文填空的能力。

原句为: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可知,桃子、石榴、苹果具有外在的美丽“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可知,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3)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语段③父亲对“我”的希望。

(4)由上文可知,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一样,做一个对社会、他人有用的人。

这句话是作者对父亲的话的感悟。

这个道理是做人要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相反,只讲外表美而对社会和他人没有任何益处,甚至危害他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我们应讲究心灵美而不是外在美。

(5)考查了学生对于文章写法的理解。

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落花生来赞美那些在平凡的工岗位上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的普通劳动者,在生活中、我们身边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有清洁工、老师等,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社会、他人做出了贡献。

(6)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可知,父亲通过议花生希望我们像花生一样,做一个对社会、他人有用的人。

这是父亲对“我们”的教诲,对“我们”的期望,所以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故答案为:

(1)所以虽然可是

只而;

(2)外在的美丽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3)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4)做人要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相反,只讲外表美而对社会和他人没有任何益处,甚至危害他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我们应讲究心灵美而不是外在美。

(5)借物喻人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清洁工教师;

(6)这是父亲对“我们”的教诲,对“我们”的期望,所以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点评】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就是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