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5163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docx

川大学控制系统CAD设计cad次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CAD设计

实验报告

1.已知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采用状态反馈,将系统的极点配置到-1,-2,-3,求状态反馈矩阵K。

程序清单:

主程序

 

%main1

a=[010;001;-6-11-6];

b=[001]';

c=[100];

d=0;

p=[-1-2-3]';%输入原系统状态空间矩阵和期望极点

t=0.0:

0.01:

6

bass_pp(a,b,c,d,t,p)%调用bass算法进行极点配置,并绘出

%配置后的单位阶跃响应

bass配置状态反馈极点

 

%采用bass_pp算法进行极点配置

functionk=bass_pp(A,b,c,d,t,p)%t是用于绘制单位阶跃响应的步长

ifrank(ctrb(A,b))~=length(b),disp('No!

!

!

'),%进行系统的可控性判别,

%只对可控的额系统进行极点配置

else

n=length(b);%得到系统的状态数

alpha=poly(diag(p',0));%构成期望的系统特征多项式

a=poly(A);%系统原有的特征多项式

aa=[a(n:

-1:

2),1];%将特征多项式的各阶系数按降次排列

W=hankel(aa);%建立用于第二可控规范型变换的hankel矩阵,

M=ctrb(A,b);%建立原系统能控型判别矩阵,和M矩阵一起合成对角变换阵

k=(alpha(n+1:

-1:

2)-a(n+1:

-1:

2))*inv(W)*inv(M);

%求解反馈增益矩阵,

sysnew=ss((A-b*k),b,c,d);

sysnew_cl=feedback(sysnew,1);

step(sysnew_cl,t),holdon,gridon

end

End

运行结果(配置后的闭环系统和状态反馈矩阵):

sysnew_cl=

a=

x1x2x3

x1010

x2001

x3-7-11-6

 

b=

u1

x10

x20

x31

c=

x1x2x3

y1100

d=

u1

y10

Continuous-timestate-spacemodel.

ans=

1.0e-14*

-0.7994-0.5329-0.1776

可以看到,配置状态反馈所用的K矩阵值几乎为0,这主要期望极点-1,-2,-3就是系统本身的极点,系统不需要进行极点配置所致。

 

 

2.已知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设计全维状态观测器,将观测器极点配置到

利用对偶原理,可以将状态观测器的极点配置转化为状态反馈的极点配置

程序清单:

主程序

****************************************************************

%4_3调用函数

a=[010;001;-6-11-6];

b=[001]';

c=[100];

d=0;

p1=[-3+2*sqrt(3)-3-2*sqrt(3)-5]';%观测器期望极点

l=place(a',c',p1)',%由对偶原理求出观测器反馈矩阵

eig(a-l*c)'%极点配置后的特征值

[xh,x,t]=simobsv(a,b,c,d,l)%返回重构状态和受控状态的阶跃响应矩阵

****************************************************************

%全维观测器状态

function[xh,x,t]=simobsv(A,B,C,D,L)

G=ss(A,B,C,D);

[y,t,x]=step(G);%原系统的闭环阶跃响应

[y1,xh1]=step((A-L*C),B,C,D,1,t);

 

[y2,xh2]=lsim((A-L*C),L,C,D,y,t);

xh=xh1+xh2;

plot(t,x,'-',t,xh,':

');gridon;

 

运行结果:

l=;状态反馈矩阵H

5.0000

-14.0000

8.0000

 

ans=;配置后状态矩阵A-HC的特征值

0.4641-6.4641-5.0000

可以看到,重构状态和原状态响应基本上相同的,实际中只需要重构状态在允许时间收敛到原状态,考虑到状态观测器存在模型失配等问题,理想的重构状态是难以实现的。

 

3.已知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a)采用状态反馈,将系统的极点配置到-1,-2,-3,求状态反馈矩阵K。

假设该系统的状态不可测量,同时设计全维状态观测器,将观测器极点配置到

b)写出带有观测器下的6阶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判断此系统的可控和可观性,求此时系统的传递函数数学模型,并与不带观测器下系统闭环传递函数进行对比。

c)对带与不带观测器下闭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y与x的曲线进行对比。

注:

前者为6阶系统后者为3阶系统。

程序清单:

%4_4调用程序

a=[010;001;-6-11-6];

b=[001]';

c=[100];

d=0;

p=[-1-2-3]';%输入原系统状态空间矩阵和期望极点

t=0.0:

0.01:

6;

k=place(a,b,p)%调用bass算法进行极点配置,并绘出

%配置后的单位阶跃响应

p1=[-3+2*sqrt(3)-3-2*sqrt(3)-5]';%观测器期望极点

l=place(a',c',p1)',%由对偶原理求出观测器反馈矩阵

a1=cat(2,a-b*k,b*k),

a2=cat(2,zeros(size(a-b*k)),a-l*c),%构造带状态反馈观测器的负反馈

AA=cat(1,a1,a2)

BB=cat(1,b,[0;0;0])

CC=cat(2,c,[0,0,0])

DD=0%拼接出带状态观测器的负反馈

rank_c=rank(ctrb(AA,BB))

rank_o=rank(ctrb(AA',CC'))

ifrank_c==3&rank_o==3

disp('系统完全可控可观测')

end%对带状态观测器的负反馈进行可控可观性判别

[xh,x,t]=simobsv(a,b,c,d,l)

sys0=ss(a,b,c,d);

sys0_cl=feedback(sys0,1);

sys1=ss(AA,BB,CC,DD);

sys1_cl=feedback(sys1,1);%产生原系统和状态反馈后

%的闭环传函

step(sys0_cl,t),holdon,gridon

step(sys1_cl,t),%绘制单位阶跃响应

tf(sys0_cl),

tf(sys1_cl)

运行结果:

AA=

01.00000000

001.0000000

-6.0000-11.0000-6.0000000

000-5.00001.00000

00014.000001.0000

-0.0000-0.00000.0000-14.0000-11.0000-6.0000

BB=

0

0

1

0

0

0

CC=

100000

DD=

0

rankQc=

3

rankQo=

3

系统完全可控可观测

ans=

1

----------------------

s^3+6s^2+11s+7

Continuous-timetransferfunction.

ans=

1

----------------------

s^3+6s^2+11s+7

 

4.试编写m文件,绘制零初始条件下下列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具体要求。

(1)K=1,T=[0.001:

0.1:

4]秒;

T=0.5秒,K=[0.5:

1:

20]。

(2)构建下列系统的simulink模型,并对虚线内的子系统进行封装,讨论采样周期和开环增益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程序清单:

%绘制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k=1;%开环增益K为1时

holdon

forT=0.001:

0.1:

4

%改变采样周期得到一组阶跃响应

g0=tf([k],conv([1,0],[1,1]));

%不带零阶保持器的开环传递函数

g0=c2d(g0,T);%将连续系统离散化

g1=feedback(g0,1);

step(g1);%得到输入输出脉冲传递函数阶跃响应

end

holdoff

figure%重新建立一个绘图窗口

holdon

T=0.5

fork=0.5:

1:

20

%改变开环增益,其他过程和上一个循环相同

g0=tf(k,conv([1,0],[1,1]));

g0=c2d(g0,T);

g1=feedback(g0,1);

step(g1);

End

运行结果

执行过程非常耗时间

改变采样周期单位阶跃响应的变化:

可以看到,采样周期偏大时,响应的振幅和超调会增加,这也就说明了采样周期的存在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改变开环增益后的单位阶跃响应变化

可以看到,随着开环增益的增大,在0.5s采样周期下的信号会迅速趋于发散。

(2)

采样周期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增益固定为1)

采样周期0.1s(20s)采样周期0.2s(20s)

采样周期0.5s(100s)采样周期1s(100s)

采样周期2s(100s)采样周期3s(100s)

采样周期10s(200s)

随着采样周期的增长,最终系统总会趋于不稳定,采样周期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会增加响应的滞后,超调,使输出刻画连续系统响应的能力下降。

开环增益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固定采样周期为1s)

开环增益为3(1000s)开环增益2.364s(1000s)

开环增益2s(200)开环增益1.2s(200s)

开环增益1s(50s)开环增益0.2s(50s)

 

开环增益过大,系统最终不稳定,2.634为临界稳定的开环增益,随着开环增益的减小,系统的超调量,振荡减小,最后变为非周期增长的稳定系统,这和连续系统是一致的,只是连续系统离散化后稳定域大大减小,减小的程度与系统的阶次和所用的采样周期有关。

4.已知含有非线性环节的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仿真。

(1)非线性环节特性如图a所示。

通过构造mdl模型或编写m文件,仿真对比非线性环节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稳定性,暂态以及稳态三方面),绘制有无非线性环节两种条件下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参考教材p285。

(2)非线性环节特性如图b所示。

通过仿真对比非线性环节参数m与h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稳定性,暂态以及稳态三方面)。

当m=1,h=0.5时,绘制零初始条件下,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相轨迹图。

[t,x,y]=sim('m5_2',10);

plot(y(:

1),y(:

2));

(3)非线性环节特性如图c所示。

通过仿真对比非线性环节参数h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稳定性,暂态以及稳态三方面)。

当h=0.5时,绘制系统初始条件

时该系统的相轨迹图。

(1)死区对系统的影响(单位阶跃响应)

滞环(开关线-1,1,输出-1,+1)对系统的影响(单位阶跃响应)

饱和(-0.1,+0.1)对系统的影响(单位阶跃响应)

(2)

(3)c=3

可以看到,零初始条件下和初始输出为3时的相轨迹都收敛

(+1--1)处的极限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