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3898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高三历史20

2015年高考模拟文科综合试题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X页,满分为30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历史部分为100分)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

12.【原创】浙江历史上名人辈出,王守仁、黄宗羲、鲁迅就是浙江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文学家之一。

一学生收集了他们的相关言论,下列有关他们的言论分析不正确的是

甲:

“发窍之最深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乙:

“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

“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A.甲为王守仁,“灵明”是人的心,主张人心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B.乙为黄宗羲,其主张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的时代特点

C.丙为鲁迅,“吃人的礼教”对封建礼教罪恶的揭露出自其短篇小说《祝福》

D.上述言论反映儒学经历了宋明的改造融合、明末清初的批判启蒙、民国初期的彻底否定

【出题意图】本题以三位浙江历史上的名人,且皆为与儒学思想有较深渊源的思想家,集宋明理学、明清进步思想、新文化运动三大主干知识于一题,力图体现地方特色和考查学生运用与调动知识的综合能力。

13.【改编】中国某一时期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烟草等货品的街铺。

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

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出题意图】本题注重“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与运用知识”,特别是学生“辨别历史事实”的能力。

题中有很多干扰信息如“熙熙攘攘的街道”最早出现于宋代,“棉布”成为主要衣料和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元代,但学生抓住美洲传入作物“烟草”,以及“银两”的广泛使用这两个关键信息,才可断定不早于明代。

本题字面上仅涉及中国古代史,实际上隐含着考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和中西方交流史。

14.【原创】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

下列情况属于史学研究的“历史解释”的是

A.三字经: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B.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与分封制相比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D.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到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

【出题意图】新课程的考查呈现一种基本的趋势即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历史学习和研究的简单方法,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与技能也是一名合格的高中文科毕业生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15.【改编】华商史专家郭德利(M.Godtey)在研究浙江张氏家族“以机杼起家、以耕读传世”的历程后指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下列材料能与一论断相印证的是

①(张氏)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

……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巾,备极精工。

②张氏家族在“家业大饶”后,将大量累积得来的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③明嘉靖是张瀚(张氏后人)中进士,曾拜两广总督、吏部尚书,此时张氏已成大官宦之家。

④(张氏从事纺织业)每一下机,人争鬻之……。

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

【出题意图】选用浙江地方史的材料,仍在于创设地方特色,运用材料组合式的选择题则切合新课程:

“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理念。

本题一方面学生须具备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即商业致富,富后购地、从政,扩大生产规模;还须具备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分析能力——即这些现象与“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否对应。

16.【原创】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

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

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下列符合陈旭麓观点的是

A.宁波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

【出题意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高考对这部分的内容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但也有非选择题。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观点,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意大利]乔凡尼•贝里尼《群神宴》《群神宴》局部

17.上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中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都是中国的青花瓷。

有关该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珍视

②明朝的青花瓷工艺水平很高,传播着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

③作者通过宗教的题材歌颂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④青花瓷满足了欧洲人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与教会所倡导的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相吻合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出题意图】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是浙江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也是必修三里学生感觉最难的内容,本题依托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代表瓷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这一事件的总体把握。

18.【原创】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这样一段令人玩味的话: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

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材料中“世界与西方”的冲突主要指的是

A.西方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侵略和扩张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冲突

C.西方先进工业文明与落后农业文明的冲突

D.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冲突

【出题意图】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教学吸纳新的学术成果和新的史学观念。

对于史观的考查也逐渐突显出来,特别是对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等新史观的考查,在近年来的全国和各地高考试卷中频频亮相。

本题通过材料情境,直接考查学生对全球化史观的了解与掌握情况。

19.【原创】学习经济史经常要求从数据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下列关于俄罗斯在1913—1926年经济发展情况的表格,分析不恰当的是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情况

 

A.农业生产在1920年显著下降是由于苏俄实施余粮征集制造成的

B.经济发展的曲折背后是这一时期俄罗斯社会生产关系的急剧变动

C.国家工业化方针的实施促成苏联工业1925年迅速发展

D.工业生产1920年的低谷与长期战争与社会动荡有关

【出题意图】数据图表性材料的运用与解读处理是学生的一个顽疾,需要有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技能,本题的设置力图对学生的这一能力作出考查,同时着力与对主干知识俄国十月革命及之后的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建设等三大考点的考查,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历史专题知识整合的能力才可解决这一问题。

20.【原创】《富春山居图》是“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代表作。

该画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此画因故断成两截,一截称《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一截称《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柳公权《玄秘塔碑》B.王维诗意画图轴

C.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 D.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出题意图】选用浙江地方史的材料,仍在于创设地方特色。

重视教材文本解读,重视基础知识一直是高考的一个主要趋向。

本题只需联系教材知识即可解决,旨在强化基础知识。

21.【改编】下表为《申报》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年)

纪事

1918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1932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1937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

香港版出刊

①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出题意图】本题以《申报》大事记为载体,考查新民主主义的相关史实以及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根据所学的基础上,还要有较高的材料分析能力。

22.【改编】某作家声称:

“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

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

”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拾穗者》B.《悲惨世界》C.《欧也妮·葛朗台》D.《老人与海》

【出题意图】西方文学流派是这几年高考命题的常考点,高考对这部分的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为主,但也有非选择题。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观点,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3.

【原创】右图是电影《我的1919》,故事情节围绕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斗争展开。

编剧设计了下列情节,其中导演在开拍时不可能采用的是

①列宁率代表团出席和会,宣布已与德国签署《不列斯特和约》

②法国青年高举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抗议德国暴行

③顾维钧(中国代表)在和约签字仪式上阐明中国拒绝签字的态度

④日本代表牧野以中日《二十一条》为由,要求山东主权归属日本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①②

【出题意图】本题设计模仿2009年浙江卷第20题(考察1977年恢复高考电影的场景)。

一方面,重在创设新情景、新材料,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注重创设新的情境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

卷Ⅱ非选择题部分(共160分)

【改编】38.(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

亿元)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材料二1949年—197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数一览表

年份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5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指数

105.1

121.3

108.8

99.7

72.7

94.4

117.0

119.4

107.0

103.8

107.9

102.3

108.7

98.4

(注:

本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报告。

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

上年=100)

材料三

 

图一1978年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图二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图三1983年重庆开始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图四1987年《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报道

材料四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材料五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城镇居民恩

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

格尔系数(%)

1978

3645

1132

57.5

67.7

2006

218071

39500

35.8

43

注: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六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建国初期与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发展怎趋势?

(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建国初经济发展趋势的原因。

(4分)

(2)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8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

近30年来,我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6分)

(4)依据材料五、六,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4分)

【出题意图】本题对新中国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思想、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综合考查,内容跨度大,学生把握时要充分运用教材知识。

其中第

(1)问相对较简单,学生需要从材料中概括;第

(2)问主要抓住“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第(3)问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较为简单;第(4)问需对材料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原创】39.(2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

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山东人民出版社《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两百多年来,美国的宪法虽然没有根本的改变,但它却仍然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

美国宪法的变化和发展……是通过对宪法的修正案、最高法院对宪法的司法解释、宪法惯例及国会和总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等形式来实现的……美国宪法的第二十二条修正案……于1951年2月批准生效,该修正案规定,无论任何人,当选总统不得超过两次。

                               ——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6分)

(2)材料二为什么说美国宪法是人类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结合具体史实,你如何理解美国宪法“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12分)

(3)材料三指出,195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对总统任期作出了明确规定。

导致美国制定这一宪法修正案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8分)

【出题意图】本题涉及的中心问题是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创新及发展。

其中第

(1)问是概括材料;第

(2)(3)问注意要结合具体的史实。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试场编号座位号.

●●●●●●●●●●●●●●●●●●●●●●●●●●●●●●●●●●●●●●●●●●●●●●●●●●●●●●

●●●●●●●●●●●●●●●●●●●●●●●●●●●●●●●●●●●●●●●●●●●●●●●●●●●●●●

密封线

文科综合测试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非选择题部分(共160分)

38.

(1)(8分)

(2)(8分)

(3)(6分)

(4)(4分)

39.

(1)(6分)

(2)(12分)

(3)(8分)

文科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历史选择题部分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

D

B

C

C

B

A

C

C

B

B

D

38.参考答案:

(1)趋势:

建国初:

经济迅速增长,工业化的程度在提高(或工业发展快于农业);50—60年代: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4分)原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五”计划的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提前完成;三大改造;八大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苏联的援助。

(4分任意达到2点即得满分)

(2)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由试点到全国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

(8分)

(3)三个节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分,每点2分)

(4)变化:

①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②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

(4分)

39.参考答案:

(1)有利于选拔人才;能充分调动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避免盲目决策。

(6分)

(2)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2分)卢梭等提出“人民主权”论,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洛克提出分权理论,盂德斯鸠发展为三权分立说,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法院,这就将上述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12分)

(3)此前的美国宪法对总统任期未作出具体规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

为防止后来者破坏或影响民主制度的实施与发展,战后,美国制定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总统任期。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