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5643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5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docx

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

2013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卷

温馨提示:

1、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书写答

案。

本卷共10页,四大题,37小题。

2、认真阅读题意,仔细作答,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Fe—56、Cu—64、Ca—40、Na—23。

试卷Ⅰ

一、选择题:

(本题共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A.动滑轮B.订书机C.羊角锤D.镊子

2.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

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Y+2ZY=2XY2+Z2

3.2012年5月19日,全世界共有234名登山者成功登顶珠峰。

这些登顶队员登珠峰前,必须在高海拔的训练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他们与平原地区生活的人在生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

A.血液中红细胞含量较多B.身材比较高大

C.血糖含量远高于正常人D.心率比正常人快

4.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小明同学在学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后,结合常见酸(HCl、H2SO4)的性质与变化绘制出右图。

图中“

”两端的物质都能够反应,其中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其他连线的产物也都是盐和水的是()

5.如 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 、P2 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6.“可燃冰”〔CH4.(H2O)n〕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

下面关于“可燃冰”叙述正确的是()

A.CH4.(H2O)n是氧化物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D.“可燃冰”可直接拿回家作为燃料使用

7.如右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8.小金同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C.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9.如右图所示,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静止在图示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A.F1>F2B.F1

10.下列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用铁回收含废液中的银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11.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稀盐酸

中加水稀释

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12.下图中,要求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①两灯泡并联②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③电压表测灯L1的电压④电流表测L2的电流,正确的连图是()

13.在一堂科学活动课中,同学们正以“假如失去……”为主题展开讨论。

以下是由四位同学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假如失去了摩擦力,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B.假如导体都失去了电阻,那么所有的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

C.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假如光的传播速度变为3厘米/秒,那么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将永远是黑夜。

14.某无色气体,可能是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现将无色气体进行右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甲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由还原性气体和二氧化碳组成

B.该气体可能含有碳的氧化物

C.该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D.该气体一定含有还原性气体,且一定含有碳元素

甲乙

15.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光路图中,能

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16.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如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奶渍、油渍等,并且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然而,如图所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是不同的。

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全羊毛与丝织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宜在加酶洗衣粉中长时间浸泡,否则容易使它们受损。

B.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最好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衣物。

C.在没有温水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浸泡时间,也可以达到较好

的洗涤效果

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所以必须在细胞内起作用

17.右图是小明自制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

小明在正确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S,逐渐增加托盘中物体的质量,发现电压表示数逐渐增大,当物体质量增加到一定时,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得很大且接近电源电压,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电压表坏了

B.电源短路C.R0断路

D.弹簧过度压缩,金属滑片P与R1脱离

18.右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

各部分的消化程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表示淀粉

B.B代表的消化道是胃

C.C代表的消化道是小肠

D.乙表示脂肪

19.下图为某固体饱和溶液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M、N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

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注:

浓度即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A.都升温10℃后,M、N

点均向右平移

B.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N点均向下移

C.都降温10℃后,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点向左平移

D.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点不动,N点左平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N点都不动

20.如图所示,电源的输出电压恒定不变,现将一个灯泡L接在离电源很近的AB两点时,灯泡L消耗的功率为25W,若将灯泡L接在离电源较远的CD两点时,灯泡L消耗的功率为16W。

则输电导线AC、BD上消耗的总功率为(注:

灯泡的电阻变化忽略不计)()

A.1W B.2W  C.4W D.9W

试卷Ⅱ

二、简答题:

(本题共9小题,共23空,24、28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21.2012年5月5日,湖南卫视“快乐家族”在《科学实验站》节目中给观众介绍了一种名为“六氟化硫”的气体,并表演了几个相关的节目:

(1)何炅老师站在凳子上,用一桶“六氟化硫”气体“浇灭”了20排的蜡烛(每排大约十支);

(2)嘉宾们吹出的肥皂泡、气球可以浮在盛满“六氟化硫”气体的玻璃缸上部;(3)“快乐家族”用嘴巴吸入该气体后再说话,发现声音都变了调。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气体的化学式▲;

(2)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

22.如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经过有关器官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主动脉的血液直接来自心脏结构中的▲

(2)若通过手部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到达小肠处需经过心脏▲次

(3)通常人体在进食一段时间内,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是▲(填“血管b”或“血管c”)

23.2014年在俄罗斯召开的冬奥会中,冰壶是一项观赏性非常强的赛事,冰壶由花岗岩凿磨制成,底面积约为0.018米2,重约187牛。

比赛时,冰壶由运动员推出后在一个非常平整的冰道上滑行,运动员在冰壶行进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冰壶可以走得更顺滑。

(1)冰壶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是因为冰壶

具有▲。

(2)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帕。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4.A—I为科学所学的物质。

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F、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

“→”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末标出),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小红用一个木块分别在一块木板、一条毛巾上做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实验,用到的器材还有一个弹簧秤和一个钩码.如图所示。

图中数字表示实验序号。

  

(1)这个实验要研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的关系;

  

(2)实验过程中,弹簧秤始终水平拉着木块运动.并且数据的读取都是正确的,记录结果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发现其中一次弹簧秤读数不可能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请指出其实验序号▲ ;

  (3)在实验2中,若把弹簧秤拉力增大.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将如何变化?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26.2012年央视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某些企业用皮革废料制成工业明胶,用于制作药用胶囊,其中重金属严重超标,对人体有害。

工业明胶,是一种淡黄色或棕色的碎粒,无不适气味,无肉眼可见杂质。

其分子量为1—10万,水分和无机盐含量在16%以下,蛋白质含量在82%以上,是一种理想的蛋白源。

(1)明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主要器官是▲,经过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最终产物为▲。

(2)药物80%的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因此毒胶囊含有的重金属在体内超标会损伤该器官。

27.图甲是一种常见的电热水袋,图乙是它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使用安全,电热水袋在用电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温控开关S会自动切断电路,与此同时专用插头上的红色指示灯L会熄灭起提示作用.

(1)电热水袋里面一般用水作储能物质,除了水容易获得、成本低廉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2)温控开关s的内部结构如图丙所示:

双金属片由两层不同金属粘合而成,受热时二者膨胀的快慢不同,金属层膨胀,达到一定温度时,双金属片向上拱起,从而切断电路.如果温控开关失灵,水温超过预定温度而不切断电源,热水袋会因内部压强过高而爆炸.为了更加安全,有的电热水器里使用双重温控开关保护,也就是把两个温控开关▲起来用.(填“串联”或“并联)

28.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它的可能组成有▲种。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固体粉末由▲(填化学式,下同)组成。

29.如图所示,ABC为3个接线柱,电源电压为6V,每个电阻的阻值均为10Ω。

当电流表分别连接接线柱AB、AC、BC,测得电流分别为I1、I2、I3。

现要求3次电流中有两次是相等的,则满足如上要求的电路为▲(选填序号)。

图③中用导线同时把AB、AC连起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瓦。

三、实验探究题:

(本大题有4小题,共有15空,每空2分,共30分)

30.唾液淀粉酶是唾液腺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

(1)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米饭会有甜味,这是唾液淀粉酶将▲消化成麦芽糖的缘故。

(2)曲线a和b表示用唾液淀粉酶催化等量的淀粉生成的麦芽糖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产生曲线a和b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至少答两个以上的可能)

(3)某班的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认识到:

酶的催化活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他们关于酶的催化活性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项目

试管

1

分别注入37℃和60℃的1%淀粉溶液

4毫升37℃

4毫升60℃

2

注入新鲜稀释的唾液

2毫升

2毫升

3

放置一定温度下保温5分钟

37℃

60℃

4

滴加碘液

2滴

2滴

1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选填“甲”或“乙”)试管内的试

剂变蓝色。

2实验说明了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影响。

31.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

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

焰。

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一:

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

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推测:

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小明和小华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关系”的实验。

他们准备在图中的A、B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应选择序号为▲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

序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1

碳钢合金丝

L

S

2

镍铬合金丝

L

S

3

镍铬合金丝

L

2S

4

镍铬合金丝

2L

S

 

(2)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A、B两点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二次的示数小于第一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人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较大,同时小华发现第二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你认为原因是▲。

(3)以上

(2)中判断电阻大小关系的方法在初中科学中经常用到,以下描述中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B.根据物质在常态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态

C.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

D.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4)科学研究表明:

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成正比。

你认为他们用上述

(2)中的方案能否得到这个结论?

请用欧姆定律加以解释?

33.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⑴猜想:

他们分别在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在管内注入不同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出,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a)和(b),小明猜想: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

质量▲ (选填“有关”或“无关”)。

根据图(c)和(d),小华猜想:

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 ▲  有关。

⑵探究:

该小组同学继续实验,将玻璃管扎有橡皮薄膜的一端浸入盛有液体的烧杯中,然后改变管内外液体的种类和深度,使橡皮薄膜分别保持平整。

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序号

管外液体

管内液体

橡皮薄膜

密度(×103Kg/m3)

深度(cm)

密度(×103Kg/m3)

深度(cm)

1

0.8

10

1.0

8

保持平整

2

1.2

8

0.8

12

保持平整

3

1.1

7

0.7

11

保持平整

通过综合分析比较这三次实验的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

 

四、分析计算题:

(本题共4小题,34题6分,35、36、37、每题8分,共30分)

34.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与较大的颗粒物相比,不易沉降,且富

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影响更大,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最主要“元

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我国南方某城市一天的PM2.5动态监测数据折线图。

这一天中PM2.5的最高值出现在▲时段。

(2)、雾霾天气会对肺脏造成损伤。

多吃些富维生素的食物可达到清肺、润肺、养肺的功效。

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3)、请你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如何改善雾霾天气▲。

35.有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10

10

20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20

100

反应后过滤,得干燥固体的质量/g

4

4

13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干燥固体的化学式:

▲;

并写出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若取用金属混合物15g,加入到120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为▲_g。

(4)计算丙同学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6.瑞安湖岭巾子溪的竹筏漂流是一项旅游项目,它利用水对竹筏的浮力来达到载人的目的。

若有一根体积是0.05m3的竹子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0.02m3。

求:

(1)一根竹子受到的浮力。

(2)一根竹子的质量和密度

(3)若将这样的竹子12根捆在一起做成竹筏来载游客,最多能载几位?

(设游客的平均体重为600牛,游客不能浸入水中,g=10牛/千克)

37.李想同学设计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一个自然长度L=1m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M点,另一端N与导电的迎风板相连,弹簧穿在光滑水平放置的金属杆上,弹簧是不导电的材料制成的。

工作时迎风板总是正对着风吹来的方向。

电路的一端与迎风板相连,另一端在

M点与金属杆相连.迎风板可在金属杆上滑动,且与金属杆接触良好。

定值电阻R=1.5Ω,电源电压为12V,无风时,弹簧处于原长,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U1=3.0V。

(1)为搞清装置中弹簧的特性,李想同学通过实验测得弹簧伸长长度(或缩短长度)x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F与x的关系式可表达为:

▲;

(2)求无风时金属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多大?

金属杆单位长度的电阻是多大?

(3)某时刻由于风吹迎风板,电压表的示数变为U2=2.0V,求此时风力的大小?

2013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

科学答题卷

温馨提示:

1.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书写答

案。

本卷共10页,四大题,37小题。

2.认真阅读题意,仔细作答,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3.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Fe—56、Cu—64、Ca—40、Na—23。

试卷Ⅰ

一、选择题:

(本题共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试卷Ⅱ

二、简答题:

(本题共9小题,共23空,24、28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21.

(1)

(2)    

22.

(1)

(2)(3)

23.

(1)

(2)

24.

(1)

(2)(3)

25.

(1) 

(2)(3)

26.

(1)

(2)

27.

(1)________

(2)

28.

(1)

(2)

29.

三、实验探究题:

(本大题有4小题,共有15空,每空2分,共30分)

30.

(1)

(2)

(3)①②

31.

(1)

(2)(3)

(4)

32.

(1)

(2)

(3)(4)。

33.

(1)、

(2)

四、分析计算题:

(本题共4小题,34题6分,35、36、37、每题8分,共30分)

34.

(1)

(2)

(3)

35.

(1)

(2)

(3)

(4)

 

36.

(1)

(2)

(3)

37.

(1)

(2)

(3)

2013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

科学答案

温馨提示:

1.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书写答

案。

本卷共10页,四大题,37小题。

2.认真阅读题意,仔细作答,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3.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Fe—56、Cu—64、Ca—40、Na—23。

试卷Ⅰ

一、选择题:

(本题共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A

B

B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D

D

D

D

D

D

C

试卷Ⅱ

二、简答题:

(本题共9小题,共23空,24、28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21.

(1)SF6

(2)  密度比空气大  

22.

(1)左心室

(2)2次(3)C

23.

(1)惯性

(2)1.04×104或10388.89

24.

(1)CaO_

(2)复分解(3)Fe+CuSO4==Cu+FeSO4(或Fe+CuCl2==Cu+FeCl2

25.

(1) 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