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1986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docx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

开题报告

莒南县第九小学高树芹

一、课题的提出

(一)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与之相应的教学改革也一直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着。

作为能够体现学生综合素养的作文教学,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很多年,新课程改革也进行了数年,但在我们这样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作为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习作教学却依然是:

教师命题,学生苦于“无米下锅”,这种做法弱化甚至完全忽略了习作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巨大促进作用。

学生对习作教学缺乏兴趣,甚至对写作产生抵触和畏惧的心理,而教师也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影响了习作教学的健康开展。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一开始就说: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2011)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生活是生命活动的轨迹,人因为活着,事才有所生发,理才有所信奉,爱才有所附丽,情才有所着落。

”于是,对文学创作来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学生来说,生活就是习作的源泉。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进行有益的探索,为我校的习作教学探索出一些高效的、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以改变当前我校的习作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让学生在积极的生活体验中学作文,在写作中享受快乐。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是根据小学生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

它具有叙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抒发情感的真实性,反映问题的现实性,文采风格的独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

通过分析自然、社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它符合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各国作文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作了不少探索,如:

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思想代表人物村山俊太郎提出了调查作文的概念:

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

美国的小学作文教学理论提出:

“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由为自己写逐渐转化为为读者而写作”(《美国小学作文教学一瞥》张良田),提出了学生习作要考虑读者、考虑对象的生活化要求。

美国还兴起了一种新的写作实验方案“为学习而写作”(《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特点》张孔义),把写作作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工具。

在国内,“体验式作文教学”作为课题开展了专门的研究活动,在南京、杭州、海安等许多地区,随着课程改革地推进,已有好几年的研究历史了,并取得了许多有借鉴价值的成果。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体验式作文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关于“生活化”作文的研究课题也如雨后春笋,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乐善学校《小学生有话可写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构成一个生活——作文——生活的循环,即从生活到作文,回到生活再创生活的往复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造就生活与作文的双向目标的达到,促进人的整体和谐的发展,并形成有特色的生活作文的校本课程,编辑相应的生活作文的校本教材。

这些课题大多联系实际,依据本地资源进行实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但是目前同类课题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经验总结式的研究多,而行动研究少;二是理论研究多,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研究少;三是能够依据本地资源研究的多,联系本校学生实际研究的少。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这是作文教学改革在呼唤生命的回归。

学生习作的灵气应来自于他们纯净之心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体验,来自于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感悟。

生活源泉说。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作文的言之有物,就是大千世界,社会生活中来的。

学生只有深入生活,充分感知、亲历、积累并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其它的,如过去特别强调的写作方法指导,文体分类教学,皆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作文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

杜威指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没有教育不成生活。

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学生的习作过程是一个充分发展个性与创造性,并且极具自我教育功能的过程。

学生的习作、阅读、评价等都能够起到对自身的教育功能,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可贵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自身的“非智力素质”。

从教育发展的观点看,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提倡作文个性化,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真实表达,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作文教学的本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四、课题的界定 

为让课题研究顺利实施和课题组成员正确的理解、把握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和具体的实施措施,特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加以界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小学“写作”内容分为“写话”和“习作”两部分,其中3—6年级称为“习作”,意为“练习写作”,相对于严格意义上的写作,要求要低得多。

什么是体验式习作?

《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是这样解释的:

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因此,我们说体验式习作,是建立在实践或亲身经历之后进行习作的一种作文样式。

体验式习作教学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真实表达自己情感的过程。

然而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体验怎么办?

有了体验表达不出怎么办?

学生怎样才能真诚、自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体验?

体验式习作教学的研究,其宗旨是引导学生从阅读积累、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

有效的将习作教学与阅读积累、生活体验和谐融通,让习作与评价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整体提高,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独特感受、真切体验的文章,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能坚持写日记、读书笔记等,并积极投稿,养成好的习作习惯。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形成体验式习作教学的理论和有效的体验式习作教学的策略。

(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

认清教师自身在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习作教学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拓展课文内容,唤醒学生的体验。

叶圣陶先生曾说: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凭借”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写作方法,“读”“写”结合,锻炼出学生的语言素养,达到“言与意齐飞,涵咏共读写一色”的境界,实现意与言有机的统一。

执教人教版的教材,我们发现有的课文内容比较简略,有的课文情感比较丰富,有的课文意犹未尽,留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书本这一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因为“模仿就是学习,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模仿是儿童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模仿可以使儿童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无意识到有意识。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有意识的凸显表达方法,引导学生领悟、学习写作方法,从文本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一是在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段落,正确的解读文本的表达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朗读、理解、感悟,来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和准确表达的方法。

因为,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表达得具体、准确。

也只有准确表达,文章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二是教师在关键地方创设情景,唤醒学生的体验。

阅读教学中遇到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原型”体验,要唤醒这些体验,应将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生活之中,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生活中的事情经过、感受表达出来。

同时,教师适时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表达时能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

这样,学生就有内容可写了,并且学会了怎样去表达。

从而达到了从读中悟写,让读写结合,让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习作顺利起步的目的。

如执教了《白鹅》一课,学生对白鹅的描写已有深刻的感受。

于是,在这一课结束后,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孩子们在学习了这一课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写得非常生动有趣,有个孩子写道:

我家养了一条可爱的小狗,它的毛黑黑的,耳朵很灵,还瞪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闪闪发光。

天热了,小狗总是趴在门口的大青石头上歇凉,舌头总是伸得老长老长,看起来挺吓人,原来它正在散热呢!

它很听话,又很勇敢。

它天天蹲在门口为主人看门。

我爱我家的小狗。

这位同学仿照《白鹅》的写法恰当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条可爱的小狗很自然地就跃然纸上了。

总而言之,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寻找作文的契机,抓住学生行为、感情的切入点,在学生有话想说,就要求学生进行即兴练笔。

(二)以阅读为本真,丰富学生的体验。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但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却显得十分单调,尤其是这些农村孩子,每一件事不可能都亲身经历过。

阅读是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诱发体验的方式。

阅读具有培植学生情感体验的功能,这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多处论述: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交流等方式了解社会、理解他人,是体验生活的又一重要途径。

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的平台,丰富学生的体验。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指出:

“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能力。

”因为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从阅读中获取的。

古往今来,许多成名成家的文化名人都是“读”出来的,叶圣陶说:

“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

”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情感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观念和综合素养,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以阅读为基础,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和语言,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古人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各种书刊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可借鉴的词汇、材料和技巧。

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性情,集思广益,而且有助于观察生活、体味人生,从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天长日久,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

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多的获取到“他山之石”呢?

1、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初期,可利用课堂作适当延伸,以起到示范与抛砖引玉的作用。

课堂延伸所引入的主要是课外语段。

课内外衔接进行阅读,因为有文本作依托,延伸轨迹与衔接指向比较明确,阅读目标与重点也相对明确,既对课内阅读起着巩固与延伸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开设阅读课,重在课外短文的阅读指导。

阅读课前首先要选好课外阅读内容,这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

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时可以由老师来指定,也可以由学生来推荐。

尽量选择那些篇幅较短一点的文质兼美的美文,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科学小品文,或者反映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优秀文章。

选择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以及年龄、学段的特点。

内容选定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

有了科学的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时一般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利于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借鉴。

大致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略读法。

对于一些篇幅较长,不需要精读,但对学生又有所帮助、需要了解的文章内容,一般采取这种方法。

主要了解文章的内容梗概、文章主题、写作意图等。

(2)精读法。

对于文笔优美、篇幅较短的一些美文,通常采取这种方法。

可以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味,表达方法的揣摩,进而了解写作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熏陶。

(3)做读书笔记。

这是对阅读的一种提升,能做到读写结合的一种阅读方法。

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文章,多采用这种方法。

前两种方法都可以结合这种方法来进行。

2、开展读书活动,激发兴趣。

可以促进与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活动很多:

(1)美文阅读活动。

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选取一篇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文章,推荐给同学们。

推荐学生可以对选取的文章进行全面介绍,也可以从某一角度入手进行表述。

要想向其他同学介绍这篇文章,首先自己要进行认真的阅读,理解其精髓。

如果其他同学听了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会找来读一读,就是不去阅读至少也会有所启发和感悟。

(2)交流读书笔记活动。

在班内定期组织读书笔记交流活动,既可以进行阅读方法的交流,也可进行阅读体检的交流,同时又检验了阅读的效果。

同学们通过交流,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更有利于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结合“蓓蕾读书”工程,每学期开展好读书节系列活动,为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如开展“快读书卡”展,“读书月”活动、“大手牵小手——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活动等,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感悟、体验。

(三)组织各种活动,诱发学生的体验。

“未成曲调先有情”——组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体验的产生,首先源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感受。

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

情境设置能诱发学生的体验,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它可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写作平台。

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

所以,教师就应该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出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即产生“我要写”的心理体验,真正实现“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

但小学生的生活范围毕竟狭窄,因此教师必须开阔视野,让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体验有所流泻。

”针对学生没有感受、体验,教师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运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手段,创设一定的条件、情境,诱发学生相关的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写作冲动和欲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场景(如游戏、活动),让学生为习作储备素材。

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切实可行的小游戏,故意创设老师上课迟到五分钟的情景等。

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思维、想象力随之被调动起来,而他们的思路就会像闸门一样敞开,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快乐的感觉,真正进入到“我要写”的状态。

刘勰说: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细心观察、亲身感受、真切体验,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表达的欲望,习作便成了顺其自然的事。

(四)以生活为本源,拓宽学生的体验。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

”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学生之所以喜欢上体育、音乐、美术、常识等课,是因为这些课能充分满足了他们爱动、爱玩的心理特点。

同时,也有许多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这都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实施“体验式”习作教学时,可以与这些课整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所提供的资源,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

要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跳出书本,跳出课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他们真正做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真实的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在充实的生活中积蓄情感体验。

教师应引导学生留意自己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积累写作的素材,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及时捕捉灵感。

要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变化,留心大脑中冒出的小理解、小感受,并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作文的外延就有多大。

我们要努力创造机会,拓宽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走向社会,亲身去观察、感受、思考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并给学生充分自由表达的空间。

让每位同学建立“生活随笔”档案袋。

要求学生每为同学准备一本命名为“心情随笔”的笔记本,学生把每天从电视里、家庭中、学校里、社会上看到的新鲜事记录下来,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为以后的作文储备素材。

否则也许就是过眼烟云,等到作文时,哪怕你搜肠刮肚,也想不起任何一点有关的内容。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更多地关注自身以外的奇闻轶事,并有选择地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从而形成和加深对社会生活体察和洞悉的能力。

(五)习作与评价结合,尊重学生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语文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评价。

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只重视习作前的指导,而轻视或者忽视习作后的评价。

其实,每一篇作文都倾注了学生的许多心血,每一篇作文都是他们情感体验的流露,隐藏在里面的是他们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

不管交上来的作文写得怎么样,都是付出努力写出来的,那就是他的作品。

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孩子们鲜活思想的结晶,流露出的是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与美好的追求。

小学作文应该“姓小”,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

学生作文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天真可笑的童言稚语,甚至在我们教师看来是荒唐的语言。

教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主要采取激励性评语,即使水平很低的学生习作也有值得教师肯定和鼓励的地方。

作为教师,我们要珍惜学生为作文所付出的劳动,不要总是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要看学生所看,想学生所想。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作品,经常鼓励他们,多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

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表达,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鼓励学生把“原生态”的儿童话语写到作文中去。

对他们在学习和作文中所出现的一些不合常规的语言现象,要持宽容的态度,不要急于教他们那一套成人化的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

更不要让生动的“童言”变成常见的成人化语言的粗糙复制品。

就像潘新和教授说得:

“幼稚的真诚远远胜过成熟的虚伪”。

中央电视台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多给他肯定、鼓励,他就会进一步发挥个人潜能,从而走向更大的成功。

习作评价亦如此。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研究初期,通过调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及学生作文存在问题等选择、确定课题;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了解小学生作文个性心理表现及教师作文教学个性心理表现等。

(二)行动研究法:

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习、实践、反思、改进中探索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

通过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创设或模拟,帮助学生认识本真生活;通过阅读不断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感悟、体验;在习作实践中获得本真习作的能力,乐于习作。

(三)个案分析法:

在研究的全过程中,对小学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学习及小学语文教师习作教学进行长期的成长记录,研究他们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有无达到预期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等。

(四)经验总结法:

不断将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2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组织学习培训。

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方向、方法、计划和各自的职责,建立有效的课题研究规则,学习相关理论。

3、撰写课题申报材料,填写课题申报表。

(二)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3年8月)

落实研究的措施,开展具体研究。

围绕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责任分工,课题组依照计划开展研究,课题负责人进行汇总、协调。

共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

1、准备课题报告会。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交流思想,明确方向,分工合作。

召开课题组扩大会议。

召开全体语文教师会议,通报课题研究情况,听取他们的指导,积极采纳他们好的建议,争取得到更多一线教师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

2、通过问卷调查、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目前我校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调查报告,为下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崔玉雷、高树芹、孙雪梅、刘月玲、张艳丽、杜丁英负责调查和完成调查报告)。

3、调查小学生体验式习作的个性心理,习作兴趣、学生对习作的自信心、习作质量、语言积累运用情况、学习习惯、学生对习作的认识等;调查教师习作教学的个性心理;调查教师习作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调查学生已有习作能力及教师习作教学的一般策略,分析学生习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习作教学现状、成因,形成调查报告,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和资料库。

第二步:

1、每位课题组成员针对前一段时间的调研,及时总结、反思。

纠正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颇,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教学实际,研讨小学习作教学的整体训练体系。

3、通过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确定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专题训练体系。

杜丁英负责汇编三年级习作教学训练目标及训练序列。

张艳丽负责汇编四年级习作教学训练目标及训练序列。

刘月玲负责汇编五年级习作教学训练目标及训练序列。

孙雪梅负责汇编六年级习作教学训练目标及训练序列。

第三步:

综合运用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评估的方法,对学生的习作水平(主题思想、内容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评估,形成阶段性报告。

1、从兴趣入手,让学生爱上写作。

2、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习作教学整体训练体系和专题训练体系,低年级以听说为突破口,让学生敢说,爱说,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带动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

中高年级要在阅读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勤读书、勤思考、勤积累等良好阅读习惯。

3、分层指导。

(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

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习作能力的差异来划分小组。

教师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将全班同学分成A、B、C三组,A组为优等组,B组为中等组,C组为初等组(分层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经过学习,学生的习作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分层也应该是动态的。

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反馈学情信息,随时调整层次,加强个别指导,使A组学生更上一层楼,B组学生脱颖而出,C组学生能大步跟上。

习作目标分层:

(3—4)为中学段、(5—6)为高学段。

课题组成员根据每册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制定出相应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

每个班级中的三个小组也要制定出不同的习作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具体化,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指导。

保证习作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教学中采用的每一种教学措施,都必须明确地对应某一教学目标;任何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都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