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5463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docx

国电铜陵TC5518A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编号:

MA12/L—M—10—3

工程名称:

马鞍山第二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

作业项目名称:

TC5188A建筑塔吊、安装试吊作业

编制单位:

安徽电建一公司马二电厂项目部机械化科

批准:

翟富胜

安全:

张天华

质量:

王成舟

技术:

刘向东

审核:

苗骏

编制:

王朱勤

时间:

2005.10.05

时间:

2005.10.05

时间:

2005.10.05

时间:

2005.10.05

时间:

2005.10.05

时间:

2005.10.05

出版日期

 

版次

 

1、作业任务

1.1概述

TC5518A塔式起重机是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公司生产,安装方式有独立固定式和底架固定式。

因电除尘施工需要在#3炉电除尘靠送风机一侧安装一台此型号塔吊,塔吊基础距电除尘MA轴线2500mm,以锅炉中心线为中心。

基础尺寸为6500×6250×1400mm。

塔吊采用独立固定式安装方式,安装后钩下高度为55.8m(至基础平面),最大起重量为8t,伸臂安装50m时,最小起重量为2.20t。

1.2塔机基础位置

1.3安装工程量

本次安装包括机械部分、传动部分以及电气部分安装调试和塔机安装结束后的试吊工作,主要部件重量如下:

序号

名称

重量(kg)

数量

备注

1

加强节

1300

5

2

标准节

1260

15

3

爬升架

4250

1

4

回转总成

4400

1

5

司机室

500

1

6

回转塔身

1100

1

7

塔顶

1700

1

8

平衡臂总成

6500

1

9

第一块配重

2650

1

10

50m伸臂总成

7700

1

11

50m伸臂配重

2650*6

6

1.4塔机整机外型尺寸

1.5施工工期

组合、安装标准节0.5天

安装爬升架、回转支承、回转塔身0.5天

安装平衡臂、伸臂、卷扬和配重1天

安装、调试电气和液压系统0.5天

穿绕起升钢丝绳0.5天

顶升0.5天

试吊0.5天

2、编制依据

《TC5188A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使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

《KH180-3履带吊性能表》

3、作业准备和条件

3.1人员配备

序号

名称

人数

备注

1

总负责

1人

对本次作业的全过程负责,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组织、管理、控制、监督。

2

技术员

1人

负责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现场技术问题的处理,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记录。

3

安全员

1人

整个施工现场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护

4

操作工

3人

负责作业现场安装机械操作。

5

钳工

2人

负责整个现场的机械部分的检修、维护及塔机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操作。

6

电维护

2人

负责施工现场的电器部分安装和调试

7

起重工

8人

负责现场的塔吊的安装和顶升过程中顶升横梁和止动撑杆的安装、监护。

8

架子工

4人

负责塔吊安装过程中需要的架子搭设。

3.2工器具准备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履带吊

KH180-337m主臂

1

起吊钢丝绳

6×37+1-φ21.5/24m

1

起吊钢丝绳

6×37+1-φ19.5/16m

1

千斤绳

6×37+1-φ17.5/2m

4

缆风绳

6×37+1-φ15.5/30m

4

链条葫芦

1t

2

链条葫芦

2t

4

卸扣

2.1t

12

卸扣

4.9t

4

套筒扳手

32件

1

活络扳手

18″、12″

各2

钢丝钳

1

榔头

12p、4P

各1

撬棒

2

铁丝

12#

公斤

40

枕木

L=2m

20

棕绳

φ13

100

3.3人员准备

3.3.1所有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应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考试,懂得安全操作知识。

3.3.2作业人员必须熟悉作业指导书和有关规范要求,对施工内容和安全要求有足够的了解。

3.3.3作业人员应熟悉塔吊的安装过程,并了解作业过程中的存在的危险源。

3.3.4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作业人员都必须参加交底。

3.3.5作业人员有安全否决权,凡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有权停止作业,待隐患排除后再进行作业,应在施工中加强安全保护。

3.3.6作业人员必须服从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不得擅自作主随便更改施工措施。

3.3.7技术员负责施工前的技术安全交底,交底要详细、突出重点,交底结束应填好交底记录以备存盘。

3.3.8技术人员在作业活动中进行技术指导和安全监督工作,负责解决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有权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作业进行制止。

3.3.9安全人员加强现场监督,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立即提出并整改。

3.3.10施工负责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施工作业,施工负责是吊装质量与安全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者。

3.3.11起重指挥人员要有起重指挥经验,能够处理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故障、危险问题,并能提出合适的处理措施。

3.4作业条件

3.4.1塔吊基础验收合格,具备安装条件。

3.4.2作业使用的工器具配备。

3.4.3对所有的塔吊部件进行清点,重要部件检查,传动部分和电气部分维护、保养结束。

4、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

4.1标准节安装

TC5518A塔吊标准节安装时要求先在低部安装加强节(每节12个螺栓连接孔),再在上部安装普通节(每节8个螺栓连接孔)。

本次塔吊基础制作时先将四节标准节连成一个整体,然后将最下面一节标准节的一半埋入基础里,用四根缆风绳带在标准节上端,用经纬仪测量垂直度,通过调整缆风绳,使标准节四个侧面的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1.5/1000。

4.1.1塔吊继续加高安装时可利用履带吊继续加节,用一对6×37+1-Ø19.5/16m和4只2.1t卸扣将履带吊和标准节上部连接起来,履带吊将标准节吊装到标准节连接点后,每节穿入10.9级的M36高强度螺栓,每个高强度螺栓应装配一个垫圈及两个螺母并拧紧防松,螺栓预紧扭矩为2400N.M,双螺母中防松螺母拧紧扭矩应稍大于2400N.M。

4.1.2根据机械情况,标准节加高到一定高度后,停止加节,剩余标准节用塔吊自身顶升到位。

4.2爬升架安装

4.2.1将爬升套架按要求组装完毕后重量为4.25t,用一对6×37+1-Ø19.5/16m和4只2.1t将履带吊和爬升架连接起来,履带吊吊起爬升架,用另外一台机械辅助将顶升油缸安装到爬升架上,安装油缸时注意油缸的位置必须与塔身踏步同侧。

4.2.2调整好爬升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用履带吊将爬升架缓慢套装在已经安装好的标准节外侧。

4.2.3将爬升架上的爬爪放在标准节上部的踏步上,再调整好16个爬升导轮与标准节之间的间隙(间隙为2~3mm)

4.2.4调整好顶升油缸,将液压泵站吊装到平台一角,接好油管,检查液压系统的运转情况,应保证油泵电机风扇叶片旋向为右旋,与外壳箭头标识一致,以避免烧坏油泵。

4.3回转支承安装

4.3.1检查回转中下支座、回转支承、上支座之间的连接螺栓,确保每个螺栓的预紧扭矩达到640N.M。

4.3.2检查司机室内电气设备,把司机室吊到上支座靠右平台的前端,对准耳板上孔的位置,然后用三根销轴联接好并穿好开口销。

4.3.3回转支承总成总重为4.9t,选用1对6×37+1-Ø19.5/16m钢丝绳、2只1t的链条葫芦和4只2.1t卸扣将履带吊和回转支承连接起来,吊装时调整好回转支承的水平度。

4.3.4安装时,注将下支座的八个连接套对准标准节四根主弦杆的八个连接套缓慢落下,将回转支承总成放在塔身顶部。

安装时注意下支座的斜腹杆方向应与塔身标准节装爬梯斜腹杆方向一致;下支座与套架连接时,应对好四角的标记。

4.3.5用8件10.9级的M36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标准节连接牢固,每个螺栓用双螺母拧紧防松,螺栓的预紧扭矩为2400N.M。

4.3.6操作顶升系统,将液压油缸伸长至标准节的下踏步上,将爬升架顶升至下支座连接耳板接触,用16件M24的螺栓将爬升架与下支座连接牢固,每个螺栓用双螺母拧紧防松,螺栓的预紧扭矩为640N.M。

4.4回转塔身安装

4.4.1回转塔身总重为1.1t,选用1对6×37+1-Ø19.5/16m钢丝绳和4只2.1t卸扣将履带吊和回转塔身连接起来。

4.4.2吊起回转塔身,使靠近伸臂限制器一边的支耳与上支座的伸臂方向一致。

4.4.3用8件10.9级的M36高强度螺栓和16件10级的高强度螺母将回转塔身与上支座紧固,每个螺栓用双螺母拧紧防松,螺栓的预紧扭矩为2400N.M。

4.5吊装塔顶

4.5.1吊装前在地面上先把塔顶上的平台、栏杆、扶梯及力矩限制器安装好,然后在塔顶的后侧左右两边各装上两根平衡臂拉杆。

4.5.2组装好后的塔顶重量为1.7t,选用1对6×37+1-Ø19.5/16m钢丝绳和4只2.1t卸扣将履带吊和回转塔身连接起来。

4.5.3将塔顶吊到回转塔身上,应注意将塔顶垂直的一侧应对准上支座的伸臂方向。

4.5.4用4件销轴将塔顶与回转塔身连接起来,并穿好开口销。

4.6平衡臂安装

4.6.1在地面上将两节平衡臂组装成一个整体,将起升机构,电控箱、电阻箱、平衡臂拉杆装在平衡臂上,并固定好。

平衡臂上拉杆组装按照3710mm、3100mm、5410mm顺序组装。

4.6.2组装好的平衡臂总成重量为6.5t,选用1对6×37+1-φ21.5/24m钢丝绳和4只2.1t卸扣将履带吊和平衡臂上4个安装吊耳连接起来。

吊装时,履带吊为37m主臂,工作半径9.0m时额定起重量为12.9t,吊装起重臂履带吊负荷系数为(6.5+0.3)/12.9*100%=52.7%。

4.6.3将平衡臂一端系上溜绳,履带吊缓缓起吊平衡臂,达到安装高度后,用定轴架和销轴将平衡臂与回转塔身固定联接好。

4.6.4平衡臂与回转塔身连接好后,在平衡臂上的两根拉杆端头分别带上1只1t的链条葫芦和短钢丝绳,履带吊继续起钩,将平衡臂逐渐抬高至适当的位置,同时用链条葫芦轻拉将平衡臂上的拉杆与塔顶上平衡臂拉杆顺利相连,并将拉杆用销轴连接,穿好开口销。

4.6.5缓慢地将平衡臂放下,再吊装一块2.65t重的配重安装在平衡臂上。

4.7伸臂安装

4.7.1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本次按照6m、6m、6m、6m、6m、6m、6m、6m、2.2m组装成50m伸臂,作为现场吊装使用。

4.7.2在炉后通道上,利用履带吊将伸臂按照50m组装顺序将伸臂组装成一个整体,组装时垫平的道木支承在伸臂主弦杆下,方便穿绕小车钢丝绳。

4.7.3在伸臂组装结束前,将载重小车套在伸臂下弦杆的导轨上,同时将维修吊篮紧固在载重小车上,用链条葫芦和短钢丝绳将载重小车尽量靠近伸臂根部最小幅度处。

4.7.4安装好伸臂根部处的牵引机构,卷筒绕出两根钢丝绳,其中一根通过伸臂根部导向滑轮固定于载重小车后部,另一根通过伸臂中间及头部导向滑轮,固定在小车前部,牵引钢丝绳穿绕示意图如下。

4.7.5将伸臂长拉杆按照385mm、590mm、5525mm×7、1440mm顺序、短拉杆按照335mm、590mm、5525mm×2、3210mm、905mm顺序组装起来。

组装好后的拉杆与伸臂上吊点用销轴连接起来,穿好开口销,并放在上弦杆的定位托架内。

4.7.6检查伸臂上的电路和连接点,确保电路已经完善,各处连接点牢固。

4.7.7组装好后的50m伸臂总重为7.7t,重心距离伸臂根部18m,选用1对6×37+1-φ21.5/24m钢丝绳和2只4.9t的卸扣将履带吊与伸臂连接起来,钢丝绳吊点选择时注意钢丝绳夹角应小于60°。

吊装时,履带吊为37m主臂,工作半径9.0m时额定起重量为12.9t,吊装伸臂履带吊负荷系数为(7.7+0.3)/12.9*100%=62%。

4.7.8在伸臂端部系上溜绳,履带吊起吊伸臂至安装高度,用定轴架和销轴将回转塔身与伸臂根部联接固定。

4.7.9接通起升机构电源,放出起升钢丝绳,按照下图方式穿绕钢丝绳,用履带吊逐渐抬高伸臂的同时开动起升机构收回起重钢丝绳,直至将伸臂拉杆拉近塔顶拉板,将拉杆与塔顶拉板用销轴铰接,并穿好开口销。

松弛起升机构钢丝绳把伸臂缓慢放下。

4.7.10使拉杆处于拉紧状态,最后松脱滑轮组上的起升钢丝绳。

4.8配重安装

4.8.1安装50m伸臂时,塔吊配重为6块2.65t配重,按照前后顺序将剩余5块配重依次安装到平衡臂上。

4.8.2安装销的挡块必须紧靠平衡重块,同时安装销必须超过平衡臂上安装平衡重的三角档块。

4.9穿绕起升钢丝绳

4.9.1按照下图将,穿绕起升钢丝绳。

起升钢丝绳由起升机构卷筒放出,绕过塔顶导向滑轮向下进入回转塔身上起重量限制器滑轮,向前再绕到载重小车和吊钩滑轮组,最后将绳头通过绳夹,用销轴固定在伸臂头部的防扭装置上。

4.10电气部分安装

4.10.1按照电路图的要求接通所有电路的电源,试开动各机构进行运转,检查各机构运转是否良好。

4.10.2电气安装结束后要确定所有线路联接必须正确无误,电线电缆固定、牢靠。

4.10.3电气部分绝缘检查,要做到主回路控制回路对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兆欧,塔身对地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

4.11顶升加节

4.11.1根据吊装需要,塔机在安装结束后需要进行顶升作业。

4.11.2检查液压泵站,检查油箱液压油情况,如果液压油里混有杂质、液压油出现乳白色等情况,更换液压油;确认电动机接线正确,风扇旋向右旋,手动阀操纵杆操作自如。

4.11.3检查顶升用的标准节和安装的高强度螺栓,清理螺栓孔中的杂质,将标准节放在伸臂的正下方。

4.11.4检查顶升需要的电缆长度,准备好引进轮。

4.11.5顶升时,塔吊先吊装一节标准节放在爬升架引进梁的正上方,在标准节下端装上四只引进滚轮,缓慢落下吊钩,使装在标准节上的引进滚轮落在引进横梁上,再将载重小车运行到配平位置,并吊起一节标准节调平整个塔身。

4.11.6使用回转机构上的回转制动器,将塔机上部机构处于制动状态,不允许有回转运动。

4.11.7拆除塔身顶部与下支座连接的8个高强度螺栓。

4.11.8将顶升横梁放在距离最近的标准节踏步的圆弧槽内,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伸出,将爬升架及其以上部分顶起10~15mm时停止,检查顶升横梁、爬升架等传力部分是否有异响、变形等异常现象,确认正常后,继续顶升;顶起略超过半个塔身节高度并使爬升架上的活动爬爪滑过一对踏步并自动复位后,停止顶升,并回缩油缸,使爬升架的活动爬爪搁在顶升横梁所顶踏步的上一对踏步上。

确认两个活动爬爪准确地挂在踏步顶端后,将油缸活塞全部缩回,提起顶升横梁,重新使顶升横梁顶在爬爪所搁的踏步的圆弧槽内,再次伸出油缸,将塔机上部结构再顶起略超过半个塔身标准节高度,此时塔身上方正好能装入一个标准节,将爬升架引进横梁上的塔身节引至塔身正上方,稍微缩回油缸,将新引进的标准节落在塔身顶部,对正,卸下引进轮,用8件M36的高强度螺栓将上下两节标准节连接起来。

4.11.9继续顶升,直到塔机高度满足吊装需要。

顶升接受后,缩回油缸,将下支座落在新的塔身顶部上,并对正,用8件M36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

5、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5.1塔身轴线垂直度控制在4/1000以内。

5.2M36的10.9级的高强度螺栓扭矩为2400N.M;M24的高强度螺栓扭矩为640N.M。

5.3塔机各部件无受损、变形情况。

5.4检查各部件之间的紧固联接情况。

5.5检查支承平台及栏杆的安装情况。

5.6检查钢丝绳穿绕是否正确,及其是否有与其相干涉或摩擦地方。

5.7检查各润滑点、润滑面符合机械保养要求。

5.8塔机各部分安全装置运行情况良好。

6相关技术记录

为保障TC5518A建筑塔吊安装的安全和后期资料的整理,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作好以下资料整理工作。

施工过程中必须填写的记录表格有:

SG-GL-01特殊工种人员资格审查表

JG-GL-004重大作业施工机械确认检查记录

BG-GL-006会议签到

SG-JS-03技术交底记录

AQ-GL-003安全施工作业票

SG-GL-02重大(特殊)施工项目施工前准备工作检查

JG-JS-001大型起重机械安装技术记录

JG-JY-015塔式起重机试吊记录

6、试吊

6.1空载试验

6.1.1操作塔吊,各吊钩起升、回转、变幅动作分别进行数次运行,然后在做三次综合动作运行。

6.1.2各控制器、开关、接触器、继电器和其他控制装置的操作灵敏、可靠、准确。

6.1.3所有电路系统,连锁装置及操作顺序正确。

6.1.4各种限位器、保护装置的动作可靠、准确。

6.1.5各机构速度参数符合规定,动作平稳、制动可靠、止动准确,无漏油、爬行、振颤及冲击等异常现象。

6.2100%额定载荷试验

6.2.1检查运行过程中不得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各机构制动器、操作系统、控制系统、连锁装置及各限位器应动作准确、可靠。

6.2.2在50m处起吊2.20t,先进行起升动作,起升速度由低到高,进行升降3次,正常制动;然后进行额定速度带载左右回转,最后做变幅动作三次。

6.2.3在17m处起吊8t重物,先进行起升动作,起升速度由低到高,进行升降3次,正常制动;然后进行额定速度带载左右回转,最后在相应幅度内做变幅动作三次。

6.3110%超载动态试验

6.3.1试验目的:

检查各机构运转的灵活性和制动器的可靠性,机械部件有无异常、受损变形情况、连接处有无松动和破坏现象。

6.3.2在17m处起吊8.8t重物,先做起升动作,上下运行三次,再做回转动作,回转过程要保证回转动作匀速、缓慢;最后做变幅试验,在相应幅度内,小车来回行走三次。

6.3.3在50m处起吊2.42t,先做起升动作,上下运行三次,再做回转动作,回转过程要保证回转动作匀速、缓慢;最后做变幅试验,在相应幅度内,小车来回行走三次。

6.4125%超载静态试验

6.4.1试验目的:

检查起重机机构有无出现裂纹,永久性变形、油漆剥落,连接处松动及其它严重损坏现象。

6.4.2在17m处起吊10t重物,以最低速度起升离地面100mm处停止,静止10min。

7、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措施及文明施工

7.1作业场地需用红白带隔开,并由专人负责监护,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或在附近逗留;

7.2操作工、起重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取得合格的上岗资格证、持证上岗;

7.3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条例和规章制度,杜绝习惯性违章,防止高空落物(即防止螺栓、螺母、销子、工具等坠落);

7.4作业前,对所有工器具,起重机械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7.5每天作业前开好站班会,由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总负责进行详细分工,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安全员进行安全交底;

7.6起吊指挥由有丰富经验的起重工担任,信号明确无误。

操作人员要集中思想、精心操作、服从指挥,不得擅自操作;

7.7履带吊行走、就位的地方路面必须坚实、平整,铺设路基板。

7.8起吊或试吊过程中,发现故障应卸载停机,不得带负荷调试、维修;

7.9顶升作业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不得随意操作顶升;顶升作业时严禁回转。

7.10小型工器具必须系有安全绳,防止高处作业时坠落,不使用时应将工器具放入安全包内,不可随意放置。

7.11吊装平衡臂和起重臂时一定在两端系上溜绳,拉溜绳人员应注意周围环境和塔吊部件。

7.12塔吊安装空间狭小,并存在交叉作业现象,作业人员在作业时要注意周围的作业情况。

7.13塔吊最高处风速大于8m/s时,不得进行顶升作业。

7.14各处螺栓连接处,螺栓的扭矩必须达到要求。

7.15主要危害和控制办法见下表:

序号

危害因素辩识

危害性质

控制方法

1

未对参与作业的施工机械、工器具进行检查认可

机械设备缺陷

作业前按规定检查认可

2

作业人员未带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未带好安全带

防护缺陷

正确佩带和使用安全器具

3

在大风、大雾、大雨等恶劣天气作业

作业环境不良

避免

4

高空抛物和高空落物

防护危害

严禁

5

起重指挥人员指挥失误或信号不清

指挥不误

强调和监督

6

制动失灵、保险装置失效

防护缺陷

严禁作业

7

机械超负荷使用

机械设备危害

严禁作业

8

钢丝绳有断丝、锈蚀、磨损等,未执行相应的报废标准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查和防护

9

起吊物未绑牢,歪拉斜吊,吊物未固定时松钩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0

捆绑点位置选择不当

行为性危害

计算并核实

11

顶升过程,油缸横梁未正确挂在踏步上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严格按作业步骤进行

12

顶升过程中停电、断电

预先与供电部门联系保障供电正常

13

作业过程产生的废旧棉纱、手套

环境污染

废旧棉纱、手套回收

14

机械保养产生的废油、废液

环境污染

废油、废液回收

8、作业过程系统流程图

安装电气、液压系统

技术交底

穿绕起升钢丝绳

机、工、器具检查

顶升加节

基础验收

消缺,试吊准备

安装标准节

试吊

归纳整理、现场清理

安装爬升架

安装回转总成和塔身

安装平衡臂、伸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