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8395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docx

毛概单选多选试题库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5. 邓小平关于判别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最终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中得到系统化和凸显化

7.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9.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基础和核心是(产权制度)

10.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是 (国家政府)

15. 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无论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注重社会公平,其实质都是 (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问题)

19. 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20.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7、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2.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33.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既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

4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  )

47.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在(中共十四大)

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是(按劳分配)

54.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关键只要(能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和促进生产发展)

55.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60、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6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70、科教兴国,首先要全面落实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7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体制要求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二、多项选择题题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2.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哪两大突破( AB   )

A.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

B.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 

3.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ABCD)

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C )            

B.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

C.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相结合

5.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BCD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经营             D.国家独资经营 

6.温家宝总理指出,目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缩小差距,在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

这体现了( ABCD   )

A.我国经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国家注重宏观调控的方向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7.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有(ABCDE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E、外资经济

9.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0.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市场机制的优势和长处( ACDE )

A.灵活有效地配置资源,使产需及时协调

C、实行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D.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提高效率和效益

E. 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

11.我国现阶段分配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ABDE )

A.允许一部分地区与个人先富起来

B.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D.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

E.对个人收入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避免收入悬殊两极分化

12.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ABCDE)

A、生产资料私人所有               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C、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E、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13.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BCDE )

B.易引起贫富差距扩大等现象

C.难以实现生态平衡,有效保护环境

D.难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E. 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周期波动

14.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ABCDE)

A.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B.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

C.公有制经济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D.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E.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16.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做出的战略布局是(ABCDE)

A、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B、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E、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17.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ABCDE)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E、管理民主

18.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ABCD)

A、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19.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主要包括(CDE) 

C、个体劳动者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 

D、私营企业雇用劳动者取得的工资收入 

E、外资企业雇用劳动者取得的工资收入

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方针(ACE ) 

A.工业反哺农业    C.城市支持农村   E.多予少取放活

2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当前的就业方针是(ABC) 

A.劳动者自主就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政府促进就业    

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

主要是因为(ABCDE) 

A.劳动者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会出现收入的差别 

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富裕程度的差别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会产生富裕程     度的差别 

D.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存在差别 

E.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

37.我国现阶段不属于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有( ABCD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房屋租金收入  

C.股票市场赢利    D.公司分红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3、(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4、( 人民当家作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人民民主专政 )

7、我国的政体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8、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

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于(  1954年   )

10、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

15、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

16、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7、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18、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

19、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20、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的核心是(持共产党领导)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政治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

22、中国是一个多党派的国家。

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

2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4、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 参政党)

2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

2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首要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2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

2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

3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 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37、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38、首次将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写入中国宪法是在(1982 )

39、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法制)

40、第一次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在党的(十五大)

41、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纳入宪法是在(1999年宪法修正案)

42、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执法必严)是关键

43、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有法可依)是前提

44、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有法必依)是核心

45、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违法必究)是保障

50、我们应该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  )

5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54、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57、不应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正确的标准是(执政党的地位能否得到巩固)

58、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人民当家作主 ) 

60、有关人权说法错误的是(人权高于主权)

6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 生存权、发展权)

62、在民主、自由、人权中,核心是(民主 )

二、多项选择题

1、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以下几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   A C D   )

A、坚持党的领导  C、人民当家作主   D、依法治国

2、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包括(   A B   )

A、人民主权             B、人民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   A B D E      )

A、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B、是我国的国体

D、提法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E、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造

4、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  A B C  )

A、性质相同     B、历史使命相同    C、作用相同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B C D   )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保护人民利益       D、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

6、(  A B C  )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A、国家行政机关      B、审判机关   C、检察机关 

8、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   A C D    )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民主集中制

9、20世纪50年代中期,邓小平多次强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自来几个方面的监督,包括  (    A B D E    )

A、党内监督                        B、人民群众的监督

D、民主党派的监督               E、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10、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 B C D    )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民主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  A B C D  )

A、政治参与    B、利益表达    C、社会整合     D、民主监督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   A B E   )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E、参政议政

13、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形式主要有(  A B C D E   )

A、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召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

C、民主党派成员作为人大代表在各级人大中参政议政和发挥监督作用

D、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的领导职务

E、推举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检察、审判机关的领导职务

14、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形成及其合法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A、是历史的选择    B、是人民的选择

C、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斗争得来的     D、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5、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 B C    )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管理本民族事务    C、管理本地方事务   

1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是(   C D   )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17、同在1958年建立的自治区是(   B D   )

 B、广西壮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8、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自治区是(   A B D E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E、西藏自治区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   B C D E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E、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0、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  A B C D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21、我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B C D   )

 B、农村村民委员会   C、城市居民委员会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2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 B C D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3、实行依法治国是(    A B C D E   )

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B、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E、国家长治久安的可靠保障

24、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点有( A B C D)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B、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

C、对国家事物、经济文化和社会事物的管理工作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25、依法治国的客体是(   A B C D   )

A、国家事务     B、经济事业    C、文化事业   D、社会事务 

26、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 B C D   )

A、四项基本原则                B、从中国实际出发    

C、分步骤地进行                D、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28、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正确,关键看(    A B D   )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人民团结   D、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30、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A B C D E )

A、完善法律制度                      B、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C、健全政府职能体系                  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E、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1、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指党和国家的(  B C D  ) 

B、领导制度        C、组织制度        D、工作制度

3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保障人民的(   A B D E  )

A、知情权    B、参与权     D、监督权    E、表达权

       

36、人权泛指自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主要包括(   A B C D   )

A、生存权        B、经济权     C、政治权    D、文化权

37、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A D   )

A、生存权 D、发展权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2.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社会主义荣辱观)

10.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集体主义 )

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 )

1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 重要标志)

19、把培养(“四有”公民)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

2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

23、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6、 在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中,核心和根本是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和科学)

29、在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

36. 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8.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

40. 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4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 理论创新 )

4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 人才的竞争)

4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

4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 )

47、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

4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52、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4、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或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

5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57.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思想道德建设) 

58.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59.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思想政治工作) 

6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61.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6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6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6.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

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68.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69.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多项选择题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 ABCD    ) 

A.坚持用邓小平理想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ABCD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 ABC    )

A.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

B.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6.物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