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8276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docx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

第一章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最早有小儿医的时期是:

()

A.春秋战国至两汉B.秦至两汉C.隋唐D.唐朝E.宋朝

2.我国最早记载婴儿病的医书是:

()

A.《内经》B.《千金方》C.《颅囟经》D.《小儿药证直诀》E.《诸病源候论》

3.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最早的小儿医是:

()

A.巫方B.巢元方C.孙思邈D.钱乙E.扁鹊

4.我国什么时候对小儿疾病的认识和防治已有医案记载:

()

A.春秋B.战国C.秦汉D.隋唐E.宋元

5.相传我国第一部儿科著作是:

()

A.《小儿药证直诀》B.《小儿卫生总微论方》C.《颅囟经》D.《幼幼新书》E.《小儿病源方论》

6.我国最早专篇记载儿科理法方药的著作是:

()

A.《小儿药证直诀》B.《颅囟经》C.《小儿用药本草》D.《诸病源候论》E.《备急千金要方》

7.首创小儿五脏辨证法则,并对惊风和癫痫作出明确鉴别的医家是:

()

A.万全B.陈飞霞C.王肯堂D.钱乙E.夏禹铸

8.我国第一部论述小儿麻、痘、斑、疹的专著是:

()

A.《小儿痘疹方论》B.《小儿斑疹备急方论》C.《小儿痘疹袖金方论》D.《博集稀痘方论》

E.《幼幼新书》

9.小儿痘疹用温补方药的创始人是:

()

A.钱乙B.董汲C.陈文中D.刘锡E.曾世荣

10.汇集宋代以前的儿科学术成就,为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是:

()

A.《幼幼新书》B.《活幼心书》C.《活幼心法》D.《全幼心鉴》E.《幼科发挥》

11.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撮口与成人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的蓍作是:

()

A.《幼幼新书》B.《小儿卫生总微论方》C.《活幼心书》D.《小儿病源方论》E.《幼科指南》

12.我国的“人痘接种法”起于:

()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

13.《幼幼集成》的作者是:

()

A.万全B.王肯堂C.夏禹铸D.陈飞霞E.沈金鳌

14.“变蒸学说”最早见于哪本书。

()

A.《脉经》B.《诸病源候沦》C.《颅囟经》D.《温病条辨》E.《山海经》

15.首创小儿”纯阳”理论的著作是()

A.《诸病源候论?

小儿杂病诸候》B.《颅囟经》C.《小儿药证直诀》D.《景岳全书?

小儿则》E.《温病条辨?

解儿难》

16.下列哪位医家被誉为“儿科之圣”()

A.钱乙B.扁鹊C.巢元方D.张仲景E.薛己

17.下列哪位医家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

A.吴鞠通B.陈复正C.万全D.薛已E.扁鹊

18.痘疹用温补学派的创始人是()

A.钱乙B.董汲C.陈文中D.曾世荣E.张琰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古代儿科四大要证指的是:

()

A.麻疹B.天花C.水痘D.惊风E.疳证

2.明代万全的儿科著作是:

()

A.《育婴家秘》B.《幼科发挥》C.《片玉心书》D.《保婴摄要》E.《全幼心鉴》

3.钱乙创制的著名方剂是:

()

A.异功散B.七味白术散C.六味地黄丸D.扶元散E.牡蛎散

4.元代医家曾世荣的著作是:

()

A.《全幼心鉴》B.《活幼便览》C.《活幼口议》D.《活幼心书》E.《活幼心法》

5.关于惊风,钱乙提出的治疗大法是()

A.疗惊必先豁痰B.急惊用凉泻C.慢惊用温补D.治惊首重胃气E.急惊先当定搐

6.张景岳的《景岳全书?

小儿则》提出下列哪些辨证治疗观点。

()

A.阴常有余B.阴常不足C.阳非有余D.阳常有余E.脏气清灵

7.关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万全提出的论点是:

()

A.纯阳B.稚阴稚阳C.肝常有余,脾常不足D.肾常虚E.心常有余,肺常不足

8.下列哪些为宋代儿科专著:

()

A.《婴童百问》B.《小儿药证直诀》C.《幼幼新书》D.《小儿卫生总微论方》E.《幼科铁镜》

9.陈飞霞在小儿指纹诊法中明确提出的是:

()

A.一指定三关B.浮沉分表里C.红紫辨寒热D.淡滞定虚实E.三关别阴阳

二、填空题

1.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提出婴幼儿体属______的观点,论述了小儿脉法及惊、痫等疾病的证治。

2.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决》归纳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儿科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

3.清代儿科名家陈复正著《幼幼集成》,倡导______诊法。

4.唐代称儿科为_______科,宋代称儿科为_________科。

5.儿科教育始于______代,学制为_____年。

6.我国古代____________法预防天花,比英国人琴纳发明的__________要早,开创了世界自动免疫学的先河。

三、判断题

1.钱乙首创“纯阳”理论,著作是《颅囟经》。

2.儿科成为独立分科之一是在唐代,称儿科为少小科。

3明代世医万全,治疗惊风重视邪气与心肝,提出不可妄用辛香与寒凉之剂。

4.发明用火烧断脐法预防初生儿破伤风的是刘昉,著作是《幼幼新书》。

四、名词解释

1.纯阳学说

2.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3.稚阴稚阳

五、简答题

1.陈飞霞是如何概括小儿患病后指纹的变化?

2.钱乙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学术成就有哪些?

第一章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医籍对小儿年龄分期最早记载当推( )

A.《灵枢/卫气失常》 B.《颅囟经》 C.《小儿药证直诀》 D.《寿世保元/儿科总论》 

E.《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大小论》

2.孕妇遭受不利因素影响,如物理、药物、感染、劳累、营养缺乏等伤害,造成流产、死胎或先天畸型等,最易发生于孕后( )周内。

A.8B.12C.16D.20E.24

3.围生期是指( )

A.从出生到28天 B.孕期28周到生后7天C.从受孕到分娩 D.生后28天到1周岁 

E.孕期28周到生后28天

4.从生后到28天,称为( )

A.胎儿期B.围生期C.新生儿期 D.婴儿期E.幼儿期

5.幼儿期是指( )

A.从出生到生后28天  B.生后28天到满1周岁C.1~3岁  D.3~7岁 E.7~12岁

6.学龄前期是指( )

A.1~3岁 B.3~7岁 C.5~7岁 D.3~8岁 E.5~9岁

7.学龄期起于

A.4周岁 B.5周岁 C.6周岁  D.7周岁  E.14周岁  

8.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 ) 

A.婴儿期 B.幼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  E.青春期

9.一般将多少岁作为儿童年龄的上限。

()

A.11岁    B.17岁    C.14岁  D.18岁   E.9岁

10.小儿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幼童期    E.儿童期

11.小儿年龄阶段划分中,水肿及风湿热痹好发于:

()

A.新生儿期    B.幼童期   C.婴儿期  D.儿童期    E.幼儿期

12.小儿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幼童期    E.儿童期

13.乳牙开始出齐,动作、语言及思维活动发展迅速时期是:

()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幼童期     E.儿童期

(二)多项选择题

1.婴儿期最易发生()

A.顿咳、水痘B.水肿、风湿热痹C.意外事故D.食积、疳证E.泄泻、呕吐

3.小儿时行疾病如痄腮、丹痧、水痘、顿咳等,好发于()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幼童期     E.儿童期

4.幼儿期容易发生()

A.吐泻、疳证B.水肿、风湿热痹C.多种小儿时行疾病    D.龋齿    E.意外事故

5.幼童期容易发生()

A.丹痧、风痧B.水肿、风湿热痹C.吐泻、疳证D.意外事故E.水痘、痄腮

6.儿童期是()

A.年龄7周岁到12周岁B.对各种时行疾病的抗病能力增强C.体格发育稳步增长

D.大脑思维、分析能力、体力活动进一步发展,能适应学校、社会环境E.疾病的种类及表现基本接近成人

二、填空题

1.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将年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

2.根据小儿年龄分期,生后30天的小儿应属于______期;4周岁的小儿应属于______期;10周岁的小儿属于____期。

3.幼儿期的年龄段是_________________。

4.容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减轻的是________期。

5.容易发生吐泻、疳证等病证的是______、_______期。

三、判断题

1.当前国际上将孕期28周到出生后半个月止定为围产期。

2.从3周岁到7周岁为幼童期。

3.婴儿期小儿死亡率最高。

4.水肿及风湿热痹好发于儿童期。

5.新生儿期小儿体格发育最快。

6.从1周岁到3周岁为幼儿期。

四、名词解释

1.新生儿期

2.胎儿期

第一章第三节小儿生长发育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周岁小儿的体重应为()kg。

A.8B.9C.10D.11E.12

2.按公式计算,3岁小儿的身长应为()cm。

A.70B.80C.84D.91E.96

3.前囟关闭的时间为()个月。

A.2~4B.4~6C.6~12D.12~18E.18~24

4.1周岁小儿的头围应为()cm。

A.33B.46C.48D.50E.54

5.儿童上下部量相等,中点恰好在耻骨联合上的年龄大约在()

A.初生时B.1岁C.3岁D.6岁E.12岁

6.最后一颗恒牙长出的时间一般在()岁。

A.6B.8C.12D.12~15E.20~30

7.小儿出齐乳牙的时间在()个月。

A.8~12B.12~18C.18~24D.24~30E.30~36

8.按公式计算,正常5岁小儿的收缩压是()mmHg。

A.80B.90C.100D.105E.110

9.4~7岁小儿每分钟呼吸次数约为()

A.45~40B.40~35C.35~30D.30~25E.25~20

10.新生儿每分钟脉搏次数约为()

A.140~120B.130~110C.120~100D.100~80E.90~70

11.正常小儿多少个月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A.3B.4C.5D.8E.12

12.正常小儿多少个月时能独立行走()

A.10B.12C.18D.24E.36

13.正常小儿几个月会翻身()

A.3B.4C.5D.8E.12

14.小儿出生后半年内,其体重每月平均增长:

A.500克B.550克C.600克D.650克E.700克

15..患儿,3岁。

有医生认为在变蒸期。

变蒸的时期应在()日内。

A.32B.64C.128D.320E.576

16.患儿20天。

其呼吸:

脉搏次数比应该是()

A.1:

2B.1:

3C.1:

4D.1:

5E.1:

6

17.新生儿的头围一般为()

A.26cmB.28cmC.44cmD.34cmE.20cm

(二)多项选择题

1.小儿动作发育的顺序是:

()

A.由上到下B.由不协调到协调C.由粗到细

D.由远而近E.由高级到低级

2.小儿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多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

A.头小畸形B.脑积水C.脑膜炎D.佝偻病E.脱水

3.符合小儿生长发育特点的有:

()

A.年龄愈小,呼吸愈快B.年龄愈小,脉搏愈快C.年龄愈小,血压愈低

D.年龄愈大,生长速度愈快E.年龄愈大,头围增长速度愈快

4.小儿身高的测定,有上下部量,其中点是:

()

A.新生儿中点在脐上B.1岁时中点在脐下C.6岁时中点在脐与耻骨联合之间

D.12岁左右中点在耻骨联合上E.7岁时中点在耻骨联合下

5.小儿胸围发育过程中应是:

()

A.出生时约32cmB.第一年增长约12cmC.第二年增长约3cmD.1岁时胸围与头围几乎相等E.2岁后胸围少于头围

6.小儿的视觉发育顺序是:

()

A.新生儿有感光反应B.2个月有注视物体能力C.3个月始有追寻活动物能力

D.4个月始可辨认亲人E.5个月始可辨认颜色和形状

7.小儿的智能发育包括()

A.感知发育B.运动发育C.语言发育D.性格发育E.体格发育

二、填空题

1.断奶时间视母乳充足与否而定,一般以_____个月断奶为宜,_____季或小儿生病期间不宜断奶。

2.头围过小,多考虑为_____;头围过大则可能是_____等引起。

3.小儿的前囟门一般出生时为_____厘米。

前囟的闭合时间为_____个月。

4.小儿出生体重平均约_____kg,生后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_____kg,一周岁后平均每年增长_____kg。

5.小儿正常血压计算公式:

收缩压(mmHg)=_____舒张压(mmHg)=_____,2岁后小儿身高(cm)_____。

 

三、判断题

1.身长是反映器官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2.后囟关闭时间在小儿出生后2—4个月内。

3.小儿出生后体重匀速增长。

四、名词解释

1.上、下部量

2.变蒸学说

五、简答题

1.小儿的体重是衡量什么?

各年龄的体重怎样计算?

第一章第四节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A.纯阳无阴B.阳常有余C.阴亏阳亢D.发育迅速E.肝常有余

2.《颅囟经》所说”纯阳”是针对几岁以内小儿而言?

()

A.1B.2C.3D.7E.14

3.小儿发生烈性传染病的病邪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A.风热B.风寒C.湿热D.燥邪E.疫疠

4.小儿为纯阳之体,伤于外邪以热性病证为多,其原因是六气易从()

A.湿化B.寒化C.燥化D.火化E.风化

5.小儿易产生感冒、咳喘,原因主要是()

A.脾常不足B.肺脏娇嫩C.肾常虚D.稚阳未充E.稚阴未长

6.小儿易患五迟、五软、解颅、遗尿等病,原因主要是()

A.肺脏娇嫩B.脾常不足C.肾常虚D.稚阴稚阳E.纯阳之体

7.小儿易受惊吓,原因主要是()

A.肺脏娇嫩B.脾常不足C.肾常虚D.心神怯弱E.稚阴未长

8.小儿易发生好动、惊惕、抽风等症,原因主要是()

A.心常有余B.肝气未实C.脾常不足D.稚阳未充E.肾常虚

9.小儿易患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邪从()

A.口入B.鼻入C.皮毛D.耳入E.眼入

10.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说明小儿是:

()

A.纯阳之体B.稚阳之体C.稚阴之体D.稚阴稚阳之体E.盛阳之体

11.小儿肝常有余是指:

()

A.肝火上炎B.肝阳上亢C.肝风易动D.肝经实热E.

12.以下哪一项不是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一生理特点的具体表现:

()

A.肌肤柔嫩B.气血未充C.神气怯弱D.易寒易热E.筋骨未坚

(二)多项选择题

1.小儿为“纯阳”的生理含义是:

()

A.生机蓬勃B.有阳无阴C.阴虚阳亢D.发育迅速E真阴不

2.小儿的生理特点是()

A.生机蓬勃B.脏腑娇嫩C.脏腑虚弱D.形气未充E.发育迅速

3.小儿五脏六腑之功能皆属不足,其中尤其突出的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4.小儿“形气未充”的形气是指:

()

A.形体结构 B.气血津液 C.气化功能 D.动作功能 E.智力发育

二、填空题

1.纯阳学说是以_____、_____的客观存在为基础,成为生理特点的理论依据之一。

2.小儿的生理特点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儿病理特点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蒸学说认为在小儿在发育过程中必定出现一些_____等异常现象,是不正确的。

三、判断题

1.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动态变化,理论上用稚阴稚阳来概括,称小儿为纯阳之体。

2.小儿病证易趋康复的主要原因是小儿多外感疾病,且少情志因素的影响。

四、名词解释

1.纯阳

2.稚阴稚阳

3.易虚易实

4.易寒易热

5.肾常虚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肝常有余、心常有余?

2.简述小儿患病为什么易生惊动风?

3.“纯阳”学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如何理解小儿发病后传变迅速?

请举例说明。

第一章第五节儿科诊法概要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呈红色,多为()

A.热证B.实证C.寒证D.瘀证E.虚证

2.诊断小儿疾病,尤为重要的是()

A.按诊B.脉诊C.问诊D.望诊E.闻诊

3.望诊方法中有五色主病,其中五色是指()

A.红、黄、青、白、黑B.红、黄、灰、白、黑C.红、紫、灰、白、黑

D.红、紫、黄、白、黑E.红、紫、黄、白、青

4.小儿重舌,多属()

A.心气不足B.热盛伤津C.心经有热D.心脾火炽E.气血两虚

5.舌苔厚腻垢浊不化,状如霉酱,伴便秘腹胀者,常为()

A.宿食内积B.寒湿内停C.湿热内蕴D.脾虚失运E.心脾火炽

6.猩红热的舌象为()

A.地图舌B.红绛舌C.霉酱苔D.镜面舌E.草莓舌

7.看指纹的适用年龄为()

A.1岁以内B.3岁以内C.1~3岁D.1~6岁E.3~6岁

8.察鼻时,肺闭的特点是()

A.鼻塞流涕B.鼻孔出血C.鼻孔干燥D.鼻涕浊臭E.鼻翼煽动

9.百日咳咳嗽的特点为()

A.咳声清扬,伴流清涕B.咳嗽阵作,并有回声C.咳声重浊,痰稠色黄

D.咳声嘶哑,如犬吠样E.干咳无痰,口鼻干燥

10.舌红无苔,在下述哪种情况下为正常()

A.新生儿舌象B.乳婴儿舌象C.幼儿舌象D.啼哭后舌象E.进食后舌象

11.干咳无痰,多为()

A.外感风寒B.肺蕴痰热C.外感风热D.肺脾气虚E.燥邪犯肺

12.时时用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周灰暗或有脱屑、作痒,称舔舌,多因()

A.宿食积滞B.脾经伏热C.肝肾阴虚D.痰热内扰E.感受外邪

13.患儿,1岁。

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吵。

其诊断是()

A.痢疾B.食积C.肠炎D.虫积E.肠套叠

14.指纹色泽鲜红,提示()

A.虚寒B.风寒C.风热D.邪热内扰E.食滞

(二)多项选择题

1.小儿面呈白色,可出现在以下何种病证?

()

A.呕吐B.疳证C.寒证D.虚证E.泻泄

2.小儿舌体胖嫩,舌边齿痕显著,多为何证?

()

A.脾肾阳虚B.气血两虚C.水饮内停D.气血瘀滞E.痰湿内停

3.小儿面呈黑色,多为何证?

()

A.寒证B.痛证C.内有水湿停饮D.惊痫E.肾气衰绝

4.小儿肺炎喘嗽可表现为:

()

A.咳嗽鼻煽B.痰鸣哮吼C.胸胁凹陷D.呼吸急促E.吸气延长

5.下列有关小儿指纹的说法,哪些正确()

A.指纹红主寒B.指纹红主热C.指纹淡主寒D.指纹淡主虚E.指纹紫主瘀

6.小儿盗汗可出现在下列哪些情况?

()

A.气虚卫外不固B.阴虚C.气阴两虚D.阳虚E.血虚

7.寒证面色可表现为:

()

A.面黑B.面黄C.面青D.面白E.面红

8.下列有关五脏所主,哪些正确?

()

A.肝主风B.心主惊热C.脾主肿D.肺主喘D.肾主虚寒

9.下列有关五脏所主颜色,哪些正确?

()

A.肝主青色B.心主紫色C.脾主黄色D.肺主白色E.肾主黑色

二、填空题

1.儿科望诊可分为_____、_____。

2.《幼幼集成》一书中对小儿患病后的指纹变化,用_____、_____、_____作为概括

3.正常小儿的指纹多数应该是_____。

4.小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基本脉象,以辨别表里、寒热、虚实。

5.小儿切脉要取得准确的结果,应以或时为宜。

6.临床上望舌,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变化。

三、名词解释

1.一指定三关

2.五脏辨证

四、简答题

1.简述小儿面部望诊的五色主病特点。

2.简述小儿望诊中,审苗窍与脏腑的关系。

3.如何运用小儿指纹来诊察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