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6783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9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docx

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

2012年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

(一)

——走向专业成长享受教育幸福

摄山星城小学孙长松

7月10日,由南京市教育局高师处领导,南京晓庄学院教师研修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承办、栖霞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的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小学语文培训班如期顺利开班。

这次培训,南京晓庄学院教师研修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以及栖霞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除了制定了科学、严谨的培训方案、精心设计了培训内容和日程以外,还邀请了省内知名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和有着丰富经验的市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为大家做专题讲座。

上午,由琅琊路小学特后陆华山老师为大家作《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职业规划》的讲座。

陆老师首先阐述了新课标理念:

学习语言运用、亲历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随后用一种观点、三个人物、五个问题这样简单的标题讲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准备、机遇等方面的要求。

接着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阶段剖析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立住脚底”——角色适应阶段

“站稳脚跟”——基本功练就阶段

“摆好脚形”——经验形成阶段

“忐忑不安”——徘徊阶段

“心无旁骛”——成熟阶段

“剑气合一”——成名阶段

陆老师还用自己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来正面示范,引导学员们做好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划。

和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专业成长的践行路径。

如何向身边的榜样教师学习,分享了自己规划之糗、读书之糗、上课之糗、反思之糗、写作之糗、功利之糗。

最后陆华山老师用自己的写作亲身经历向学员传授论文写作的技巧。

他用鲜活的事例让学员明白论文写作的方法。

从他的讲座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博学,勤奋,时刻准备着的优秀教师。

他善于从生活入手,思考教育教学,进行论文写作。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用来形容陆华山老师一点也不为过。

下午,由下关二实小副校长、著名童话作家、特级教师郭雪萍做《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才》的讲座。

“幸福”是什么?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每个人所处的经历、环境各不相同,解释也异彩纷呈。

郭雪萍老师却匠心独运、另辟蹊径,给我们演绎出一种最新版本的“幸福”内涵,充满了“诗意”,充满了童趣,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对生活的追求……

母亲的关怀、丰收的喜悦、平静的温馨、神秘的巧克力、林间的小路、远离尘嚣的静土、自由的跳路、温柔的抚摸、安详、不经意间的感动、重温听潮的时刻、开满鲜花的、一生的信仰、更多的时间、美妙的梦、丰富的想象、寄托在纸上的希望、自己的感觉、勇于攀登、独立的梦想、下一步的欲望、朋友的关怀……幸福无处不在。

——肖川

幸福是一种松弛的状态。

幸福是没有客观标准的,只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首先建立在满足感之上,是很个人的事。

就像我,写作时感觉能写出好东西的一瞬间,就很满足,很幸福。

——杨克

幸福对我而言由三样东西组成:

物质的知足、家庭的美满、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

——张全欣

幸福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一种习得的能力,包括梦想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

——杨澜

影响教师幸福与快乐的因素:

■工作满意度

■人格特征

■角色冲突

■学校管理

■社会影响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一、让梦想成为一种力量

二、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三、让阅读成为一种必须

四、让科研成为一种常态

五、让博客成为一种释放

分享了她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细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亲子阅读。

自己如何进行公开课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的专业阅读要广博,要具备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郭特还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教育科研经历。

博客,改变着她的行走方式。

她用博客使自己得到了释放。

郭特用自己真诚而有诗意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她的成长经历。

让我们从中吸收到了精神的力量。

为使培训更顺利高效,王宗海教授和教研员陈道佩老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健全了班委,每个人各司其职。

做好服务和反馈调整。

汲取培训管理智慧,提升培训服务品质,让领导和教师很满意。

 

2012年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

(二)

[2012-7-1123:

16:

00|By:

栖霞孙长松]

 

2

推荐

——追求言意兼得深度解读设计

7月11日,栖霞区小学教师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小学语文培训班请来著名特级教师林春曹、刘荃。

他们分别进行了《追寻“言意兼得”的语文教学》和《让阅读教学的步履更稳健》的讲座。

让各位学员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两位特级的讲座后还分别与学员进行互动,探讨了一些学员困惑的问题。

他们在小语界的影响和精彩的讲座还吸引了十多位热爱语文教学的年青教师来旁听学习。

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特级教师林春曹进行《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的讲座。

林特从小语界名家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开始讲起,让学员明晰了阅读教学是什么的问题。

详细解读了阅读教学的三种课型:

“内容解读”型、“表达范式”型、“言意兼得”型。

用案例详细阐述了“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意”:

主要是指文本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内涵)、思想、情感等,它是文本中的血肉,是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

文本中的“意”借助文本中的字、词、句、段,像溪流一样缓缓显现,以形象吸引人,以思想启发人,以情感打动人。

“得意”,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批文以入情,批文以入境,缘文来悟道,缘文来体验。

“言”: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文本中的外在言语形式,它是文本中的骨架,是一种关涉构词、构句、构段、构篇的框架模式;另一个是文本中的内在言语素材,它是一种关涉好词、好句、好段、好篇的材料构件。

“得言”,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言语范式,以利迁移运用;积累言语素材,形成运用组块。

首先,需要我们从语文教学思想上转变观念,摒弃“得意忘言”这种半程式阅读教学,从而坚信“言意兼得”这种全阅读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需要我们有放弃教学参考书的勇气,因为绝大多数的教参,能给予我们的差不多都是关于文本中“意”的解读,解词、解句、解段,内容、思想、情感。

而“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需要老师们拥有独立深度研读文本的功夫,既关注“意”的解读,也关注“言”的探究。

再次,我们还要拥有一双慧眼,在文本的“内容解读”和“形式解读”两个方面,找到某些巧妙的契合点,这就是我们寻觅的“言意兼得”阅读教学的最佳原点。

这个“言意兼得”的最佳原点,可能就是文本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找到它,凸显它,由它延伸出两条阅读的线,一条指向“意”,一条通向“言”,这样就可以预设出一条“言意兼得”的最佳路径,展开一个“言意兼得”的阅读面,使阅读教学有层次、有内涵、有张力、有效益。

精心设计,选择“言意兼得”的最佳路径。

(“言意兼得”的路线图是什么?

是先得意后得言,还是先得言后得意?

是多得意少得言,还是多得言少得意呢?

这就牵涉到“言意兼得”教学路径设计的问题了。

其实,先得什么,后得什么,什么多得,什么少得,这些倒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根据不同文本的语言特质,根据所选择的“言意兼得”的教学原点,精心设计出一条既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最佳路径。

1.内容——形式——言意兼得

若是文本的内涵丰富,语言形式新颖,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的教学路径是从“内容”到“形式”,这也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设计。

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对“形式”的探究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建构在对“内容”的解读之上。

假若撇开了“意”,学生对文本中的内容一知半解,内涵模模糊糊,就一味地探究“言”,那就会滑向“形式主义”的误区里去了,到头来,只会是言意皆失。

2.形式——内容——言意兼得

若是文本的文字浅显,文白晓畅,但语言别致,形式独特,这样的文本,学生在“意”的解读上障碍不大,我们就可以将教学的着力点投注到“言”的探究上来。

教学中,完全可以从形式(得言)入手,引导学生来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秘密,探究语言规律。

这种教学设计,突破了惯常运用的内容分析的教学窠臼,直指文本的言语形式探究,偶尔运用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经历。

林特的讲座深入浅出,在一个个具体详实的案例中,学员对这种关注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下午,建邺区著名特级教师刘荃做了《让阅读教学的步履更稳健》的讲座。

刘特首先对当今的阅读教学现状扫描,和学员分享了崔峦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用一个挂画的故事来提醒语文教师不要忘记自己到底该干什么,带着学员又一次走进课标明确阅读是什么?

阅读教学干什么?

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入研究的案例告诉学员阅读的技能和方法,学会处理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

对如何解读文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以读者身份初读:

解决词句理解障碍,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达到从“有疑”到“无疑”的程度。

以作者身份悟读:

设身处地地进入事件情境,深入人物内心,体察角色情怀。

在研读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获得特定的感悟,达到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有悟”的境界。

以学生身份研读:

设“生”处“地”地阅读,从而有效地选择有用的训练点,即要从“有悟”到本轮的“有用”——对学生有用,对教学有用。

用小语界的前辈于永正、窦桂梅的文章来指导学员进行有效备课,第一步:

钻研教材。

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

抓住了,便做上记号。

第二步:

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

这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重要的环节。

第三步:

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

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

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

第四步:

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

外,还包括查阅资料。

细读教材文本并确定主题。

在精读中,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①文本究竟说了什么?

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主题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②文本想要说什么?

这一步意在弄清哪些情节有待我们去挖掘。

③文本能够说什么?

尽可能想想文本还会写到什么。

不妨将这篇课文所有可能作为主题的关键词都罗列出来,能够更好地从中选出最佳的教学切入点。

④文本应该说什么?

这一环节就是确定主题。

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提示学员依照文本秘妙选择教学内容,通过对《谈礼貌》的文本秘妙分析,让老师们知道选择教学内容的方法和策略:

一看有没有语文的特征,二看有没有文本的特点,三看有没有统领的特色,四看有没有迁移的特性。

最后,和学员进行阅读教学的案例交流,分别选取了低中高年段的三篇课文:

《鸟岛》《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灰椋鸟》,让学员明白教学流程的设计和阅读教学的应避误区。

在与学员的互动环节,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了如何对待职业倦怠的问题,对任何事不可停止发生疑问。

行动并不总是带来幸福,但不行动就没有幸福。

刘特不仅让我们学会了教材的深入研读和深度设计,还树立了学员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信心。

2012年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三)

[2012-7-1222:

09:

00|By:

栖霞孙长松]

 

1

推荐

——顺应时代发展巧设读写互动

7月12日,南京城迎来了又一场大暴雨,短短的时间栖霞区教师进修学校大门外的小路成了一条欢乐的小河。

学员们冒着大雨按时来参加培训,很多人都浑身湿透了,学员们都相互打趣,没有丝毫的畏难情绪。

应美华校长拿出自己的衣服给学员换上,还为自己的衣服不够时尚而抱歉。

学习的第三天,学员们兴趣盎然精神饱满。

王宗海教授和陈道佩老师在收取学员的反馈意见,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调整。

上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朱萍老师为我们带来《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的讲座。

朱萍老师是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是刚评选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多年来致力于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在作文教学中颇有建树。

朱老师从和朋友的聊天和女儿的冲天辫谈起,联系课标中习作的要求,提出儿童习作教学生活化追求,“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落实,“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逐步提高。

提出关注儿童生活,让习作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汇报了自己的作文教学研究:

TV作文教学研究、网络作文教学研究、绘本作文教学研究。

朱特和老师们分享了绘本作文,探讨创生“第三个故事”的密码:

图文交融、化静为动、聚焦细节。

她还用自己的教学论文《绘本作文的两极之辩》的写作经历告诉学员如何进行教学研究,将论文写作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实现自己教育的幸福人生。

王宗海教授在讲座结束进行点评并相机对学员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爸爸长出了翅膀飞到了天花板上,女儿的反应?

妈妈的反应?

孩子的好奇心该如何维护,我们缺失了什么,我们怎样走进孩子?

带给了学员深深的思考。

学员代表、大家语文网资深网友青青子衿和专家互动,她诗意的表达、反思性的追问,赢得了专家和学员的赞许。

 

中午利用饭后休息的时间,王宗海教授召开学员代表开会。

学员们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对后继的学习提出了很多建议。

学员谈论热烈,直到下午专家的讲座开始才意犹未尽地结束。

下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周益民带来讲座《写满字的空间是美丽的——漫谈读写互动》,周益民老师是《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通讯·小学版》封面人物,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百余篇,出版个人文选《步入诗意的丛林》,主编《小书虫牵手大作家》、《上读书课啦——班级读书会案例精选》等书。

2002年起致力于“诗化语文”的行动研究,得到教育界、儿童文学界有关人士的关注。

周特首先回忆了自己曾经很仰慕的名教师的起步作文训练,用反思和追问的方式让学员很快明白了习作教学的真谛。

分享了他三年级的一个汴同学的作文,自发的状态下,孩子有表达的需要,所以三年级不是零起点。

我们的习作教学没有和孩子的天性合作,所以老师害怕写作文,学生写不好作文。

其实,写作是心智的自由表达。

接着,周特结合苏教版小语教材的几个例子谈教材的写作观。

简单分析教材的写作内容是强调意义和事实,写作理念是强调教育与教训,文学观念是生活的直接反应,叙事方式很空泛。

分享了几篇优秀的童诗童话:

《长大以后做什么》《我将做一个什么》《山和孩子的对话》《草原》。

刘亮程说过:

“文学,就是为我们的精神,创造一种绝处逢生。

”在儿童阅读带来的新空间环节,展示了程玮语言的启示:

“怎,怎么办呢?

”小嘉慌慌张张地对我说,“我以前撕邮票,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件。

”我们语文老师说过,“事情”和“事件”这两个概念是不大相同的。

“事情”是指平时发生的小事,“事件”是指不平常的大事。

小嘉用了“事件”这个词,马上使我觉得情况严重起来了。

(《邮票事件》)

哎,说起来真伤心,开学第一天,爸爸就把我的足球没收了,虽说他是爸爸,是大人,可办事也得讲理呀,整整一个早上,我脖子上套着书包,像尾巴似的跟在他后面走来走去,大声抗议着:

“为什么没收足球呢,你把理由讲出来,你讲出来嘛!

”他在房间里转来转去,大概想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放足球,听我嗓子越来越高,就不耐烦地开口了:

“理由?

你以为我讲不出理由吗?

告诉你,我可以讲出一百条呢!

”接着,他像个七十岁的老太婆一样,唠唠叨叨地开始讲起来了。

……总之,爸爸说的一条都不算理由。

他要真的说上一百条,我可没耐心一一讲给你们听。

其实他也没说满一百条,因为才说到第三条,他就找到了存放足球的地方。

(《我和足球》)

“我想去搬个凳子,小嘉说:

‘嗐,干吗要去搬呢,你不能当凳子吗?

’我就脸冲着地趴下来,说:

‘看到什么新鲜的东西可得告诉我。

’‘那当然,连只蚊子也不会放过。

’小嘉说着,就踩到我背上来了。

我才知道,在世界上做一张凳子也真不容易。

”“我坐在地上,手撑着地说:

‘你真把我当凳子啦?

’‘蹬一下算什么呢?

’小嘉马上举例子说,他看到有个杂技演员,背上叠十几个人呢。

”(《交朋友》)

读写互动:

从阅读的趣味、感受、启迪出发,而不是主要着眼阅读文本的写作技巧、言语形式。

写作与阅读是一种互为动力的关系。

阅读文本的选择是前提:

儿童性、文学性。

阅读情绪的激发是关键:

有“我”的阅读。

话题切入的角度是催化:

张力与冲突。

表达方式的关注是保证:

模仿与创造。

读写互动的生长点:

1、儿童的阅读兴奋点。

2、文本的丰富意味处。

3、文本的特色叙事式。

周特在解答学员问题环节,和大家共同阅读了《三只小猪》的几种版本的童话故事,让老师们感受到儿童阅读的魅力。

还和学员老师读了几首琅琅上口的童诗,用不同的节奏演绎各种风格。

听课的老师都感到诵读真有意思。

蒋浩老师最后谈学习感受:

周特的讲座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要有敏锐的质疑教材文本的能力,谢谢周特带着我们走进了儿童文学。

 

 

2012年省级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报道(四)

[2012-7-1321:

18:

00|By:

栖霞孙长松]

 

1

推荐

——务实与务虚共融视觉和灵魂共舞

7月13日,江苏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第四天,培训班邀请到了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王本余博士和南师大文学院谭凤霞硕导,两位学院派的专家给学员带来了哲学层面的教育理念,栖霞区教育电视台对培训活动进行了采访。

上午,南京晓庄学院教育科学院教授王本余博士来到栖霞区教师进修学校,为小学语文骨干班全体学员作了一场专题报告,报告题目是《学生是谁?

——有关学生身份的追问与思考》。

他从教育研究者与教育行动者视角上的差异。

来分析学生的属性和社会对学生属性的理解偏差:

学生是学校中的一种角色,学生是科学知识的学习者,学生是学校中的受教育者,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让学员明白:

自由是人的先天本质。

人的天性在于追求自由。

所谓学生是自由之人,就是说学生具有自由意志,不同于一个纯粹的物的存在。

他们拥有自由却有可能滥用它,自由可能发展成为任性。

学生是自由之人,这为教育制造了很多“麻烦”,同时也增添了教育的意义。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卢梭)

倘若你珍惜你的童年,你一定也要尊重你的孩子的童年。

当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时,不要用你眼中的正经事去打扰他。

当孩子编织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

如同纪伯伦所说:

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执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

(周国平)

在教育当中,我们要帮助孩子确立起勤奋、进取、好学、乐观、自信、诚实、感恩、坚强、勇敢等个人的美德,也要帮助孩子确立起尊重、关怀、助人、友善、奉献、宽容、守纪、守法、公平、正义、忠诚等公共的美德。

教育不应当是“我”做出决定、“你们”严格执行的活动。

因为,我们不可能剥夺孩子做出决定的机会,让他们在服从中长大,然后让他们做出决定。

我们应当鼓励孩子在民主和平等的文化中,学会彼此尊重,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和分享,学会妥善地解决意见的分歧,学会为共同体操心。

一种良好的教育是使人感觉到自由、轻松、和谐、有序的教育,它使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只有坏的班级教育才使人感受到拘束、沉重、冲突和无序,使人处处担心遭受否定、惩罚和羞辱。

自由只有在自由的实践中才能学会。

尊重儿童的自由就意味着鼓励儿童的创造。

避免学校中的过度竞争。

过度竞争导致安全感的缺乏,导致个体化的结果。

平面的教育因为回避这些冲突,对儿童的想法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只是一门心思地、一厢情愿地告诉孩子:

你们应该如何!

这是平面的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平面的教育简便易行的原因所在。

立体的教育是以儿童的主动精神为基础的,鼓励儿童主动地表达个人的见解,引导儿童主动地关怀班级公共生活,展现儿童的主动、活泼的精神。

尊重学生的天性;关注学生生活;弱化控制取向。

王教授的讲座很好地体现了南京市小班化教学的理念:

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幸福每一个。

课后与学员们进行了交流。

中午,栖霞区教育电视台对培训进行了采访。

下午,南师大文学院谭凤霞教授进行《国际视野中的儿童文学阅读》的讲座。

谭教授从阅读的灵魂是什么谈起,分享了J.K.罗琳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希望每个人能减轻世界的苦难。

教师阅读什么:

✍   儿童文学作品(中外,经典与当下)

✍   教师儿童文学理论阅读建议:

✍   《儿童文学概论》,朱自强

✍   《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加]培利·诺德曼等著

✍   《图画书:

阅读与经典》,彭懿,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幸福的种子》、《我的图画书论》,[日]松居直

✍   《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梅子涵等著,新蕾出版社

✍   《中国儿童阅读七人谈》

✍   《长满书的大树——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与儿童的对话》,湖北少儿社2005年版

✍   《朗读手册》吉姆·崔利斯

✍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说来听听》艾登·钱伯斯

✍   《阅读的力量》斯蒂芬·克拉松

✍   《教会学生阅读》美,卡伦·坦克斯利

推荐三部美国校园小说:

《相约星期六》科尼斯伯格

《男孩进化史》HereLiesLinc(US.DeliaRay)

《星期三的战争》[美]加里·施密特(GaryD.Schmidt)

学生阅读什么:

✍   文学

✍   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   自然

✍   人生

✍   (人与艺术、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我的关系)

阅读过程:

共读与分享,从感受到思考

✍   1\聊书:

what(说来听听,感受的快乐)

✍   2\议书:

why——how(思考的快乐)

✍   3\侃书:

互文延伸

✍   一个作家的此作品与彼作品,不同作家的相关/相类作品,不同体裁(如诗与小说)、形式(文字文本与影像文本)

✍   如绘本《爱心树》、《小石狮》等可用互文欣赏

✍   如反映战争主题的小说/电影的互文阅读:

一战、二战、抗战……

✍   4\写作、演出……

培养高级思维技巧

✍   《教会学生阅读》美,卡伦·坦克斯利

✍   p122“拓展思维的策略”

✍   心声、观点选择、得出结论、给作者的新、祝愿卡、比较对比问题、剧本创作、快速写作、电影欣赏、主要问题图标、日记、改写故事、创作儿童书籍……

谭教授和学员分享了几个最新的绘本,图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是图乘以文的关系。

在教学案例金子美铃诗歌、绘本《爸爸的围巾》的品析后,推荐澳大利亚“showme”视觉素养评价框架,“ShowMe”框架对我国视觉素养教育的启示

第一,明确视觉素养教育的对象。

国内有一些地区正在逐渐开展视觉素养研究和视觉素养教育,但当前的视觉素养教育还只是一种广泛的教育,受教育对象也是广泛的。

学习者对视觉信息的感知和理解受到个体、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例如由于年龄、经历、环境的差异使儿童和成人从同一图像中看到的信息截然不同。

“ShowMe”框架针对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开展视觉素养教育首先应该确定受教育对象,根据他们的特点划分为不同阶段。

确定受教育对象的类型以及其个体、社会与文化的特点有利于明确视觉素养教育的内容与评价标准。

第二,将视觉素养教育整合到课程教学中。

国外视觉素养教育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开展,一是将视觉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二是将视觉素养教育与其它课程整合。

“ShowMe”框架属于对后者的评价,该框架建立在将视觉素养教学与图画书教学相结合的基础上,评价内容与方式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视觉信息在我国中小学课本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但是多数情况下教师将其作为负载信息,并未重视其作用。

视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具象化,有利于学习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