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2260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docx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

关羽之死完全解读

一、性格问题不是这里要讨论的

一提到关羽败亡的原因,凡是有基本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立刻想到其性格上的缺陷。

正史《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

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这大概是最为权威的评价。

然而,性格问题固然是关、张二人最后不得善终的重要原因,却并不在本文的讨论之下。

为何?

试问,古往今来,有多少伟人没有性格上缺陷或问题?

这些缺陷或问题虽然对他们的事业成败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他们当中却仍然有成有败、有赢有输,这又是为何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历史不完全是,或者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是由个人的品质所决定的。

不然,关羽之前、关羽之后都有着各种各样在才能和性格上与其有着很大出入的人,而他们,包括关羽的结局都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那么何以能将关羽的失败完全归于其性格上的缺陷呢?

所以我们逻辑的第一步是“破”,破掉以“唯性格论”来解释这桩三国疑案的说法。

当然,如果关羽本人没有那么高调的话可能确实不会出问题,但这种假设是没意义的。

如果关羽没有关羽的优点和缺点,那他还是关羽吗?

史载关公少时就因杀人亡命天涯,这样的人想低调似乎也不大可能。

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评价历史人物的优秀素质或不优秀素质,这样是不合理的。

那么,除去性格原因,我们还要深入发掘,在关羽所处的那个历史环境下,究竟还有些什么,是导致其身首异处的原因。

二、史书采用

既然将挡在我们理性面前的最大障碍搬除了,那我们就不得不回归史实,将关羽败亡的相关文字记载搬出以进行更深入推敲。

在这之前,我们还要对已有的史书记载进行一次筛选。

不得不说,若非《三国演义》等民间文学作品和戏剧等的作用,三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实在不敢恭维。

然而也多亏这点,所以使得我们现在能采用的三国史料并不繁多。

首先说正史。

官修正史中记载三国史实的书本有两本,其一是西晋陈寿所编《三国志》,其二是南朝宋的范晔等人编的《后汉书》。

就作者所处年代而言,陈寿出生于公元233年关羽所效忠的蜀汉政权,距关羽之死的公元219年,仅隔4年左右。

相比之下范晔则出生于公元398年,时隔180年之久,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陈寿本人在世时便能接触到许多见证关羽死亡的当事人等。

不过尽管如此,范晔在撰写《后汉书》以前,已经有包括东汉刘珍等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三国时吴国人谢承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沈的《后汉书》、袁山松的《后汉书》以及薛莹的《后汉记》,张莹的《后汉南记》、张璠的《后汉纪》、袁宏的《后汉纪》等问世,而范晔的《后汉书》正是在这些后汉书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

所以光以集大成者的范晔出生的时间来评价其史书的可靠价值也是不对的。

除此外,陈寿、范晔二人均以为人正直而著称,所以一个敢讲真话、敢写真事的史官要好过一万个吹嘘拍马、阿谀奉承的御用文人的,所以我们大致可以确定,除非陈、范二人引用的史实有问题,否则他们会粉饰篡改文字的行为大致是可以否定的。

记载三国历史的书籍其实有很多在三国当时便已流行,幸得有前人栽树,我们能够得到一张比较完整的《三国志》引用史书列表,由于数量庞大(209本),所以全言在这

里就暂不一一列出,转而放后面附录,请大家在本文后再选择性阅读。

值得指出的两个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裴松之注是南朝史学家裴松之对《三国志》进行的大规模批注,其中引用了大量相关书籍,码字方面超过了陈寿文字的数倍。

可能是没有稿费等原因(玩笑,风格问题),所以陈寿写书比较简约,貌似可说可不说的都没说,所以幸而有裴松之为之做注,所以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许多三国重要事情,比如屯田制等,陈寿三言两语便略过,而裴松之则详细的记载了三国时期采取屯田制的起因、屯田制的方法和屯田制的影响等——诸如此类例子还有很多。

所以后人读《三国志》,无不将裴注与原文合为一体进行编读,这在二十四史中也是比较另类的。

综合而言,裴松之的文字可靠性是很高的,而惜字如金的陈寿的文字则显得更为可靠。

再来说《资治通鉴》。

介绍就不必了。

理论上《资治通鉴》的资料几乎与正史相同,只是司马光及其弟子在编纂过程中将纪传体的史书整合为了编年体而已。

但尽管如此,我们在读《资治通鉴》时仍会发现它其中的内容与正史中有一定出入。

鉴于此,有一开始读了《资治通鉴》而没读正史的童鞋(比如很久前的我)就要注意不要以为史料搞错了哦。

综上所述,本次历史揭密的引用资料主要在《三国志》及陈寿、裴松之采纳的史书资料,其次是《后汉书》,再次是被陈、裴二人引用的史书的其他部分,最后是其它。

当然,鉴于《后汉书》里面有关三国历史的记载并不多,以及陈、裴二人引用史书中的其它部分其实大很多都失传了,所以我们的资料来源还是从《三国志》中的六十五卷文字中选取。

虽然说完了还是回到大家所想象的《三国志》中,但这个过程却是不可缺少的,不然我们谈论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在谈什么,徒增笑耳。

三、事件回顾

众所周知,中国官修正史均是以纪传体的形式编写的,所以一个历史事件会出现在许多相关人物的传记中,而且各个传记中的记载甚至有很大出入,这点在“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中尤显深刻。

读《三国志》,矛盾的地方并不多,但不是没有。

不过由于陈寿先生写东西过于简洁,所以我们主要不是嫌他写的混乱,而是写得太少,以至于一件事情要到几个地方看了综合起来才能完整。

关羽之死的最详细记载,当然在其本人的传记当中。

遗憾的是,作为三国时期最弱一国的将领,关羽的传记和我们后世俗称的“五虎上将”挤在一起,合成“关张马黄赵传”。

下面是本章中有关关羽败亡的文字(“[]”内为裴注):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

曹公遣于禁助仁。

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

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

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曹公从之。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典略曰:

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

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

“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

”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

臣松之以为荆、吴虽外睦,而内相猜防,故权之袭羽,潜师密发。

按吕蒙传云:

“伏精兵於冓鹿之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服。

”以此言之,羽不求助於权,权必不语羽当往也。

若许相援助,何故匿其形迹乎?

]

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

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

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

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

[蜀记曰:

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

须臾,晃下马宣令:

“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

”羽惊怖,谓晃曰:

“大兄,是何言邪!

”晃曰:

“此国之事耳。

”]羽不能克,引军退还。

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蜀记曰:

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

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

“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

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

今岂可生!

”乃斩之。

臣松之按吴书:

孙权遣将潘璋逆断羽走路,羽至即斩,且临沮去江陵二三百里,岂容不时杀羽,方议其生死乎?

又云“权欲活羽以敌刘、曹”,此之不然,可以绝智者之口。

吴历曰:

权送羽首於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

]

(徐晃关羽激情片段太多,我懒得省略了……)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直接见证关羽死亡的人是孙吴将领潘璋,间接参与导致关羽败亡并最后亲眼见到活的关羽的人有曹魏方面的曹仁、于禁、徐晃,蜀汉方面的糜芳、博士仁,孙吴方面似乎没有(大家看到时关羽已经被斩)。

除此外,参与绞杀关羽的人还有曹操、司马懿、孙权、吕蒙四人,下面我们将一一发掘这些人传记中对关羽之死的记载。

首先要找的自然是事件第一执行人、目击人潘璋。

虽然潘璋本人在《三国志》中确有传记,但不巧的是他和吴国12个人挤在了一篇文章中,成为《三国志》里最挤的一份传记(陈寿真缺草稿啊)。

按常理,作为擒杀关羽的首席功臣,潘璋在事后肯定会将自己的行为大肆宣传,所以他传记里的文字可能会有夸大,但不巧的是,我们遇到的是“码字冷淡党”陈寿,所以见到的相关记载仅有以下36个字:

“权征关羽,璋与硃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

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

本段文字,裴松之亦没有做任何注。

除此外,翻遍吴主(孙权)传、吕蒙传等,均没有对关羽之死的过程做出不一样的描写,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历史真相就是这样的:

关羽于建安24年、公元219年率兵北伐襄阳,是年秋天以水攻大败曹军,后遭遇徐晃阻击、孙吴偷袭荆州,于败退途中遭擒杀,享年不详(《三国演义》说58岁,可能性不小)。

到这里我们对关羽的败亡过程已经基本明了,那么,本文是否就此结束了呢?

当然没有,因为楼主我不是傻子,不会没事找事做地写一篇这文章。

那么,我们是否还遗漏了些什么呢?

没错,那就是——

四、关羽为什么要出征北伐?

是的,关羽为什么要出征北伐?

这才是本文要真正讨论的核心问题。

因为如果关羽不北上,他就不会因为与曹魏的二虎相斗而遭孙吴偷袭,自然也不会因此死在逃亡的路上。

但问题是,他不但干了,而且干的很利索,干的很漂亮,也很悲剧:

先是“威震华夏”,然后死于非命。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关羽对曹魏采取了这一行动?

普遍观点认为是关羽为了贯彻实施诸葛亮对刘备的制定的两路出击夹攻两都(长安、洛阳)的计划,但这里就有个疑问了:

其一,刘备只是在当年进攻了汉中,并没有、也不可能有能力对长安发动袭击;其二,按诸葛亮的计划,蜀汉方面必须两路夹击才能完成最后大业,而关羽的进军却是明显的单独行为,实在称不上与刘备“遥相呼应”。

在推翻想要推翻的东西前必须充分考虑要推翻的事情的合理性,即便最后结果是把自己推翻了也值得。

对于上面提出的两点疑问,我作为我自己的反对者可以这么来反驳:

刘备怎么行动的无所谓,因为关羽知道了刘备拿下了汉中——这点毋庸置疑,因为刘备是在称汉中王之后才册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的。

所以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关羽本人可能并不知道刘备不准备进攻长安,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然而,仔细推敲过后却发现此事是几乎不可能的,理由如下:

1、刘备册封关羽前将军的时候肯定是派了大量人马过来的,所以至少也应该与这个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哥们通一下气,自己究竟打不打长安,要不要关羽出兵呼应等,所以我们的问题转化为了刘备在拿下汉中后究竟准备怎么采取下一步行动。

2、那么刘备准备打长安吗?

显然不准备,至少暂时不会准备,理由或证据有三:

其一刘备军刚拿下汉中,士卒疲惫,不存在进一步北上的能力;其二刘备在汉中之战后便亲自返回了成都,留魏延镇守此地,所以至少没有立刻北上的意向;最后当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之时刘备的答复是“等我拿下凉州了再说”(见先主传、吴主传),由此可见刘备至少对外宣称是要先拿长安西面的凉州,然后再取长安——事实上后来诸葛亮北伐也是采取的这一战略,夺长安侧翼以为前线,再缓图东进以并关中。

根据《武帝纪》记载,曹军于建安二十四年兵败汉中,在夏五月“还长安”,由此可见长安此时是有重兵把守的。

而关中地区不比汉中,平原广布,正适合曹魏骑兵行动,所以此时的刘备是不会选择继续北伐的。

关羽等人都是久经沙场几十年的老将,不会这点道理都不懂,所以刘备不会打长安,诸葛亮明白、孙权明白、曹操明白,关羽也不会不明白。

3、既然刘备不准备打长安,那么关羽方面的时间安排会和刘备起冲突吗?

《诸夏侯曹传》中说夏侯渊、张颌等人是在一月与刘备交手,然后夏侯渊战死,《武帝纪》上说曹军在夏五月撤军,至于刘备称王的具体时间,《先主传》中说是“秋”,即关羽北伐的同一季节。

也就是说,刘备、关羽两位好兄弟在当年的正确的时间顺序就是这样的:

建安二十四年秋,刘备称王,然后册封关羽,然后关羽北伐。

这里我们又不得不考察另一个问题,即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是需要时间准备的,那么现在唯一挡在我们面前的可以值得商榷的问题就是:

关羽准备北伐是在刘备夺取荆州之前,所以他的日程安排没有计划得与刘备一致。

那么关羽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呢?

很遗憾,我没有找到多少蛛丝马迹,大概是当年跟关羽镇守江陵的人都非死即逃,所以没有留下多少证据。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刘备进军汉中的时候肯定不是关羽开始做北伐准备的日子。

为什么?

因为时间拉得太长了。

刘备北伐的日期是很清晰的:

建安二十三年底。

其部队与夏侯渊交手在二十四年1月,大概没多久便斩了他,然后曹操大军开进,最后在5月撤还长安。

关羽不可能在二十三年便开始准备北伐,因为他所在的荆州已经多年无战乱,所以要准备战争是很容易的事情。

刘备也不可能在汉中没拿下的情况下计划来一次东西大革命,两路并进,否则自己本来就没把握赢夏侯渊,再让本集团两大州中的另一州也这么没把握地进攻是绝对不合理的。

所以你说关公时刻做好了革命准备我信,但要说是早就准备好了进攻襄阳却是经不起推敲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关羽的行动明显是随着当时曹刘孙三方的行动而制定的。

二十四年七月的时候孙权出兵向淮南,紧接着关羽便出兵襄阳,这两方倒是名副其实的“近相呼应”,尔后吕蒙为了欺骗关羽,于是“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

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周瑜鲁肃吕蒙传》),由此可见关羽的行动是一面防着孙吴一面进军的,这点吕蒙是很清楚,所以才以“装病”为由而欺瞒关羽。

另外,《周瑜鲁肃吕蒙传》中还记载了一件小事,说关羽由于擒获了于禁部队,结果导致粮草不足,于是擅自挪用了湘关的稻米—

—这个湘关具体指哪我没来得及考证,但肯定不是关羽的地盘,大概是孙吴方面的一个粮食站(不然关羽不会跑那去),结果此事使得孙权吕蒙下定了决心而出兵荆州,最后擒杀了关羽。

也就是说,关羽是一边防着孙吴一边进军北伐的,只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关羽没想到自己能水淹七军、没想到孙权会偷袭自己,结果导致了他的败亡。

那么,此案可以了结了吗?

还是不能!

为什么?

因为至今没有人能解释关羽为什么会、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出兵北伐。

这个问题难道不很容易解释吗?

关羽镇守荆州,然后老大刘备夺取了汉中,然后盟友孙权又在淮南起事,于是他自己也接着跟进,只是没料到后面……然后,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合情合理,完美。

但是,大家真的没有注意到那个关键的问题吗——

五、谁给关羽下达的进军令?

是的,这个问题,难道大家都忽略了吗?

关羽是刘备方面镇守荆州的地方大员,北伐这样一次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岂能是随随便便寥寥草草就能进行的吗?

那么问题就来了:

是谁,给关羽下达了进军北伐的命令?

近些年来莫名其妙的历史学脑残层出不穷,其中之一部分便提出了雷死人不偿命的“诸葛亮杀害关羽”观点,说关羽之死是诸葛亮为了扫清自己通往蜀汉政权巅峰而采取的措施,刻意让关羽北伐,然后让他死在外面。

我不知道这群人的脑袋是怎么使的,你如果说你只看过一点点历史书然后说这些我可以理解为胸中无墨地大胆猜测,这是我们都有过的,而且是值得鼓励的一种精神。

但是这群人中的一部分不但不了解自己水平,还自以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那我真对他们刮目相看了。

读过正史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前的职务大概就是一个首长秘书,在军队中也没有什么实力,官衔上也比关羽差了十万八千里。

就职务而言,关羽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仅次于老大,爵位也是汉朝正式册封的汉寿亭侯(曹操给的)。

当时刘备集团在汉朝机构中公干过的最高级别的人就是刘备和马超,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即位汉中王时属下所写“劝进表”第一人是马超的原因。

至于诸葛亮,他在蜀汉政权中的职务很多,也很大,但几乎都是蜀汉建立后给的,在此之前他在干嘛呢?

首先赤壁之战的时候他代表刘备集团去孙权方面签约,然后刘备西进巴蜀去拜会刘璋时他是关羽的下属,官衔是军师中郎将,再后来刘备刘璋反目,他与张飞、赵云等人一起入川,常年镇守成都安排后勤工作。

至于正式官职,《三国志》里没有提,估计还是军师中郎将。

所以说,诸葛亮受刘备器重是一码事,其地位则是另一码事。

于是所谓的诸葛亮搞死关羽的说法实在滑稽,就算关羽死了,挡在他前面的人海了去了,跟他“夺走资派的权”还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Ps:

我至今严重怀疑“三顾茅庐”的真相,这点我想以后有机会再叙述。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点铁的事实:

除了刘备,没有人能给关羽下达指令;因为在刘备集团,关羽一直是名副其实的二把手,他北伐的时候是,他北伐前跟刘备闯天下的时候是,他死的时候更是。

读刘备集团发展史我们便可以看到,刘备不分兵则以,一分兵则必然是自己一路,关羽一路,而且经常是两人带着差不多数量的兵。

至于效果嘛……一般般。

效果怎样我们不去探究,因为刘备集团本来就没什么人才,单挑的话张飞等还是不错的,独当一面的统帅,估计就只有那么几个人了。

也无怪乎刘备拿下汉中后不让张飞当太守,对于自己这个贤弟的

统帅能力,刘备还是很了解的。

张飞和关羽绝对是刘备最亲的大臣,但比于二哥,张飞最大的战绩就是和魏国名将张颌打了一场类似群架的遭遇战,完全无法与常年领兵在外的关羽相比,这也无怪乎一个中级军官魏延都能瞬间进入刘备视线而一步步提拔为了汉中太守(当时张飞都自以为大哥会让自己镇守汉中,和二哥关羽一样,事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所以说,关羽此时只有刘备一个上级,甚至连同级都没有。

但问题是,关羽北伐是刘备下达的指令吗?

前面我们也已分析,以当时的形势,刘备不大可能下达这样一个冒进的指令,因为他本来就只有两个州的地盘,益州出去打汉中还靠谱点,江陵上去北伐就有点爆冷了——曹魏的政治中心虽然在河北邺城,但南方的许昌和洛阳都是其重要位置,所以在于禁军队被消灭前关羽是不可能吓得曹操讨论迁都的。

而我们都知道,关羽是不大可能料到自己后面能水淹七军,刘备更不可能。

当时有一定见识的人也只会预料襄樊被围,但不是于禁被歼,比如魏国著名地方行政官温恢就在孙权进攻淮南时指出“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

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

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接着便“於是有樊城之事”(《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所以说,关羽的威震华夏是众人意料之外的事情,自然也不是刘备所能想象到的。

那么刘备既然没有预见到,难道就没有给关羽下达指令?

那也不合理。

没有刘备认可,关羽是没有资格发动一场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的。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

刘备下达了指令,只是这条指令后来出问题了。

事实可能是这样的:

刘备出兵汉中的同时或者之后捎了口信给关羽,说大哥我就要出兵了,你也别闲着,在荆州吓唬一下曹操,意思意思一下。

至于这个意思是什么概念,要什么程度,我想曹操的行动告诉了我们。

当刘备大举出兵汉中时,曹操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赶来与之对抗,为什么?

忙着处理自己在朝廷的政治斗争肯定是一方面的(曹操这几年很忙),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

关羽,离曹操是很近的。

所以说,为了防止关羽背后搞小动作,曹操是必须做好周全准备才能向西方进发的。

也就是说,关羽在建安二十三年末和二十四年初的任务就是牵制曹魏,为刘备在汉中的行动获得战机。

从结果上看他确实做到了,刘备也成功夺取了汉中,但接下来他的行动却又令人匪夷所思了:

西边已经消停,关羽为何还要出兵北伐?

可能是为了策应盟友孙权的行动,再加上突然涨大水,所以关羽看准了战机而挺进襄樊,接着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但是,关羽在水淹七军后的行动显然不是刘备遥控的了——刘备也不可能遥控得到。

也就是说,在降于禁、斩庞德后,关羽所走的路,是他自己选择的。

那么,此时关羽会想些什么呢?

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的,因为估计他自己也是没打算拿下襄樊城的——即使拿到了,他也守不住。

但这时,他打败了一支由曹操爱将于禁率领的大部队,整个中原地区都震动了。

但是,这却并不能解决自己的劣势地位,因为一个于禁倒下了,曹魏方面还有好几个备用于禁,比如后来出场打垮了他的庞德。

关羽绝不是傻子,绝不会不知道自己的处境。

纵观其一生战绩,虽然打得好的没多少,跟着刘备或者自己单独当俘虏的情况也有的是,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史书记载中得出一个结论:

关羽此人,绝不是个冒进的人,至少在军事上不是。

不管是守徐州,还是守荆州,不管是战北方,还是斗南方,关羽同志的军事思想始终是以稳重为主的。

所以关公虽然战术上很藐视对手,但战略上却是一个偏保守派,或者至少不是激进派。

刘备让他守下邳,他守到刘备跑了都没有动;赤壁之战,关羽带着水军打了场酱油,不知道干了什么;守荆州,与鲁肃发生冲突,倒是鲁肃一儒将邀请他这个杀人逃

犯单刀赴会,而刘备不回荆州,关羽也不与孙吴动武。

所以综合来看,关羽打仗是很谨慎的,可能也是由于这一点,刘备才器重他,吕蒙才畏惧他。

要知道,有时候不敢做什么或许比敢做什么要更难得可贵;伏击战是最基本的战术常识,但偏偏有那么多名将都倒在了这一低级战术之下,原因就在于他们太敢做什么了。

关羽打仗几乎没什么亮点,但没亮点就是他最大的亮点。

陈寿说关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可见其亲民思想是很浓重的,这样的将领虽然做不了李广,当个程不识却是绰绰有余了。

但这次关羽却打的很猛,猛得举国震惊,猛得他一下子便从没亮点成了有亮点,

还是超级有亮点。

但是关羽却放松了一切警惕,一心要成就一番事业,这不禁让我们疑惑了:

一个一生谨慎的大将,为何在年老该保守时却如此激动呢?

六、大胆揣测真相:

关羽的内心抉择——时代的抉择

关羽究竟在想什么?

难道真的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吗?

我知道大家想我说不是,但是,事实却就是是;但是,不全是,有些东西,比声

望更现实。

那便是利益。

我一向认为,政治家考虑事情是最为理性的,而在刘备入川镇守荆州后,关羽已

经成功地从一名武将蜕变为了一名军事政治家,此时的他要考虑的再也不只是带兵打仗的事,还有作为一名地方长官进而处理刘备集团老大本营日常事务和与盟友孙权、敌人曹操之间的外交关系。

显然,关羽的角色转变得很快。

他不但成功保住了荆州,而且还让此地数年不受干扰,并让曹操和孙权两方都感受到了刘备集团的尊严所在,所有这些,都是关羽及其幕僚的功劳。

当刘备册封关羽为集团老二的时候,关羽会怎么想呢?

自己已经位极人臣了,而且老了,还能追求些什么呢?

显然,对政治家而言,不是名,而必须是利。

关羽是自大的,但他自大的背后绝不是刻意追求出的名气,而是靠着自己万人中

独取颜良的骁勇和千里走单骑的义气(千里倒未必,走单骑也不一定,但为了义气而去寻找刘备倒是真的)所获得的;论打仗,他真不怎么样,也没有人夸过他的军事才能。

所以说,关羽并不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名声而接着围攻的襄阳,而是为了利。

那么,这个利是什么呢?

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就应该把关羽这个特定人物给去掉,然后以一个抽象的代号来

命名他。

那么,我给出的代号就是:

三国时期刘备军阀集团中的一个分军阀。

这是一个能揭示所有谜题的代号。

因为关羽,只是所有封建时代希望成为一个大地主的人中的一人,所以他的抉择

和那个时代所有带着这种愿望的人所做的也是一样。

什么是地主?

有地才是主。

显然,关羽不但有地,而且有一大块地,但是地主一

词还要带上另一个条件才能继续下去,那就是世袭。

没有世袭,地主生前拥有再多的利益都是白摊,没意义。

虽然无法确定关羽的年纪,但他在五十五岁以上的猜测是大家都比较认可的。

对于一个处在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这生恐怕已经不长了,那生前就得为自己的孩子考虑考虑了。

在三国时期,父兵子带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每个武将的部队都是自己拉出来的,像魏延这种中农水平的人都能“以部曲随先主入蜀”,可见这类情况是不现实的。

关羽,作为一个在荆州镇守多年、连诸葛亮都曾是自己下属的武将,难道不会考虑自己死后儿子和部下的去留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不留给自己儿子,那也不会留给党和人民,这支军队迟早也是另一个军阀的。

那么与其这样,不如……

显然这个“不如”的后面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