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599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1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9页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9页
亲,该文档总共1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docx

神经科部分+外科护理常规

神经科部分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常规

第二十一节多发性肌炎护理

多发性肌炎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骨骼肌间质性炎性改变和肌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综合征。

病因不明,被认为是一种细胞免疫失调的自身免疫疾病,可能与病毒感染骨骼肌有关。

多亚急性起病,女性比男性多1倍,主要表现为数周或数月内逐渐出现肩胛带、骨盆带、对称性四肢近端无力,常伴有肌肉和关节的疼痛。

部分病人可出现颈肌无力、咽喉肌无力及呼吸肌轻度受累,表现为抬头、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主要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一、护理措施

1.休息和锻炼:

病情严重、有明显肌痛者应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增加活动量,锻炼肌力。

2.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营养。

3.密切观察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4.做好心理护理,帮助病人了解疾病,克服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_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有受伤的危险:

与肌无力有关。

2.焦虑:

与病程长,恢复慢有关。

第二十二节神经源性直立

性低血压护理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又称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多系统变性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是其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特点,表现为直立体位时出现头昏、晕厥、视物模糊、全身乏力、发音模糊及共济失调,卧位时血压正常,站立时收缩压下降20~40mmHg或更多。

直肠膀胱功能失调,便秘或顽固性腹泻,尿失禁或尿潴留,阳痿,皮肤温度异常,局部或全身无汗等。

还可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锥体束征和肌肉萎缩等。

一、护理措施

1.早期对体位加以调整,平卧时适当抬高头部(头部和躯干稍高于下肢15~20°)。

2.指导病人穿弹力紧身衣裤和弹力长袜,以减少病人直立时静脉回流淤滞。

3.嘱病人从床上坐起或下地时应缓慢,然后双下肢活动片刻后再慢慢起立,以减轻发作。

4.采用食盐疗法,普通饮食另加食盐2~4g,每日3次,平均可提高直立收缩压10~20mmHg。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有受伤的危险:

与血压突然下降、步态不稳有关。

2.便秘:

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3.有泌尿系感染的危险:

与膀胱功能失调,留置尿管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尿便失禁有关。

第十章神经科专科检查护理常规

第一节经股动脉插管全

脑血管造影术护理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简称DSA,它经股动脉插管至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注入造影剂,同时连续摄头颅X线片,可清楚显示颅内血管。

其目的是脑部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适应证为头颈部血管病变,如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等。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脑血管造影的目的及并发症,以取得合作。

(2)做碘过敏试验,用静脉造影剂1~2滴点眼,15分钟后观察,无结膜充血为阴性,再将1ml静脉造影剂注入静脉,15分钟后无呕吐、恶心、血压下降等反应为阴性结果。

(3)右侧腹股沟部位备皮。

(4)术前4小时禁食,防止呕吐,术前30分钟口服抗过敏药和镇静剂,减少术中不良反应。

2.术后护理

(1)平卧24小时,患肢制动,协助病人生活护理。

(2)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湿度、颜色情况,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伤口是否有淤斑、渗血、疼痛。

(3)嘱病人多饮水,以利造影剂的排出。

(4)避免咳嗽、大笑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咳嗽要压紧伤口,有头痛、头晕、呕吐及时报告医师。

(5)术后24小时拆绷带,取下敷料。

第二节神经活检术护理

神经活组织检查有助于周围神经病的定性诊断和病变程度的判断,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向病人解释神经活检的目的和方法,使病人精神放松,取得配合。

(2)局部要清洁皮肤,并备皮。

(3)检查前做凝血时间测定。

(4)用物:

神经活检包(内有止血钳,剪刀,刀片,纱布,缝合针)、冰壶。

2.术后护理

(1)术后患肢制动6小时左右,之后患肢抬高,避免静脉回流不畅。

(2)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清洁、有无渗血及伤口有无疼痛、麻木。

(3)适当活动,避免患肢用力。

(4)做好生活护理,满足其生活需要。

第三节腰椎穿刺术护理

腰穿为神经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用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

诊断性腰穿可测定脑脊液压力,进行动力学检查,还可以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和细菌学方面的检查。

在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如碘油、碘水,观察椎管有无阻塞和占位性病变。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向病人解释腰穿的目的、方法和术中配合要点,解除病人顾虑,取得合作。

(2)术前沐浴或清洁皮肤,排空膀胱。

(3)神志不清、躁动的病人要给予镇静剂。

(4)物品准备:

硬板床,一次性腰穿包,局麻用药,无菌小瓶。

2.术中护理

(1)嘱病人避免咳嗽。

(2)关好门窗。

配合医师让病人侧卧、头低、屈膝到胸前双手抱膝、放松,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腰椎间隙增大,可使穿刺顺利,提高穿刺成功率。

(3)协助医师进行手术野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进行局部麻醉。

有脚麻、触电感及时向医师说明。

(4)观察病人的呼吸、面色、心率、意识情况,保持正确体位。

(5)颅压高的病人不宜过多放脑脊液,防止脑疝。

3.术后护理

(1)术后病人去枕平卧6小时,之后仍以卧床休息为主。

(2)注意倾听病人主诉,如有头痛、头晕,及时报告医师。

(3)颅压低时嘱病人多饮水或静脉输生理盐水。

(4)颅压高的病人,腰穿后要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及呼吸变化,警惕脑疝的发生,必要时静脉输注甘露醇后,再进行腰椎穿刺术。

(5)若脑脊液自硬膜穿刺孔外漏引起低颅压综合征,可表现为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加重,平卧位头痛减轻,重者有头晕、恶心、呕吐,应静脉输入低渗盐水改善症状。

第四节肌肉活检术护理

肌肉活组织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并可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肌萎缩损害。

主要适用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病、代谢性肌病等。

常取肱二头肌、三角肌、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等。

通常选择临床和神经电生理均受累的肌肉。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向病人解释此项检查的目的。

(2)局部清洁并备皮。

(3)术前要做凝血时间、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等检查。

2.术后护理

(1)抬高患侧肢体,避免静脉回流不畅。

(2)观察伤口是否清洁,有无渗血、疼痛、麻木。

(3)适当活动,避免牵拉。

(4)做好生活护理,满足生活需要。

外科部分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常规外科部分

第十一章外科疾病手术前后护理

一、手术前护理

1.配合医师为病人做全面检查,手术前常需做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及肝、肾、心、肺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病情及身体器官的功能状态。

2.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

大多数病人对即将手术表现出害怕、紧张和不安等焦虑和恐惧心理。

护士应鼓励病人表达他害怕及担心的事项,耐心、细致地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人的病种,深入浅出地讲解治疗疾病的有关知识、麻醉方式以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对手术可能留置的氧气管、引流管、胃肠减压管、胸腔引流管等的重要性均要作详细介绍,同时还可邀请已手术过的病人介绍经验,从而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3.手术前1日准备

(1)皮肤准备:

目的是彻底清洁皮肤,避免手术后伤口感染而影响愈合。

协助病人剪指(趾)甲,手术前1日手术区域按备皮范围剃去毛发,清洁皮肤。

指导病人全身沐浴、洗头。

备皮前应先检查手术区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皮疹、破溃、感染等,备皮动作要轻,避免刮伤皮肤,注意勿使病人受寒。

(2)药物过敏试验:

手术前1~3日根据术中及术后可能使用的药物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并记录。

过敏试验阳性应在病历上做醒目标记,并通知主管医师。

(3)胃肠道准备:

按手术部位、范围及麻醉方式给予不同的肠道准备。

一般手术可服用酚酞2片或给予甘油灌肠剂1只灌肠,以排除粪便,避免手术麻醉后因肛门括约肌松弛,排便于手术台上造成污染,并可减轻术后腹胀和便秘。

但对急诊手术病人一律免予灌肠。

常规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结直肠手术的特殊肠道准备见直肠癌手术护理。

(4)饮食:

术前1日晚餐嘱病人进清淡饮食,晚12时禁食,手术前4~6小时禁水(胃肠道手术准备参考直肠手术一节)。

(5)病情观察:

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4次,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如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手术区域皮肤化脓感染、女病人月经来潮等及时与主管医师联系。

(6)配血:

根据不同手术情况,备好足够量的血液制品。

(7)保证休息:

保持病室安静,护士在治疗操作时动作轻柔,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睡眠环境。

睡眠欠佳者可遵医嘱应用镇静药。

4.术日晨准备:

手术前根据不同要求,为病人置胃管和(或)尿管,并做必要的解释工作。

督促不需放置导尿管的病人排空膀胱。

病人应取下义齿、眼镜、手表及发夹、耳环、项链等饰物,交病人家属妥善保管。

术前半小时给予麻醉前用药,注意用药不要过早或过晚,以增强麻醉效果,使病人情绪安定。

将病历、X线片、CT片、MRI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所需物品带入手术室。

5.手术后用物准备:

根据不同部位手术要求,铺好麻醉床,准备术后用物,如全麻护理盘、氧气、吸引器、胃肠减压器、引流袋及监护仪等。

二、手术后护理

1.妥善安置病人:

病人返回病室后,一般需要由3人以上合作将其搬运至病床上。

一人托住病人头部,另两人分别站于病人两侧,用布兜托起病人至病床,撤走平车。

搬运病人时应保护引流管及输液管,动作轻稳,协调一致,避免体位改变引起呼吸及血压的改变。

随后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根据医嘱连接氧气、胃肠减压、尿管、引流袋等。

询问手术中有无发生可能影响手术恢复的情况及合并症、术后需要观察的特殊症状、需要立即执行的医嘱等。

2.保持正确体位:

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及手术部位采用相应体位。

全麻未完全清醒者应平卧头偏向一侧,使口腔中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硬膜外麻醉术后应平卧6小时,以防脑脊液自穿刺点渗出引起头痛;病人麻醉清醒后或腹部手术后6小时一般采取半卧位,易于使膈肌下降,同时降低腹壁张力,减轻疼痛。

其他根据手术部位和各专科特点决定卧位。

协助病人定时翻身变换体位,鼓励早期活动。

麻醉清醒前的病人可能出现躁动不安,有拔管、坠床等危险。

为保障病人安全,护士应给病床加床挡,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或根据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3.病情观察

(1)呼吸系统:

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病人下颌关节部位的肌肉松弛,易发生舌后坠而阻塞气道或因痰液及口腔分泌物聚集在喉头、气管而阻塞气道。

病人未完全清醒前,一般在病人口腔内放置导气管以免舌后坠阻塞气道,并有利于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出。

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评估病人的呼吸速率、深度及性质。

浅慢的呼吸可能是呼吸困难的早期征象。

待病人完全清醒并恢复吞咽反射后可拔除导气管。

(2)心血管系统:

注意评估病人血压的变化,脉搏的次数、强弱、规律以及呼吸次数和性质。

病人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能够提示有无出血及休克征象。

血管疾病手术后应观察远端动脉搏动情况,及早发现有无血栓形成。

(3)泌尿系统:

①留置尿管:

注意尿袋内有无尿液。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倾倒尿液,必要时记录尿量。

尿管位置不当、尿液浑浊有絮状物及引流管打折均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发现问题后及时查找原因,作出相应处理。

长期留置尿管在拔出前应先夹闭,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括约肌的功能,待恢复后方可拔管。

拔管后如果病人每次排尿量少且每隔15~30分钟排出30~60ml尿液,表明有尿潴留。

应再予留置导尿。

如果病人主诉有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时烧灼感,可能有泌尿系感染,应急查尿常规,根据医嘱行必要处理;②未留置尿管:

手术后6~8小时如果病人不能自行排尿,应检查病人耻骨联合上缘膀胱是否胀满,有无不适感。

评估病人是否有尿潴留,如果为尿潴留应先采取诱导方式,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等。

确实不能自行排尿的病人,行留置导尿,待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后方可拔除尿管。

(4)消化系统:

如术后6小时无麻醉反应即可少量进水及流食。

另外,腹部或盆腔手术病人肠蠕动的恢复需要24小时左右;消化道手术的病人肠蠕动恢复需要数天时间,护士应询问病人有无排气及排便,并可用听诊器听诊肠鸣音来评估肠蠕动恢复情况。

非消化道手术病人,可先进半流食,再进普食。

消化道手术病人要根据医嘱严格掌握进食时间。

指导病人进食高热量、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在禁食补液期间应根据病人补液的量、成分,合理配制液体,严格按配伍禁忌原则及无菌操作要求,以保证准确及时的治疗。

对已进食而又缺少活动、每日液体摄入量低于1200ml、以前有便秘的病人应注意评估有无便秘发生。

给予适当饮食指导。

如果粪便不能排出,应根据情况给予缓泻剂或甘油灌肠剂,以使干硬粪便排出。

(5)神经系统:

应注意观察病人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的强弱及意识的变化,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下丘脑的损伤可使病人的体温、心率、血压及水、电解质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医师做必要的处理。

脊髓手术病人应注意评估下肢感觉、运动的恢复情况。

制定肢体功能锻炼计划,使病人及早康复。

(6)引流管护理:

外科手术病人经常放有引流管,护士要明确各种引流管的位置及作用。

妥善固定和保护引流管以保障引流通畅及引流的有效性,防止脱落。

定时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

引流物量大或颜色鲜红须立即通知医师。

(7)伤口的护理:

定时查看敷料,观察是否有出血及不正常的分泌物,敷料被浸湿时要注意其颜色、性质及引流液的量,及时更换并做好记录。

手术后伤口疼痛与手术部位、创伤大小、病人年龄及对疼痛的耐受力、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等有关。

因此,护士应正确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找出影响疼痛的因素,运用有效方法,减轻或解除病人疼痛。

如病人翻身、咳嗽时应指导病人保护伤口、变换舒适卧位等。

目前,对疼痛的正确认识是“病人无需忍受不必要的疼痛,其有权利使自己免于疼痛。

”对医护人员而言,解除病人的痛苦非常重要。

(8)心理护理:

手术可使病人丧失身体的某些部分,如乳房切除、截肢等;也可造成外观改变,如结肠造瘘、开颅手术后偏瘫、失语,均会导致病人不同的情绪反应。

护士应鼓励病人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第十二章普通外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胰腺癌护理

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根据癌肿部位可分为胰头癌、胰体尾癌和壶腹周围癌。

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黄疸、腹痛、胃肠道症状、消瘦。

一、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改善营养状况:

体弱、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的病人,可多次少量输新鲜血液制品,进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

胃肠道反应严重的病人可静脉给予高营养,补充蛋白或留置鼻饲管(经鼻至十二指肠或空肠)给予胃肠内营养。

胃肠内营养可给予营养素或回输胰液、胆汁等引流液,并根据病人情况给予适宜的浓度和温度,以利于病人对脂类的吸收。

术前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对降低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作用。

(2)增强凝血功能:

梗阻性黄疸病人,因胰胆管阻塞影响脂类食物的消化、吸收,致维生素K及依赖维生素K的一些凝血因子缺乏;长期胆管梗阻所致的肝功能损害,亦可导致其他不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缺乏,容易发生纤维蛋白溶解现象,使手术野广泛出血。

故术前应注射维生素K1和保肝治疗,改善肝功能。

(3)经皮肝胆管引流(PTCD)管护理(详见PTCD检查后护理)。

(4)皮肤护理:

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注意勤沐浴、勤更衣,不要搔抓。

(5)心理护理:

乐观、松弛的情绪有利于手术的成功。

2.术后护理

(1)体位:

见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早期半卧位有利于病人的呼吸及引流。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T、P、R、BP的变化。

观察神志、精神状态。

予吸氧,必要时给予心电、血氧、血压监测,使其在正常范围。

监测血糖,以了解胰腺的内分泌功能。

(3)妥善固定并观察引流管:

防止胃管、胰肠引流管、胆肠引流管、PTCD管和胰支架管的脱出及打折。

嘱病人翻身时保护好引流管,胃管定时冲洗,每6小时1次。

保证胃肠减压的有效性,避免胃酸通过体液因子刺激胰腺分泌。

引流管位置要低于引流管皮肤出口处。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并记录24小时量。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处理。

(4)营养:

胰腺癌患者由于术前营养状况较差,术后禁食时间较长,各种引流较多,病人体液丢失较多。

要保证静脉通畅,及时补充营养物质,维持正常的入量,保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5)活动:

术后第1日,可鼓励病人坐起及在床上活动。

术后第2日可鼓励病人床边活动。

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尽快排气,预防肠粘连及肺部感染。

(6)常见并发症的观察:

①出血:

胰液消化腐蚀手术区血管或病人凝血功能改变,可导致大出血。

若病人血性引流液较多,或P、BP有变化时,应及时给予止血处理;②胰腺炎:

查血淀粉酶和胰液淀粉酶,有异常及时处理;③胰瘘:

术后1周左右发生,表现为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或持续性胀痛,发热,腹膜刺激征(+)。

胰液从引流管里流出,引流液淀粉酶明显升高。

胰瘘发生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经常换药,保持干燥,防止胰液外渗引起皮肤糜烂。

遵医嘱给予病人输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以争取最佳疗效;④胆汁性腹膜炎:

发热,腹膜刺激征(+),引流液为胆汁样液体;⑤胃排空障碍:

病人术后7日仍不排气,每日胃液量大于500ml,称胃排空障碍。

可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应给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并使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理疗等方法处理。

胃排空障碍的病人心理负担较重,应给予有利的心理支持;⑥胰腺假性囊肿:

多由于炎性渗出物不能吸收而外溢,周围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而成。

囊肿成熟后可手术治疗。

(7)健康指导:

①戒烟,戒酒;②定期化疗;③饮食:

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性饮食。

忌暴饮暴食。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焦虑:

与手术有关。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胰腺疾病有关。

3.知识缺乏:

与不了解手术相关知识有关。

4.疼痛:

与手术伤口有关。

5.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全麻气管插管、留置胃管有关。

6.生活自理能力部分缺陷(如厕、洗漱):

与术后留置引流管有关。

7.潜在并发症:

出血;感染。

第二节胰岛素瘤护理

胰岛素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亦称B细胞瘤。

其典型临床表现为:

阵发性低血糖发作或昏迷;急性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立即消失。

低血糖是各种临床表现的基本原因。

低血糖或低血糖昏迷,是血中胰岛素浓度升高所致,多见于清晨、空腹、劳累后和情绪紧张时。

早期每隔数日、数周或数月发作1次,经久则发作频繁而加剧。

一、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掌握低血糖发作的时间和规律:

病人病程较长,基本了解自己低血糖发作的时间和频率,根据低血糖发作时间及次数,给予加餐。

避免或减少发作次数,以免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2)病人低血糖发作时的处理:

若病人出现低血糖性昏迷,应立即查指血血糖,若指血血糖低于28mmol/L,立即抽血查静脉血糖和血胰岛素,并静脉推注50%葡萄糖10~20ml,直至症状缓解。

(3)术日晨做空腹血糖测定,术前12小时禁止口服或静脉使用葡萄糖类药物。

2.术后护理

(1)监测血糖:

胰岛素瘤切除后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相对于术前处于瘫痪状态,出现反跳性高血糖。

因此,术后补液需加入胰岛素,第1瓶液葡萄糖(GS)∶胰岛素(RI)为4g∶1U,待葡萄糖溶液余100ml后测指血血糖,根据指血血糖调节液中RI的量,使补液过程中血糖控制在45~84mmol/L。

待胰腺内分泌功能恢复时,不需增加RI,血糖即可维持在正常范围。

(2)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胃管、腹腔引流管,防止脱出及打折,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

(3)术后并发症观察:

基本上同胰腺癌。

(4)饮食:

排气后可拔除胃管,给予流食。

(5)健康指导:

同胰腺癌。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与手术伤口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如厕、洗漱):

与留置引流管有关。

3.潜在并发症:

胰瘘、出血、胰腺炎。

第三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

胰腺炎外科护理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为重型胰腺炎,胰腺组织水肿、充血,部分坏死。

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消化道出血、腹泻),发热,黄疸,休克及其他并发症。

当血淀粉酶为500苏氏单位时即可诊断。

一、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监测血淀粉酶、血象、血电解质,观察有无全身并发症。

(2)疼痛时遵医嘱给镇痛解痉剂,并指导患者取前倾坐位。

(3)减少胰腺分泌:

①禁食、禁酒,因食物能促使胃及十二指肠蠕动,刺激胰腺外分泌增加;②胃肠减压,减少胃酸进入小肠刺激胰腺外分泌;③应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4)控制感染,加强口腔护理,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5)预防中毒性休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迅速补液,补充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

2.术后护理

(1)引流管的护理:

术中放置引流管后,术后冲洗,保持冲洗液出入量平衡,并注意无菌操作及引流管的通畅。

(2)皮肤的护理:

引流管口周围涂氧化锌软膏,防止胰液外渗腐蚀皮肤。

(3)并发症的护理:

出血、感染、胰瘘是常见并发症,应注意观察,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4)健康指导:

①避免暴饮暴食,禁烟、禁酒;②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与胰腺炎有关。

2.潜在并发症

(1)出血:

与胰液刺激腐蚀周围血管有关。

(2)感染:

与急性腹膜炎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如厕、洗漱):

与留置多根腹腔引流管有关。

第四节甲状腺功能亢

进症外科护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内分泌疾病。

临床以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多见。

一、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每日测定基础代谢率,可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避免在基础代谢率高的情况下手术。

(2)术前服用碘剂(卢戈液),以减少甲状腺充血,使腺体缩小变硬,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

术前2周开始服用,从每日3~5滴开始,每日3次。

每次增加1滴,直至每次16滴后维持此量。

如有胃肠道症状可在进餐时与食物同食。

注意用药后反应。

(3)体位训练:

患者取仰卧位,用枕头垫高肩背,头向后仰,每日练习2~4次,直至可维持此体位2~3小时。

目的是训练病人适应手术体位,以防术后头痛。

(4)护士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影响基础代谢率的测定。

稳定的情绪是术前准备的必要条件。

(5)其他参见内科部分第七章第二节的相关内容。

2.术后护理

(1)体位:

麻醉清醒后半坐卧位,利于呼吸和切口引流。

24小时内减少颈项活动,减少出血。

变更体位时,用手扶持头部,减轻疼痛。

(2)饮食:

麻醉清醒后,可选用冷流饮食。

利于吞咽,减少局部充血,避免过热食物引起血管扩张。

(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出血:

观察伤口敷料情况,有无颈部迅速肿大、烦躁、呼吸困难等,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必要时剪开缝线,清除淤血;②呼吸困难或窒息:

是出血、喉头水肿、气管塌陷、痰液阻塞等引起。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床前备气切包;③喉返神经损伤:

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④喉上神经损伤:

进食饮水时出现误咽、呛咳;⑤手足抽搐:

甲状旁腺损伤,患者出现口唇、四肢麻木。

发作时,立即给予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⑥甲亢危象:

主要表现为高热、脉快、烦躁、谵妄、大汗,常伴呕吐及腹泻,甚至出现昏迷或死亡,故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健康指导:

①拆线后适度练习颈部活动,防止瘢痕收缩;②如需服用碘剂应严格遵医嘱服用,确保疗效。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与手术伤口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部分缺陷:

与伤口位置有关。

3.潜在并发症:

出血;甲亢危象。

第五节乳腺癌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

病因尚不明确。

目前认为与内分泌、遗传及饮食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乳房局部皮肤呈桔皮样改变、某些病人有乳头溢液及乳房疼痛、腋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一、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