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2510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docx

计算机网络原理AB卷

《计算机网络原理》A卷

班次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计分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D

A

D

B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A

A

B

A

D

B

D

1.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

【C】

A、信息B、分组C、帧D、比特

2.当数字信号在模拟传输系统中传送时,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需要()。

【A】

A.调制器和解调器B.解调器和调制器

C.编码器和解码器D.解码器和编码器

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4.()不属于从网络作用的范围来分类的类别。

【D】

A.WAN B.LANC.MAN D.专用网

5.以太网最小有效帧长为。

【A】

A.64字节  B.128字节C.1500字节 D.1518字节

6.对于一个没有经过子网划分的C类网络来说,允许连接()台主机。

【D】

A.1022B.65534C.14D.254

7.IP路由器进行的寻址是()的。

【B】

A.基于目标主机B.基于目标网络C.基于源主机D.基于源网络

8.发送RARP请求的目的是为了()。

【D】

A.将自己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B.将对方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C.将对方的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D.将自己的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

9.下列应用层协议中,使用传输层TCP协议的是()。

【B】

A.TFTPB.FTPC.RIPD.BOOTP.DHCP

10.以太网中,是根据()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B】

A.LLC地址B.MAC地址C.IP地址D.IPX地址

11.在中继系统中,网桥处于()。

【B】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高层

12.Internet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C】

A、IP,ICMP,ARP,UDP  B、TCP,ICMP,UDP,ARP

C、IP,ICMP,ARP,RARP  D、UDP,IP,ICMP,RARP

13.SMTP惯用服务端口号()。

【B】

A.23B.25C.8080D.161

14.gobackN(后退N)ARQ和选择重传ARQ的区别主要是(【A】)。

A.两者的接收窗口不一样B.发送窗口不一样

C.回答信息不一样D.计时器超时不一样

15.在数据帧中,当所传的数据中出现了控制字符时,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接收方不至于将将数据误认为是控制信息。

这样才能保证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的(【A】)。

A.透明B.面向连接C.冗余D.无连接

16.当数据分组从低层向高层传送时,分组的头要被(【B】)。

A.加上B.去掉C.重新处置D.修改

17.当采用数据报服务时,负责端到端的流量控制的是(【A】)。

A.主机B.通信子网C.主机和通信子网D.交换机

18.判断以下哪个Ethernet物理地址是正确的(【D】)。

A.00-60-08-A6B.202.196.2.10C.101D.52-54-AB-11-34-21

19.ICMP差错控制报文共有五种:

目的站不可达、源站抑制、超时、参数问题与()(【B】)。

A.网络不可达B.改变路由C.目的主机号不存在D.路由器寻址失败

20.假设一条线路每1/8s采样一次,每个可能的信号变化都运载4bit的信息,问传输速率是(【D】)。

A.16b/sB.3b/sC.24b/sD.32b/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网络常用的交换方法有:

电路交换、_____交换、______交换混合交换。

【报文,分组】

2.1990年IEEE制定了10BASE-T的标准802.3i,其中“10”表示(),T表示()。

【10Mb/s的数据率,双绞线星型网】

3.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和TMD、STDM、DWDM、CDMA。

【FDM或频分】

4、网络模型中物理层所描述的特性有机械特性、电器特性、_________规程特性。

【功能】

5.常用的内部网关协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RIP,OSPF】

6.IPv6中IP地址长度为()位。

【128】

7.设TCP的门限窗口的初始值为8(单位为报文段)。

当拥塞窗口上升到12时网络发生了超时,TCP使用慢启动、加速递减和拥塞避免。

试分析在第6次传输时,拥塞窗口大小为();在第14次传输时,拥塞窗口大小为()。

【10,8】

8.广域网的网络层提供的无连接的网络服务和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这两种服务的具体实现就是_______服务、_______服务。

【虚电路,数据报】

9.如果CIDR前缀长度为/13,则用点分十进制表示的掩码是______________,包含的地址数为______________【255.248.0.0,512K】

10.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可以采取三个措施:

采用__________、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AT、采用更大地址空间的IPv6。

【无分类编址CIDR】

11.一个TCP报文段中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字节。

【65495】

12.在网络互连设备中,工作网络层的设备称为()。

【路由器】

13.从网络的OSI参考模型来看,HDLC协议应属于()层协议。

【数据链路】

14.在因特网上的一个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

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

【16】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

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

(-1-1-1+1+1-1+1+1),B:

(-1-1+1-1+1+1+1-1),C:

(-1+1-1+1+1+1-1-1),D:

(-1+1-1-1-1-1+1-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

E:

(-1+1-3+1-1-3+1+1)。

问哪个站发送了数据?

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1还是0?

答:

由于CDMA系统的重要特点是任意两个不同码片向量的规格化内积为零,由此判断出哪个站发送了数据,任何一个码片向量与自己的规格化内积为1,任何一个码片向量与自己反码的规格化内积为-1,由此判断出发送站发送的是1还是0。

由A·E=1,B·E=-1,C·E=0,D·E=1(2分),可知AD发送1,B发送0,而C未发送数据。

2.IP地址分为几类?

各如何表示?

答:

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即网络号和主机号。

(1.5分),其中A、B、C类地址的网络号分别为1、2、3字节长,而在网络号的最前面1-3比他的类别比特,气数之分别规定为0,10,110;D、E类地址第一字节的1-5比特分别为1110和11110,后面的比特没有分别有特殊的用途。

如D类主要用于多播地址。

而E类保留为今后使用。

3.为什么需要对IP数据报进行分段?

答:

每一种网络都规定了一帧所能携带的最大数据量(MaximumTransmissionUnit,MTU)。

网络硬件不能接受或传输数据量大于MTU的帧。

因而一个数据报必须小于或等于一个网络的MTU(2分)。

在一个Internet中,包含各种异构的网络,它们的MTU各不相同,因此会导致IP数据报在从源到目的的发送过程中经过MTU小于数据报的网络,因而无法通过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将IP数据报进行分段的方法,以使其能够通过MTU较小的网络。

(2分)

4.试叙述划分子网的情况下路由器转发分组的算法:

答:

⑴从收到的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地址D。

⑵先判断是否为直接交付。

用与路由器直接相连的各网络的子网掩码和D逐比特相“与”,若结果与相应网络地址匹配,则蒋分组直接交付。

负责转步骤⑶

⑶若路由表中右目的地址为D的特定主机路由,则蒋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⑷。

⑷对路由表中的每一行(目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蒋其中的子网掩码和D逐比特相“与”,器结果为N,若N与执行的目的网络地址匹配,则将数据报传送改行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⑸。

⑸若路由表右一个默认路由,则将数据报传送给路由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⑹。

⑹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5.简述CSMA/CD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答:

(1)对每个帧,当第一次发生冲突时,设置参数L=2。

(1分)

(2)退避重发时间在1~L个时隙中随机抽取。

(0.5分)

(3)当帧再次冲突时,L加倍,即L=2L。

(0.5分)

(4)退避重发时间仍在1~L个时隙中随机抽取。

(0.5分

(5)当冲突n次,L=2n。

(0.5分)

(6)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超过此值,不再重发,并报告出错。

(1分)

此算法的效果是,不冲突或少冲突的帧重发的机会大,冲突多的帧重发的机会小。

四、计算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在HDLC的通信规程中,一帧的信息字段I=1101011011地址字段为A=10001000,控制字段为C=00111011,生成多项式为G(x)=x4+x+1,求出CRC校验码。

解:

CRC校验码对地址字段A、控制字段C和信息字段进行校验,所以被校验的比特流是10001000,00111011,1101011011生成多项式对应的比特是10011,则10001000,00111011,1101011011除以10011得到除数为1001001101100001111101,余数为1100,所以CRC校验码1100。

(评分标准,写出过程且结果正确得4分,只有结果得2分)

2.信道速率为16kb/s。

采用停-等协议。

传输时延tp=10ms。

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

问帧长为多少才能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50%?

解:

设帧的长度为:

L,

因为

,其中,U=0.5,tf=L/(16103),tp=1010-3

代入上式,得到L=320(bit)。

(4分,无计算过程得2分)

3.HDLC为数据链路层的通信规程中,设有一原始数据码为0110111110100101111101010,试问在传输线路上的数据码是什么?

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码又是什么?

(提示考虑0比特插入法)

解:

原始为01101111110010111111010的比特在传输过程中,因为要每隔5个连续的1插入一个0,因此为0110111110100101111101010(2分),在接收端会自动去掉5个连续的1后面的0,因此接收的与发送的一样,即01101111110010111111010(2分)。

4.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的路由表: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站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端口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认*

-

R4

此路由器可以直接从端口0和端口1转发分组,也可通过相邻的路由器Router2、Router3和Router4进行转发。

现共收到4个分组,其目的站IP地址分别为:

(1)128.96.39.10;

(2)128.96.40.12;(3)192.4.153.17;(4)192.4.153.90

分别计算其下一站?

解:

IP下一站

128.96.39.10端口0(1分)

128.96.40.12Router2(1分)

192.4.153.17Router3(1分)

192.4.153.90Router4(1分)

5.网络允许的最大报文段长度为256字节,序号用8bit表示,报文段在网络中的寿命为40秒。

求每一条TCP连接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率。

解:

具有相同编号的TCP报文,不应该同时在网络中传输,必须保证,当序列号循环回来重复使用时,具有相同序列号的TCP报文已经从网络中消失。

现在存活时间为40秒,那么在40秒的时间内发送方发送的TCP报文的数目不能多于28=255个。

(2分)

于是,每条连接的最大数据速率是:

(255*256*8)/40=13056b/s(2分)

五.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20分)

1.已知一个TCP连接,A站已发送0~2999号字节的数据,收到对等实体最近的应答序号为2900,流控窗口大小为500,求A站目前还可以发送多少字节的数据?

确定这些字节的序号范围。

解:

接收方允许接收2900~2399的500字节,

发送方已发送2900~2999字节的100字节,还可以发送3000~3399的400字节。

还可以发送300字节(3分)

范围3000~3399(2分)

2.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3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

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

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

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

解:

因为数据报长度为4300字节,且为固定首部长度,所以数据字段的长度为4300-20=4280字节;又由于网络能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应划分3个数据报片;(2分)

每个数据报片的长度分别为:

1500,1500和1340,

其中,数据字段的长度为:

1480,1480和1320;(1分)

片偏移字段分别为:

0,1480/8=185,(1480+1480)/8=370。

(1分)

MF字段的值分别为:

1,1和0;(1分)

3.假定网络的路由器B的路由标有如左图所示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右图(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

N1

7

A

N2

2

C

N6

8

F

N8

4

E

N9

4

F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解:

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如下表所示

N1

7

A

无新信息,不改变

N2

5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9

C

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N6

5

C

不相同的下一条,距离更短,更新

N8

4

E

不相同的下一条,距离一样,不改变

N9

4

F

不相同的下一条,距离更大,不改变

(评分标准,计算过程2分,结果3分)

4.如图所示,一台路由器连接3个以太网。

请根据图中给出的参数解答下列问题:

(a)该TCP/IP网络使用的是哪一类IP地址?

(b)写出该网络划分子网后所采用的子网掩码。

(c)系统管理员将计算机D和E按照图中所示结构连入网络并使用所分配的地址对TCP/IP软件进行常规配置后,发现这两台机器上的网络应用程序不能够正常通信。

这是为什么?

(d)如果你在主机C上要发送一个IP分组,使得主机D和主机E都会接收它,而子网3和子网4上的主机都不会接收它,那么该IP分组应该填写什么样的目标IP地址?

解:

(a)该TCP/IP网络使用的是B类IP地址;(1分)

(b)该网络划分子网后采用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1分)

(c)这两台机器上的网络应用程序不能正常通信,那是因为在一个以太网上不能使用不同的子网号。

在这种配置情况下,IP软件会试图将IP分组送往网关,而不会直接投递。

最终IP分组将会被该网关丢弃。

(2分)

(d)255.255.255.255。

(1分)

《计算机网络原理》B卷

班次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计分_______

(注意:

试卷需要全部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2.网络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

【B】

A、信息B、分组C、帧D、比特

3.()不属于从网络作用的范围来分类的类别。

【D】

A.WAN B.LANC.MAN D.专用网

4.当数字信号在模拟传输系统中传送时,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需要()。

【A】

A.调制器和解调器B.解调器和调制器

C.编码器和解码器D.解码器和编码器

5.以太网取()为争用期的长度。

【A】

A.51.2µs  B.102.4µsC.512µs D.1500µs

6.在CSMA/CD协议中,接收站是通过帧格式中的()了解一帧在何处结束。

【B】

A.结束界定符EDB.帧长度LENC.向量长度VLD.帧序列结尾FCS

7.以太网中,是根据()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B】

A.LLC地址B.MAC地址C.IP地址D.IPX地址

8.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

【A】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高层

9.Internet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C】

A、IP,ICMP,ARP,UDP  B、TCP,ICMP,UDP,ARP

C、IP,ICMP,ARP,RARP  D、UDP,IP,ICMP,RARP

10.对于一个没有经过子网划分的B类网络来说,允许连接()台主机。

【B】

A.1022B.65534C.254D.14

11.IP路由器进行的寻址是()的。

【B】

A.基于目标主机B.基于目标网络C.基于源主机D.基于源网络

12.发送RARP请求的目的是为了()。

【D】

A.将自己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B.将对方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C.将对方的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D.将自己的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

13.FTP服务端口号()。

【B】

A.23B.21C.80D.161

14.gobackN(后退N)ARQ和选择重传ARQ的区别主要是(【A】)。

A.两者的接收窗口不一样B.发送窗口不一样

C.回答信息不一样D.计时器超时不一样

15.在数据帧中,当所传的数据中出现了控制字符时,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接收方不至于将将数据误认为是控制信息。

这样才能保证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的(【A】)。

A.透明B.面向连接C.冗余D.无连接

16.当数据分组从低层向高层传送时,分组的头要被(【B】)。

A.加上B.去掉C.重新处置D.修改

17.当采用数据报服务时,负责端到端的流量控制的是(【A】)。

A.主机B.通信子网C.主机和通信子网D.交换机

18.判断以下哪个Ethernet物理地址是正确的(【D】)。

A.00-60-08-A6B.202.196.2.10C.101D.52-54-AB-11-34-21

19.假设一条线路每1/16s采样一次,每个可能的信号变化都运载3bit的信息,问传输速率是(【D】)。

A.16b/sB.3b/sC.24b/sD.48b/s

20.ICMP差错控制报文共有五种:

目的站不可达、源站抑制、超时、参数问题与()(【B】)。

A.网络不可达B.改变路由C.目的主机号不存在D.路由器寻址失败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是________和________。

【带宽,时延】

2.根据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特性不同,可将光纤分为()和()两大类。

【单模,多模】

3.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和TMD、STDM、DWDM、CDMA。

【FDM或频分】

4.返回N组连续ARQ协议的接收窗口的大小是()。

【1】

5.在网络互连设备中,工作网络层的设备称为()。

【路由器】

6.影响局域网络的3个主要因素是传输介质,拓扑结构和()。

【访问控制方式】

7.常用的内部网关协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RIP,OSPF】8.数据包交换有两种类型,分别是()交换和()交换。

【虚电路,数据报】

9.计算机之所以可以通过Internet互相通信,是因为它们遵循了一套共同的Internet协议。

这套协议的核心是()协议,在其上建立的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是TCP协议,万维网WWW超文本传输遵循HTTP协议,网络管理遵循()协议。

【IP,SNMP】

10.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_______结构。

【层次】

11.从网络的OSI参考模型来看,PPP协议应属于()层协议。

【数据链路】

12.在因特网上的一个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

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

【30】

13.IPv4中IP地址用()字节来表示。

【4】

14.设TCP的门限窗口的初始值为8(单位为报文段)。

当拥塞窗口上升到12时网络发生了超时,TCP使用慢启动、加速递减和拥塞避免。

试分析在第5次传输时,拥塞窗口大小为();在第13次传输时,拥塞窗口大小为()。

【9,7】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局域网按照网络拓扑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

星型网、环形网、总线网、树型网

2.简要叙述广域网中提供的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的特点?

答:

数据报服务的特点是:

网络随时可以接受主机发送的分组(即数据报),是一种“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没有质量保证的服务”,网络对源主机没有任何承诺。

虚电路服务的特点:

先要建立一条虚电路,然后所有的分组都沿着这条虚电路传送,数据传送完毕后,还要将这条虚电路释放掉。

3.简述TCP/IP体系结构模型?

答:

TCP/IP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由4层组成。

从下到上分别是:

(1)网络接口层:

提供IP数据报的发送和接收。

(0.5分)

(2)网络层:

提供计算机间的分组传输。

(2分)

功能:

①高层数据的分组生成;②底层数据报的分组组装;③处理路由、流控、拥塞等问题。

主要包括IP、ICMP、ARP等协议。

(3)传输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

(1分)

功能:

①格式化信息流;②提供可靠传输。

主要包括TCP和UDP协议。

(4)应用层:

提供常用的应用程序。

(0.5分)

4.路由选择有哪几种策略?

各有何优缺点?

答:

路由策略分为非自适应路由策略和自适应路由策略两类(2分)。

非自适应路由策略的优点是简单、开销小,但不能适应网络变化(1分)。

自适应路由策略的优点是能够根据网络当前的状态来选择最佳路由,但开销较大(1分)。

5.简述CS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