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1823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项训练MicrosoftWord文档

专项练习一

一、选择题:

1、下列著名的诗句中隐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做床,金做马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下列生活中的一些作法,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不锈钢制炊具B、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米酿成醋D、榨取果汁

3、下列化学变化中一定没有单质生成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4、以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制烧碱,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中不包括()

A、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5、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他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C→CO2→H2CO3→CaCO3→CO2,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A、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D、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

6、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2

7、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

A、N2B、NOC、N2O3D、N2O5

8、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4︰19B、3︰5C、1︰3D、2︰17

9、世界卫生组织将某氧化物RO2列为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

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

A、CO2B、ClO2C、SO2D、NO2

10、有100g5%的氯化钠溶液,若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B、加入5g氯化钠固体

C、把溶剂蒸发掉50gD、加入100g5%氯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

11、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院士获得了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她与同事研制的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

它比铝还轻,比钢还强,比碳化硅陶瓷更耐高温、更抗氧化烧蚀,而且克服了陶瓷的脆性。

⑴在这中新型材料的上述性能中,涉及的物理性质有;涉及的化学性质有(各填一个)。

⑵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反应:

SiC+2NaOH+2O2==Na2SiO3+X+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12、在氧气、铜、镁、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氯化钠、硫酸铜、硫酸的5种溶液中选出恰当的物质,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⑴产生可支持燃烧的气体的分解反应;

⑵制取可燃烧气体的置换反应;

⑶能同时产生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⑷能产生白色固体的化合反应。

13“雷雨发庄稼”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雷电(放电)时,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直接化合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随雨水降落到大地,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可溶性的硝酸盐,为植物提供了氮肥。

从氮气变成硝酸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个。

14、把4g硫粉放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氧气的质量

3

4

6

二氧化硫的质量

6

⑴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硫质量、氧气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是。

⑵请你通过计算求出表中第二次、第三次实验中二氧化硫多少克?

(填在表中)

15、某同学发现他家菜园中的蔬菜生长迟缓,便施用一种氮肥,右图是氮

肥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这种氮肥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其纯

度(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

硝酸铵(NH4NO3)净重50Kg

含氮量34﹒3%

﹍﹍公司

 

16、锌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器官正常功能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因

此缺锌者可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等保健品来补锌。

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

请回答:

⑴葡萄糖酸锌是由种元素组成的。

⑵葡萄糖酸锌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至0.1%)。

⑶现有一支20ml某品牌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含锌6.5mg,那么该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mg。

三、实验探究:

17、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常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凭感官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例如: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没有明显现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确发生反应,写出实验的过程及现象、结论。

 

18、推广乙醇汽油是缓解能源危机的措施之一,乙醇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对其产物检验中的有关问题。

 

⑴检验乙醇汽油燃烧产物,应用装置检验水存在,其次用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⑵检验一氧化碳的方法,是将待测气体通过A后再检验其产物二氧化碳,故在A前连接C装置的作用是,一氧化碳通过A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确认二氧化碳存在的化学方程式。

19、利用下图装置能制取氢气并测定所收集气体的体积。

毛毛同学在锥形瓶中装入13克锌粒,往长颈漏斗中加入100克稀硫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⑴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上图装置采用的是法收集氢气,若要收集300毫升氢气,应选用毫升(填“10”、“100”或“500”)量筒。

四、计算题:

20、某同学为探究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次数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克

20

20

4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克

100

120

80

生成氢气的质量/克

0.4

0.4

0.4

⑴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克。

⑵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⑶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结果保留至0.1%)

 

专项练习二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胆矾是蓝色晶体B、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C、硫酸能和铁锈反应D、硝酸钾易溶于水

2、下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B、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

C、生活垃圾的焚烧产生有害气体D、生物的腐烂放出一氧化碳

3、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氯化钠和硫酸钾B、硫酸铜和氢氧化铁

C、碳酸钠和氯化钡D、氯化钡和硝酸钾

4、关于物质之间的反应分析正确的是()

A、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或置换反应

B、碱能与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氢气

5、下列各组物质相互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氯化钾和硝酸钾B、碳和二氧化碳

C、氢氧化铜和铜D、氢氧化钾和硫酸钾

6、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C2H8N2,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

C2H8N2+2X===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为()

A、NOB、NO2C、N2OD、N2O4

7、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5克,使之充分反应后生成9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氧气的质量可能是()

A、8克B、10克C、9克D、13克

8、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A、物质的质量总和B、物质的分子个数

C、元素的种类D、各种原子的总数

9、某酒精溶液中乙醇所含的氢原子和水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该酒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50%B、25%C、46%D、33.3%

10、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的质量比为3︰5,则该气体可能是()

A、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单独组成的纯净物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物

C、一氧化碳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D、二氧化碳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二、填空题:

11、碳酸氢铵是一种化肥,生产厂家有下面使用说明:

“本品宜贮存在干燥阴冷处,防止受潮,施用后盖土或立即灌溉,避免曝晒或与碱性物质(如熟石灰)混合使用,以免变质造成肥效损失。

根据上面叙述,归纳出碳酸氢铵的性质:

①.

②.

12、初中化学涉及许多化学反应类型,请你整理归纳,按以下化学反应类型选择合适的反应物质,各举一例:

要求有二氧化碳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13、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做漂白剂,前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即可得到氢氧化钾。

①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种。

②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如果要得到氢氧化钾溶液,还要经过操作。

14、有A、B、C三种物质各5克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B+C==2A+D。

充分反应后的剩余物质中含有6克A,6克D和若干克B,则参加反应的B,C的质量比为

15、“绿色化学”强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往集气瓶中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再进行实验,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能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

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判断固体物质溶解性的依据:

20℃时,溶解度大于10克为易溶,1克——10克为可溶,0.01克——1克为微溶,小于0.01克为难溶。

还学习了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依据:

是不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像这样的判断依据还有很多,请再举两例。

①.

②.

17、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100克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能溶解的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

该学生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克)

100

100

100

100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80

100

120

140

溶液的质量(克)

180

200

210

210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4得到的溶液属于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克。

三、实验探究:

18、请你从下列所给药品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两种方法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硫酸有剩余。

请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

所给药品:

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稀盐酸、铁粉、碳酸钠粉末、氯化钠固体、氧化铜粉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法1

方法2

19、某班同学在野炊时用石灰石堆成简易灶台做饭,野炊后有同学从灶台内侧敲下几小块石片,带回实验室研究其灼烧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请你参与其中的探究。

①根据你的认识和经验提出假设:

反应可能有生成,支持这个假设的依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以有关化学方程式

20、某班在实验室里选用下列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验证的实验的分组实验。

 

①完成实验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小王认为可能是错用了较浓的盐酸,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入了氯化氢气体。

为了验证小王的猜想,甲、乙两组同学选择图中C或D装置并进行实验⑴甲组选择C,他们(填“能”或“不能”)证实这一想法,理由。

⑵乙组同学选择D,他们能不能证实这一想法,理由

2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

小立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接触的部分最易生锈;小西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象生了

“锈”一般。

提出问题:

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据证据⑴回忆有关知识:

铁生锈的条件是。

⑵查阅有关资料:

“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⑶实验探究:

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由实验可知:

铜生锈是铜与水、、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得出结论:

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填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

利用所得结论填空:

1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②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四、计算题:

22、小华测定铜——锌合金及铜——银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为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①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65克与足量该盐酸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克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③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产生气体的质量

 

专项练习三

一、选择题:

1、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淋雨后,自行车生了锈

D、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冰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B、酸碱性C、氧化性D、挥发性

3、下列反应类型中,能生成水的有()

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

A、①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水受热形成水蒸气B、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原煤质量少

C、10克食盐溶于70克水中得到80克食盐水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5、根据化学方程式3XY+Z2Y3==2Z+3M,确定M的化学式为()

A、X2Y3B、X3Y2C、XY2D、XY3

6、R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有关R的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也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7、在反应A+B→C+D中,20克A与7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16克C,则生成D的质量为()

A、20克B、7克C、16克D、11克

8、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高温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克

8

10

1

25

反应后质量/克

待测

24

2

16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A、1︰1B、1︰2C、1︰3D、2︰3

9、有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若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B、加入5克氯化钠

C、把溶剂蒸发掉50克D、加入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

10、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明显现象。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铜﹥乙B、乙﹥铜﹥甲C、铜﹥甲﹥乙D、甲﹥乙﹥铜

二、填空题:

11、下列一段关于氧化汞受热的描述中,分析下列①——⑥前的文字,判断属于A——E中的哪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的短线上。

A、反应条件B、物质的物理性质C、反应现象D、物质的化学性质E、反映结果

给红色粉末状的(①)氧化汞加热(②)红色粉末变成银白色的(③),管口有气体产生(④)这是生成汞和氧气(⑤),也说明了氧化汞受热能分解成新的物质(⑥)。

12、人们每年要从金属矿物资源中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按要求写出两个生成金属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

②(分解反应)。

13、从稀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可能的组合共有种。

①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

②若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中,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

 

14、如图,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盐酸和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15、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A、B两种方法测定它的组成,得到两组数据

①请你在不计算的情况下判断有机物中一定含有哪几种元素?

有机物

实验方法

装置的质量(克)

前后

1.6克

A

1.6克

B

三、实验探究:

16、某同学在做实验时,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口与橡皮塞上常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酚酞变红

 

溶液呈碱性,含有

离子。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泡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溶液中还含有离子,白色粉末中含有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

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

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实验数据如下表。

 

蜡烛

装置Ⅱ

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克

15.8

182.3

212.2

反应后的质量/克

14.4

184.1

216.6

⑴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克。

⑵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⑶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

(填“能”或“不能”)。

⑷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⑸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18、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地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

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

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

⑴小明依据,提出猜想Ⅰ。

猜想Ⅰ:

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1)检验装置气密性。

操作如下:

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

,松开手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2)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3)收集满一瓶气体。

(4)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先

(5)检验气体,方法是

实验结论:

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⑵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1、检验装置气密性。

2、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的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

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及少的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

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1小明希望对此实验可以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是: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四、计算题:

19、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

碳酸钠≥96%。

为了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11.0克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克,再把100克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克

181.2

204.4

228.6

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⑴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克。

⑵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⑶根据实验数据,在下边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