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9446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

《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

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广西贵港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贵港市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工作总基调,全面实施“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全市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工业持续增长、投资保持活跃、消费继续扩大、外贸持续回升、财政较快增长,金融保持平稳、物价温和上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42.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76亿元,同比增长4.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3.35亿元,同比增长11.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2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253.11亿元,同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277.9亿元,同比增长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6%,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二产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一、三产比重有所下降。

2013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6:

40.9:

37.5,与去年同期相比,二产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一、三产比重分别下降0.3、0.3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生产形势较好,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201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0.28亿元,同比增长5.2%。

其中,农业产值119.08亿元,同比增长6.5%;林业产值16.60亿元,同比增长10.4%;牧业产值93.86亿元,同比增长2.6%;渔业产值27.71亿元,同比增长6.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03亿元,同比增长7.0%。

从农产品产量来看,粮食总产量159.46万吨,增长6.9%;甘蔗总产量243.7万吨,增长1.9%;肉类总产量36.74万吨,增长1.92%;水产品产量19.83万吨,增长6.0%。

(二)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收窄。

201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0.7%,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0.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增加。

2013年12月,贵港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9家。

2、轻工业增长速度略高于重工业,重工业拉动作用明显。

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7%、12.3%,轻工业增幅比重工业高0.4个百分点。

轻、重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分别为32.9%、67.1%,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1、8.3个百分点,重工业拉动作用明显。

3、非公有经济贡献突出。

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长15.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突出,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100.7%.

4、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是工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全年全市股份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5.5%;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3.8%;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2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5.5%;其他经济类型增加值增长18.8%。

5、分行业看,拉动规模以上经济最强劲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36.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7.1%。

另外,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5.2%、8.7%和19%,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9和1.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6.2%、15.4%和10.3%。

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以增长为主。

水泥2003.54万吨,增长4.7%;水泥熟料2095.83万吨,增长4.5%;生铁88.85万吨,增长30.8%;钢材120.05万吨,增长12.5%;发电量78.1亿千瓦时,下降2.3%;成品糖21.25万吨,增长15.5%,饲料158.81万吨,增长32.6%;机制纸及纸板23.49万吨,下降16.8%;化肥7.71万吨,增长8.8%;

7、园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全年五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比前三季度增速回落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9.8%。

8、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收窄。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53.46亿千瓦时,增长10.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17.71万吨标准煤,增长6.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1%,比去年同期降幅收窄8.6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房地产销售有所降温。

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活跃,保持高位运行。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6.25亿元,增长2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村私人建房)完成463.44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

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完成173.46亿元,增长21.3%,更新改造完成166.42亿元,增长46.1%;房地产投资完成54.31亿元,增长10.9%;其他投资完成23.67亿元,增长23.1%。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最快。

第一产业投资14.82亿元,增长28.8%;第二产业投资229.61亿元,增长40.5%;第三产业投资164.71亿元,增长14%。

房地产市场销售增速有所回落,销售额增速回落较大。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6.15万平方米,增长13.6%,比前三季度增速回落8.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61.12亿元,增长21.7%,比前三季度增速回落15.4个百分点。

项目个数持续增加,亿元项目投资呈现下降态势。

全年全市项目总个数2191个(不含房地产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358个,完成投资409.13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中,新开工项目130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30个,完成投资264.57亿元,同比增长7.2%;亿元项目6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7个,完成投资69.54亿元,同比下降11.4%,比前三季度下降3.2个百分点,继续呈下降走势;5000万元以上项目478个,同比增加82个,完成投资215.36亿元,同比增长3.8%,比前三季度回落7.2个百分点;1000万元以上项目是投资主体,总计1495个,比同期增加160个,完成投资375.34亿元,同比增长5.76,拉动投资增长5.5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扩大,乡村增速高于城镇。

2013年,全市消费市场继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大关,完成321.72亿元,增长13.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4.85亿元,增长12.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6.87亿元,增长15.8%,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消费增速3.5个百分点。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7%;化工材料及制品类类增长17.3%;中西药品类增长8.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20%。

(五)第三产业增速缓慢,货物周转量增长有所放缓,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回升。

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77.9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6%,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主要行业拉动力较弱。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0.7亿元,增长4.8%。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5.67亿元,增长8.8%。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4.94亿元,增长14.8%。

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51.08亿元,增长6.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分别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1、1.7、1.3、1个百分点。

全市客货运周转量459.63亿吨公里,增长9.1%,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公路客货运周转量59.71亿吨公里,增长14.4%,水路客货运周转量399.92亿吨公里,增长8.3%。

邮电业务总量22.03亿元,增长8.7%,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

邮政业务总量1.97亿元,增长10.3%;电信业务总量20.06亿元,增长8.5%。

港口货物吞吐量回升,港口货物吞吐量4753.5万吨,增长8.4%,增幅比前三季度回升1.3个百分点。

集装箱吞吐量111245标准箱,增长16.3%,增幅比前三季度回升1.9个百分点。

(六)进出口总额增速降幅收窄,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

2013年,进出口总额降幅收窄,实现22123万美元,下降5.4%,比去年同期降幅收窄8.6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2143万美元,增长14.5%;进口9980万美元,下降21.8%。

主要进出口对象为亚洲,进出口总额为15031万美元,占比67.9%,下降4.4个百分点。

分运输方式看,江海运输19172万美元,下降8.4%;汽车运输2706万美元,增长22%;航空运输245万美元,增长9.5%。

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6293万美元,下降13%;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5829万美元,增长25.7%。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35万美元,增长20%。

(七)财政收支增速保持较快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2013年,全市财政收入57.42亿元,增长14.8%,增幅高于前三季度1.1个百分点。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22亿元,增长17.5%,增幅高于前三季度4.3个百分点。

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2.77亿元,增长19.6%。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0.41亿元,增长11.2%,增幅高于前三季度9.2个百分点。

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17.52亿元,增长16.1%,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586.23亿元,增长17.4%。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80.23亿元,增长16.7%。

(八)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物价温和上升。

2013年,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首次超过2万元,达到21361元,同比增长10.6%,与前三季度增速一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89元,同比增长12.9%,比前三季度增速下降0.6个百分点。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处于温和上升区间。

八大类别居民消费价格均上涨,涨幅最高为居住类,上涨4.2%,涨幅最低为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3%。

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9%。

2013年贵港市消费价格指数

项目名称

上年同月=100

上年同期=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83

102.74

一、食品

104.94

103.32

二、烟酒

99.04

100.42

三、衣着

102.67

103.83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4.98

102.31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15

101.83

六、交通和通信

101.28

100.36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3.34

101.74

八、居住

105.91

104.21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102.81

101.53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03.41

101.85

二、存在问题

2013年,全市经济总体平稳运行,同时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42.01亿元,增长8.2%,为2001年以来增速第二低,低于全区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工业增长乏力,投资缺乏重大项目,外部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市经济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二)亿元项目完成投资下降,缺乏重大项目引领。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市场低迷,投资意愿降低,加之征地、环评等前期工作影响,2013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个数为66个,虽比去年同期项目个数增加7个,但亿元项目完成投资下降,全年完成投资69.54亿元,同比下降11.4%,比去年同期增速下滑41.3个百分点,投资项目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和经济先行性,缺乏重大项目会影响我市未来经济发展。

(三)大中型工业企业支撑作用下降,园区工业增长乏力。

全市大中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全年累计增长10.4%,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1.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个百分点,没有很好的发挥大中型企业的龙头牵引作用。

全年五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计13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5%,比去年同期增加9家。

五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一至三季度五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分别为14.9%、11.3%、13.8%,至年底时园区工业增加值低于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拉动全市工业增长作用减弱,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9.8%。

在园区的25个行业大类中,17个行业实现增长。

其中,13个行业的拉动幅度与前三季度相比有所回落,回落幅度较大的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6个行业全年共拉动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3个百分点。

(四)第三产业发展放缓,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进一步加强。

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2%,为2000年以来的新低,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

三产结构由2012年的21.9:

40.3:

37.8调整为21.6:

40.9:

37.5,与去年相比三产所占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

下图为我市2000年以来第三产业增速。

第三产业发展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水上运输客货运周转量增速逐季回落,水上运输客货周转量全年分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20.5%、15%、10.1%和8.3%,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增长4.8%,低于第三产业增速1.4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16.9%,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05个百分点,而交通运输业是我市第三产业的一个支柱行业,对第三产业增速影响显著。

二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2.6%,低于第三产业3.6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8.1%,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49个百分点。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一是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实施农业现代化,发展特色农业。

二是大力推进五大工业园区建设。

通过产业集聚,实现规模效应;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工程,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五大工业园区对全市工业生产的拉动力。

三是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我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体系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快交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等重点行业的发展,实行重点引导、重点扶持、重点服务;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步伐,用信息化的手段促进贵港的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针对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

积极完善和落实推进新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审核工作,加大项目论证、筛选、分类力度,超前谋划一批对我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新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储备项目,为今后投资的稳步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工业园区经济的发展。

强工业,兴产业,关键要靠龙头企业支撑和带动,加大对工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发展力度,着力推动企业梯次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工业园区按照产业定位,着力发展主导产业,走内涵式道路来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