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4928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8章 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docx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第8章光现象测试1含答案

第8讲 光现象

(建议答题时间:

2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7遵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疑水浅

D.云生结海楼

2.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3.下列现象中的“影”,仅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4.(2017大渡口区二诊)游客在公园所看到的下列情景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阳光下游客的影子B.水中游动的鱼

C.垂柳在水中的倒影D.水中的“白云”

5.(2016山西)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作为镜子,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

6.(2017育才一诊)物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图,其中利用合理的是(  )

第6题图

A.驾驶员从汽车内后视镜中看到的车后实物变小,观察范围更大

B.驾驶员从汽车内后视镜中看到的实物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

C.小汽车的车内后视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小汽车的车内后视镜实质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工作的

7.(2017南岸区指标到校)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游客能观察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

C.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8.(2017北京)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s1=s2B.s1<s2C.h1>h2D.h1=h2

9.(2016湖州)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第9题图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2017哈尔滨)下列光学元件中,成像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二、填空作图题

11.(2016南充)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________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脉冲,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12.(2018原创)如图所示的盘山公路,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光的________,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为了能看到BC路段的情况,人们利用光的________定律,可以在公路急拐弯B处装上凸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12题图

13.(2017广元)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________反射,造成“光污染”.

第13题图

14.(2016威海)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________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5.(2017郴州)小明同学身高165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

第15题图

16.(2017永川区指标到校)如图所示,永川神女湖公园风景秀丽如画,美丽的廊桥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射所形成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若亭角距水面5m,则水中倒影的亭角距水面________m.

第16题图

17.(2017福建改编)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第17题图

18.(2017黔西南州)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在图上标明三条光线的名称).

第18题图

19.(2017重庆一中一模)如图所示,一条从S点发出的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后,反射光线经过A点,水中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第19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

20.(2017西大附中一模)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第20题图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成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解析】波光“粼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雨后“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B不符合题意;凿壁偷“光”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符合题意;小猫抓“鱼”,小猫看到的“鱼”比真实的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C

4.B 【解析】阳光下游客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错误;人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B正确;“垂柳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白云’”,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D错误.故选B.

5.D 【解析】铜镜即平面镜,其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成的像是一个虚像,即此时能看到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正确.

6.D 【解析】汽车内的后视镜属于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不能扩大视野,故D正确.

7.C 【解析】湖面波光粼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错误;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结果,B错误;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正确;“天狗吃月”,即为月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错误.故选C.

8.D 【解析】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

物和像是等大的,物和像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故h1=h2,s1=8cm,s2=4cm,s1>s2,故D正确.故选D.

9.C 【解析】潮湿路面相当于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干燥地面发生漫反射,A错误;干燥路面不会发生折射,B错误;潮湿路面发生镜面反射,如题图灯光照射后反射到右边,无光线反射回眼中,驾驶员看上去感觉暗,C正确;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错误.故选C.

10.C 【解析】放大镜、自制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均为凸透镜成像,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昆虫观察箱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故选C.

11.红绿蓝 红外线

12.直线传播 反射

13.65° 镜面 【解析】由图可知,入射角的大小为:

i=90°-25°=65°,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r=i=65°;太阳光照射在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

14.漫反射 所有(各种)

15.165 7点20分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与像大小相等,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也为165cm;物与像左右翻转180度,挂钟的实际时间为7点20分.

16.反 虚 5 【解析】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若亭角距水面5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5m,所以水中倒影的亭角距水面为5m.

17.如答图所示

第17题答图

【解析】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下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即反射角,度数等于入射角即60°,具体如答图所示.

18.如答图所示

第18题答图

【解析】首先在O点作水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标出垂足;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过反射点作出入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水中过O点作出折射光线,如答图所示.

19.如答图所示

第19题答图

【解析】过S向界面作垂线,找到对称点S′,连接S′和A点,找到入射点O,如图所示,从S点引光线照射到O点,画出反射光线OA,连接OP即为折射光线.

20.

(1)2 大小 

(2)不能 虚 (3)不变 (4)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

【解析】

(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当玻璃板比较厚时,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使实验比较复杂,故选择2cm厚的玻璃板;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2)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时,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3)由于像与物始终等大,当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时,像的大小不变;(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A成的像不会与蜡烛B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