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2647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投资的哲学概要.docx

投资的哲学概要

投资的哲学

从1994年算起,我作了十多年的期货交易,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血的教训以后,也积累了一点自己的经验和一些市场感悟、体会。

但是,我今天讲的内容,朋友们听完以后也许并没有觉得有多深刻,多了不起。

显然,这些东西还不是非常成熟和系统的,只是到目前为止我个人的一点认识,有些问题我还在研究和思考。

在坐的各位朋友面前做这次演讲,确实有点诚惶诚恐的感觉。

其实,作为一个操盘手,我更愿意坐在底下听,听听别的高手是怎样做期货的,而不是在上面讲。

不过,对我来说,这也是和同行们交流的好机会。

交易的思想和理念只有在相互碰撞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一个人闭门造车,往往可能走进死胡同。

所以,等会我讲完后或者在讲的过程中,非常希望各位朋友对我的交易方法、策略、思想提出批评,高屋建瓴的指点一下。

我很愿意通过这次演讲的机会,和各位交个朋友。

1、期货交易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

2、在投机方面的培训,无论多么精妙多么全面,对个人来说都是埋下了不幸的根源。

许多人都是被由此引入市场,初期小有收获,最终几乎人人惨败。

——本杰明·格雷厄姆

期货交易中的哲学智慧讲课提纲

一、期货交易——痛并快乐着

二、期货交易需要哲学大智慧

1、科学在市场交易中的困惑、尴尬和无奈。

2、市场理解中的哲学智慧:

A、宏观、全局的眼光

B、抽象的思维特点

3、交易策略中的哲学智慧

A、哲学辩证法:

1、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2、没有完美的交易系统和理论

3、思维、行为的前后一致性原则。

4、交易成败的标准——成王败寇?

B、知道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

1、有限理性——界定自己的能力圈

2、试探——加码的交易策略。

3、人的本质有非理性的一面。

C、简单之美

1、简以制胜——交易工具的选择

2、大道至间——交易的唯一原则:

让利润奔跑,把亏损限制在小额。

4、投机者的交易心理、人生态度和境界问题——不能作精神上的软骨头

1、人间正道是沧桑

2、道在伦常日用

3、人生赢家,就是期市赢家——高贵的人性:

耐心、坚强、理性。

4、自由和必然——

一、期货交易——痛并快乐着

有人认为:

期货投资的魅力在于:

这是一个创造奇迹与制造梦想的地方、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自由意志的地方。

人们相信凭着智慧、勇气、热忱和汗水可以跻身于赢者行列。

有人认为:

当代社会中,期货市场或许是自由经济的最后堡垒,是最后一个能够完全凭个人力量,做出惊人成就的行业。

期货也因此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的行业。

芸芸众生皆欲在这里跳过“龙门”,进入成功者的行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暴利的诱惑让大多数人进入期货市场。

1、20世纪初,投机大师里费默;索罗斯从一个贫穷的匈牙利移民在美国白手起家的故事。

2、自己的经历。

3、我的一个朋友和近期国内期货市场一个投机者,2001年前后,大起大落。

因为杠杆效应,以小搏大的机理,在期货市场,这样大赚大赔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是,残酷的事实是:

95%以上的投机者注定是输家,只有不到大约1%的人成为最后大赢家。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期货可以使你一夜暴富,它其实更容易使你一夜暴死。

投机者开着宝马车去,骑着自行车回来;从住在花园里长满冬青树的别墅,搬到熟食点二楼的小黑窝。

网上一位朋友描述他自己的投机经历:

&O5533;“以我的收入,本可以买下这个城市的任一幢住宅,过着无忧的生活,可我现在却蹲在平房里,经常凌晨惊醒,为将来担忧。

这一切都缘于三年前偶然踏进了股市。

自从与股票交上朋友,我就像误入烟花的女子,不安与恐惧、自责与痛苦常伴着我。

原以为有了第一桶金,第二桶会来得更快,没料到有的人就没有不劳而获的命。

总之,我的资产迅速缩水,我的生意一落千丈,我成了穷人。

我富过,如今,养家的男人常带着愧疚面对妻子和女儿,我曾经发誓要让她们成为最幸福的人,如今,我开始怀疑自己。

唉!

都怪这市场交易的高风险。

我的朋友谭晓旭说:

我的十年期货历史如果用钱来衡量的话很失败。

用一个比喻不知恰不恰当:

我是跟着红军一路从江西出发,走到瓦窑堡时还是个士兵,连个班长都没有混上。

期货投资的精彩之处在于——他不仅使你赢得很精彩,同样可以使你败得很精彩。

维克多·尼德霍夫是索罗斯的朋友。

不是很著名的投资经理,国内许多人对他不太了解。

但是,他曾经取得的交易业绩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维克多.尼德霍夫嗜好广泛,包括投机、国际象棋,还有壁球。

经常以数亿元做赌注,并且常常获胜。

在早期的交易中,他很短时间就把自己的4万美圆炒到2000多万。

关于尼德霍夫的交易思路,索罗斯的投资名著《金融炼金术》后面章节中有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1996年底,他写了《投机生涯》这本书。

出版过了大半年,出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交易者——维克多.尼德霍夫是最大的亏损者之一。

1997年10月27日那天,估计他损失了大约5000万到一亿元。

他管理的三个对冲基金:

尼德霍夫国际市场有限合作公司、

尼德霍夫合作公司和尼德霍夫全球系统公司,全部破产了。

在1997年的10月29日,星期三,客户们收到这样一封来自维克多.尼德霍夫的传真:

致:

尼德霍夫国际市场有限合作公司、尼德霍夫合作公司、尼德霍夫全球系统公司亲爱的客户们:

如你们所知,纽约股票市场在1997年10月27日,星期一,急剧下跌。

这次下跌是紧随前2日的下跌而来。

它引起实质上的亏损,特别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就如你们从我早先的信件中了解到的,基金在东亚市场中,尤其在泰国,遭受了巨大损失。

这些导致了形势的不利发展,在星期一交易结束,基金不能保证金账户维持最低资金的需求。

还不清楚,基金的平衡权益亏损的精确范围(如果存在是多少。

我们已经从星期一晚上开始,与我们的经纪人一起,试着履行基金法律的义务流程。

然而,现在所有的迹象表明,基金已经被注销了。

出现这些情况,非常令人难过,假如可以延迟偿付几天,清算可能会被避免。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处理“将会怎么样”。

我们承担过风险。

我们曾经成功过很长的一段时间。

这次我们没有成功,而且我遗憾地说,我们所有人都已经遭受非常大的损失。

最近几年,东山再起。

期货投资从本质上说它不过是一种生意而已,但却决非一般的生意!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但风险的降临都不会象期货那样来得如此之快,一个房地产项目投资周期可能要3年才知道结果,但期货投资也许只要3天就会让谜底揭晓,极端的时候只需要几分钟你已经死去。

就刺激性而言,没有什么行业像期货市场,一年之内,会让你经历一生的传奇!

也许医生这个职业可以与期货人相比拟,早上接生一个新生命,下午又送走一个到太平间。

天上人间只是瞬间而已。

总之,一旦你进入期货,一旦你以期货为伍,就注定这一生不平淡。

二、期货交易需要哲学大智慧

期货交易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个主体实践、操作过程。

简单的买进卖出的背后涉及许多复杂的问题,包括市场研究,价格预测;交易策略;投机者的心理、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等等。

(一、科学在市场交易中的困惑、尴尬和无奈。

投机市场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期货交易不是一个纯粹的智力游戏,应该说既有科学的成分,更有艺术的成分。

多少高智商的人在此折戟沉沙?

1、牛顿的感叹:

1720年春天,牛顿卷入了著名的南海公司股票投机活动,南海泡沫的破灭使他最后损失了20000英镑。

他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股市的曲线和人性的疯狂。

(南海公司股票图表

2、1929年,英国首相邱吉尔炒股。

1929年,英国首相邱吉尔访问美国。

在参观了纽约华尔街股市后,深深地被那里紧张而热烈的气氛感染,于是决定小试牛刀。

令邱吉尔没有想到的是,股票市场是不论出身的,他的第一支股票很快就被套住,这使他很没面子。

于是,他又盯住了另外一支很有希望的绩优股,但股价仿佛有意跟他过不去似的,一路狂跌,邱吉尔又一次被套牢了。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邱吉尔每每交易,却每每陷入泥潭,终于“破

产”了。

以邱吉尔之大家智慧,竟然在股票市场大败而归!

3、经济学无法让投机者成功?

上经济系交的学费还不如拿这钱到股票、期货市场去学习经验,那里可以学到真正如何赚钱的经济学。

长期资本公司的失败和索罗斯的1%理论。

长期资本公司是有两个诺贝尔奖得主挂帅的。

它的投资理论的基础或者说根据是:

假设大数常态分布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

根据他们的研究,每年的市场价格波动平均大约在19%以内。

短期市场价格可能会大幅波动,但过一段时间以后,投资者和市场价格就会回归理性,市场会重新变得有效率。

比如说,正常的情况下,投资者在选择国债时,在信用状态一样的时候,重视的是收益的高低。

但是,在发生信用危机时,即使俄罗斯的国债利息很高,他也不会去买,而会买利率很低,有安全性的债券。

有悖常理,却是现实。

长期资本公司的管理者不理解市场价格可能因为纯粹投机的因素,长时间,大幅度上涨或者下跌。

但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之大,有时是出人意料的。

1997年金融危机,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市场出现了在他们看来实在没有道理的走势。

长期资本公司的投资理论在95%的市场状态下是正确的,能够赚到钱,但是,在1%的情况下,它会亏大钱。

在谈到长期资本公司的破产问题时,索罗斯说,我们最重视的是那个1%的时刻。

科学的思维方式把投机交易终结于市场预测,以为预测就是市场交易的全部,希望找到一种科学的预测理论,是一条错误的路。

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有一种认识误区:

追求交易的确定性;预测制胜的思维。

(二、市场理解中的哲学智慧

既然我们不可能通过100%的正确预测市场价格走势取得成功,那么,期货交易的成败有没有什么规律可找呢?

如果说科学不能解决交易的成功问题,哲学有没有帮助呢?

我认为: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哲学的抽象思维模式,也许可以更为有效地帮助投机者把握市场运动的脉络,领悟到市场交易成功的奥秘。

哲学是观察世界的角度学,思路学,思路一变,你眼中的世界也随之改变。

A、宏观、全局的眼光

哲学用粗线条、定性和模糊的语言把握市场,而科学用得是细线条、定量和精确的语言。

这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别,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解释(来自丁圣元,我补充了一点:

驾驶员在破旧的马路上开车,如果他只注意眼前几米,确实可以躲避大坑和大包,防止翻车。

但是,如果仅仅如此,他可能早晚会撞到墙或者跌入悬崖。

因为没有注意更远的东西。

前者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后者是哲学的思维方式。

1、什么是市场趋势,用科学的语言和数据很难准确定义和描述。

短期趋势、中期趋势、长期趋势,这儿的短期、中期、长期怎么鉴定?

一天是短期,还是一周是短期?

一个星期有人认为是中期,有人认为是短期。

很难科学定义。

投机者个性化的决策方式、交易的主观时间尺度决定了他眼中的趋势。

换一个时间尺度,一个人眼中的趋势可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噪音。

(图表说明新手的时间尺度。

我在《独自徘徊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说:

“一个投机市场的新手最渴望知道的事情是什么?

是明年的股票、期货价格?

不!

是下个月的股票、期货价格?

不!

是下周的股票、期货价格?

不!

一个投机新手最想知

道的是今天下午至多明天上午,股票、期货的价格走势如何,市场会怎么样。

稍微长远一点的事情他完全不会去思考,也不感兴趣。

这是一个市场新手最真实的心理状态。

所以,任何预测市场短期价格变化的工具、秘诀、技巧总是受到大众最热烈的欢迎。

在他们眼里,这是最真实的,能够马上得到检验,迅速看见效果。

而离他们稍远一点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往往因为无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显得虚无缥缈。

”眼中每天盯着市场微小变化的人,怎么能够看出市场的长远趋势呢?

作为一个老练的投机者,各有各的衡量趋势的时间尺度,有短期、中期、长期。

但是,一旦形成了最适合自己个性的交易模式和时间尺度,这个看似很困难的问题,用一种粗线条、定性和模糊的方法却可能把握的很好。

这里面有经验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投机者具有一种宏观、全局的眼光,对交易是非常有价值的。

古人云: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优秀的交易者知道,建立在中线上的短线很好做,反之较为困难;建立在长线基础上的中线很好做。

也就是说,对市场走势的宏观把握是作好短线交易的基础,局限于盘内市场的波动,很难知道市场下一步最可能的走向。

高明的投机者对市场价格变化要有宏大的视野,战略的眼光。

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市场,把握市场。

2、历史的、系统的观点

我的朋友谭晓旭说:

在某种意义上讲,期货投机客和老中医是一个行当,真正的老中医年龄不会小于50岁,甚至更高。

和西医相比,我认为中医更为精妙,悬脉问诊,精妙到只需一根丝线就可以诊断出你全身的阴阳是否协调,看看你的脸色就可以知道的的五脏六腑什么地方出问题。

与西医相比,中医更注重身体系统,而不是局部的现象。

这样说当然没有全盘否定西医的意思,只是一个比喻。

在我看来,中医已经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治病手段,而是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西医治标,是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许多人都是以西医的方式做期货;中医治本,不过好中医,就像成功的交易者一样,少见!

!

这一点与期货交易非常相似,但你必须用时间、过程和经验去积累,时间到了,自然体会到大道至简。

B、抽象的思维特点

市场运动是简单的,更是复杂的,我以为这很大程度取决于你怎么看。

哲学的抽象的思维特点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不要试图去完全理解市场的所有变化,有些你可以理解,有些你无法理解。

忽略局部、细节的运动,抓住市场运动的核心。

对长线交易者来说,这是必须的。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在PPT上放一张图表:

国债期货319图过于关注小事情的人往往对大事情一无所知;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对大事情有深刻洞察力的人,往往忽略细节。

(三、交易策略中的哲学智慧

A、哲学辩证法:

1、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这句话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

一是交易哲学层面——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条条道路通罗马。

从原则上讲,期货交易到底是怎么回事,怎样在这个市场长期生存并且赚到钱,应该是讲得清楚的。

虽然有些经验和交易中的直觉一类的东西无法完全说清楚,

但是,基本的交易思路和交易原则并不神秘。

一个高明的市场参与者,在长期的交易实践和痛苦摸索过程中,随着对市场和交易本质问题理解的深入、有效的交易策略的形成和心理素质、人生境界的提高,往往会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成功交易理论,具有自己基本的交易风格和交易思路,这就是一个投机者的交易哲学。

客观的说,市场中大多数投机者并不明白交易是怎么回事,怎么样长期成功的从市场中赚到钱,更谈不上建立起自己的投资、投机的哲学。

上周末,武汉的一位朋友来北京找我。

他写的一篇文章中说:

常于夜深人静时自问:

失败之人自有失败之理,人说十年磨一剑,为何你十年竟磨不出一把菜刀?

对这个问题,我提出一个迷宫理论来解释:

期货交易就像一个迷宫。

大多数人一旦进入这个迷宫以后,往往就晕头转向。

一直处在这样的迷宫中转不出来,很难找到一条走出陷阱的路。

为了寻找最完美的路,他们在各条道路之间努力尝试,来回徘徊。

一会走这条路,一会走那条路,最后迷失在路途中,而忘记了自己的目的,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为什么十年竟磨不出一把菜刀?

今天你用一根铁棍磨;明天你用一把生了锈的剑磨;后天你用一把菜刀磨。

你能磨出来吗?

一个北京人去天津的例子——盲目的摸索不能解决问题;外人简单的说一下,听一次课,也解决不了问题。

交易哲学来源于市场实践和经验,更是一个投机者的智慧的系统升华,是形而上的东西。

试想,一个没有明确的交易思路和风格的投机者,他在市场中会怎样行动?

只能是盲目的行动。

所以说,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二是市场理解和交易的技术层面——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索罗斯——当代金融领域的投机大师索罗斯在解释他的投资方法时说,在投资决策以前,他总是先拟定一个市场假设,作为理解市场运动的一个框架。

他在《金融炼金术》中说:

“请尝试给出一个未经精心构造的假设,它只会引导漫无目的的投资,相反,如果你精心地构造自己的假设,你将能始终不断地取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成就——假使你的独到见地并非过分的偏离市场。

”索罗斯构筑市场假设的基础是他的市场反射理论,反射理论抓住了金融市场价格变化的关键特征,所以,每当市场变化符合索罗斯的反射理论,呈现大起大落的行情时,索罗斯就能从市场中获取暴利。

索罗斯总是在全球各个市场中寻找符合他的反射理论的投资机会。

当然,索罗斯也承认,市场反射理论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场合,市场变化在很多时候不会出现反射过程。

此时,索罗斯的理论就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勉强介入市场,即使像索罗斯这样的投机高手也难免失手。

巴非特——关于投资标准的精彩比喻:

A、投资活动“很像挑选爱人。

你可以仔细推敲建立一份你希望的她该具有的品性的清单。

而后你突然碰到了你中意的某个她,于是你就和她结婚了”。

我把这种一个理性人娶媳妇的理论叫做包办婚姻,比自由恋爱要好。

自由恋爱往往被本能、情欲的欺骗而陷入盲目。

包办婚姻应该说更理性,强调门当户对。

B、“我就像一个篮球教练”巴菲特解释说。

“我走在大街上寻找7英尺高的人,如果某个小伙子走过来对我说,‘我身高在5——6英尺之间,但你得看一下我篮球玩得怎么样,’我是不会对此有兴趣的。

C、“我并不试图跨越7英尺高的栅栏,我到处寻找的是我能跨越的一英尺高的栅栏。

”(什么市场交易中的1英尺,什么是市场交易的7英尺,投机者应该有自己内在的标准巴

非特买卖股票有自己的几个标准,大家可以去找找。

(好象是7个标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投机者在观察市场的价格变化之前,就有一套系统的市场理论、框架、模型,这样的市场观察就是一种“自觉的注意”。

投机者不再让市场价格变化主宰、左右自己的思维、情绪,而是以超然的态度审视市场运动,通过理论模型观测市场、寻找市场交易机会。

“自觉的注意”不是由市场价格涨跌对投机者本能的吸引而引起的,这样产生的注意是“自发注意”。

大多数投机者往往在这陷入困境,一旦坐在显示屏前,就不由自主的被市场带着跑。

“自觉的注意”恰恰是抑制了投机者的本能欲望、利益,而是强调关注投机者自身的主体操作过程。

例如,我在很多品种的交易中使用55天均线观察市场。

(图表

所以,我提出了一种理论——投机的理论、模型、假设决定市场观察和交易。

对这个问题比较详细的论述非常复杂,我在北大讲课的提纲中提到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找来看看,今天不讲了。

理论、模型、假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机者在市场中关注什么,也决定了人们的思考、判断和行动方式。

假如你相信选择了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学说,你就根本不会试图从市场价格波动中投机赚钱,而会把精力集中在选择价格远远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假如你相信市场趋势理论,认为市场价格以趋势的方式波动,那么你就会忽略市场短期随机的、偶然的变化,重点关心市场主要趋势的发展;假如你运用某一条移动平均线作为判断市场中期走势的标准,而且行之有效,你就不会试图去理解中间过程暧昧不清的市场变化。

我自己经常用55天均线把握市场、监视市场的中长期走向。

可见,一个投机者选择什么样的理论作为市场观察和交易决策的标准、依据,是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

2、没有完美的交易系统和理论

哲学辩证法是智慧的精粹,小计谋需要它,大智慧更需要它。

辩证法坚持全面性,避免片面性。

天下没有完美的交易方法:

这个市场永远不存在没有错误的技术和交易系统,妄图找到不犯错误的技术方法和交易系统,简直是痴人说梦。

有时候能够赚到大钱,很多时候亏点小钱,是任何成功的交易方法的核心。

所以,我有一个观点,也可以叫娶媳妇理论:

你要娶一个媳妇回家,你看中的是她的优点——她长得很漂亮、她很有钱、她的父亲是处长、局长、部长等等。

但是,回家一看,发现她还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你不喜欢的东西,例如,她很任性、霸道、懒惰等等。

但是,没有办法,你只能全部接受,要么你不娶她。

其实,后来我想起来,索罗斯的观点也是这样:

人类心灵构建出来的任何思想、理论和制度都是有潜在缺陷的。

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人们没有发现,随着过程的展开,原来隐藏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美国期货交易大师丹尼斯——趋势突破入市,长线持仓的交易理论。

一般来说,这种交易策略在市场出现大的趋势行情,有重大的价格波动发生时,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回报。

例如,这几年的LME铜,国内的天然橡胶,原油等市场,利用丹尼斯的方法,有人也许就能赚到大钱。

(图表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交易策略也不是万能的。

当市场走势出现频繁的假突破走势时,丹尼斯的手法就会吃大亏。

据说,在丹尼斯退出江湖的最后一年,他在期货市场损失了一半的资产,就是因为这种假突破过多。

长线顺势交易的方法有它的优势,也有其弱点。

例如,里费默说过,在做长线交易时,眼看市场回调,

50万美圆的浮动赢利的得而复失,不为所动。

长线交易者明明有了很大的帐面赢利,他不平仓,非要等到利润缩水,市场趋势反转才出场,看似愚笨,实则大智若愚。

短线交易也有它的优势和弱点。

舍与得:

得中有舍,舍中有得。

如果你只想要好的方面,把长线交易和短线交易的优点结合起来,什么钱都想赚,试图彻底打败市场,你实际得到的结果可能是最糟糕的。

3、思维、行为的前后一致性原则。

丁圣元先生在《投资正途》中说:

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即命运。

投资行为模式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经验和习惯的层次,这是投资者根据历史经验和直觉形成的交易办法;第二个层次是一整套的投资方法,从第一层次的经验和习惯上升到程序化的投资步骤,从收集信息,到研究、决策,每个步骤都贯穿着同样的投资原则;第三个层次是投资者对市场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属于形而上的层次,是其投资方法的思想和内核,是投资方法具有系统性和一致性的根本保证。

三个层次从低到高,共同形成了投资行为模式的整体,代表了投资者适应市场、减少偶然性的主动努力。

对待丁先生的这个观点,我想补充一点:

第一个层次中应该包含感觉交易这种方式,这是新手甚至很多市场老手常见的交易决策模式。

有的人是冥顽不化,至死不悟;有的人虽然认识到这种决策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却无力从思维、情感上超越感觉这个层次。

就像酒瘾、烟瘾、赌瘾、毒瘾,很难戒掉。

就像一个人疼痛时不让他喊;一个人痒痒时不让他挠。

在期货市场,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变化,大多数投机者的行为是混乱无序的。

他们往往长期徘徊在本能、经验和习惯的层次而无法超越。

从一个旁观者的立场,你很难看出他的下一步行动将是什么,他会做什么交易。

同一个品种,一会看多买进,一会看空卖出,不可琢磨。

一句话,很多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是漫无章法的。

国外曾推出过名为投资行为机会基金,就是针对人们投资时作出的非理性行为,利用比较新颖的量化分析尝试从中获利。

根据资料显示,该基金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