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3273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docx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

专题网络培训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四个坚持”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精神,2021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将面向高校负责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安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开展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

为保证培训的顺利实施,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四个坚持”重要指示精神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了解中央和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设计、整体规划和基本要求,深入学习国家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提高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提升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

高校负责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安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

三、培训时间

培训时长一般为3个月,具体分为报名、学习和总结三个阶段,循环滚动开班,具体启动时间由合作单位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协商确定。

具体培训安排见下表:

培训阶段

时间

工作内容

报名阶段

约2周

1.发放培训通知,部署培训工作。

2.建立培训管理团队,进行训前指导。

3.学员实名注册,使用学习卡进入班级。

学习阶段

约2个月

1.参训学员按照教学计划,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参与主题研讨,撰写学习心得,完成各项考核要求后在线打印学时证明。

2.参训单位加强统筹,做好培训中期的督学与促学工作。

总结阶段

约2周

开展培训评估与总结。

四、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针对管理人员(负责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三类对象,以“通识课程+按对象选学课程”的形式设置课程(课程详情见附件1)。

“通识课程”围绕“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形势分析”“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政策解读”“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素养提升”“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规划实施”模块设置课程。

“按对象选学课程”在通识课程基础上,管理人员围绕“网络安全舆情应对”“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模块选学课程;专业技术人员围绕“网络安全技术与防护”“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营”模块选学课程;教师围绕“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模块选学课程。

五、培训形式

培训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cn)平台组织实施。

参训学员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进行实名注册,登录后使用统一发放的学习卡参加学习(已注册过的学员可直接登录并使用学习卡),也可以直接下载移动客户端(学习公社APP)随时登录学习。

1.在线学习: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需完成不少于20学时(45分钟/学时)的通识课程和不少于10学时(45分钟/学时)的按对象选学课程,累计完成不少于30学时(45分钟/学时)视频课程学习任务。

2.主题研讨: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在班级管理员的组织下,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分别围绕“如何加强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网络安全防护实例”“课堂教学与网络安全的有机结合”等主题开展研讨。

3.研修总结:

培训后期,鼓励参训学员结合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作为本次培训的研修总结。

研修总结要求主题鲜明、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逻辑严谨,字数不少于800字。

六、培训考核

为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确定以“基于任务”和“关注过程”为原则的考核方法,培训将从过程性与获得感两个维度对党员进行考核,完成培训各项考核要求的学员可在线打印学时证明,所学学时计入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考核内容及标准

考核维度

管理干部

技术人员

专职教师

分值

过程考核

课程学习:

参训学员需完成不少于20学时(45分钟/学时)的通识课程和不少于10学时(45分钟/学时)的按对象选学课程,累计完成不少于30学时(45分钟/学时)视频课程学习任务。

60分

主题研讨:

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分别围绕“如何加强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网络安全防护实例”“课堂教学与网络安全的有机结合”等主题完成不少于2条的线上研讨。

20分

结业考核

研修总结:

结合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撰写一篇心得体会作为本次培训的研修总结。

要求主题鲜明、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逻辑严谨,字数不少于1000字。

20分

说明:

完成各项培训考核要求且总成绩达到90分的学员可在线打印学时证明,学习时长可计入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七、组织实施

1.工作团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成立培训项目工作组,负责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具体实施工作,工作组下设项目管理、资源建设、教学管理、技术保障等人员,确保网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2.组织管理。

培训以学校为单位组建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每班需设置班级管理员1名,负责本班的教学与研讨活动的组织实施,班级管理员建议由培训组织部门相关负责同志担任。

附件:

1.通识课程列表

2.管理人员选学课程列表

3.专业技术人员选学课程列表

4.教师选学课程列表

5.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报名表

通识课程列表

课程

模块

课程名称

主讲人

主讲人简介

时长

(分钟)

教育

信息

化与

网络

安全

形势

分析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宁家骏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8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论述

秦安

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所长

96

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及缺口分析

殷国强

北京中安国发信息技术研究院专家

50

人工智能眼中的大数据技术

钟义信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前理事长、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

27

教育

信息

化与

网络

安全

政策

解读

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政策解读

潘润凯

教育部科技司

80

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法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介绍

高飞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66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体系和主要标准

马力

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研究员

69

个人信息保护和刑法(第二百八十六、二百八十七条)、保密法等内容解读

唐俊飞

北京铭学思诚科技有限公司资深讲师,网络安全专家

44

教育

信息

化与

网络

安全

素养

提升

以科学的网络安全观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沈昌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

80

全球传播时代的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

史安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114

国家数据安全政策和标准

陈兴蜀

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常务副院长

52

法治思维下数据安全保护工作

洪延青

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139

教育

信息

化与

网络

安全

规划

实施

信息化助力高校管理与服务方式变革——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沈富可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91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

郭炯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

106

新技术环境下网络安全及保密体系建设

白宇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处长

88

智慧型平安校园建设

刘春凤

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73

注:

1.个别课程或稍有调整,请以平台最终发布课程为准;

2.课程主讲人职务为课程录制时的职务。

管理人员选学课程列表

课程

模块

课程名称

主讲人

主讲人简介

时长

(分钟)

网络

安全

舆情

应对

如何标本兼治应对网络突发公共事件

王彩平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中心副教授

91

新媒体与舆情管理——从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讲起

田丽

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20

危机决策与危机领导力

曹峰

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

103

新时代高校舆情管理与危机应对

李铁铮

北京林业大学原宣传部部长

75

“互联网+”时代教育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与舆情应对

杨艳玲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109

网络

安全

风险

防范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及应用

刘增明

国家发改委电子政务工程中心应用服务处处长

90

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创新

李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

73

如何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工作

武装

北京市教委网络和信息中心主任

24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董永苹

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副主任

49

教育系统的网络安全风险防范

刘紫千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网络安全首席专家

15

注:

1.个别课程或稍有调整,请以平台最终发布课程为准;

2.课程主讲人职务为课程录制时的职务。

专业技术人员选学课程列表

课程

模块

课程名称

主讲人

主讲人简介

时长

(分钟)

网络

安全

技术

防护

用可信计算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沈昌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

37

教育行业等级保护2.0实践建议

王永琦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安全处技术总监

53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管理

尤其

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原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培训与人员认证处副处长

82

校园网IPv6双栈技术部署与运维方法

张焕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

18

高校网络安全防护建设分享

吴可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教育行业本部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

40

信息

系统

开发

运营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与网络安全

曾德华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

101

校园网的安全防御

姜开达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51

网络安全防护

于广辉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中心副主任

61

主机安全防护

辛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50

后渗透测试原理与典型案例

陈力波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师

60

注:

1.个别课程或稍有调整,请以平台最终发布课程为准;

2.课程主讲人职务为课程录制时的职务。

教师选学课程列表

课程

模块

课程名称

主讲人

主讲人简介

时长

(分钟)

信息

技术

发展

教育

变革

新技术与未来教育

席酉民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

25

专题报告: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

高新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150

新形势人工智能教育与人才培养思考

吴飞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教授

47

教育大数据分析研究及其典型应用

郑庆华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90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育人的质量提升

刘宏达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129

信息

技术

教学

深度

融合

信息技术时代的课程建设

俎云霄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20

“互联网+”视野下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董宏建

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9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闫寒冰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

62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设计与实践

吕秋亮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课程顾问,清华大学“雨课堂”联合创始人

66

基于UMU平台的课堂创新与变革

吴昭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社会培训部副主任

55

注:

1.个别课程或稍有调整,请以平台最终发布课程为准;

2.课程主讲人职务为课程录制时的职务。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

网络培训报名表

培训需求

单位名称

参训对象

开班时间

参加人数

通讯地址

邮编

姓名

部门

职务

电话

手机

邮箱

姓名

部门

职务

电话

手机

邮箱

单位盖章

年月日

收款单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地址电话:

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8号

开户银行:

工行北京体育场支行

账号:

联行号:

请在汇款时说明:

第四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专题

开票信息

发票抬头:

纳税人识别号:

开票金额:

说明:

请参训单位认真填写此表,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联系,以便尽快安排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