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4989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1227病句分析及练习题MicrosoftWord文档

病句修改练习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否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是中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过的土地调控政策实现其积极作用的关键。

B.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越来越激烈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使中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变得日益狭窄,这成了一个焦点问题。

C.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3000块钱外,还有手机等其他证件。

D.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古代开始的“离乡不离土”、永远让农民滞留在土地上的生存方式,将随着户口制度的改变发生根本的变化。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十三亿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以勤劳俭朴、智慧勇敢著称于世,这是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民族优良传统,然后时候都不能抛弃。

B.一珍贵恐龙蛋窝化石的流失令我国科学家十分痛心,他们呼吁国家采取措施干涉,设法追回流失的化石,并阻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

C.了解了重庆的发展规划后,他心里激动万分,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中写道:

让我们都来出一分力,使我们的家乡重振雄风,再造一个更为辉煌的未来。

D.很显然,汉武帝国策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西汉王朝国运的兴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奥运场馆“水立方”的膜材具有不浸水性,水从膜上滑过不留水痕,膜材上面的杂物、尘埃会通过雨水的自然降落而被清洗掉。

B.日前,本市将陆续向全市所有参加综合社会保险的农民工免费换发《综合社会保险卡》。

C.成都市构建了以低保卫核心,以帮困助学等为配套,以其他专业救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保障了低保对象、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需要。

D.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仅包括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更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

归根结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政府将医疗体制改革委托给了包括国内某著名高校、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6个机构,每个机构将为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提出一套方案。

B.关于弃不弃核这一实质性问题,朝鲜的诉求是与美国举行双边会谈,从而改善美朝关系,而核武器是朝鲜最大的砝码,也是问题的症结。

C.由白先勇改编、苏昆剧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全国巡演近百场,场场98%以上的座位爆满,赢得了年轻人对昆曲的关注。

D.能否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名友”,对那些想通过一路走来丰富人生阅历,获取实践经验的青年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个高台光滑突兀,陡峭高耸,十分危险。

听老人们说,这个高台从来就没有行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B.在CBA季后赛中,南钢大华队与广东宏远队的几场比赛屡遭败绩,究其原因,大华队欠缺的一是战术不当,二是心理状态不稳定。

C.为了杜绝以讨要工资为由的闹事事件不再发生,南京市信访局在及时解决问题后,促成相关部门出台了一条保障民工权益的新政策。

D.某些药品公司试图说服人们相信有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属于病症,从而促使人们相信一些在生活困境中产生的心灵困扰也属于健康问题。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曾以推广“疯狂英语”而广为人知的李阳,以疯狂认读汉字和背诵古诗的方式,开始了自己推广“卓越汉语”的新目标。

B.人民网邀请教育部部长周济,请他就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回答网民的提问。

周部长坦陈民众所指出的当前高中教育以高考为中心的问题是正确的,但要彻底解决尚需时日。

C.2006年11月15日起,寄往本市的平信资费由0.6元上调为0.8元,寄往外埠的平信资费由0.8元上调为1.2元。

D.英特尔公司宣布推出四核处理器产品,与该公司上一代双核处理器产品相比,四核处理器的性能提高了50%到80%左右。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紧紧盯着“酷讯”的两个竞争对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在垂直搜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B.“饭不热了。

”他把视线从电视上收回,扭头对厨房里的妻子说道。

C.据报道,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检测,鸭子吃了掺进苏丹红的饲料后产出的“红心”鸭蛋,含有苏丹红Ⅳ号。

D.这是安徽籍著名艺术表演家李诗槐摄于1998年11月的照片,最近国内许多报纸和各大网站竞相刊登这幅照片。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B.论文、外语、文凭三大指标,在我国现行人才评价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但若仅以这三个指标评价人才,就会伤害不少人的积极性。

C.巴西戈尔航空公司波音737—800型客机坠毁在亚马逊森林深处,机上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可能已经全部遇难。

D.“百家讲坛”是个成功的舞台,走上它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辉煌。

从易中天开始,到现在,则轮到了一位女性—于丹,这个再次以《论语》系列创下“百家讲坛”收视高峰的北师大教授。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李金华上任后,国家审计署大胆公布国务院直属部门大肆挪用专项财政资金的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B.在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人人希望在拥有良好体魄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精神。

C.作为世界杯和奥运会双料冠军,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不但负于最后夺冠的俄罗斯队,还出人意料地输给了近来从未赢过的巴西队和德国队,最后凭借微弱的小分优势才晋级八强。

D.关于陈凯歌与胡戈就影片《馒头血案》发生纠纷一事,电影导演陆川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动机我不好猜测,但不管动机如何,这总是一种不聪明的做法。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

B.他公开说不适当的布置作业,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没有好处,教导处应当予以制止。

C.作为学生会主管体育的委员,他竟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D.专家指出,城市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垃圾围城”的局面。

11.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听到明达说我是艺术节的泰斗这句话,从内心感到无法接受。

B.在商场办画廊,对于我还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不能不使我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紧张。

C.市政建设大军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将一座座形态、风格各异的立交桥,向首都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案。

D.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

必须会使用电脑、必须回家车、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水平。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时,伦琴的老师已经从年轻的伦琴身上看到了一位优秀物理学家的品质。

B.学校应该教的最主要的两个“科目”是:

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

C.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的诗更不容易,小玉对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一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D.有些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驾车经过此地时,他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很比清楚。

B.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

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C.“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D.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1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里是远离祖国的边疆,却又紧紧联系着祖国的心脏。

B我国完整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新年前公开在故宫博物馆展出。

C如果细细评论,也是有不足之处的,例如人物的个性、性格特色还不够鲜明,反面人物还稍嫌简单些。

D在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处处见飞瀑,那里有“南国瀑布之乡”的称号。

15.下列语句没有歧义的一组是()

(1)这个故事他讲不好。

(2)他批评你做的不对。

(3)王晓燕病了,同车间的李红及其男友周刚一起去看她。

(4)采访这位英雄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

(5)只有使法制这条有形的手更有力,才能握住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健康的轨道上快速发展。

(6)这本书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各个时期的斗争经验教训。

A

(1)(4)(5)B

(2)(4)(6)C(3)(5)D

(2)(5)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皮包。

C她有一个女儿。

在医院工作。

D他对别的事不太了解,对学生却很理解。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人好说话儿。

B独连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C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D资本主义国家同一些丧尽天良的中国清朝官员做可耻的鸦片买卖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D人民没有在恐怖的现实面前一蹶不振,而是要战胜敌人。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C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D花木兰在困难面前显得格外坚强。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记者否认外星人莅临N城是有根据的。

B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C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D经过文人删改过的民歌,有些可以从遗诗中找到,被删后而至今无法在遗诗中找到的民歌,还不知道有多少。

1.D(A.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B.“生活空间”与“活动范围”有交叉;C.“还有手机等其他证件”属逻辑错误,可把“等”改为“和”。

2.D(A.“十三亿中华儿女,自古以来”不合逻辑,可删去“十三亿”;B.不合逻辑,“不再发生”否定失当,应为“再次发生”;C.“再造一个辉煌的未来”不合逻辑。

3.A(B.“日前”,指过去的一段时间,与“将”矛盾;C.“低保对象”与“特殊困难群众”有交叉;D.不合逻辑,“人们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位置互换。

4.A(B.不合逻辑,朝鲜的诉求与改善美朝关系并非因果,应把“因而”改为“进而”;C.不合逻辑,“98%以上”与“爆满”,自相矛盾;D.“能否”与“具有重大意义的”前后不对应。

5.D(A.“没行人上去过”与“上去的人”自相矛盾;B.“欠缺”与“不当”“不稳定”矛盾;C.“杜绝……不再发生”双重否定不当。

6.C(A.“疯狂认读汉字和背诵古诗的方式”表意不明;B.“周部长坦陈民众所指出的当前高中教育以高考为中心的问题是正确的”有歧义;D.“50%到80%左右”,表意不明。

7.C(A.“紧紧盯着‘酷讯’的两个竞争对手”有歧义;B.“饭不热了”有歧义;D.“李诗槐摄于1998年11月的照片”有歧义。

8.B(A.“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有歧义;C.“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有歧义;D.“再次”有歧义应删去,或移至“《论语》系列”之后,“创下”之前。

9.B(A.“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是谁的“行为”,有歧义;C.“世界杯和奥运会双料冠军”,因“和”造成歧义;D.“他”指代不明。

10.D(A.“其他公司领导”有歧义;B.“不适当的”有歧义;C.到底“告诉”还是“没告诉”,要不要“告诉”,表述不明。

11.BA“无法接受”的对象不明.C“将一座座形态、风格各异的立交桥”缺少谓语D“能否”与后面语意不一致。

12BA语意不明,“物理学家”后加“应具有”。

C“这方面”指代不明。

D两个介词短语语序颠倒。

13.CA“一边放着一个”语意不明,既可指每一边,又可指仅一边。

B“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这样”指代内容不明D“真知灼见”与“意见”语意重复。

14.DA“远离祖国”中的“祖国”改为“首都”。

B把“出土”放到“完整”之前,把“公开”调到“展出”前。

C在“也是”前加“作品”,“个性”就是“性格特色”,删去其中一个。

15.C

(1)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这个故事/他讲不好。

”一是“这个故事他讲/不好。

(2)两种理解,一是“他批评/你做的不对。

”一是“他批评你/做的不对。

”(4)“三个报社的记者”“三个”既可以修饰“报社”,也可以修饰“记者”。

(6)“斗争经验教训”既可以指二者之间的“斗争”,也可指二者各自的“斗争”。

16:

D。

A“谁”一来到这里B“谁”手里提着黑皮包C“谁”在医院工作.

17(答案:

D。

A“好”可读作hào,意思是喜欢;也可读作hǎo,意思是脾气好,容易商量。

B“看不上”可以理解为“看不到”,也可以理解为“瞧不起”。

C“晚上来”可以理解为“晚上上来”,也可以理解为“迟上来”。

18(答案:

D。

A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都可能。

B“自己”可以指“我”,也可以指“老师”。

如果把“自己”改为“我”就没有歧义了。

C“自己”可以指“我”,也可以指“老师”。

如果把“自己”改为“我”就没有歧义了。

19(答案:

D。

A“很高兴”的主语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

如果改为:

“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就没歧义了。

B“提着黑皮包”的是张原,还是老人?

C“批评的人很多”,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20(答案:

D。

A动词“否认”的宾语是“外星人莅临N城”,还是“外星人莅临N城是有根据的”?

B“几个”可作“学校”的定语,也可作“领导”的定语。

C“180多家”只作“医院”的定语,还是作“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

新课程病句类型:

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或赘余④结构混乱⑤表意不明⑥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

(一)、多层定语排列顺序不当。

多层定语排列顺序一般是:

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②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如:

⑴她是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数学(名词)女(名词)教师。

⑵我国(表领属)一座(数量)年产300万吨钢的(动词短语)大型(形容词短语)炼钢厂昨日开始上市。

如果不按这个排列就是顺序不当,读起来别扭。

(二)、多层状语排列顺序不当。

多层状语排列顺序一般是: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表范围或频率),⑤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如:

⑴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时间)在电视台(地点)又(副词)诚挚地(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⑵他为了记住这篇演讲稿(表目的),今天早晨(时间)在寝室里(地点)还(副词)仔细地(形容词)把它(表对象)看了一遍。

(三)、定语状语混淆,位置不当。

例如:

1、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如:

⑴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广泛”应移至“议论”前作定语:

“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⑵渔民们满怀丰收的喜悦,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走回村子。

改为:

“抬着一筐一筐的鲜鱼,走回村子。

⑶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改为: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2、把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如:

⑴这是一个无疑的英明决策。

“无疑”应移至“是”前作状语:

“这无疑是一个英明的决策。

⑵这次会议,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改为:

“这次会议,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日前撰文说,如果世界各国不采取及时措施,全球将面临淡水危机,由此可能引发“争水之战”的悲剧。

改为:

“如果世界各国不及时采取措施,全球将面临淡水危机,由此可能引发“争水之战”的悲剧。

(四)、虚词位置不当。

例如:

1、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共用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例如:

⑴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如果”应移到“他”之前。

⑵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改为:

“那么即使文字很不错……”

⑶不仅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有现实的紧迫性,而且有更高的要求,更丰富的内容。

改为:

“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不仅有现实的紧迫性……”

⑷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如果”应放在主语“人们”的后边。

⑸这次活动搞得很成功,同学们不但积极参加,而且老师也临场指导。

“不但”应放在主语“同学们”之前。

2、副词位置不当。

例如:

⑴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字应移到“趁现在”之前。

⑵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冷颤。

改为:

“迎面吹来的寒风使我不禁打了个冷颤。

⑶他把这个问题不放在心上。

“不”应移到介词结构“把这个问题”之前。

“把”字句,“被”字句中有否定词,应将否定词分别放在“把”“被”之前。

(五)、主客体颠倒。

例如:

⑴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句子陈述的主体应是“青年人”和“四十岁以上的人”,而不是“焦裕禄”,这个句子的毛病就出在主客体颠倒,改为:

“青年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⑵去年的学习成绩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

“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六)、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

并列词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例如:

⑴在这次会议上,大家讨论并提出了许多问题。

应先“提出”后“讨论”。

⑵我们要从县内外、省内外、乡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

应把“乡内外”调到“县内外”之前,形成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

并列短语可按下列方法排序:

①依时间先后排序。

秋收、秋耕、秋种,都要忙完了。

(秋季农作的先后顺序)

②依空间距离排序。

牧女们骑着骏马,健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

(人们观察事物由上到下的顺序)

③依范围大小排序。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

(范围排序可由大到小,也可由小到大。

此处为由大到小)

④依程度轻重排序。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怀恨他们,憎恶他们,咒骂他们。

(程度上一层强胜一层)

⑤依情感流程排序。

她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

⑥依时局变化排序。

和谈失败了,欺骗不行了,战争揭幕了。

⑦依数目常规排序。

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

⑧依成绩名次排序。

中国、乌克兰和俄罗斯分获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总分前三名。

⑨依法定位置排序。

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四大家齐心合力抓经济,带领人民奔小康。

⑩依对应承接排序。

小琳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教师,哥哥是军人,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岗位上救死扶伤,教书育人,站岗放哨。

这个决议系统地总结了外贸工作的经验,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对外贸工作的许多重大问题作出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七)、分句间次序不当。

在承接复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和轻重关系,如果颠倒了,就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

例如:

⑴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应将“跳下池塘”与“来到池边”互换位置。

因为这两个分句的动作有先后关系,不能颠倒。

⑵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

正确句序为: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⑶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一)、主谓搭配不当。

1、一主一谓搭配不当。

例如:

⑴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主旨”不能与“描写”搭配,应把“描写”改为“表达”。

⑵我国的棉花生产,过去不能自给,很大一部分只能靠进口来解决。

“棉花生产”与“自给”不能搭配,应改为“棉花过去不能自给”。

⑶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生产量”与“销往”不能搭配,“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应改为“该基地每年生产的无公害蔬菜”

2、一主多谓搭配不当。

例如:

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的情绪很低落,很痛苦,很沮丧。

“情绪”可以“低落”,但不能“痛苦”,也不能“沮丧”。

3、多主一谓搭配不当。

例如:

⑴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伟大的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形象”可以“浮现”,但“品质”不能“浮现”。

⑵春天到了,动植物发芽了。

“动物”不能“发芽”。

⑶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倾泻下来。

“乌云”不能“倾泻”。

4、多主多谓搭配不当。

例如:

⑴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消防车”不能“放弃休假”,也不能“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二)、动宾搭配不当。

1、一动一宾搭配不当。

例如:

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同志们为了保重他的健康,在1961年春节期间,托人带了一点故乡的土特产给他。

“保重”不能带宾语。

⑵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塑造”与“人格力量”搭配不当,应改为:

“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具有巨大的人格力量的人物形象。

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主持”与“发现”搭配不当。

2、一动多宾搭配不当。

⑴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遵守”“法律、法规”可以搭配,“遵守”“政策”不搭配。

⑵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不能“安排”“注意的问题”。

⑶听了动员报告,同学们都订出了本期学习的计划和决心。

“订出了”“决心”搭配不当。

3、多动一宾搭配不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