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7096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docx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

创伤急救培训教案

授课人:

李春伟

一、现场创伤急救技术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等。

(一)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的患者。

如果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通过人工呼吸抢救过来。

在实施人工呼吸前,要先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并将伤员领口解开,放松腰带,注意保持体温;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

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各种有效的入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

人工呼吸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鼻)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三种。

1、口对口(鼻)吹气法

口对口(鼻)吹气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先要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领,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人,促使伤员吸气,如图10一3所示。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伤员呼气。

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4一16次。

注意吹气时切匆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

当患者有严重的下领和嘴唇外伤、牙关紧闭、下领骨折等,难以做到口对口不漏气时,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抢救者用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上使其头部后仰,用另一只手抬起患者的下颌并使口闭合。

抢救者作深呼吸,用嘴唇包绕封住患者鼻孔;再向鼻孔吹气,然后抢救者口部移开,让患者被动地将气呼出,如此反复。

2、仰外压胸法

该方法是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其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上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伤员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使空气吸人肺内。

如此有节律地进行,要求每分钟压胸16一20次,如图10一4所示。

此法不适用于胸部外伤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中毒者,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按压法同时进行。

3.俯卧压背法

此法与仰卧压胸法的操作大致相同,只是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因为这种方法便于排出肺内水分,因而此法对溺水急救较为适合。

(二)心脏复苏

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1、心前区叩击术

心脏骤停后立即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叩击3-5次,并观察脉搏、心音。

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立即放弃,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操作时,要使伤员头低脚高,施术者以左手章置其心前区,右手握拳,在左手背上轻叩。

2、胸外心脏按压术

此法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者。

在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做心前区叩击术,如果叩击无效,应及时正确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其操作方法是:

首先将伤员仰卧在木板或地板上,解开其上衣和腰带,脱掉其胶鞋。

救护者位于伤员左侧,手掌面与前臂垂直,一手掌面压在另一手掌面上,使双手重叠,置于伤员胸骨中下1/3交界处(其下方为心脏);以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奏地、冲击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压,使胸骨压下3一4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就可以了);按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利于心脏的舒张,按压次数,以每分钟60一80次为宜。

按压过快,心脏舒张不够充分,心室内血液不能完全充盈;按压过慢,动脉压力低,效果也不好。

使用此法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l)按压的力量应因人而异,对身强力壮的伤员,按压的力量可大些;对年老体弱的伤员,力量宜小些。

按压的力量要稳健有力,均匀规则,重力应放在手掌根部,着力仅在胸骨处,切勿在心尖部按压。

同时,往意用力不能过猛,否则可导致肋骨骨折、心脏积血或引起气胸等。

(2)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应同时施行。

一般每按压心脏5次,做口对口吹气l次。

如果l人同时兼作此两种操作,则每按压心脏15次,需连续吹气2次。

按压显效时,可摸到颈总动脉、股动脉搏动,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口唇、皮肤转为红润。

(三)止血

1、指压止血法

该方法是在伤口附近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处,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以阻断血流,此法是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暂时性止血措施,在指压止血的同时,应立即寻找材料,准备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2、绞紧止血法在找不到止血带的情况下,可用毛巾、三角巾、绷带、衣片等折叠成带状,在伤口上先加垫,然后用带子绕衬垫一周打结,用小木棒插人其中,先提起,适当绞紧至不出血,而后固定。

(四)创伤包扎创伤包扎的目的是:

保护伤口和创面,减少感染,减轻痛苦。

加压包扎有止血作用;用夹板固定骨折的肢体时,需要包扎,以减少继发损伤,也便于运送医院。

现场进行创伤包扎可就地取材,用毛巾、手帕、衣服撕成的布条等进行。

l、布条包扎法

(l)环形包扎法。

该方法适用于头部、颈部、腕部及胸部、腹部等处。

将布条做成环形重叠缠绕肢体数圈后即成。

(2)螺旋包扎法。

该方法适用于前臂、下肢和手指等部位的包扎。

先用环形法固定起始端,然后把布条渐渐地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前圈的一半或l/3,呈螺旋形,尾部在原位上缠2圈后予以固定。

(3)螺旋反折包扎法。

该方法多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包扎。

开始先做螺旋形包扎,待到渐粗的地方,以一手拇指按住布条上面,另一手将布条自该点反折向下,并遮盖前圈的一半或1/3。

各圈反折须排列整齐,反折头不宜在伤口和骨头突出部分。

(4)、“8”字形包扎法。

该方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

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两圈,然后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一圈向下,两圈在关节屈侧交叉,并压住前圈的1/2。

2、毛巾包扎法

(1)头顶部包扎法。

该方法是将毛巾横盖于头顶部,包住前额,两前角拉向头后打结,两后角拉向下领打结,如图10一11所示。

或者是毛巾横盖于头顶部,包住前额,两前角拉向头后打结,然后两后角向前折叠,左右交叉绕到前额打结,如果毛巾太短可接带子,

(2)面部包扎法。

该方法是将毛巾横置,盖住面部,向后拉紧毛巾的两端,在耳后将两端的上、下角交叉后分别打结,在眼、鼻、嘴处剪润。

扎与腹部包扎方法相同。

3、包扎时应注意的事项

(l)包扎时、出血、疼痛和感染应做到动作迅速敏掩。

不可触碰伤口,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

(2)不能用井下的污水冲洗伤口。

(五)骨折.

骨折团定可减轻伤员的疼痛,可以防止因骨折端移位而刺伤临近的的组织、血管和神经,也是防止创伤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

1.操作要点

(l)在进行骨折固定时,应使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物品。

手边没有时,可就地取材,如板皮、树枝、木板、木棍、硬纸板、塑料板、衣物、毛巾等均可代替。

必要时也可将受伤肢体固定于伤员健侧肢体上,如下胶骨折可与健侧绑在一起,伤指可与邻指固定在一起。

若骨折断端错位,救护时暂不要复位,即使断端已穿破皮肤露出外面,也不可进行复位,而应按受伤原状临时包扎固定。

(2)骨折固定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在肩、肘、腕、股、膝、裸等关节处应垫棉花或衣物,以免压破关节处皮肤,固定应以伤肢不能活动为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3)搬运时要做到轻、快、稳。

2.固定方法

(1)上臂骨折的固定方法。

该方法是于患翻腋窝内垫以棉垫或毛巾,在上臂外侧安放垫衬好的夹板或其他代用物,绑扎后,使肘关节屈曲90。

,将患肢捆于胸前,再用毛巾或布条将其悬吊于胸前。

(2)前臂及手部骨折的固定方法。

该方法是用衬好的两块夹板或代用物,分别置放在患侧前臂及手的掌侧及背侧,以布带绑好,再以毛巾或布条将前臂吊于脚前。

(3)大腿骨折的固定方法。

该方法是用长木板放在患肢及躯干外侧,半舰关节、大腿中段、膝关节、小腾中段、躁关节同时固定。

(4)小腿骨折的固定方法。

该方法是用长、宽合适的木夹板2块,自大腿上段至踩关节分别在内并两侧捆绑固定。

(的骨盆骨折的固定方法。

该方法是用衣物将骨盆部包扎住,并将伤员两下肢互相捆绑在一起,膝、裸间加一软垫,曲舰、曲膝。

要多人将伤员仰卧平托在木板担架上。

有骨盆骨折的伤员,应注意检查其有无内脏损伤及内出血。

(6)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

该方法是以绷带做“∞”形固定.固定时双臂应向后伸。

(六)伤员搬运

井下条件复杂,道路不畅,

转运伤员要尽量做到轻、稳、快。

有经过初步固足、止血、包扎和抢救的伤员,一般不应转运。

搬运时应做到不增加伤员的痛苦,避免造成新的损伤及合并症。

搬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l)呼吸、心跳骤停及休克昏迷的伤员应先及时复苏后再搬运。

若没有懂得复苏技术的人员时,则可为争取抢救的时间而迅速向外搬运,去迎接救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

(2)对昏迷或有窒息症状的伤员,要把肩部稍垫高,使头部后仰,面部偏向一侧或采用侧卧位和偏卧位,以防止胃内呕吐物或舌头后坠堵塞气管而造成窒息,注意随时都要确保呼吸道的通畅。

(3)一般伤员可用担架、木板、风筒、刮板输送机槽、绳网等运送,但脊柱损伤和骨盆骨折的伤员应用硬板担架运送。

(4)对一般伤员均应先行止血进行转运。

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进行转运。

(5)一般上、下肢外伤的伤员,可平卧在担架上,伤肢抬高;有开放性气胸者,需封闭包扎后,才可转运;腹腔部内脏损伤的伤员可平卧,用宽布带将腹腔部捆在担架,以减轻痛苦及出血;骨盆骨折的伤贾可仰卧在硬板担架上,曲、曲膝、膝下垫软枕或衣物,用布带将骨盆捆在担架上。

 

现场救护普及培训教案

【培训课题】:

现场救护普及培训

【授课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学习,使同学们掌握现场急救的的基本方法及操作技术,在发生事故后或受到创伤时,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减小创伤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

【授课主要内容】:

1、救护新概念2、心肺复苏(CPR)3、止血、创伤包扎4、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重点难点】:

掌握救护新概念、心脏复苏(CPR)、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伤员搬运技术要领。

【授课时间】:

半天

【授课内容及步骤】:

按现场救护普及培训要求根据实际安排本次培训内容:

(理论授课+实际操作)

第一部分理论授课

展示一些灾难图片,提高自救互救意识。

一、救护新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心脑血管急症、交通事故、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等突发事件逐年增多,人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和现场救护的需求愈来愈大。

向广大人群普及现代急救护理观念和技能,显得更为重要。

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新模式下,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针对急、危、重症及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急救与护理知识,让广大公众掌握基本的救护理念与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以便在事发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自救与互救,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人民的健康生活、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提供必要的保障。

这一救护观念已成为现代救护的新概念。

(一)救命的黄金一小时

传统观念中人们将抢救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病人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身上,缺乏对急、危、重伤病员现场救护重要性的认识。

这种传统的观念,往往就使处在生死之际的病人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抢救时间。

这宝贵的时间被称为 “救命的黄金一小时”。

严重创伤病人有着明显的三个死亡高峰:

第一高峰:

创伤即刻至十数分钟

原因:

不可逆的严重创伤、窒息、大出血

第二高峰:

伤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原因:

中等程度的出血、休克

第三高峰:

伤后数天至数周

原因:

休克、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二)第一目击者”(firstresponder

▪发达国家的社区急救服务,侧重于对“第一目击者”群体的培训。

▪必须对警察、消防队员、教师、宾馆、旅游、民航、超市以及其他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实施基础救护培训。

定期进行基础救护知识、技能的培训与复训,尽可能地将急危重症、意外伤害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现代救护仅仅依靠专业医疗部门是不够的,还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要有一个“大救援”的观念,统称为紧急医疗救援。

▪我们要树立救护新概念,在全国范围内,对重点人群集中进行普及教育、传授急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急救培训工作要与国际接轨,培训目的就是为广大的人民服务。

▪第一目击者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

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EMS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平时参加救护培训并获取培训相关的证书,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

(三)生命链(chainofsurvival)

美国心脏病学会于1992年10月,在“美国医学杂志”上正式使用生命链(chainofsurvival),为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称四个早期。

我国的救护步骤(心肺复苏步骤)

v

v

v

v

v

v6.清除异物,开放气道

v

(四)我国的救护步骤(心肺复苏步骤)

看看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做好自我防护。

进行急救时,救援人员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

这一点非常重要!

特别是把患者从严重污染的场所救出时,救援人员必须加以预防,避免成为新的受害者。

应将受伤人员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的地点。

“喂!

你怎么啦?

轻拍重唤

呼吸心跳骤停的表现

v意识丧失

v面色苍白

v呼吸停止

 

来人啊!

这里有人晕倒了。

我是救护员!

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

请***(指定一个人)快去报告“120”,打完电话告诉我一声。

有谁知道这附近有除颤仪的,请帮忙拿过来”

★120电话需告之……

v意外发生地点;

v现场可联络电话;

v报案人姓名;

v发生意外原因;

v伤员情况:

清醒程度;呼吸状况;

脉搏情况;有无出血?

4.摆放(心肺复苏抢救)体位

v地面或床板(硬的平面)

v仰卧位

v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v平直无扭曲

翻转伤病员方法——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5.胸外按压circulation

胸外按压位置:

取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姿势:

上半身前倾,双肩,两手臂伸直(肩、肘、腕)垂直于病人胸骨,用上半身身体重量向下挤压至少5厘米。

Ø要点:

⏹垂直向下按压

⏹平稳、规律

⏹下压时间=回缩时间

⏹放松时手不离位

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min按压深度:

成人至少为5cm

儿童和婴儿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儿童大约是5厘米,婴儿大约为4厘米)。

6.清除异物,开放气道Airway

v先解开衣领、围巾、领带。

v第一次打开气道,要检查气道

打开呼吸道,检查有无异物”

“气是否吹的进去”(如果吹不进去)“再次打开呼吸道”

方法:

打开气道-仰头举颏法要求:

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呈90度。

v口对口人工呼吸

动作要求:

气道畅通

捏闭鼻翼

正常吸气后、包严口、吹气

吹气量(成人):

500~600ml看到胸廓起伏。

时间:

一秒。

v口对鼻人工呼吸(不能张口,口部严重损伤者)

v口对口鼻(婴儿)

v口对呼吸面罩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

2

成人心肺复苏30次胸外按压的时间大约为18秒钟,一个循环5轮按压和吹气时间约为2分钟。

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

1、面色、口唇由苍白、紫绀变红润;

2、恢复脉搏搏动、自主呼吸;

3、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4、病人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

心肺复苏终止条件

1.病人自主呼吸与脉搏恢复。

2.有人或专业急救人员接替。

3.医生已确认病人死亡。

4.救护人员精疲力竭,无法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v1.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100次);

v2.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厘米;

v3.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v4.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v5.避免过度通气。

二、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Heimlich手法)

(一)特殊表现:

由于异物吸入气管时,病者感到极度不适,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V”字状地紧贴于颈前喉部,苦不堪言

颜面青紫不能发声

“v”形手势肢体抽搐

呼吸停止

(二)海姆立克的急救法

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了海姆立克的急救法(Heimlichmaneuver),简称海氏急救法。

该法主要用于气管异物导致呼吸梗阻、呼吸骤停之急救。

所以,海氏急救法使用日见广泛,并已成为CPR的新的“成员”

1、成人气道梗阻急救(自救)

v腹部冲击法1

一手握拳抵于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住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压4~6次。

要求:

实施腹部冲击,定位要准;

不要把手放在胸骨的剑突下或肋缘下.

腹部冲击要注意胃反流导致误吸

v腹部冲击法2

或将上腹抵压在椅背、桌边和栏杆等坚硬处,连续弯腰挤压腹部4~6次,可以连续反复挤压数次。

2、成人气道梗阻急救(互救)

v对于尚清醒者,可嘱其弯腰并用手掌击打其后背中间4-6次。

v或救治者用双手环绕患者腰间,一手握拳抵于其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紧此拳向上、向后冲击勒压4~6次。

v如果患者已经窒息昏迷倒地,且尝试口对口吹气无效,可跨坐其腿上用掌根推压脐上两横指处4~6次。

3、异物掏出

如异物被冲出,须迅速将其掏出口外。

可用手将舌头及下巴抓住抬高然后用另一侧之手指将异物钩出,清除口腔异物(不可盲目掏挖)但应注意不要将其推入气道更深处,或被患者反射性闭嘴咬合,伤及救治者手指。

三、创伤救护

(一)概述(引入)

创伤:

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致伤因素:

●机械因素:

车祸塌方刀伤枪伤

●物理因素:

冻伤烧伤电击射线

●化学因素:

酸碱毒气

●生物因素:

毒蛇昆虫

现场救护目的

v

(一)抢救、延长伤病人生命--心肺复苏

v

(二)减少出血,防止休克--止血

v(三)保护伤口--包扎

v(四)固定骨折

v(五)防止并发症

v(六)快速转运

创伤现场救护的要求

快速、正确、有效因地制宜就便取材

四项技术1.止血2.包扎3.固定4.搬运

(二)止血

1、血液概述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输送能量和气体。

血量:

成人的血液约占自己体重的8%,即大约每公斤体重拥有60-80ml的血液。

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轻度休克:

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冷汗淋漓、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脉搏增快等;

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40%—中度休克:

脉搏可达100-120次/分;

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以上—重度休克:

有生命危险,脉搏细弱,摸不清。

2、出血种类

●根据部位,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

Ø内出血—外表看不见

Ø外出血—外表看得见

●根据血管损伤的种类,分为

Ø动脉出血—喷射、量多,色鲜红

Ø静脉出血—流出、量中等,色暗红

Ø毛细血管出血—渗出,量少,色由鲜红变为暗红

3、止血的材料

v常用的材料有无菌敷料、粘贴创口贴、气囊止血带、表带止血带、绷带、三角巾等。

v禁止使用电线、铁丝、绳子等替代止血带。

4、止血方法

v1、指压止血法

止血原理:

---利用大拇指的压力将出血伤口的供血动脉(近心端)压向骨骼

适用范围---头部、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

⑴头顶、额部和颞部出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伤侧耳屏上前方1.5厘米处,用力压迫颞浅动脉

⑵面部止血:

压迫双侧下颌角前约3厘米的凹陷处面动脉即可止血。

⑶耳后出血:

用拇指压迫同侧耳后动脉

⑷上肢出血:

四指压迫腋窝搏动强烈的腋动脉,压向肱骨止血.

⑸前臂出血:

出血一侧上臂中段肱动脉搏动点要将前臂抬高。

⑹手掌和手背:

双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桡动脉、尺动脉。

⑺手指和脚趾:

拇指与食指同时压迫出血手指两侧指动脉。

⑻下肢:

手掌根部或双手大拇指压迫出血一侧大腿上三分之一内侧股动脉。

⑼小腿出血:

在腘窝中部摸到腘动脉搏动后用拇指向腘窝深部压迫

v2、填塞止血

伤口较大,出血多,组织损伤严重的应急现场救治。

用消毒纱布或敷料等填塞伤口后,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注意:

一般只塞四肢伤,不塞胸腔、腹腔、盆腔伤。

对于深部伤口出血,如肌肉、骨端等,一定要用大块纱布条、绷带等敷料填充其中,外面再加压包扎,以防止血液沿组织间隙渗漏。

注意不要将伤裂的皮肤组织、脏物一起塞进去,所用的填塞物一定要尽量无菌或干净,并且应使用大块的敷料,以便既能保障止血效果,又能尽可能避免在随后的进一步处理时遗漏填塞物在伤口内。

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甚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v3、压迫包扎止血法

头部、四肢小动脉、小静脉的出血大面积毛细血管渗血

v4、加压屈肢止血法

前臂出血时,在肘窝部加垫、屈肘

上臂出血时,在腋窝内加垫,上臂紧靠胸壁

小腿出血时,在腘窝加垫,屈膝

膝或大腿出血时,在大腿根部加垫,屈髋,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将位置固定

v5、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

上、下肢大出血,指压止血法或加压包扎止血法无效时

止血动脉:

上肢肱动脉----上臂上1/3处

下肢股动脉----大腿上1/3处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v①加垫:

上止血带的部位要环形加垫;

v②部位:

上肢在上臂上1/3处,下肢在大腿中、上1/3处;

v③松紧:

应以摸不到远端动脉跳动或伤口停止出血为度;禁忌用钢丝、绳索、电线等当作止血带使用。

v④时间:

每隔45--60分钟松开止血带3分钟。

松开时要在血管上方用手压法止血,以防止大出血;

v⑤标明:

上止血带处应有明显的标记,并标明上止血带的日期和时问。

(三)包扎

目的:

保护伤口,减少污染;

减少出血,预防休克;

保护内脏、血管、神经、肌腱等解剖结构

要求:

快—发现、暴露伤口快、包扎动作快;

准—包扎部位准确;

牢—包扎要牢,松紧适宜;

轻—包扎动作要轻;

先盖后包

常用的包扎材料

创口贴、尼龙网套、三角巾、弹力绷带、纱布绷带、胶条及就便器材如毛巾、领带等。

绷带包扎

v环形包扎法

v螺旋包扎法每一周压盖前一周的1/2,多用于肢体和躯干等处。

v螺旋反折包扎法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

v“8”字形包扎法肘、膝、踝、肩、髋等关节处

腹部内脏脱出

v不要还纳,

v敷料覆盖:

以等渗盐水浸湿了的大块无菌敷料覆盖,

v碗盆反扣:

扣以无菌换药碗或无菌的盛物盆,

v包扎固定。

颅脑损伤

v颅骨骨折:

口鼻有液体流出.侧卧位,不要堵塞。

v开放性颅脑伤:

有脑组织膨出时,不要随意还纳,以等渗盐水浸湿了的大块无菌敷料覆盖后,再扣以无菌换药碗,以阻止脑组织进一步脱出,然后再进行包扎固定。

肢体断离伤

v先止血、包扎

v保存肢体:

断离肢体用毛巾包好,放进食品袋密封后,放入更大的装有冰块的容器。

v未完全断离肢体,夹板扶托固定。

 

(四)固定

1、骨折的症状

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反常活动骨擦音

2、固定

骨关节损伤时均必须固定制动,目的是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片损伤血管和神经等,并能帮助防治休克。

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也宜将局部固定。

3、骨折固定的材料

①夹板:

木夹板、竹夹板。

在没有现成的夹板时,也可用塑料板、杂志和书、木棍树枝、高梁秆等代替夹板。

②敷料:

干净的纱布、棉垫、毛巾、布条、衣服等。

4、固定原则

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夹板的长度应能将骨折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

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

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

预防休克

5、固定方法

操作要点:

置伤病人于适当位置,就地施救

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加衬垫,固定时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