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3511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

【原文】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底上下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

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

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珍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开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教案一】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能用“富饶〞和“珍贵〞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自然段。

能力目标

1、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

2、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大胆质疑和语言表达能的训练。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重点:

在理解字词的根底上把课文读通读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样〞在句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配录像,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尤其是黄色字体的文字资料,实际就是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这时,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脱口说出“这里是西沙群岛〞,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读一读。

〞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导入中就自然地展开了。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小组合作学习,提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

〔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这里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时机,争取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的字词问题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

“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2〕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

1、问:

“五光十色〞什么样儿?

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播放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

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

〕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2、再读,思考:

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

各式各样

1、问:

想想什么意思?

〔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时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2、问:

怎么读?

3、学生读词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再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思考:

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

〔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

四、布置作业

1、选择最快的方法记忆生字,查找有关的字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结合查找的资料,自学第3、4、5自然段。

2、学习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3、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并背诵。

教学重点:

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结构,用“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内容〞的方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1、出示“五光十色〞一词,问:

“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

〔学生在答复时又回忆了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丽。

2、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带旧引新〞的过程,学生的答案会多种多样,教师要及时引导。

“那好,我们就到西沙群岛的海底看看吧!

〞直接引入到第三自然段。

二、整体入手,重点突破。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

这段介绍了什么?

2、小组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海底有哪些动物?

有什么特点?

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

〔填表、列提纲、表演、课外资料。

〔让学生填表或列提纲,对学生来说完成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表述和书写时学生不懂得归纳设计,在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所尝试,引导学生由会到不会,所以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进行指导如何填表、列提纲,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汇报展示

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会找出海底有各式各样的鱼,有飞虎鱼、气鼓鱼,多得数不清,找到“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重点句,这是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评价“你找的真准!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追问:

你是怎么理解的?

能再读一下吗?

4、以读促背,配录像,加强记忆。

〔学生通过画面顺序的出现,自己解说,在此教师引导“能不能用文中原话说说,看谁记得最多。

〞〕

5、再读,想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板书,把重点词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选择学习内容。

1、创设情境、学生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

如果你是从西沙群岛旅游回来的游客,怎样为你的同学和亲朋好友介绍?

〔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学生运用移步换位的方法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学习运用不同的人称来表达相同的内容。

让学生参观或游览的顺序口述下来,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的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还将“五光十色〞等形容词运用到口语表达中,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目的:

在介绍的过程中,学生潜意识地复习了1-3自然段的内容,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还不能胜任导游的工作。

鼓励学生从4、5自然段中寻找更多资料。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再读出自己的感受。

3、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

4、情感升华,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

游览了西沙群岛你最想说什么?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自己的情况抄写生字、生词。

2、背诵第三自然段。

3、出一期以西沙群岛为主题的小报

【教案二】

教学目的: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倾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色彩的西沙群岛。

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大家到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一番。

2.欣赏课件,师解说。

3.看得出,大家都被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深深吸引了,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板书: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请翻开书,齐读课题。

自由读文,提个小小的要求:

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那些风景和物产,请用标出来。

2.指名说,板书。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首先来看看西沙群岛的海水怎么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_勾画出描写海水的句子。

2.指名读,评一评。

3.看课件,问:

海水有那些颜色?

自由说一说。

这么多颜色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指名说。

4.课文用了哪个词?

板书,你是怎么理解的?

指名说。

5.西沙群岛的海水那么美,怎么把它读出来,自由读一读。

6.分组读。

看谁读得最美。

7.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会呈现出不同色彩?

指名答。

四.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瞧!

刚刚同学们说了这么多。

下面请选着你最喜欢的物产,用勾画出书中是怎样描写的,分小组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它?

1.把你最喜欢的物产根据课文的描写给大家介绍介绍,指名读,评一评。

2.读珊瑚,海参,大龙虾时,要求边读边做动作。

3.读鱼时,看课件感受鱼多而美,从哪些词体会到鱼多而美?

介绍了那几种鱼,师导读。

4.读贝壳,海龟时,引导生读出喜爱,有趣的感情。

5.读海鸟时,感受鸟多。

齐读。

五.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去领阅了西沙群岛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鱼,海滩上的贝壳,海龟,海岛上的鸟儿,西沙群岛真不愧为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我们为之感到骄傲,自豪,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的西沙群岛吧!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六.扩展训练。

同学们,当一群游客来到西沙群岛,你学了这一课后该怎么向游客们介绍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呢?

想一想,自己小声说一说,下面请同学上来当小导游,把下面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当作游客,行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