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7038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docx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docx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以和润心以雅正行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

以和润心以雅正行

XX年区级教材培训会交流发言稿:

以和润心以雅正行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xx小学,感谢洪主任、王主任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平台,和大家一起交流与分享xx小学和雅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的过程。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为大家介绍:

和雅课程的生长土壤——特色象棋文化(幻灯片1)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师生秉承“积跬步至千里”的校训,坚持“承传统、诵经典、学弈棋、育新人”的办学理念,把“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乐在‘棋’中”作为发展愿景,进一步固化“以棋立德、以棋启智、以棋养心、以棋育美”的学校象棋文化构想。

在“快乐、文雅、自信、进取”的校风,“诲人不倦、教学相长”的教风和“乐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确立了走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与象棋文化相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幻灯片2)

我校的象棋文化特色工作经历十年的坚持,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帮助下,历经三任校长与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诵读经典美文,学习棋文化,丰富师生文化底蕴,实现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和谐发展。

(下个月4号将进行市级象棋文化特色学校的授牌仪式。

和雅课程理念——一个核心,两个层面,六大板块(幻灯片3)

xx小学将下棋与人生类比,从特色象棋文化中寻根,最高境界就是“以和为核心,以雅为归宿”,提炼出一个核心词——和雅。

打造和雅教育首先要以课程育人,而“以和润心、以雅正行”是我们在课程实施中的准则和最终目标,所以以国家课程方案标准为指导,运用统整的思想,建立“和雅课程”。

主要体现为一个核心,两个层面,六大板块。

一个核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

(幻灯片4、5学生核心素养6大项18小项)

以上罗列的18项小类,涉及“和雅教育”的方方面面,它们与知识技能有关,与方法有关,也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

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是将这一思想渗透于整个“和雅课程”体系中,由这一核心向外辐射、衍生出各个层面的具体课程。

2、建立两个层面的可供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

(幻灯片6、7)

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为“再生”,对基础性课程进行再设计、“再生”性开发,在原有的教学材料中挖掘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点,将之转化为具有活力而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

我们自编的校本教材《棋里》介绍了象棋基础知识,带领孩子走进象棋世界,《读经典美文•做谦谦君子》和《学文明礼仪•做高雅少年》介绍了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传递出一个理念:

教育要从好习惯开始。

第二个层面为“创生”,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迎合不同学生兴趣,创设拓展型、探究型课程。

这就形成了六大板块:

童蒙养正、雅园阅读、科创启智、艺林之旅、活力健身、综合实践。

童蒙养正主要通过规则教育养成良好品行;雅园阅读通过品读诗书启迪智慧;科创启智引导儿童发现、探索,挖掘潜能;艺林之旅通过培养琴棋书画舞蹈等技能展现才艺;活力健身通过运动健身强健体魄;综合实践则让学生们用身心去体验大千世界。

这六大板块充分融入了学校“和雅教育”的办学特色,立足“发现、尊重、呵护、启迪”四个实践点,组成立体式、多维度的校本课程体系。

除此之外,将学校的各项活动融入课程体系中,成为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衍生部分。

基础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学生中的共有素养,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则依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强化其某些方面的素养。

在完成传统基础教育“普遍发展、共同发展”的目标之外,保持儿童的个性,努力做到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

根据核心素养涉及的内容、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办学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我们将六大板块,分别辐射、衍生出具体的学习内容:

(幻灯片8)

六大板块“再生”后的基础型课程“创生”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

童蒙养正道德与法治,少先队活动、心育主题教育活动、礼仪教育、心理团体活动

雅园阅读语文、英语绘本、诵读、播音、英语(日语)口语秀、书香家庭、阅读节、演讲节

科创启智数学、科学、手工、信息技术象棋、思维数学、折纸、泥塑、科技节

艺林之旅音乐、美术、书法合唱、儿童画、舞蹈、书法、象棋文化节、书画节

活力健身体健、体活跳绳踢毽、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节

魅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美味厨房、入学礼、成人礼、毕业礼、三礼教育、礼仪节

校本课程酝酿筹备

xx小学的校本走班课程从XX年9月就开始酝酿和筹备,在历时一年后,XX年10月11日的正式开幕。

1、提高认识,努力学习(幻灯片9)

为了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的认识,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校本课程的理论、向校本课程实施有所建树的学校取经,校长亲自挂帅,发动教师思考设计校本教材。

2、思虑周全,尽善尽美

在筹备阶段,为把校本课程开发的尽量完美,学校为此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问卷、家长座谈、召开家委会等方式,对学情全面了解,确保学生学有所得。

学校向733名学生、家长和36位教师发放问卷调查,对回收的调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集思广益,充分了解了师生们的需求和意愿。

然后要求教师们根据自己特长,自主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类型人人申报一门校本课程,认真制定实施方案,让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开发课程的意识与能力,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水平,在人人动起来的基础上再不断完善校本课程。

(幻灯片10)

3、班级组建,人人参与

师生双向选择完成选修课的报名与组建。

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在课程的选择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做出选择。

教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老师,目的是抱着给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学校也会从全局做好统筹安排,尽量保证现有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走班”学习分为校级和年级两个层面。

校级层面的校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跨年级、跨班级,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形式最终确定学生名单,便于培养和选拔特长生。

孩子们都选到了自己心仪的课程,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

4、宣传到位。

在组织实施阶段,在教师申报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将老师申报的拓展型或探究型课程进行归类整理,列成“课程菜单”,全校共开设了21门校本课程。

同时还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图书馆、科学室、多媒体教室、电脑房等,开发家长资源,所有教师为自己负责的课程取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写一条引人入胜的宣传语。

之后制作成宣传展架,在同学中公开宣传,自由报名,现场选课,选课现场热火朝天,老师们不遗余力地宣传,孩子们热情高涨地探讨:

“你为什么要选美味厨房啊?

”“我想给妈妈做好吃的呀。

”“那你会做什么?

”“所以才要学啊,妈妈天天给我做饭,太辛苦了!

”(幻灯片11、12)

和雅课程体系设置——日、周、月、年课程

通过前期的充分准备、策划和研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构建了我们和雅课程的体系:

(幻灯片13、14、15)

一日常规必修课:

1、象棋课:

时间:

每周一课时,纳入课程表

我校特开发适应6-12周岁儿童的象棋校本课程,具体内容如下:

一、二年级《棋里》;三、四年级《棋礼》;五、六年级《棋理》。

(排兵布阵)

2、经典诵读:

时间:

每天语文早读时间

我校特开发适应6—12周岁儿童心身发展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具体内容如下:

一年级:

《三字经》;二年级:

《弟子规》;三年级:

《笠翁对韵》

四年级:

《中华成语千句文》;五、六年级:

《论语》

3、写字训练:

时间:

每天中午1:

40-1:

55(2:

10-2:

25)

我们在校本课程中又专门开设了写字训练课,由各班语文教师授课,专项硬笔书法训练。

4、快乐大课间与全员性的礼仪操运动:

我校校本课程开展快乐大课间及全员性的礼仪操运动,同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比较。

分为以下几个系列

(1)、广播操;

(2)、校园礼仪操;(3)、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一至六年级花样跳绳、踢键、呼啦圈等。

其中象棋课程由专任教师负责,晨读午写由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负责,大课间活动则全员参与,学校行政班子成员都有对应负责的区域和班级。

周课程选修课:

(幻灯片16、17)

为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为此学校在每周二下午实施的校本走班课程,涉及六个板块的21个科目。

包括绳舞飞扬、美味厨房、缤纷世界儿童画、歌声嘹亮等。

月课程——课程就在那节日里(幻灯片18、19)

我们将要一一组织实施的活动进行宣传展示。

经过学校校委会班子成员的反复研讨,确立了8个校园课程文化节日:

三月礼仪节、四月阅读节、五月体育节、六月感恩节、九月教室文化节、十月象棋文化节、十一月演讲节、十二月书画节。

这8个节日也就代表着一个月或更多时间的主题活动,这些节日与整体课程设计也是相关联互应的。

对应公民课程的是礼仪节;对应艺术课程的是书画节;对应特色课程的是象棋文化节、演讲节;对应教师的是教室文化节。

(幻灯片20、21、22)

年课程——习惯养成(幻灯片23、24、25)

这主要包括:

从进学校大门开始,每一个学生走到这里都会自觉排成队列,按照路线有序进入校园。

组织开展一系列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如:

“微笑礼、端行礼和鞠躬礼”学习培训,“我爱红领巾”系红领巾比赛,“文明礼仪操”比赛等),每年的少先队入队礼,每学期的主题开学典礼,每周的主题升旗仪式,以及年9月份开智启蒙的入学礼和6月份明礼担当的毕业礼。

从细节处做起,知行守则,涵养规范,传雅言,端雅行,正雅品。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校本课程评价——1463培养模式

(一)、评价内容:

1、课程的选编情况;2、学生学习状态;3、教师教学实施状况。

(二)、评价的基本措施(幻灯片26)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考核的包括领导小组、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面。

我们逐步创立科学多元的1463培养模式。

一个培养理念,即:

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个学生都乐在“棋”中;四个培养目标:

快乐、文雅、自信、进取;六个评价标准:

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扫好地、做好操、走好路;三级评价体系:

班级之星、六好少年、文雅学生。

2、确立评价内容后,根据课程内容和资料,评价创新性、操作性、实效性,评价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通过交流和问卷、调查、抽样等方式进行质量评价。

评价结果将纳入年终考核。

3、经过评价的反馈,进一步决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成,完善管理策略,创设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良性循环。

校本课程保障制度

1、领导小组对课程开发始终进行指导督导,参与研究。

2、不断加强校本培训,集思广益,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达到驾驭校本课程的目的。

3、建立和制定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制度,做好制度管理。

4、根据学校的经济实力,逐步加校本课程的投入,对参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师给予相应物质或精神的奖励。

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加强维护与完善,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随着不断的推进和实施,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仍然要在坚持中不断学习和摸索,以和润心、以雅正行,努力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和雅校本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