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课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1583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跨文化课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文化课件.docx

《跨文化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课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跨文化课件.docx

跨文化课件

1、文化的差异性:

两个或者几个相互交流的个体的差异性,表现在语言、文化背景、价值观、所拥有的信息等多个方面

同质性:

两个或者几个相互交流的个体的相似性。

2、文化冲突与适应:

文化冲突:

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文化的产生是以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经验为基础的。

不同生存环境的刺激和作用,造成了人们对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与看法,而处在相同生存环境里的人,又会形成许多共同的感受和经验。

在封闭的生存环境里,这些共同的东西是产生部落或者村落文化的基础。

随着历史的发展,部落或者村落之间人们的各种联系不断增多,封闭的状态逐渐就会被打破。

人们带着自己所处的环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认识,习惯等互相交往,必然要产生冲突和磨擦。

所以,文化的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决定的,是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

产生的原因: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

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造成的结果:

文化冲突的结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化或替代对方,随之会产生新的文化模式或类型。

案例:

刮痧

文化适应:

雷德菲尔德和赫斯科维茨(1936):

当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直接接触时,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类型所产生的变化称为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

同化(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融合(integration),微小化(marginalizaiton)文化适应是反映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的基本概念。

主要指文化对于环境的适应,有时也指文化的各个部分的相互适应。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L.A.怀特认为,文化是特定的动物有机体用来调适自身与外界环境的明确而具体的机制。

文化对于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为工具和技术适应、组织适应、思想观念适应这3个方面。

3、跨文化交流学理论构架

4、爱德华·霍尔:

EdwardTwitchellHallJr.(May16,1914–July20,2009),美国人类学家,被称为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的第一人。

他被认为是“跨文化传播”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奠基人。

霍尔在他的《隐藏的维度》(TheHiddenDimension)一书中首创了空间关系学和私人空间的概念,他认为虽然空间距离是不能听出来的,但是空间的使用和语言一样能传达信息。

在《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中,霍尔创造了“历时性文化”的概念,用以描述同时参与多个活动。

与之对应的是“共时性文化”,用来描述有序的参与各种活动的个人或群体。

在书中,他把正规清晰的语言交流和非正规形式的交流进行对比,认为“注意观察对方的脸或其他肢体动作语言,有时会比说话得到更多的信息”。

1976年,霍尔发表了他的第三部著作《超越文化》(BeyondCulture)。

在书中,他详细阐明了“发展转移”的概念,即人类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们创造了多少(类似于生物学中的“发展”)。

霍尔认为文化决定了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而不同的理解会导致人际间交流的困难。

6、传播和交流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国内外对其界定主要分为“说服”派和“共享”派,

在跨文化交流学中可定义为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共享信息的过程。

主要有人际交流、组织交流、大众传播三个层次。

信息是交流或传播活动能得以进行的最基本的因素,是交流和传播的灵魂

传播的模式:

5W模式、香农模式、施拉姆模式。

5W模式:

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

他的主要理论是:

“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

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该公式注重的是交流或传播的效果,至今仍是指导人们传播过程的方便的综合性方法。

是直线性传播模式。

香农模式:

数学家香农及助手韦弗提出。

在这个模式中提出噪音概念,指明发出的信息和接

收者收到的信息并不总是相同的。

施拉姆模式:

威尔伯施拉姆提出了环式模式。

在该模式中,发送者和接收者在解码、阐释、

编码、传递、接收时,形成一种环形的、相互影响的和不断反馈的过程。

施拉姆提出了编码、解码、反馈概念,参加交流的人既是信息发送者,又是信息接收者的双重角色概念,对信息的编码和解码构成了人们的交流,该模式更注意交流的过程而不是效果。

7、为什么人类社会是多样性与同质性并存

8、人类学与跨文化交流学的关系如何?

9、影响跨文化交际过程与结果的文化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

1、跨文化比较:

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是建立在民族志田野调查基础上的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

它通过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中取得的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和假设,来分析人类行为的共同性以及文化的差异性,并试图发现某种规律或通则。

2、比较研究的方法:

一般包括实证研究法、解释法和批判法

实证研究法:

通过直接观察、实验或者调查获取有关研究对象的客观数据后,由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从个别到一般,归纳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解释法:

特别强调交流、文化以及文化差异都应该放置到它原有的背景中去进行解释和理解。

主要包括参与观察和田野调查。

批判法:

强调研究交流所发生背景的重要性,只不过批判的方法更关注宏观背景,主要工具是对媒体进行文本分析。

3、人类关系区域档案

4、泛文化比较研究,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乃至个多民族的社会与文化的比较研究。

所有的人类社会各种民族间的文化比较研究都可以被称为泛文化比较研究

5、什么是广义和狭义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周小红书上第三页

6、跨文化比较研究在人类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周小红第六页

7、跨文化比较研究与田野调查的关系如何?

周第5页

8、谈谈自己对《菊与刀》的感想。

第三章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1、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习得性与非个人性

文化具有复合性

文化具有象征性

文化具有传递性

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失调

文化史人类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文化史社会遗产,而不是生理遗传。

2)文化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3)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表现其文化色彩的。

4)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5)文化是动态的,文化的形态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流的概念和要素:

交流的定义分为两大派。

一是说服派,交流是信息发送者通过一定的渠道把信息传给信息接收者,以达到某种效果的过程,即传递者传递刺激,以影响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另一个是共享派,是指交流者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

交流的要素:

发送者,编码,信息,渠道,噪音,接受者,解码,阐释,接受者的反应,反馈,背景。

3、信息反馈,由接收者发出的信息便是反馈,要求信息发出者进一步明确信息。

反馈是信息发送者对其交流是否有效做出评价和判断的依据,通过反馈,交流者可针对具体的情境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4、编码与解码

编码:

把思想转换成语言,也可以转换成非语言的符号,借此,实现与他人的交流。

解码:

与编码相对应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过程,是接收者给接收到的信息配以意义的过程。

5、噪音理论,噪音指任何不属于发送者发出信息的愿意而加注在信息上的附加物,或者说干扰因素。

包括内在噪音,外在噪音和语义噪音。

6、文化迁移,过分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问题

7、文化定势,最早由W.Lippman《大众舆论》中首先采用的属于,指的是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

文化定势可能是由于过度繁华而导致,即断言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具有整个群体的文化特征。

也可能是由于忽视文化具有动态性和变迁性而引起。

知道了差异就有了模式化的想法。

对现实的某一方面,特别是某些个人或社会群体的相对僵化、过分简单或带有偏见的认识。

过分简单化 不加鉴别的判断 以偏概全 ④有影响力 

⑤有顽固性,拒绝新的信息

8、交流模式,5W模式、香农模式、施拉姆模式。

9、交流的特点和功能?

特征:

1、交流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相互活动,双方是动态的交流过程,一旦完成,信息就不能回收。

2、交流具有社会性。

功能:

1、获取信息2、社会化功能3、教育功能、4、说服功能

10、什么是文化定势和文化迁移?

它们对文化交流各有何影响?

(需补充

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

由于人处理信息能力有限,为了帮助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了解,就必须概括文化差异,建立某种文化定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程度的文化定势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些定型对于差异的“过分概括”或“标签化”又可能人为地制造屏障,妨碍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订水并非总是错误的,文化定势中通常蕴涵着许多准确的文化观察。

但是文化定势很容易以期待文化的形式影响我们对文化现象的理解。

文化定势可能将我们的认识局限于一个或者两个凸现的维度,妨碍我们对其他同等重要方面的观察,使我们对客观存在差异浑然不觉,从而导致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失败。

 A.价值:

 

了解各国文化差异的捷径; 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跨文化交际中预测的依据;

 B.弊端:

 

阻止跨文化交流的发生; 严重影响跨文化交流的质量; 构成歧视行为;

文化迁移:

指跨文化沟通中,人们下意识地用本民族的文化标准和价值观来知道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依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

对各民族来讲,常会把自己的文化置于被尊重的地位,用自己的标准去解释和判断其他文化的一切。

极端之时还会表现出“己优他劣”的倾向,僵硬的接受文化上的同类,排斥文化上的异己(民族中心主义)

面对难以预料的跨文化情景,人们往往凭借自己的观念以抵消那些由东道主国人不同寻常的行为所带给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上的混乱,而不大可能留下心思索和寻找双方行为上的差异,因为在下意识中他们认为只有自己行为方式才属正常,是自然和正确的。

这也是世界上大部分人所持有的态度,人们有意或无意的用自身价值尺度去衡量他人等的心理倾向是比较普遍的。

11、文化与交流的关系如何?

(需补充

文化部应当看做是特殊存在的社会事实的集合物,而应当看做是人类将往的系统。

文化能被比较,正如语言能够被比较一样。

文化的相似性是一切人脑都以同样方式活动这一事实造成的,我们发现的并不是不依赖与人类活动的自然真理,而是人类活动这种可能性。

12、如何超越文化?

第四章中西文化比较

1、酋邦:

美国学者塞维斯对于国家产生之前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一种称谓。

原始社会晚期的大型社会组织,部落联盟酋长具有统治权,其形态已近于国家形态下的国王,但该社会的政治机构并不完善。

2、城邦:

古代城市国家,通常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其周围的村镇构成。

3、文明与文化:

4、二分法:

德国社会学家特尼斯“二分法”——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

5、礼俗社会: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

这和法理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从俗即是从心。

换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礼俗社会的特征:

1、社会秩序主要依赖于具有相同的语言、族类、宗教和种族渊源,并在其地理区域内行使经济权利的社会团体所奉行的习俗和传统。

2、社会财产一般属于共有,社会成员的全部目标均在社区内寻求满足。

社区处罚与政治控制由非正式选举产生,按惯例由拥有权利的精英人士掌握。

4、舆论和意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私人性的,因为它们和社区的习俗紧密相关,而不是由公开的公众讨论来决定。

礼俗社会品质为其成员制造了一种“人际现实”。

6、法理社会:

1、社会关系基于理性的协议及个人的兴趣之上,并受到法律的制约。

2、社会团体按照具体的目标而形成,并根据特殊的兴趣、或者以技术、教育及职业专长吸收成员。

3、身份与财产分离,公民和国家成员的地位优先于社会团体成员的地位。

4、当政治和职业联系替代了传统的社会联系时,个人享有的地位取决于成就的大小而与出身没有关系。

5、在政治、社会和经济结构层面上的客观文化引起的变化逐渐渗透进人际互动的主管文化后,思想变得理性,标准变得实用。

法理社会为其成员创造了一种客观的现实。

7、为什么说中西文明的起点不同?

8、早期社会政治形态对中西文化有何影响?

形成国家前的政治形态就存在着差异:

①西方国家:

落——村落——部落——部落联盟(民族议事)——城邦——国家

②中国:

落——村落——部落——部落联合体(帝王性质,自上而下的统治,有酋邦、酋长)——国家

9、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各有什么特点?

形成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文化-人格与国民性研究

1、典型人格:

在一定社会中某些人格比其他人格更为普遍其特征也较为明显出而成为该社会的“典型人格”

2、群体人格:

3、自律人格:

一个人要成为什么人,不是由其他人决定而是由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因而对个人的独立性必然是首先肯定并加以保护的。

是建立在自我意识上的个人伦理。

4、他律人格:

以人际自我为核心来铸造自己的人格,是从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出发进行自我设计,他们的内在自我实际上是由他人要求的内化,因为较缺乏个人的独立人格。

是建立在他人意识的基础上的群性伦理。

5、儿童养育方式

6、父子主轴社会

7、文化模式与人格投射

8、心理人类学

9、文化对人格塑造有什么影响?

10、玛格丽特·米德的“南海三部曲”对文化人格理论的贡献?

11、如何认识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研究?

第六章各种文化要素的跨文化比较

1、文化特质与文化模式

文化特质的概念:

即具有部落文化特征的文化单位

2、文化整体:

整体文化是一种文化类型,强调集体作用,重视社会的和谐、稳定,重视社会领导核心对系统的决策、调控。

东方文化从本质上看属于整体文化,

3、习俗与仪式

4、比较分析

5、文化心理

6、如何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对各种文化要素了解不同文化的特征?

7、如何理解在比较分析把握好文化要素与文化整体的关系?

8、试对某种文化要素在不同文化间(两种以上文化)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

第七章宗教文化的跨文化比较

1、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

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2、宗教分类:

3、宗教的比较

4、世界上的几大宗教

5、宗教的社会功能:

生存功能、整合功能和认知功能。

6、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观念影响

政治及制度影响

生活影响

经济影响

建筑影响

7、为什么现代社会还有如此众多的宗教信仰者?

8、人类学进行宗教比较研究有何意义?

一、宗教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理解

宗教和世界上其他社会现象一样,都具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宗教的起源并非余人同时出现,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人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后才出现的,宗教产生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思维基础,而它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宗教的分析和比较研究是认识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历史、精神文化特征以及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宗教比较研究是认识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宗教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如何有力地塑造一个民族的信阳,以及一个民族的信仰如何成为其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反过来影像文化的其他层面—李亦园

因为宗教活动是长期伴随人类生活的社会现象,不同民族族群的信仰不仅是了解各种民族的深层文化内涵的依据,而且也是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和凝聚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了解不同民族宗教信仰的差异和共性,甚至可以成为帮助解决各种民族争端和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

(在人类文化史上,宗教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是一切民族和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形式,被认为是整个人类精神的底层,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本体、基础和根基,甚至是人类精神中终极的无条件的、整体的无限的“终极关怀”,宗教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使不同人群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宗教属于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是以虚幻的方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化体系,并通过习俗、哲学、道德、艺术、典籍等对人类生活发生作用,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最重要的方面,从古至今,不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学家和人类学教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宗教的起源、发展、本质、作用、以及宗教的社会根源,认识论根源作了不同程度的论述。

宗教意味着把人类秩序投射进了存在之整体,换言之,宗教是把整个宇宙设想为对人来说具有意义的大胆尝试—彼得.贝格尔

在人类历史上,宗教世人的社会性这种理念的最初体现的独特的诠释,人类追求神性,信仰宗教就是寻求生活、生存的意义,就是追求这个世界的意义。

宗教属于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是以虚幻的方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化体系,并通过习俗、哲学、道德、艺术、典籍等对人类生活发生作用,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八章中西文化交流历史简述

1、中西文化

2、各自的两个阶段:

中西文化相互交流曾分别出现过两次较大的高潮:

中国文化两次明显西传:

第一次发生在十二、十三世纪,此后西方发生了“文艺复兴”和航海大成功

第二次发生在第十五、十六世纪,接着西方出现了“启蒙运动”

西方文化的两次东传:

第一次发生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是自然地向东传播

第二次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直到今天,是东方主动地向西方学习

3、佛教

4、百科全书学派

5、健陀罗文化

6、利玛窦

7、马可·波罗

8、文化交融

9、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

10、中西文化各自传入后的两个阶段?

影响有哪些?

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1、第一次西传: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也出现过一些主要的科学技术发明,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此也有详细的记述。

在十二世纪或者更早,中国的印刷术(此前造纸术已传入欧洲),指南针,火药通过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

十四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就得益于中国的四大发明:

首先是印刷术的西传,使欧洲引起了教育和文化宣传上了革命。

其次是火药的传入,使欧洲的军事革命顺利进行,欧洲的资产阶级利用手中新式的火药击败了靠骑射为主的封建骑士军队。

再次就是指南针的传入,使欧洲的远程航行和探险有了可能。

故有“印刷术带来了欧洲的文艺复兴,火药炸毁了欧洲的城堡,指南针引导了欧洲人对新大陆的发现”的讲法。

2、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西传高潮在十七世纪,西传的内容是中国个经典著作被译成西方文字,此后法国发生了启蒙运动。

中国的经典著作的西传始于十七世纪,最早被译成西方文字的是《四书》,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明万历二十一年-二十二年(1593-1594)翻译成拉丁文

《周易》等五经在万历三十八年(1609)由法国金尼阁翻译成拉丁文。

此后在清朝(1644-1911)的康熙至乾隆年间,中国诸经典著作都已被翻译成西方各种语言,并且还多人翻译出不同的版本。

《孙子兵法》的第一个西方语言的译本是法国耶稣传教士阿米欧用法文翻译的,《老子》的第一个西方语言译本是斯坦尼斯—朱安与1842年在巴黎出版的法文译本。

这些中国的典籍对欧洲,特别是对德、法两国的哲学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哲学家利用中国哲学的无神论和自然主义推动了法国的反宗教革命。

(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人物孟德斯鸠所著《论法的精神》认为法律是“万物自然之理“主张“有理有法“和中国宋代儒家的“天下万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理则天下只有一个理,故推之四海而皆准”相比非常相似,许多研究者也认为他完全受宋儒的影响。

伏尔泰是百科全书派三大领袖之首,对中国孔子十分崇拜,他在自己的小拜堂中供奉着孔子的画像,朝夕礼拜,在阅读了,《赵氏孤儿》的法文译本后,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卢梭同为百科全书派的三大领袖之一,对近代资产阶级在各方面影响最大,他承认中国为文明最高的古国,但他认为文明不一定是幸福的象征,中国虽然文明程度很高,但免不了要受异族侵凌。

百科全书派的另一位领袖人物狄德罗也认为中国文化在各民族之上。

在德国,中国文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首先是莱布尼茨,他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在数学,物理,技术科学方面都很有贡献。

在哲学方面他是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的领袖,在数学方面是数理逻辑的奠基人,微积分的创始者之一,他还首创二进制数学和初步计算机。

他很在纠结除了中国文化,从1679年开始,与在中国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白晋.鲍威特保持联系,白晋曾把中国《周易》中的两张图标寄给莱布尼茨,此后莱布尼茨于1703年在《皇家科学院论文集》达标了《谈二进制算数》的论文,他说,而仅是数学原理中国在几千年前就有了。

1697年莱布尼茨的拉丁文著作《中国近事》出版,她在书中说:

在实践哲学方面,欧洲人实不如中国人,莱布尼茨与其他哲学家利用中国哲学推动了德国的精神革命。

德国诗人歌德对中国文化也有一段评书:

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受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

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到19世纪上半个世纪为止,为自然传播阶段

第二阶段始于19是极限半个世纪,即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我们是自觉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1、西方文化最早对中国的影响是通过印度佛教的传播而进行的:

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帝国的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来到这里,同时也带来了希腊文化,在北印度形成了一种文化,叫做“健陀螺文化”,健陀螺是古代印度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北部的白沙瓦城一带,这里曾为希腊人多占领,健陀螺艺术含有明显的希腊特征。

健陀螺艺术影响极广,随着佛教文化先后向西北,东北和东南三个方向传播,其中东北一支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新疆,然后又沿云冈、龙门、香堂山三台路线进入中国内地。

(1)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看,中华文化与不同模式的外来文化的冲突可以追溯到西汉末年,当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后遭到中国本土的道教和儒教文化的抵制,但是中国后来还是接受了佛教文化,同时也改造了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释道三教合一,外儒而内释道)

历史上西方佛教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及结果,对于今天来说,依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2)在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额,明神宗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西方科学,包括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等介绍到中国,中国官员徐光启在他的帮助下将《几何原本》翻译成中文,在另一个传教士熊三拔帮助下额测量、水利方面的著作,这是西方科学的最早传入

(3)中西文化相互交流可以追溯到元代

蒙古大军尽力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东西方的交流十分兴旺

1245至1247年间,罗马法王因诺建四世曾经派人访元定宗与咯喇和林

1253年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访元定宗与咯喇和林。

(4)中西文化的真正相遇是在明末清初,西学一词就是最初传教士的足迹在中国出现的

明末清初,在中国比较有名望的传教士有利玛窦,汤若望。

他们在传教的同时撰写了大量著作,他们给中国带来了天文、地理学、数学等科学知识,对当时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不了的冲击。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满清王朝

国民政府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做法是新邦近代工业,翻译西方书记,向西方国家选派留学生等。

从中西文化交流的思想轨迹来看,其顺序是先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接着是社会科学,最后是思想。

这样的顺序是中国人对西学的渐次认识有关,显示表层、技术、器械,厚实政治制度,为中层次,在试人生哲理,为深层次。

11、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我们应当冷静的研究分析红果文化,慎重地评判中国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