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5566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6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docx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将重为4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则此过程中

 

A.工人做的有用功为800JB.工人做的总功为50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工人做的有用功:

W有Gh400N2m800J,

A选项正确。

W息Fs250N4m1000J,

B.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工人做的总功:

B选项错误。

W有

W巧

心、

cW

P——t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00J

80%,

1000J

C选项错误。

D.拉力做功的功率:

1000J

100W,

10s

D选项错误。

2.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

绳重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有用功一定是150JB.总功一定是250J

C.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D.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知道物体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利用W=Gh求对物体做的有用功;

又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总功,求出了有用功和总功可求额外功,不计

绳重和摩擦,额外功W额=G轮h,据此求动滑轮重;

不计摩擦和绳重,根据F=1(G物+G轮)求拉力大小.

n

对左图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对物体做的有用功:

W=Gh=150NX1m=150J,

qWW有150J……

由r]=,得:

W息=——==250J,因此,W额=W总-W有=250J-150J=100J;因为不

W息60%

计绳重和摩擦,W额=G轮h,所以动滑轮重:

G轮二千=100J=100N,拉力F的大小:

F=1(G物+G轮)=1(150N+100N)=250N;对右图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333

W

n=2,对物体做的有用功:

Wa=Gh=150NX1m=150J,由刀二正,得:

W总

W有150J

=——==250J,所以W额=W总-W有=250J-150J=100J;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W额=G轮

60%

h,因此动滑轮重:

G轮="=100J-=100N,拉力F的大小:

F=1(G物+G轮)=-

h1m22

(150N+100N)=125N;由以上计算可知,对物体做的有用功都是150J,总功都是250J,

动滑轮重都是100N,故A、B、C都正确;但拉力不同,故D错.

故选D.

3.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老师演示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当用弹簧测力计倾斜时,拉力不再与杠杆垂直,这样力臂会发生变化,相应变短,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力会相应增大,才能使杠杆仍保持平衡,所以这样做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力臂的正确认识,故C正确.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3m/s

B.拉力F的大小为4N

C.拉力F的功率为0.45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

n=2,

A.绳端移动的距离是:

s=2h=2X0.1m=0.2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

0.2m/s,

s0.2m

v-

t1s

故A错误;

1__1

B.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

F-GG动二一4N0.5N2.25N,

n2

故B错误;

C.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25NX0.2m=0.45J拉力F的功率:

W息0.45J

P--0.45W,

t1s

故C正确;

D.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4NX0.1m=0.4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W

—100%

W

故D错误。

 

A.60NB.120NC.20ND.180N

【答案】D

【解析】

【分析】

1

P-/

分析滑轮组的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根据打得到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详解】

从图中得到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3,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物体受到的摩

擦力:

f=3F=3X60N=180N。

故选Do

【点睛】

本题考查滑轮组的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缠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

6.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个重为200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600N。

10s

内物体被匀速提升2m。

不忽略绳重和机械部件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滑轮总重为400N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8m/s

C.拉力F做功为6000J

D.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可提高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是四段,即n=4,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则拉力是:

1

F二GG动,

4

由此可得动滑轮的总重是:

G动4FG=4600N2000N=400N,

由于是不忽略绳重和机械部件间的摩擦,故A错误;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s=4h=4X2m=8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

s8m

v———0.8m/s,

t10s

故B正确;

C.拉力做的功是:

W总=Fs=600NX8m=4800J,

故C错误;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Wr用GhGhG

W息FsF4h4F'

即机械效率与高度无关,所以,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不可能提高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

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1000N的物体A,使物体A在4s内匀速前进了

4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300N,所用拉力F=120N,忽略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物体在重力方向上没有做功,所以物体A重力做功的功率为0,故B错误。

C.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有用=fs=300NK4m=1200J,故C错误。

D.由题可知:

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有用=fs=300NK4m=1200J,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

=Fs绳子=120NK12m=1440J,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r用

 

故D正确为答案。

8.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

A.乙升降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B.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

C.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D,乙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提升物体质量和高度相同说明甲、乙升降机做的有用功相等,故A错误;

BCD.既然甲机械效率高,则说明甲做的额外功少,总功也就少,故BD错误,C正确.

9

G的物体缓缓上升,

刀与物体重力G的关

.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

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

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做的功为额外功,从摩擦角度考虑,随着物体重力的增加,滑轮与绳子间摩擦会一定程度增大;同时,物重增大,有用功逐渐增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在增大,所以机械效率逐渐增大,但由于摩擦也在增大,故机械效率刀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并不成正比,且机械效率逐渐趋近于100%,故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10.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轻质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均为2cm,在

B点竖直悬挂4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当在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动力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对该杠杆此状态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的动力臂为8cmB.该杠杆为费力杠杆

C.该杠杆的阻力大小为0.5ND.动力F的大小为1.5N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当动力在A点斜向下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动力臂是:

-OA=-X4X2cm=4q砒

22

A错误;

B、阻力臂OB,3X2cm=6cm>2OA,即阻力臂大于动力臂,该杠杆为费力杠杆,故B正

确;

C、该杠杆的阻力大小为:

G=4X0.5N=2N故C错误;

,…,,,一一,1……

D、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i1i=F212,G>OB=FX—OA,代入数据,2NX8cm=FX4cm解得,

2

F=4N,故D错误。

11

.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用镣子夹物品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汽水扳子开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用手推车推货物,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用羊角锤起钉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2.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使用机械时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B.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D.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2)机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即效率越高,有用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3)功率和效率是无必然联系的;

(4)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详解】

A.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做功越快功率一定越大,故A正确;

B.机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故做功多,而不知道是额外功还是有用

功,所以无法判断机械效率,故B错误;

C.由于功率和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功越快,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C错误;

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D错误.

故选A.

 

 

【解析】

【分析】

找某一瞬间:

画出力臂,分析当转动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变化情况,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解.

【详解】

如图,

Fl

l为动力臂,L为阻力臂,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Fl=GL;以。

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l不断变小,L逐渐增大,G不变;由于杠杆匀速转动,处于动态平衡;在公式Fl=GL中,G不变,L增大,则GL、Fl都增大;又知:

l不断变小,而不断增大,所以F逐渐增大,综上可知:

动力F增大,动力臂l减小,动力臂和动力的乘积M=Fl增大;

故选C.

【点睛】

画力臂:

①画力的作用线(用虚线正向或反方向延长);

②从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得垂足;

③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14.用图3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

B.手的拉力:

F甲〈F乙;机械效率:

刀甲V刀乙

C.手的拉力:

F甲>F乙;机械效率:

刀甲v”

D.手的拉力:

5甲>5乙;机械效率:

刀甲>刀乙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滑轮是定滑轮,使用该滑轮不省力,所以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乙滑轮是动滑轮,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即拉力等于物体和滑轮总重力的一半,则手的拉力:

F甲〉F乙;两幅图中的W有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相同的,但乙图中拉力做功要克服动滑

W

轮的重力做功,比甲图中做的总功要多,所以结合机械效率公式——可知,有用功相

W

同时,总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小;

所以选D.

15.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刀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

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刀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刀随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100%

B.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

C.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2N

D,当G物=6N时,机械效率Y]=66.7%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使用滑轮组时,克服物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动滑轮重、摩擦和绳子重做额外

机械效率x随G物的增大而增大,但最终不能超过100%,故A错误;

B、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如图所示,

 

因为此图与题干中甲图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忽略绳重及摩擦时,额外功:

W额=G轮h,即额外功W额相同,又因为W息=W有+W额,所以总功

W有用

相同,由刀-可知,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即"=邛.故B错误;

网总

C、由图可知,G=12N,此时Y]=80%则

国有用内有用Gh年G

W总W总Fs—(G+G动)乂况G+G动

12N

,即80%=]丽G动,解得G动=3N,故

C错误;

D、G物=6N时,机械效率

w有用w有用a]।6n

年必00%=五M00%=^T^M00%=^^X100%=66.7%故D正确•

故选D.

16

.下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解析】

【详解】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四幅图中只有镣子的动力臂是小于阻力臂的,故应选Do

17.如图,。

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接近竖直位置.则力F的大小

*X

A.一直变大B.始终不变

C.一直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箱体的重力不变,也就是杠杆的阻力大小不变,动力F竖直向上,重力G竖

直向下,这两个力的方向始终平行,根三角形的相似性可知,动力臂与阻力阻的比值是不变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与阻力的比值也是不变的,由于阻力不变,所以动力

F的大小是始终不变的,故应选B.

18.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

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

在杠杆缓慢由A到B的过程中,力F始终与杠杆垂直,所以动力臂OA的长度没有变化,阻力G的大小没有变化,而阻力臂l却逐渐增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

F?

OA=G?

当OA、G不变时,l越大,那么F越大;因此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大.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19.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

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解析】

【详解】

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CD错误;

根据题意,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只有重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时,罐子才会保持平衡,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点睛】

关键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理解当一个力通过支点时,此力的力臂为零,对杠杆起不到任何作用,即原来平衡的杠杆会仍然平衡.

20.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100NI,动滑轮的重力为20N.在把物体匀速提升1m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都是100J

B.甲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300J

C.甲、乙滑轮组中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相等

D.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答案】A

【解析】

(1)甲乙两滑轮组所提的重物相同、上升的高度相同,

根据W=Gh可知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则

W=Gh=100NX1m=100J故A正确、B不正确.

(2)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甲=2,n乙=3,

•••动滑轮的个数和重力以及物体的重力相同,

1

,根据F'(G物G动)可知,两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不相等,故C不正确,

n

(3)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额外功是由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

根据W=Gh可知,动滑轮重和上升高度相同时,两者的额外功相等,

即W=G动h=20IN<1m=20J

••.W总=W+Wh,,两滑轮组的总功相同,即W总=100J+20J=120J,

一WW100J

根据,可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均为———83.3%,故D错

WW、120J

误.

故选A.

2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刀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

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刀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刀随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达到100%

B.当G物=12N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

C.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4N

D.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使用机械时,人们为完成某一任务所必须做的功叫有用功;对完成任务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总功。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Wr用

Gh

GhG动h

(2)不计绳重和摩擦,结合图中信息,根据

G

求得动滑轮的重力,再计算G物=12N时弹

GG动

簧测力计读数;

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做的有用

(3)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

解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3N,故C错误;

1.、1.

G物=12N时,弹簧测力计读数:

F—(G物G动)一(12N3N)5N,故B正确;

33

D、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

功相同,忽略绳重及摩擦时,额外功:

W额G轮h,即额外功W额相同,总功相同,则两

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

故D错误。

故选:

B。

2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

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在A端竖直向下施加一个作用力F,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

C.F一定小于G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O是杠杆的中点,所以G的力臂与F的力臂相等;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

F一定等于G。

故ACD错误,B正确。

23.如图所示,体重为510N的人,用滑轮组拉重5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中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200N.动滑轮重为20N(不计绳重和

摩擦,地面上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的绳子沿水平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的

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则下列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是

A.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

B.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是100N

C.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50N

D.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是0.06m/s

【答案】A

【解析】

【详解】

1

由图知,n=2,所以拉力F-(G轮f地)110N;

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GF510N110N400N;

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v20.02m/s0.04m/s;

【点睛】

1

本题中有用功应该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即拉力F满足F—(再f地).

2

24.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

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

A.始终是省力杠杆11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动力F1的力臂始终保持不变,物体的重力G始终大小不变,在杠杆从竖直位置向

水平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重力的力臂逐渐增大,在L2VL1之前杠杆是省力杠杆,在L2>L1

之后,杠杆变为费力杠杆.

25.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

段距离.Fi、巳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t轮重为60N,重物上升速度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i=150N;由图乙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

擦,则F2=G+G动)/3=(300N+60N)/3=120N,故A错误;甲图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

变,故动力F1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乙方式机械效率为:

y]=Wf/W

总=W;f/W有+W额=6卜/6卜+6轮h=G/G+G轮=300N/300N+60N=83.3%,故C正确;乙方式中

F2=120N,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v绳=0.01m/sX3=0.03m/s则乙方式F2的功率为:

P=R>v绳=120NX0.03m/s=3.6W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