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8847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

1、课程表书签

活动目标:

 

1.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

 

2.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3.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重难点:

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材料:

礼貌用语彩印卡纸一张,稍厚一些、韧性较好的32开白色卡纸一张,书签线。

 

工具:

剪刀、铅笔、打孔器、直尺、曲线尺或圆模板、椭圆模板、彩色颜料笔。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今天上我们来做课程表书签好不好?

 

二、活动过程:

 

1.请同学们说出日常礼貌用语若干条,并归纳出最常用的:

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

 

2.拿出32开礼貌用语彩印卡纸,用剪刀仔细沿几个书签的边剪下书签。

 

3.用打孔器在书签到上方的白点标记处打孔。

 

4.把书签线穿入书签到孔并打结做穗。

这样,五个礼貌用语小书签就做好了。

 

5.自己设计并制件小书签。

 

(1)根据书签的内容,设计书签的式样和大小,如长方形的、圆形的、心形的、椭圆形的。

 

(2)用铅笔和直尺,在白色32开卡纸上作图,画出书签的轮廓线,做好打孔标记。

 

(3)用彩笔在书签上书写名言或作画。

 

(4)等书签上的字迹干后,按制作书签的要求完成。

 注意事顼:

 

1.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做出有创意的书签。

 2.注意安全使用剪刀、打孔器或锥子。

 

小结:

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

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课后小结:

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

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2、火柴杆游戏

 活动目标:

 

1. 学会用火柴杆摆0、1、2„„9的数字。

 

2. 学会用火柴杆摆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3. 引导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火柴杆摆0、1、2„„9的数字。

学会用火柴杆摆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引导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材料:

黑色卡纸一张,20-30根火柴杆或整齐的小木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见过火柴吗?

那你会用火柴杆摆数字吗?

 

二、活动过程 

1. 仔细观察图一所示的“电子表数字”,在黑色卡纸上模仿摆出0、1、2„„

9的数字。

 

2.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摆出其它更多的数字吗?

请你试试看。

摆好后请你

正确地读出这些数字。

 

3. 请你按图二图三所示的图样,摆成火柴杆图形,并说出这两个图形像

什么。

 

4. 请你用火柴杆摆出几个你想像中的物体的图形,请你周围的同学看看

像什么物体。

 

5. 用火柴杆摆出图四所示图形。

你能移动其中的四根火柴杆,把图形变

成一个风车吗?

试试看。

 

6. 你能用火柴杆摆出一个正在跑步的人的图形吗?

摆完后和周围的同学

比比看,看谁摆得更像些。

 注意事项:

 

1.选用黑色卡纸是为了衬托火柴杆数字或图形,使图形更醒目。

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不用。

 

2.如果同学带火柴,请不要带火柴盒,以免“划”着火柴引燃其它东西或灼伤皮肤。

 

3.同学可以尽情发挥想像力摆出各种图形、图案,并请老师、同学评说 小结:

学会用火柴杆摆0、1、2„„9的数字。

学会用火柴杆摆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课后小结:

引导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3、小筏

 活动目标:

 

1.通过组装小筏,了解小筏、竹筏,木筏的构造,进而了解竹筏木筏、船只有一定的承载量。

 

2.启发学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

 

重难点:

通过组装小筏,了解小筏、竹筏,木筏的构造,进而了解竹筏木筏、船只有一定的承载量。

启发学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材料:

塑料吸管6-10,吸管连接塞两个或细线若干,橡皮泥一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竹筏?

让你自己制作竹筏你会吗?

 

二、活动过程 

1. 如果塑料吸管和吸管连接塞是由厂家提供的配套学具,可直接将吸管连接塞与塑料管的两端插接,这样就使塑料管两端的开口封闭不致进水不,又使塑料管连成一排。

如果只有塑料吸管,没有现成的吸管连接塞,就需要用绳线绑扎成“筏子”,然后用橡皮泥将每只管的两端开口封闭起来,不要让水漏入管内。

 

2. 将小筏放入水中,放上用橡皮泥做成的小人或动物,推推小筏看能不

能行驶。

如果放在筏上的“人”或“动物”太重,会发生什么现象?

研究一下如何调整小筏上的重物,使小筏吃水适当。

 

3. 和同学一起交流制小筏的方法,探讨小筏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4. 请同学说说在什么地方乘坐过木船、轮船,有什么感受。

 

注意事项:

 

1. 用橡皮泥封闭塑料管口时,要封闭严实不使漏水,又要不使橡皮泥过多,过重,同时还要使小筏美观整洁。

 

2. 学生在研究探讨筏子、木船、轮船的浮沉原理时可能出现不太科学的解释,对此不必苛求科学严谨。

只要学生经过努力做成了小筏,并研究筏、船的浮沉原因就是可喜的。

 

小结:

通过组装小筏,了解小筏、竹筏,木筏的构造,进而了解竹筏木筏、船只有一定的承载量。

 

课后小结:

通过组装小筏,了解小筏、竹筏,木筏的构造,进而了解竹筏木筏、船只有一定的承载量。

启发学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

 

 

4、会变的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和掌握剪贴拔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

     

3.发挥想像力,试着制件一幅会变的画。

 

重难点:

学习和掌握剪贴拔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

发挥想像力,试着制件一幅会变的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材料:

16开会变的画彩印纸一张,胶水或糨糊。

     

工具:

剪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你们喜欢会变的画吗?

    

二、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马过河》或《小蝌蚪找妈妈》。

     

2.观察和研究会变的画彩印纸,看看怎样剪贴才能拼成小马过河和小蝌蚪找妈妈会变的画。

  

3.将四幅分割图连同黄色的粘贴边沿边线剪下。

      

4.把剪下的四幅彩图沿虚线折叠,然后先摆放成小马过河或小蝌蚪找妈妈的完整的拼接图画面,记住摆放好的顺序。

     

5.将四幅折好的彩图的折边,按一定的顺序分别粘贴在黄色底板纸上的四条带有密印点的白色长方形条框上。

 

6.等胶水或糨糊干后,将四幅折叠图向一个方向鄱转,就会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向相反的方向翻转,就会看到另一幅画面了。

 

注意事项:

 

    四幅图画剪裁折叠后的摆位是必要的,提醒学生在摆放正确后,再逐一粘贴。

 

小结:

学习和掌握剪贴拔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

发挥想像力,试着制件一幅会变的画。

 

课后小结:

学习和掌握剪贴拔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

发挥想像力,试着制件一幅会变的画。

 

5、卡通钟面

活动目标:

 

1、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认识整点时钟,在故事的情节中,帮助幼儿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游戏的体验、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3、学习用塑料揿扣连接做可旋转的玩具。

 

活动准备:

 

  各种钟若干    有趣的钟表 PPT       水彩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时钟,掌握钟面的结构:

 

1、听,什么声音?

(钟表声)(出示钟宝宝) 

2、钟上有些什么?

钟上有哪些数字?

数字式怎样排列的?

 

总结:

从12-1这个方向叫顺时针,如果倒过来这个叫逆时针。

 

3、长针叫什么?

短针叫什么?

(教师拨针6:

00)现在几点了?

 

总结:

时针走一格,长针就走一圈,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就代表6点整。

 

4.、训练幼儿拨整点:

7:

00、9:

00、11:

00 、3:

00 、4:

00 ,我们来看看分针和时针有什么不一样呢?

寻找上面的整点,并把钟宝宝一一对应的挂在绳子上 

总结:

我们认识了这些时间,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学了。

钟宝宝走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会吧!

 

二、分别介绍各种名称的钟表:

1、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钟宝宝呢?

(幼儿讨论) 

2、进钟表店,分别认识:

挂钟,台钟、落地钟、并欣赏手表、卡通钟。

 

总结:

其实啊,人们给钟起名字很方便,挂在墙上的就叫挂钟,放在桌上的叫台钟,放在地上的叫落地钟,但有的时候人们觉得还不方便就会把钟变成小小的表挂在手上就叫做手表(出示:

手表) 

三、学生动手

设计一款自己喜欢的钟表,或者把自己见过的或者家里的钟表做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老师点评 

 

6、 会动的小老鼠

活动目标:

 

1.了解摇摆式纸玩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2.知道鼠类的一些简单知识,了解自然界的食物链一旦被破坏所造成的恶果。

 

重难点:

了解摇摆式纸玩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知道鼠类的一些简单知识,了解自然界的食物链一旦被破坏所造成的恶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材料:

32开“会动的小老鼠”彩印卡纸一张,胶水或糨糊,橡皮泥。

 

工具:

剪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你们想学制作小老鼠吗?

 

二、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会动的小老鼠彩印卡纸上的各个部分,弄清它们分别是“小老鼠”彩印卡纸上的各个部分,弄清它们分别是小老鼠的哪个部位,哪些叠线,哪些是要粘贴的部分。

 

    2.把彩印卡纸上的小老鼠的各个部件剪下,将小老鼠胖的身体部分沿虚线正折,将小老鼠的耳朵沿虚线正折。

 

    3.把小老鼠耳朵上的长方形密点部分与相应的部分粘贴起来。

 

4.把小老鼠的尾巴沿虚线正折后,将标有密点部分粘贴到相应部位。

这样,一只会动的小老鼠就做成了。

拨动它的尾巴,它就会前后摇摆起来。

     

5.试一试,在小老鼠的尾巴上或头部粘上一块橡皮泥,看看小老鼠会怎样摆动。

 

    6.和周围的同学比比看,看谁的小老鼠制作得更精美,在拨动后摆动次数更多些。

 

注意事项:

 

    关于鼠类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查阅书刊资料、向有关专门人士请教等方式获得,并在班内交流。

 

小结:

了解摇摆式纸玩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课后小结:

了解摇摆式纸玩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知道鼠类的一些简单知识,了解自然界的食物链一旦被破坏所造成的恶果。

 

7、小汽车

活动目标:

 

1. 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

 

2. 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3. 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重难点:

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

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材料:

32开彩印小汽车卡纸一张。

 

工具:

剪刀、刻刀,垫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见过小汽车吗?

那么,今天我就来制作小汽车。

 

二、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彩印“旅游车”卡纸的各部分分清哪部分是车顶、哪部分是车的两侧、哪部分是车头、哪部分是车尾、哪部分是车底。

 

2.仔细观察彩印卡纸上哪些部分可以用剪刀剪裁,哪些地方需要用刻刀。

 

3.用剪刀沿彩印小汽车的边框线剪下整个“车身的图案。

 

4.用刻刀将图案中的弧形部分、不好用剪刀的部分镂刻。

 

5.用刻刀把图案中的虚线划一折痕。

 

6.参照卡纸上小汽车的模型图样,把剪裁好的卡纸上旅游车的模型图样,把剪裁好的卡纸图案,折叠穿插成旅游车纸模型。

 

注意事项:

 

1.注意剪刀、刻刀的正确、安全使用。

 

2.注意爱护公物的教育。

 

3.可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描述和思考各种车辆与环保问题等等。

 

小结:

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

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课后小结:

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

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8、猫咪头

 活动目标:

 

1.掌握折纸的方法,掌握剪圆弧的手法。

     

2.体会绘制彩折纸的方法。

 

    3.了解猫科动物的一些知识,提高亲近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难点:

掌握折纸的方法,掌握剪圆弧的手法。

体会绘制彩折纸的方法。

了解猫科动物的一些知识,提高亲近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材料:

16开彩印猫咪头纸一张。

 

工具:

剪刀、刻度尺或三角板、铅笔和彩笔。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老师今天教大家制作新的东西,你们想学吗?

 

二、活动过程 

    1.沿彩印猫咪头纸的边模型剪下正方形的图片。

 

2.将正方形图片按图一图二的顺序沿中线正折,折成图三所示的样子。

     

3.展开彩图如图四,将彩纸的四角折向中心,如图五,此时折纸的两面分别如图六。

 

4.将图六

(1)中的四角挑开,形成四个小漏斗形状,如图七。

     

5.沿图八中的虚线剪去多余的部分,形成一个半圆的猫下颌。

 

6.把一只手的四指,插入四个小斗中,活动四指,就是灵活现的猫脸了。

     

7.想想看,能不能在未折叠彩纸前就剪掉虚线下的多余部分?

     

8.自己绘制一张猫咪头彩纸,先剪去虚线下的多余部分,重新折叠一个猫咪脸。

 

注意事项:

 

    1.折叠猫咪脸的过程可能不会一次成功,要启发学生耐心细致地完成,完成后可重复几次,找出规律来。

 

     2.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或看录像等获取猫科动物的知识,在班内交流。

 

小结:

掌握折纸的方法,掌握剪圆弧的手法。

体会绘制彩折纸的方法。

 

课后小结:

掌握折纸的方法,掌握剪圆弧的手法。

体会绘制彩折纸的方法。

了解猫科动物的一些知识,提高亲近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9、纸蛇跳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体造型方法设计制作”纸蛇跳舞”。

 初步认识重心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中感受作者创造美的情感; 在尝试材料妙用中,发展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美术与科技结合的简单道理;在分享中感受成功乐趣。

  

教学重点:

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装饰过程。

 

教学难点:

①材料的选择与妙用;②纸蛇会跳舞的科学原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准备:

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具蛇。

相关工具材料。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听蛇的故事,导入新课。

  

1、讲“蛇和乌龟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师:

一条大蟒蛇和一条小毒蛇是朋友。

这天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

蛇兄弟想,这么大的个儿,可是一顿美餐啊。

蟒蛇说:

我来对付他。

于是蟒蛇施展自己的绝技,用身体将大乌龟牢牢地缠住。

而大乌龟早已将身体缩进了壳里,任凭蟒蛇怎么缠绕,也无法伤害到大乌龟。

泄气的蟒蛇,气喘吁吁地爬到了一边。

大乌龟谨慎地露出脑袋,在他露出脑袋的那一瞬间,小毒蛇闪电般地在乌龟脑袋上咬了一口,大乌龟又急忙缩回壳中。

但是几分钟后,大乌龟因为中毒而死了。

 

蟒蛇说:

哇!

我花了那么大力气也没能伤害乌龟,你却轻而易举地办到了啊。

小毒蛇说:

因为我了解他的要害。

  

提问:

同学们,你们喜欢蛇吗?

(生:

不喜欢)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制作令人喜爱、好玩的“玩具蛇”。

(出示示范作品,板书课题:

可爱的玩具蛇) 

二、了解蛇的知识,形成认识。

 

1、欣赏课件里的蛇,你认识哪几种蛇?

  

2、蛇有什么形态特征?

(三角形的头,圆而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尾巴) (指名汇报,师小结、板书:

头——三角形  身体——圆而细长  尾巴——尖尖) 

3、以平面与立体表现的玩具蛇和生肖蛇给你什么感觉(可爱、雅致、有趣、夸张、拟人)  4、想一想,蛇怎样变,形象才可爱?

  二、设计玩具蛇,突破难点。

  

1、欣赏老师手中各种玩具蛇,猜一猜,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2、找一找:

哪些材料像蛇,具有能弯曲、圆而细长的形态特征。

哪些材料经过组合,能设计玩具?

  

3、试一试:

参考教材的制作步骤。

也来设计制作一条玩具蛇。

(教师简单示范,直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 出示课件“步骤”:

A、在彩色卡纸上起稿,注意蛇外形的大小。

 

B、添画,剪开。

运用学过的线条、花纹为小蛇添花纹,注意花纹应随着蛇的身形有疏密的变化。

 

C、扎或吊起来。

用削好的铅笔尖的尾部在蛇的尾部扎个小孔,立好,再用橡皮泥做个底座固定好。

完成。

 

4、想一想:

如何装饰才可爱?

  

三、游戏体验 

通过“玩一想一说”等游戏活动,使学生了解纸蛇会跳舞的科学原理。

同时认识到蛇身体的弯曲度、长短度,还有风力会影响蛇跳舞的快慢,从而学会反思自己的作品的成功与不足。

  

1、为什么蛇会跳舞?

有什么样科学道理?

 

2、小博士的话:

纸蛇一抖动,就失去平衡,跳起舞来啦!

  

3、纸蛇怎样才能跳得好看?

 

注意蛇身体的弯曲度、长短度,还有风力会影响蛇跳舞的快慢。

 

四、参与评比,分享快乐:

谁的玩具蛇最可爱?

(互评、自评相结合) 评价要点:

 

1、我(你、他)的玩具蛇会跳舞; 

2、我(你、他)的玩具蛇有漂亮的花纹; 

3、我(你、他)的玩具蛇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的选择与众不同。

  

五、小结:

 

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

我体验了设计、制作、共享的乐趣,学会关注身边的材料妙用,敢于尝试。

10、指偶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的教具:

制作好的娃娃两个,半成品一个。

2、幼儿用的材料:

双面胶、指偶活动图片、剪刀。

活动过程:

1、介绍手偶娃娃,激发兴趣

老师戴着已制作好的手偶娃娃东东和芳芳向小朋友们打招呼:

小朋友们好,我叫东东,站在我旁边的是芳芳,我们是好朋友,我们在上同一个幼儿园。

2、引导幼儿向手偶娃娃东东和芳芳打招呼。

3、手偶娃娃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真能干。

你们想制作一对这样的手偶娃娃吗?

4、老师介绍制作方法:

(1)将手偶纸卡1和2分别取下。

(2)沿虚线位置折一下,将小朋友身体部位粘起来,再将头部粘贴起来。

(3)将娃娃纸偶套在手上,用它做自我介绍吧

5、介绍制作材料:

纸卡浆糊

6、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评价:

1、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

小朋友们真能干,帮你做的娃娃取个名字去告诉大家,然后到前面来让手偶娃娃介绍一下自己吧。

2、欣赏同伴的作品,学习评价。

师:

娃娃真多,你们说说,哪只娃娃最会介绍自己,声音响亮又说得好呢?

让幼儿说出自己认为还好的介绍。

3、学生和手偶娃娃一起做游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 在进行讲课之前与幼儿园老师进行了交流,老师也给予了一些

意见,基于视频长度,老师建议我将两遍的折纸缩减为一遍,孩子们学会了以后可以在课下再折,所以在具体执行时,把我带着他们折和他们再根据步骤图折这两部分合二为一,效果感觉还可以,孩子们也都能够看懂步骤图。

 

2、 在做手指操时,由于自己掌握的不是很熟练,在带着孩子一起

做时出现了多次的“然后”,并把“旁门开开”说成了“中门开开”。

 

3、 对于孩子的提问说她不会折,我答应了说等一会儿再教她,后

来却没有去教。

当孩子说“老师,这儿有一个口”时,没有做适当得回应,应该表扬一下她,抓住了做手指玩偶的关键就是要有一个口。

11、 美丽的草原

 活动目标:

 

    1.通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立体画制作,使同学感受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草原的家乡美。

 

    2.使学生会剪直线、曲线和使用刻刀裁刻精细部分。

 

重难点:

通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立体画制作,使同学感受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草原的家乡美。

使学生会剪直线、曲线和使用刻刀裁刻精细部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材料:

32开彩印卡纸一作草原基板,卡纸二供剪裁、蒙古包、马牛羊和人物等:

胶水或糨糊。

 

工具:

剪刀、刻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草原,想学怎样制作草原吗?

 

二、活动过程  

    1.观察彩印卡纸卡纸一和卡纸二,设计好蒙古包、剪羊毛的妇女、青年、小孩,以及马、牛、羊等的位置。

 

2.用剪刀把卡纸二中的蒙古包、人物、牲畜等仔细剪下来,不方便用剪刀的细部,可以用刻刀小心地刻下来。

 

3.把需要粘贴的蒙古包、人物、牲畜等的粘贴粘贴折叠好,粘贴在设计好的位置。

这样一幅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立体画就做成了。

 

4.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你在安排草原上的蒙古包、人物、牲畜时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

请说一说你这样安排的想法。

 

注意事项:

 

 1.教师可结合内蒙古草原的介绍,进行热爱内蒙古、热爱家乡的教育。

 

2.可根据制作的作品,启发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小结:

通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立体画制作,使同学感受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草原的家乡美。

 

课后小结:

通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立体画制作,使同学感受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草原的家乡美。

使学生会剪直线、曲线和使用刻刀裁刻精细部分。

小学教育

 

 

本资料仅供参考

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