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0973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docx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田字格中的生字;练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2.诵读诗文,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怀,借助诗文,掌握读诗文想画面的基本方法。

3.练习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能复述和背诵指定课文。

4.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5.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的用法。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依据预习单完成基础的预习任务。

读诗文想画面的基本方法已经初步了解,还需要不断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领悟形成能力。

三、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及方法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单

“自主预习”课

学生依据预习单自主预习,小组合作。

1.下发预习单。

2.学生自学。

3.小组合作探究。

4.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和课文的初读感知

“预习过关”课

依托预习单了解学情,查缺补漏。

1.检查预习单的完成情况。

2.针对学情,相机指导。

第三,四课时

《古诗两首》

“方法指导”课

借助两首古诗,掌握读诗歌想画面的基本方法。

1.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学习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

2.把想象的意境描绘出来。

第五课时

《我们爱你啊,中国》

“诵读展示”课

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运用学习的方法,有感情诵读诗歌。

2.拓展诵读爱国的故事和文章。

第六课时

《郑成功》

“读写结合”课

1.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2.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战斗场面。

1.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战斗场面。

第七课时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阅读鉴赏”课

  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通过加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标题在文章的作用

3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精神

第八课时

单元总结检测

“回顾提升”课

回顾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方法,扎实基础知识,完成作业。

1.采用“知识树”的方式对本单元文章进行总体回顾。

2.完成单元自主检测训练

3布置拓展性读写作业。

四、单元整组预习单

(课时说明:

预习是需要提前至少一周进行的,由于预习内容多,时间长,教师要提前至少一周下发预习单,指导学生了解预习步骤、要求、方式及时间的安排,在预习过程中,发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要注意调控预习节奏,了解预习情况,及时通过评价推进学生认真、深入预习。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课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单元预习的步骤,了解基本的预习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自主、认真完成各类预习任务。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探究学习。

学会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系统地将预习逐渐深入。

3.养成课内课外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探究学习。

难点:

学会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系统地推进预习程度地逐渐深入。

三、课前准备

教师:

按照单元目标,制定合理的预习任务和要求,形成预习单。

学生:

按照预习单的步骤要求,独立自主有计划地完成各类预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前如果充分的预习,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来看第一单元要预习什么?

要怎样预习?

(二)了解预习单

第一单元预习单

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学习开始了,请按照预习单的要求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加油!

(一)读写生字我能行

1.认读生字。

本单元共有25个生字,你能正确地认读吗?

读一读,并和同位相互检测。

2.书写生字。

试着在书中描红一个,在练习本的田字格中练写一个。

比一比谁写得正确、规范又美观。

(合作测评评价表:

①书写正确☆②书写规范☆③书写美观☆)

3.在课文中标画出带有生字的新词,结合上下文和字典尝试理解。

(二)读熟课文我能行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吗?

试着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把不熟练的句段多读几遍,直到读熟为止。

(合作测评评价表:

①读正确☆②读流利☆③能够熟读成诵☆)

(三)读中思考我能行

读书要学会思考,默读课文,想一想:

1.如果说《我们爱你啊,中国》作者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那么——

《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歌颂了()。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记述了(),表达了()。

《古诗两首》表达了诗人()之情。

2.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慷慨激昂、负隅顽抗、横行霸道,”等关键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慷慨激昂:

负隅顽抗:

横行霸道:

载歌载舞;

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弥留之际:

3.借助工具书理解单个字的意思和整首诗的意思。

例: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4.本单元课文中,值得你积累的好词佳句有:

5.“学贵有疑”,我们在学习中要有自己的思考,针对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你还有哪些疑惑?

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资料收集我能行

资料的收集能够促进我们更好地读懂课文,这对这一单元,请同学们收集一下资料:

1.描写长江、黄河、西湖、黄山和庐山的诗句。

2.描写爱国的古诗及文章。

3.搜集有关民族英雄的事迹。

根据你们手中的预习单,说一说你对这张预习单的了解。

1.明确预习步骤

预习一般有五个步骤:

生字读写;课文读熟;读中思考;资料收集。

这样的预习步骤也适合整个单元的预习。

2.明确预习要求

(1)朗读:

读书时要做到字字入目和字正腔圆,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地认读和规范书写生字。

(3)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熟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根据本单元的内容,收集有关的资料,积累好词佳句。

(6)画出每课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培养自己质疑问难的能力。

3.明确预习方式

按照预习步骤和要求,认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检查自学的情况。

小组长记下解决不了的问题课上与老师共同探究。

4.明确预习时间

利用课余时间一周内完成。

(三)实施预习

明确预习要求,借助本单元的预习单,认真预习。

(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张妤)

 

第二课时预习过关课

一、教学目标

1.借助预习单,自主预习,通过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实现预习过关。

2.促进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自我反思。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借助预习单,通过自我评价、生生互评等方式,实现预习过关。

难点:

促进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自我反思。

三、课前准备

教师:

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学定教。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下同学们已经认真的完成了预习单,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

(二)“识写生字”过关

1.默写本单元的生字。

教师提醒学生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2.同位互换检查修改。

3.教师针对出错率较高的字组织学生观察例字,进行范写强调。

(三)“熟读课文”过关

1.明确要求:

能够把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

(①读正确☆②读流利☆③能够熟读成诵☆)

2.组内同学互相检查。

3.教师了解学生读书情况,针对学困生出错的情况,对长句子以及易错的地方进行朗读指导。

4.学生再次练读自己读不好的词句。

(四)“读中思考”过关

1.刚才我们默写了生字,熟读了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预习单上的“读中思考我能行”这一版块。

2.组内交流。

如果你认为其他同学的想法很好,可以记下来,补充、充实自己的想法。

教师巡回指导,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情况。

3.全班交流。

(1)教师对重点的问题进行强调指导,使学生习得方法。

在交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个问题时,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段和加小标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质疑问难,互相解惑。

①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你有哪些问题?

试着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互相解惑。

②你们组内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全班交流解决。

(五)“资料收集”过关

1描写长江、黄河、西湖、黄山和庐山的诗句。

2.描写爱国的古诗及文章。

3.交流有关民族英雄的事迹。

(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黄梅)

 

第三课时方法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

2.学习运用对比、抓住诗眼、想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

3.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说出两首古诗描写的“一喜一悲”的不同心情,想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抒发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吟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两首古诗描写的不同情景及两位诗人“一喜一悲”的不同心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对比、抓住诗眼、想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

四、教学过程:

(一)精读古诗,感受爱国

1.杜甫和陆游这两首诗有分别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写的,古诗所描写的当时情景是怎样的?

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让我们再读古诗,感受这两首诗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二)诵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受杜甫的“喜”

1.了解背景资料,结合《春望》理解诗人的“喜欲狂”。

(1)“初闻涕泪”中的“泪”与《春望》中“惑时花溅泪”的“泪”有什么不同?

理解词语的意思“剑外、蓟北”,“剑外”指的是剑门关以南的地主,在现在的四川,四川对于杜甫来说是遥远的异乡。

“蓟北”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着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得到了重新统一,这对于诗人来说是天大的喜讯。

诗人为何如此激动?

为何涕泪满衣裳呢?

让我们看看八年战乱诗人的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吧。

一起来看一首古诗(课件)一齐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战乱开始,诗人背景离乡,逃离了家园。

他在逃难的路上,曾被叛军抓获,被囚禁在长安,长达七年之久,深受战争之苦,这首诗是他被禁长安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请你借助诗文的解释,好好读读,好好想想,诗人的泪是怎样的泪?

(国破家亡的泪;战火纷飞中流离失所的泪;是别离的人思乡的泪;深受战乱之苦痛苦的泪,仇恨的泪……)

八年的漂泊,两千多个日子的颠沛流离,在胜利的喜讯中成为过去。

诗人“初闻涕泪满衣裳”,此时的泪又是什么样的泪啊?

(高兴、激动)这就叫喜极而泣(板书)指名读。

3、最能表达诗人当时心情的词语是哪一个?

喜极而泣的杜甫又是怎样做的呢?

4、这句诗中出现了4个地名,哪4个?

这是诗人的回家路线,他从剑外起程,到巴峡坐船,穿过地形狭窄的巫峡,顺长江而下,抵达襄阳,再由陆路到达洛阳。

这回乡的路是山一程,水一程,千里迢迢。

“即”是什么意思?

(立即)此时,杜甫的心已经飞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阳,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呢?

(迫不及待、非常思念家乡、激动、兴奋)这就叫“归心似箭”。

指名读?

杜甫的好朋友李白曾有一句诗和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早发白帝城》后两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今天,我们随着诗歌,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与杜甫同悲同喜。

谁来完整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学到这儿,你觉得杜甫是一位怎样的诗人?

(爱国、忧国忧民)

6、总结学法:

学习运用对比、抓住诗眼、想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

(三)巩固训练,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自由地背一背这首古诗。

2、杜甫回到故乡以后,是否过上了安宁幸福的生活呢?

是否过上了他日夜期盼的美好时光呢?

课后,请同学们搜索杜甫的诗读一读,好好体会,杜甫为什么被称成为苦难诗人。

(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张妤)

 

第四课时方法指导课

(一)总结学法,指导学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细品比喻,悟诗句之妙,诵读想像,享意境之美。

按照以下步骤学习古诗:

(出示课件)指名读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4)诵诗句,背诗文。

 2.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学习《示儿》。

(二)诵读《示儿》,感受陆游的“悲”

1.初读古诗,读懂诗之意

指名读诗句,说说诗的主要内容。

重点理解“示儿、元、但、家祭、乃翁”的意思。

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诵读第一句诗,感受“悲”

(1)在诗中哪一个字集中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悲”)

(2)同样的爱国情怀,杜甫在诗中表现得是那样的欣喜若狂,喜极而泣,陆游在诗中他为什么而悲?

(板书:

悲)结合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体会、交流体会诗人这种“悲”的心情。

小结:

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统一而悲,为国土沦丧整整84年而悲,河破碎,国家分裂——这让老师想到了杜甫写的一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示诗)不同的诗人,一样的爱国情怀,都是为祖国的破碎而悲伤。

3.拓展阅读,深化感悟“悲”

(1.)为沦陷区的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而悲,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正如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的那样——“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望王师又一年。

过渡:

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敌手,沦陷区的老百姓眼泪都流尽了,流干了,他们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一年一年地盼望着朝廷军队来解救他们。

再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看看诗人还为什么而悲?

(2.)为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而悲,正像林升在诗中所说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他们把杭州作都汴州,不思收复中原,歌舞升平,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3.)为自己不能继续为祖国效力,骋疆场而悲。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

4.诵读第二句诗,感受“盼”

(1)结合教材插图,展开想象,陆游是怎样交代孩子的?

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板书:

盼)

(2)学生交流想象到的情景。

5.多种方式诵读全诗。

(三)对比感知,拓展练笔

(1)这两首诗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学生探究,教师补充)

(2)根据这两首古诗的内容,选着一首诗编写一篇小故事。

(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张妤)

 

第五课时诵读展示课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能仿照诗歌第二至六节写一到两节。

1、诵读赞美祖国的诗歌,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三、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搜集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和赞美祖国的诗歌。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调动情感,激情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游览过的名胜古迹,激发爱国之情。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祖国的哪些地方?

能把你的所见所闻说给大家听听吗?

当时你的感受如何?

引导: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地大物博的伟大国家,华夏民族在这块大地上繁衍生息,作为中国人,她是我们应该共同热爱的。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板书课题:

1、我们爱你啊,中国!

今天我们就来举行一场诗歌朗诵会,用我们自己的声音来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唱出心中的赞歌:

(齐读题目)

(二)想象感悟,感情诵读

1、如何才能把这首诗歌朗诵的有感情,打动别人呢?

我们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

我们通过初读课文,感受到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指生说)

我们如何读懂诗歌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读诗歌,想画面的阅读方法并自主学习了《古诗两首》。

这节课,我们也用这种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祖国的美丽富饶感受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

(1)、学生自主感悟诗歌内容。

(2)、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然后全班交流。

2、品读第一节

(1)多媒体出示第一段,教师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读这小节,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交流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以及读后的感受。

(3)、多媒体演示文中的画面,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4)、朗读、背诵。

(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让学生读诗后想象诗中画面,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交流后再看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

3、学习第二小节,仿写训练

(1)、引读课文。

第一节从时间差和季节差方面写出了我国幅员辽阔。

在这个大面积的国土上,有什么让我们如此热爱呢?

 

(2)、读了这一小结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全班交流。

(3)、多媒体演示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4)、你还了解哪些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

全班交流。

(5)、仿照第二小节写法,创作一段小诗,然后全班交流。

(通过学习诗歌,多媒体演示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再交流自己了解的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进一步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并为仿写打下基础。

模仿诗歌进行创作,虽有一定难度,但学生有兴趣,教师要求不高能写几句就写几句,学生很乐于创作。

4、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5、过渡:

运用学法,自学3~6节。

再交流讨论。

(1)、(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多媒体课件出示内容,指导学习) 

第3节:

介绍祖国名产。

理解:

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

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

简介:

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

理解“巍峨”。

第5节:

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

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

伟大的民族精神。

理解: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2)、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练习背诵。

6、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

(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7、回归整体,诵读全诗。

自主练习-----小组展示------推荐配乐诵读------齐读成诵。

(三)拓展训练,积累语言

我们家乡也有着百年的历史,也有着各种物产,也有着先贤、名人,也有着美丽的风景,你能模仿《我们爱你啊,中国》的结构,以赞美家乡为主题,写一首诗吗?

试试看。

(四)作业设计

1.抄写优美词句

2.小练笔:

我们爱你啊,枣庄……

板书设计: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1、我们爱你啊,中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卜翠萍)

 

第六课时读写结合课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朗读课文,在熟读并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脉,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地复述课文。

3.通过文本阅读,结合相关资料,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感受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4.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能初步体会总结段的作用,体会详略得当、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有顺序有重点地描写一段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战斗场面。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了解郑军官兵与荷兰侵略者作战的情景,想象作战的激烈与艰难。

(2)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在熟读并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脉,详略得当地,重点突出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能初步体会总结段的作用,体会详略得当、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三、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搜集有关郑成功的资料。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郑成功的伟大功绩吗?

(二)、研读“收复台湾”

1.郑成功之所以要收复台湾,是因为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他是怎样对部下说的?

2.出示:

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1)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老师适时点拨。

A.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荷兰侵略者是怎样在台湾“横行霸道”的?

B.读到“横行霸道”这个词你想到上文的哪个词句?

(“他们残酷地奴役……”)读书时我们要读着后面的想着前面的,读着前面的想着后面的,这叫前后联系读懂课文。

C.荷兰侵略者是怎样在台湾横行霸道,残酷奴役台湾人民的?

请看老师课前收集的资料,小声读读。

出示:

荷兰侵略者在台湾的统治长达38年。

在这38年中,他们真是丧尽天良,惨无人道。

1622年,17艘满载荷兰士兵的战舰在澎湖的马公岛登陆。

侵略军一上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他们将手无寸铁的居民赶到一个地方集中,然后架起大炮轰击,进行大屠杀。

台湾人民稍有反抗,他们就进行血腥镇压,对起义者残暴蹂躏(róulìn),严刑拷打,任意杀害,甚至施以“车裂”、“五马分尸”等残暴刑法,有时是整个部落地进行屠杀。

这在当时,就连荷兰远征队统帅宋克本人也不得不承认:

“我们在中国沿岸的掠夺行为,激起了全中国的愤怒和反抗,他们把我们看成是谋杀者、暴君、海盗。

我们对付中国人的手段确实也太过刻薄和残酷了。

D.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恨透了这伙强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横行霸道”。

词语是有温度的,词语是有感情色彩的,运用这个词就可以把我们的思想感情鲜明地表达出来。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怎能容忍荷兰侵略者横行霸道?

郑成功立下誓言,决心收复台湾。

他对卫兵说,同学接读郑成功的话。

请同学们默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能感受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

再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引导学生抓住“自古以来”“绝不”“一定”谈感受后再带着体会诵读。

老师可适当补充材料,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加以说明。

(4)郑成功对士兵说的是那么的慷慨激昂,大家一起慷慨激昂地读读这句话。

是啊,你们又激动又愤怒又坚定的誓言告诉我,这就叫“慷慨激昂”。

我们一起再来慷慨激昂地读读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誓言。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通过这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郑成功那坚定的信念,那拳拳的爱国之心和忠贞的民族气节。

“慷慨激昂”这个词就含有浓郁的赞美之情。

(三)、研读“收复台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